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周益帆)今年9月初的国家“双减”政策,在作业及教学方面提出了系列要求,比如:要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此外,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这一政策,向学校抛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校方如何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上发挥主导作用,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 _5 T6 v3 D8 l! `, X1 J
' f& K# k; {5 X) o不少地方的学校开始尝试“分层教学”,不过,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看来,“分层教学”属于教育不公平,应当禁止。近日,深圳沙湾中学初中三年级分层分班教学刚实行了三天就被叫停了。此事引发热议,我们该如何认识“教育公平”与“因材施教”?
: n/ q) }9 W8 V+ V+ c
+ y+ j3 h& r+ l }最近,深圳沙湾中学初中三年级分层分班教学在网络上成为热点。深圳沙湾中学的学生和家长反映,此前学校在暑假前,对初二学生按学生的学科特点和接受能力等因素重新进行了分班,准备在他们升入初三时开展分层教学,校方明确,分班的依据里没有重点班或非重点班之分,老师的配备一视同仁。
2 M& ~. y! b8 s2 s) E# { D9 @& e( W9 w e
但是,9月1日新学期开学后,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对新班级难以适应,也有家长质疑学校设了重点班,初三分层分班教学在实行三天后被叫停了。
B7 q# d; [* l" L& f5 z1 X& ]/ s0 Q6 |; M/ Y1 G# ]( l" w5 E4 f
+ d) [2 I. I; g* X% ]1 z! Z: J# c" F) W
沙湾中学家长诉求(图自《人民网领导留言》截图)
2 m$ o6 ~# e( N5 v) r; c s3 h) _" }: J: k
不过,媒体发现,就在叫停之后,另一部分的学生和家长又在网络留言,支持“分层分班”。有留言者表示自己是沙湾中学的学生,分层分班可以将学生按照层次和水平因材施教,师资配置采用共享的方式,更有助于发掘潜力和提高积极性,教育部门应该允许沙湾中学进行创新思维教学改革。
; q: p* L7 V, b$ F5 t l0 i" a9 T$ m6 J3 e. E; I1 I4 ]! R- i7 \1 D
6 G9 K9 p, H8 G% [1 _: s
: ?5 y* c& M Z2 j3 |2 b$ j沙湾中学学生诉求(图自《人民网领导留言》截图)5 z; F& e" ]& E& s8 J! q# b
0 r1 b" a& U) w6 N" f; j16日,记者就此事联系深圳沙湾中学及龙岗区教育局方面,但未得到回应。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在网络对此事进行文字回复:“分层教学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不一定要重新分班。经学校领导老师充分讨论,并征求了一些家长意见后,学校决定让所有同学回原班级上课,分层教学事宜待学校研究出新的方案后再通知和执行。”( h4 o; j$ m3 n
; X! h$ n$ G# N- x4 Z
( O9 T/ N4 o" @( C
# a$ N; D7 c& G: F5 o: x2 s深圳龙岗区教育局回应(图自《人民网领导留言》截图)# r) U; @" c. \, @
$ R H; P, ~% Z/ R
一场分班,引发正反两方面的争论,深层次原因在于学生和家长对“教育资源公平”的认识与要求。
, ^- k. O1 t. G
/ S+ z* y% J9 m( b9 y& T近些年来,为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新教学道路,很多城市的不少学校都实行过分层教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老师解释,分层教学,与“重点班”“尖子班”不同,后者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令禁止的,而分层教学则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水平相近的群体来安排教学。“我们学校之前开展的分层走班,它不是说按你的总分来划分,而是说这些学科,分层之后就会把那种相对学习能力比较好的放到一个层级里,更多地拓展;如果说你本身可能数学都不及格,这个时候它更注重于基础。当然在这个过程之后,并不是说今天分层了学生就在这个层里,还可以经过后面的教育评价,学生再进行自主选择。”
' F' f, z& ?. z7 Z# ]9 ^# s' s4 u2 i6 b5 G
北京海淀区一所知名中学的学生介绍,该校会按照学科来进行分层教育:分层不分班。比如大家都是初二(3)班的学生,但是上数学课,大家会去数1、数2等不同的班级,这个学科分班一般根据期末数学成绩和一个专门的考试分来决定,目的是将能力高和能力低的分开教学。# h3 j# b2 c# a! `6 M S
( f* {/ {& _4 D- y. @2 k# M
上述老师表示,一些研究认为,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学生可以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在做,比如有一些孩子总分很好,他可能英语很弱,偏科很严重,这个时候可能他的英语就不能在一个很好的层级里面,分层他可能就会更注重基础。我觉得家长应该客观看待这个事情,就是因材施教、个性化的教学相联合。”0 |' G0 C+ P/ T/ y2 U* E- d3 M, L! S7 v
0 G2 ~4 O4 Q, b! e: J+ e
实际上,不管支持与否,学生、家长与老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态度都是一种基于公平的诉求——不通过教育资源的倾斜来保证尖子生的学习提升。% {% g5 z7 w1 c$ [% u# w4 @
+ Y( B) @& z/ R6 t
不过,多位教育专家看来,社会要追求的公平,是一种理性的“机会公平”,而不是“结果一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储朝晖指出:“一些家长所希望要的不是平等的机会、平等的服务,它所希望要的是平等的结果,这一点是做不到的,因为不同孩子的先天条件等各方面确实有差异,这就涉及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从政府、学校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这个角度来说,是要给大家提供平等的条件。”! E+ r0 F* v* R+ c9 y: h* f' z3 Q
) P, p; c6 |1 ]& v8 x
在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看来,平等的条件,就意味着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质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过去的实验班就是抽集最好的老师、最优秀的学生,组成一个‘尖刀班’,我们反对的是这一类,因为它的确会造成一种不公平,但是我们现在倡导的分层教学,比如全国基础教育都在推崇的,根据个性化需求做这种分层教学,这实际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如果还是‘一刀切’,则必然导致一部分孩子‘吃不饱’,也必然导致一部分有更高教育追求的学生和家长要走出校园。”" ]$ n- \( n5 ^1 ]9 {+ V
3 x5 U/ X& x% b# v
陈志文认为,合理的分层教学也能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他说:“真正要落实‘双减’这个政策,核心和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让他在校内就能得到满足。除了整体提高质量,我们就需要承认人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搞分层教学。我个人更希望相关教育部门有定力、勇气去支持学校做这种分层教学,只要不是抽调最好的老师去办所谓的实验班,从政策层面是允许和支持的,也是我们倡导的。”
) ]4 K5 {! B# y* h7 N' O# C$ X. z" Y; Q$ S8 S% M4 `
储朝晖认为,解决目前出现的教学矛盾,可以考虑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分层不分班。“关于中小学是不是要进行分层教学这个问题,实际上讨论了很长时间。有几个可以参考的标准,第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要学生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教学任务,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必要对学生按照成绩的高低分班教学。一些地方强调,这些学生可能进入到高中阶段或者是中考的时候,学业成绩不同会进不同的学校,这次‘双减’这个意见当中也讲到了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要。一种变通的方法,就是不根据成绩分班,但是在同一个班内部进行分层教学。至少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要进行分班,不要进行筛选式的考试,分层只是一个快慢的分层,是依据学生学习的进度进行分层教学,但不要进行分班教学,来解决这样一个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