地产不光是成本之王,更是周期之母,严重的房地产危机,不仅会导致银行业的系统性危机,更会演化为社会危机。 每次危机发生之前,人们总倾向于相信这次和以往不同,认为这次是真正的繁荣,以往的教训已经被 100% 吸收。 经济学家卡门 M·莱因哈特和罗格夫写了一本书,叫《这次不一样》,讲的是 800 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过无数次金融危机,每次人们都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次不一样」,但事实上,每次都有相似相同的地方。 宇宙第一房企某大,事实上已经是暴雷了。: V0 N- \. e# D* A+ u/ F3 ~7 r
内部融资是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连员工的钱都不能保证安全,他们还能融到钱就有鬼了。对于房企这种大规模「玩钱」的企业来说,信用破产,约等于事实破产。
+ y8 h, R/ h$ o4 d( C2 C而且,信任危机就像多米诺,是链式反应,一炸炸一片。' A n o0 `: B8 D) @5 b' \5 G D
好比小黄车出事的时候,你觉得摩拜也会出事;蛋壳暴雷的时候,你看着自如也挺像渣男。
3 P: T) W+ X4 j8 o, M1 {+ W, W某大有问题,你难道不觉得三道红线全中的某创、某地也有雷在等着爆么?
! E9 \1 q7 a1 o8 |就算没有雷,但人们觉得他有雷,在投资和消费上趋于保守,他的现金流也会越来越窄……然后就真的有雷了。$ O, z+ `8 Y- L/ V; b
5 z, I& A+ w h% Z1 Q
4 }. y/ U5 J! z8 c: T/ r某大的子弹飞了不一会儿,地产 50 强的某力就应声而爆了,他们的张大董事长没给交代就退了一个公募的群,把人家公募直接炸成了公墓……1 |6 G& e# v, b7 Q }9 d
幼儿园化一下:公募指公募债,就是字面意思——公开募集的债,也就是说真正承担损失的,是公众投资人。. ?( p2 k1 E- r; ]& X" {! y
具体走向如何,暂时不便往深了讨论,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咱们先来看看历史上的房产泡沫都是咋回事,涨了知识之后,再去看眼下发生的事,就会清晰很多。: W. k a* l# P3 o0 j7 ~% U. U
类似的话题,任泽平的团队在 2016 年写过,数据非常详实,就是太干太硬了,看着眼花。我的强项就是把复杂的经济问题,用人话和大家聊,你可以在看过我这篇文章之后,再去啃任泽平的雄文,一定会更有收获。(见:方正证券研报《房地产周期研究之八:全球历次房地产泡沫》)
! G/ W+ K% Z: {) m# b! m我们说历史上的房产泡沫,最值得讲的,有 5 次:
2 i9 s& g+ ~; q! W; zps:如果这次某大墙倒众人推,成为「雷曼时刻」,那么未来的历史,就有 6 次可讲了。
; D$ O$ L5 _# g* g( e0 A: d1)1920-1926,美国佛罗里达房产泡沫
$ z% J; m: |0 c% Q H) w& u2)1987-1992,日本房地产泡沫
7 F' T6 _( _. T- s7 O& t( Z9 `3)1988-1993,海南房产泡沫/ q+ m3 H. @" C; R
4)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香港房产泡沫
j% a5 t4 w" D; z4 y5)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
+ \) m: B' N) f1 k5 i& _0 P虽然时代不同,国别不同,但仔细看就会发现,泡沫危机发生的规律,大体相同,大家可以边读历史,边对比我们正在经历的事,再去思考未来会发生什么……+ o# Y( f; j0 }: g1 `2 L
有人可能要问,一般讲金融危机,都是从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说起,我这直接从一战后的美国佛罗里达开始讲,是什么道理?
5 M1 p L/ z/ u不是说大城市的房价一直都很贵么?长安,唐朝时就「居大不易」,不是吗?一战前难道没有过房产泡沫?
5 F+ l3 E* n) p我们说,房地产要形成泡沫,离不开两个过程:工业化和金融化。& E3 X+ @3 a: X6 K* h' ?" M
工业化要求人口聚集,于是就有了城市化。
- B. t; x; i2 c: d& C+ `城市化逐渐深入,居住用地才会变得稀缺,才有涨价的空间。
0 R+ Y0 T% h& |6 a4 b0 i, u+ N封建小农时代,稀缺的是农业用地,王朝末期,所谓的土地兼并,讲的也都是生产用地的兼并,而非居住用地。
# f# ]0 L. D) H; V9 W但真正发挥威力让房地产牛得飞起的,是信贷。
' ]! `" O9 `. M8 @* c2 m马克思曾曰过,如果等攒够钱再修铁路,那地球上到现在也没有一条铁路。
* b8 J7 l5 f6 A! u4 _这句话放在所有的基建领域都很合适,如果等攒够钱再修高楼大厦,那到现在也不会有高楼大厦……信贷就是这么牛逼,它可以把人们未来几十年的收入,一股脑全提现出来,然后投入到基建中。
$ Q2 h5 }; \6 W$ R1 ^2 @基建的完善,又产生土地溢价,让房价上涨:9 k4 u5 U3 h3 T3 A$ q) W& A
' j" X, V: M4 c9 B+ X! W9 x- C

5 I/ }, c, B/ ]$ m上涨的房价,又能创造出更大规模的信贷……如此形成一个积极循环。
. O! i! ]4 N! V A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金融化,是一战后,汽车工业、电气工业进入爆发期才开始的,所以房地产泡沫是近现代才有的产物。
! z/ h- Y7 H/ u5 A0 i01
2 \* q' r/ H8 n8 ^1 }' F: \$ v0 H% q% E6 L: r7 l
历史上第一次著名的房地产泡沫发生于 1920 -1926 年的美国佛罗里达。" U# W! k4 Q4 K2 Y# c6 ]- A
这次危机让大名鼎鼎的麦当劳教父雷·克洛克亏得底儿掉,也让《股票大作手》的作者——股神利弗莫尔损失惨重。/ L1 d! { U# l6 q
3 P' {( ^# G3 j3 c

- I* q! K1 @% z3 }$ V1 p! u还得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
4 b6 P( k) ?# e其实一战前,美国就已经是世界工厂了 。1913 年,其工业产值占到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还多,并超过了其他工业强国——英、法、德、日的总和。
8 d* o& H; Q0 L# \: ~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给它催化了一下,美国在前期获得了大量战争订单,后期则直接下场摘桃,大赚了一笔。/ }+ A' _0 `( b. \# _5 n1 I
欧洲就惨淡多了,不仅工业被打成了废墟,人才和资本还大量地往美国跑……
6 V4 {4 T7 D' m, v在人类历史中,战争肯定是不幸中的最不幸,但每次战争之后,经济都会迅速开启一段高增长。这是因为战争既打烂了工业,出清了过剩产能,也打烂了旧体制,使社会获得重新分配,赋予了更强的流动性。5 f7 B3 B ~( @ z
其次就是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军事科技投入到民用,充当了新的经济动能,一战后的汽车时代;二战后的电子时代;冷战后的互联网时代,都是这么来的。7 I/ F% q F. R3 M. t( ~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发战争财的美国,轰轰烈烈地搞起了汽车工业,形势不是小好,是大好。9 W+ o( _( g- g' b8 r6 ]6 M, u) ~
. q& }+ \# w4 j6 j0 Z" T
" v. [0 {6 [, O" K7 g/ U当时的美国总统叫柯立芝,所以这段经济大爆发时期,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D! T; u2 @% Q7 [经济好了,人们有钱了,家家户户都开上小汽车了,会怎样?
1 a" P2 @/ K, l) w1 ]4 Y会激生奢侈消费,利好旅游业!3 X* ]* o- u* t: F! O2 N
在美国待过的朋友都知道,新英格兰和五大湖那块,经济虽然不错,但是冬天冷得一逼。而南边的佛罗里达,就跟中国的海南岛似的,温暖湿润,拥有漂亮的海滩,是冬季度假胜地。
9 v! I" p" k* }0 L& @
8 ?, \6 O( v9 _, t
& I. h8 ]3 v3 ]# m+ F; D |眼光敏锐的投资客立马就嗅到了商机,开始到佛罗里达大举买地,尤其是迈阿密以北的棕榈滩,土豪云集。3 b( U. I' e- a# j- E
美国政府又及时给这些土豪送来了温暖——不光各种减税,金融上也给予便利,连续颁布了《联邦储备法·修正案》及《麦克法登法案》,鼓励银行发放房地产相关的贷款。( \6 ]9 q0 ], k2 U, B5 k' H W
于是佛罗里达的房价开始一路飙升,棕榈滩更是 2 年 5 倍。
) q) r5 v. H$ ^* o; |8 g
' _' { k0 Q- j$ M g
0 o' O, g1 ~ `. i& p" A3 u眼见着炒房的都发财了,随后,羊群效应发作,一时间,无数投机客冲向佛罗里达,不出意外,其中混迹着大量的中介和骗子,比如查尔斯·庞兹。
; z4 C: i, i6 [1 I; n( C) f不错,就是那个「庞氏骗局」的庞氏本庞。
, B7 ^) G5 C( O; `这要是不出事,那世上就没有鬼了。" l+ s, l* p, s- @- \* S
1926 年 9 月,一场飓风袭击了佛罗里达,13000 座房屋被海啸摧毁,415 人丧生。
$ b3 B( J0 h! z; j疯狂炒房人们突然就悟了——原来飓风、海啸,轻易就能将价值数十万美元的资产摧毁,屯那么多身外之物,又有何用?于是土豪们纷纷抛出手中的房产,房价急跌。% O! h" b* ^# G) q/ W Y
投机市场,通常为两种情绪所主导:贪婪 or 恐惧。
0 }2 u6 m0 H4 K泡沫上半场,贪婪占主导,买盘多,卖盘少,大家想的都是「现在不买,以后就更买不起了」;0 S- n6 e! y- R1 A/ l
泡沫走到后半场,恐惧占主导,卖盘多,买盘少,大家想的都是「跑得越晚,死得越惨」。越跌就越没人买;越没人买,急于脱手的人,就越有降价动机……. q' o. p$ E4 \8 o" C
在恐慌情绪的主导下,迈阿密的房产交易量从 1925 年的 10.7 亿美元,急剧萎缩至 1926 年的 1.4 亿美元。' U$ O0 r( z6 ~/ Y. [7 o& }
这里有一个略反常识的知识点:经常有网友认为「冻结交易,就可以维持房价横盘」,是不是这样呢?! O: c) ]# P+ l7 ?# j5 ? _
由于大家买房的资金= 首付+房贷,所以房子是天然的高杠杆资产。而杠杆资金是有成本的,只有在房价涨幅超过杠杆成本时,你的房子才是资产,否则它就是负债。 J! B- u+ I( L. }! Q- k& ?3 x% [
当房价处于下跌预期当中,即使冻结交易,你该支付的杠杆成本还是得支付:- b; H. {* k8 b8 I! @$ v6 z+ v; H u
0 r& W N6 @/ ?( v. \
- Q9 R8 I$ L, ]) K2 K房产泡沫的崩溃,都是从投机者的现金流崩溃开始的,交易量减少、流动性减少,意味着投机者变现的机会减少,那么他就只会崩溃得更快!
1 e2 ]# ^6 y5 ], h比如某大,现金流危急,想打折卖房,不是被地方约谈,就是大家不再信他;想打折卖股,也没人敢要。
9 ~! S$ r4 U$ i资产没法变现,现金流就会进一步收窄,市值快速跌到只剩零头的零头。 @9 X+ r: m; ?! Y1 \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达,但因为市场还有流动性,它得以变卖资产,一定程度上甩掉了债务包袱。# H/ U: v2 g, c6 E+ f4 z
所以当市场整体预期向下的时候,限制交易,并不会有房价横盘的效果,只会让债务链条崩溃得更快。, Y) z$ `: I- K" ~9 n
PS:限制交易有没有好处呢?有,就是把炒房客捂在锅里,减少刚需族的损失。
$ I+ l- F! @, @" s3 k崩溃到来的时候,最惨的还是高位接盘且加了高杠杆的人。金融收缩,一定会冲击实体,导致收入下降,失业上升,很快就会有人房贷还不上,而且房子即使打折也卖不出去,就只能选择破产……* E8 f9 u+ p# D. I4 g0 y3 t
在 1926 年的佛罗里达房产泡沫中,无数破产的炒房客或自杀或发疯,或沦为乞丐,前文提到麦当劳教父雷·克洛克和股神利弗莫尔,都在这场危机中亏得窜稀,可见泡沫之中,即使是巨佬,也躲不过收割。
; I s5 L1 s3 _: b1 C& F- |3 A房产泡沫引发的债务危机,经过银行,传递到实体领域,导致失业率攀升,民族民粹主义抬头,然后美国 zf 就开始搞关税战。* F+ w) B, I/ u5 Y+ Q- u6 w5 z
1927 年,美国开始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
% H" g2 Q5 K- Y$ P$ b \ y6 m1929 年,各国对美国加征报复性关税,导致美国出口腰斩,进而引发股市崩盘,最终酿成 1929-1933 大萧条。之后的事情,大家历史书上都学过……1 B& L2 D) d. U6 T% e! U! A
02
0 X& S# \( x1 {- N
4 G. D& Q: p( c5 T( a前面不是说佛罗里达在美国的行情很像中国的海南么,巧了,海南历史上也发生过严重的房产泡沫。
* f M) e$ K I& ^李稻葵曾讲,改开 40 年,我国从未发生过金融危机。这话其实不太对,实际上,1984 - 1998 年间,大事频发,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广西北海,曾经被称为「中国泡沫经济博物馆」。9 q+ t# }2 T, E1 }8 L! [/ z; }- s
而北海,也只是被海南的房产泡沫溅到了而已。
* ?5 P3 q" R& \8 ?3 N2 U我国现在的房地产大亨中,一多半,都在海南淘过金,比如冯仑、潘石屹、任志强、王石等,这些获得时代财富密码的人,被称为「92 系」,指的是在 1992 年的炒房大潮中,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弄潮儿。
@2 [* @$ V/ m+ V故事讲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海南,而不是上海、北京,又或是开放最早的深圳?
A( p; F% q ?) v1 q8 G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两个:
' U7 K* ~: L, `$ e( P2 t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5 _) q' W; v' g$ k+ }$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