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理解,如果不把锅推到老师头上,难道是要她承认自己做家长很失败吗?7 P# e- B, y- \7 p2 b
还好孩子生前留下了「抱怨作业太重」的聊天记录——啊,终于找到背锅侠了。
7 F9 n/ T5 f7 N8 [: p然而不曾想,是个学生,就必然会和同学互相吐槽作业。吐槽作业是学生日常的一部分,从来不能成为自杀的原因。有没抱怨过作业多的学生吗?& \6 J4 E$ V5 i, Q2 T
<hr/>曾经有一个小妹妹,也是13岁的时候跳河自杀了。她的妈妈是我妈妈最好的朋友。
3 {4 K9 Z7 g. R% K. c# g0 I5 H) y我上高中的时候,这个小妹妹上初二。
2 ^- b5 M( w8 @- g我得知这件事,是我妈妈有一次去学校给我送饭的时候,叹息着告诉我:& U2 ?* `$ v1 e9 r ^
「你彤彤妹妹(化名),就是你王阿姨的女儿,前天跳河死了,就因为你王阿姨没去给她开家长会。你王阿姨这两天哭昏过去几次,头发都白了一圈。她本来离婚了就可怜,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是她全部的精神支柱,突然就寻死了,天都塌了,她咋受得了啊。你说说,你们现在的孩子为啥心理这么脆弱,为这芝麻大点小事,也要寻死?真是白养一场了……」7 r" C6 L& y. K+ {- X, ^, ?- A
后来我慢慢知道了更多的细节,也通过事后和妈妈及其他知道此事的长辈的聊天,慢慢梳理出这件事在他们眼中的前因后果,逻辑是这样的:2 F. w, c6 j; n
女儿提前几天给妈妈说家长会的事,王阿姨本来答应了,但那天她去打麻将,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回家后就找不到女儿了;王阿姨虽然知道女儿自杀的直接原因在于自己,怪不了别人,但她把女儿自杀的心理过程还原为:别的家长都去了,自己没去,女儿觉得没面子,脸上挂不住,是因为爱面子才自杀(我妈也这么认为);女儿因爱面子才自杀,这说明她心理太脆弱了,对自己的生命极其不负责任,也说明她把父母多年养育自己的恩情抛之脑后,是没良心的一种体现;过去生活那么苦,孩子们都没人自杀,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却不珍惜,因为一点小事就自杀,这就说明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理都太脆弱。谈话的落脚点总要落到对我的教育上:「自杀=不负责任+心理脆弱+白眼狼,所以你要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不能效仿这种行为」5 \. B$ w( H+ H' L$ q" Q9 z4 s
彤彤妹妹,这个我幼时见过几次面,总是羞涩笑着的小妹妹,生命永远定格到了13岁。她是我身边唯一一个自杀(且成功)的熟人,因此她的死讯,久久震撼了我的中学时代。& d' _+ P+ u* |: \
后来,经过漫长的反省、思考和成长,我一点一点意识到整件事情的不合理之处,也意识到当年长辈们众口一词的对这这件事的评价有多么荒谬。5 J c6 _- u% s2 a; S" t: {
后来,我知道这个阿姨谈了几次恋爱都无疾而终,一地鸡毛,知道这个阿姨因沉迷网赌欠了高利贷,丢了三甲医院护士长的正式工作,卖了房,向我妈借过几千块钱后就杳无音讯。
0 |" L/ S! D6 r4 m我妈对此的评价是:「你王阿姨是个可怜人,结婚两年就离了,一个人把女儿拉扯大结果自杀了,每次谈恋爱都被骗,被别人带到赌博的坑里,一辈子到最后啥都没落着,她命真是不好。借她钱我也知道她还不上,没打算要,就当帮帮她了。」8 G& { N, G2 m. I# B' v
为什么我妈会和王阿姨是最好的闺蜜?9 w( c; b- o7 Y3 `: E
她们其实是一类人,把一切降临到自己生活中的悲剧,全部归咎于他人的缘故。别人总是加害者,自己总是受害者,遇见不幸的事是因为「命不好」,从来不想想自己是否也要在其中负一定的责任。1 u3 Z3 ?1 X5 ~6 N
另一方面,我妈和王阿姨性格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她俩都直爽、善良、易怒、脾气急躁、严厉苛刻、爱面子、软弱、没主见。" H* E4 l* I% O; [
除了「善良」这个底色之外,其余每一条,在处理亲子关系上都是噩梦。5 m1 y8 `. g# \. E d( d+ {; A1 J9 n7 c
我慢慢也能明白,彤彤妹妹那些年经历了什么。她出生两年父亲就离开,随后她十一年的短暂生命所经历的,是一个单亲妈妈无休止的抱怨,无休止的批评,无休止的忽视,无休止的理直气壮:「我都是为了你」;「我这么不容易你为什么不能懂事」;「要不是生了你我至于过成这样吗」……
! F7 E$ f7 `" W+ |* m: c母亲在家长会上的缺席,只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 i. p0 \. A1 N% l6 o而她的母亲,我的母亲,都把责任推给了小小的她,在夕阳下走向冰冷河水的她。如果她能得到一点温暖和理解,她也不至于走的那么义无反顾。
& `, G: O4 i4 J: t<hr/>打下上面那些字的时候,我的手有点发抖。
9 F' D9 {; A8 G0 r看到了吗?这就是一些家长的逻辑,在实在找不到人可以背锅的时候,他们宁可把锅推给自己的孩子,也永远不肯承认「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家长」、「是我的教育出了问题,孩子才会轻生」。
( V3 r( f8 i+ i3 C. K$ k8 z2 F那么,回到新闻里这件事上来——
8 q, {- _# q5 z# f翻遍女儿生前的聊天记录,就为了寻找「谁是凶手」?7 o4 z) P, S. D% ]- V f" k
如果没有看到女儿抱怨作业太重,而是看到了「我同桌跟我闹别扭不理我,我很伤心」,是不是要去追责女儿的同桌?7 M- Q1 r7 u& @. |1 O, f1 t5 e3 c
如果看到了「我的爱豆是霍尊,塌房了好伤心」,是不是会认为艺人得负责任?
" G2 j6 ]0 s) j; v1 r他们必须发自内心地认为老师布置「整理做过的试卷」是一项过分的作业,倒不是要索赔多少钱,而是他们必须要一个道歉。
' A) h+ e5 y1 F5 e( q! T需要学校道歉,需要老师道歉,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继续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继续生儿育女,继续做着「我是个好家长」的美梦。
4 m7 G1 m8 V1 S# ~
7 [/ h# k% g, k5 a7 j——————8.27更新补充——————
- {! k+ s, J4 ~1.8w赞了,始料未及,补充几点吧:
8 ]4 |. f; G( X: W我回答的时候,这个问题没有上热榜,下面也只有二十几个答案。我无意谴责或针对新闻中的家长,只是因想起了陈年旧事有感而发。6 d% W/ A' C8 T- y1 F) F
我只是想叙述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上一代的家长,很多习惯甩锅,缺乏反省意识。4 d: A0 w6 v) X" n1 K" D
这个回答之所以得到这么多赞,我想是因为引发了大家的普遍共鸣,因为很多人都曾经在糟糕的亲子关系中受过伤害(不一定非要用自杀方式来抗议)。2 b. Y; k1 }3 v4 t: Q
当然,每家有每家的情况。新闻中这个家庭具体情况如何,因为新闻完全没有提及,我们不便过于恶意揣测。' @7 p* s5 u+ K. \2 v- A
有的朋友在评论中说,那孩子确实就是因为一点小事就轻生了,就是心理脆弱,不是父母的错。
% j% g) G- ~ d* l我们不需要争论,而且,我其实有点羡慕你们——因为一般所持这个观点的,往往是原生家庭相对幸福的人。
/ |8 r% E% c' y* B+ T+ n有的朋友认为:父母一定有责任,但老师一定没有责任吗?
! o* n* }! }5 U0 A( O+ \这个问题值得认真讨论。1 r' u: T+ W' t5 e. S- h
我的观点是,如果老师有责任,则需要在后续调查中明确几点:2 B: O) J$ F% F& i
关于「作业量」,究竟应该采信哪一方?教育局究竟有没有「包庇老师」?作业是面向全班布置,还是面向部分人或者个人?是假期作业,还是当天作业?限定时间是多久完成?老师有没有在布置作业时事先说明,不完成会怎么样?等待学生的将会有什么样的惩罚?这个老师有没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先例?这个老师平时有没有针对过这个女生?女生平时是否惧怕这个老师?, Z: P$ m$ z l* ]5 c
……9 G4 u6 W6 } R2 p! O# ] h
这些其实并不难调查,班上其他同学平时有目共睹,都可以作为人证。. y; @/ a4 T5 ^3 ?9 `& a' J |
如果老师真的对女生实施过不当行为,那么不仅应该道歉,也应该受罚。) G7 A( m4 P, l: E& _6 e
无论这件事最后如何收场,我觉得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都应该是一种警醒。! f% f, N; E* ` h2 z5 t& ~
我过去的答案里也说过很多次,时代在进步,过去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适用于现在的学生。
/ T6 u& O M) q7 z# b" h现在的学生,相对上一代,有他们独特的特点。他们很有想法,也容易偏激;他们接受外界声音太杂,众多繁杂的信息也容易干扰他们的决定;他们更聪明、更敏感、更高自尊。" s R3 \ U$ j- z# ~7 J- `, `- G
作为老师,应该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敏感心灵。% _" E7 q+ g/ L) A; D4 \; h
当然,这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