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日本和美国的前车之鉴,中国还要大搞房地产,拉高GDP呢?

[复制链接]
查看9720 | 回复20 | 2021-10-17 06: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该如何收场呢关注者7 D. c: X- F! B
584
! ~2 ~! u, h+ s  S7 q3 s4 R$ b
$ z! S9 C- O( E, S- U5 q8 w# |被浏览
+ @6 C; j0 I) [8 Y0 g362,1664 W7 ]: j1 `5 s3 S8 ]/ s+ s2 ]2 _
" J" p$ T) p( N; P/ ]8 U

3 C- X4 k) ~. C7 T& @7 n1 V  S# h7 e) R( n5 _- Z$ r
- z- b& k4 }8 Q% _$ q
! W! j5 j  a+ d  |# Z# m6 I
关注问题​写回答: B+ R9 H1 d* @8 f
​邀请回答/ i0 Z9 X) v6 Y5 ?7 a
​6 条评论
. @3 T6 p2 M4 P& Q1 W# H; u6 b; Y​分享7 [( Q! g5 D4 \/ w+ N- C4 o

  ?6 z4 K) R4 W% p  s( X" N
/ V. o% }+ b. ?# A6 R$ |+ p, ~0 y( j4 N6 Q8 R4 Z! j

5 [) G! J; E) N$ E! m0 [0 b$ V1 c9 F5 {# g, E. W

0 E, v9 `- ]5 |: {: \+ Z+ o* R
1 F/ F9 {! @5 l7 [, r8 p) |) Z. g5 t% Z4 Y, X4 d" P5 \
& j, V  t+ Z+ M' J" I/ _( Y
<div class="Question-main"><div class="Question-mainColumn"><div id="QuestionAnswers-answers" class="QuestionAnswers-answers" data-zop-feedlistmap="0,0,1,0"><div class="Card AnswersNavWrapper"><div class="ListShortcut"><div class="List">84 个回答" B# P. Z/ c  }' S
8 F$ b+ q  ^) Q3 L( f
默认排序
  s% l) V+ H- l5 U% ]' ^6 J$ @, R! M- U; X1 y2 Q/ m0 [

* F: A! e" Z0 [& n( b8 P<div class="" role="list"><div class="List-item" tabindex="0"><div class="ContentItem AnswerItem" data-za-index="0" data-zop="{"authorName":"中午起不来","itemId":287914676,"title":"为什么有日本和美国的前车之鉴,中国还要大搞房地产,拉高国内生产总值(GDP)呢?","type":"answer"}" name="287914676" itemProp="acceptedAnswer" itemType="http://schema.org/Answer" itemscope=""> 为什么有日本和美国的前车之鉴,中国还要大搞房地产,拉高GDP呢?-1.jpg 中午起不来
/ q+ ^' c5 f/ l2 b油腻,并且坚持油腻。6 w1 d# T, x9 {- l  q  Z
6 n/ @" O" I  \2 d9 V  C* T
7 v) q8 G/ C! A  @/ |  _; y% H4 R

# b1 P8 R- ]) L1 q/ [
9 L" }# Q2 g; b. u1 J$ P9 s* r  ?; |, s: `4 T9 b0 |
141 人赞同了该回答
" S0 I& V+ m8 K, i/ W
* {, c, d: j1 ~<div class="RichContent RichContent--unescapable"><div class="RichContent-inner"><span class="RichText ztext CopyrightRichText-richText css-hnrfcf" options="[object Object]" itemProp="text">由于语焉不详,重新编辑一次。
: c6 E1 m, b3 a
2 q: i4 ^1 H8 K( \0 `个人结论,搞房地产是不得已。/ I5 L+ N# T' J' E- s4 i
为什么搞房地产?因为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
9 c2 J1 Y- @# O. c; ^6 ~4 n国家发展已经需要收割居民储蓄这样的存量财富了,说明之前的增长太虚,债务成分太重。( d8 P$ G: \4 K/ p

% e% F9 |3 r+ Z; p& R" a: w13年债灾持续的后果是金融系统的危机,金融系统的溃败会让我们走上日本的老路,没有金融层面的对抗,又要坚持开放,我们的财富会被美元的潮汐收割得一干二净。
+ p9 ]  d7 p3 S0 Y& l4 k要确保金融系统的安全先要解决债务链条,所以正府随即提出金融创新和双创,通过鼓励消费和试错找到新的增长点,解决实体经济的债务问题。这是14到15年拉动股市的根本原因,债务是需要财富填充才能消失而不是用别的债务来替代。但是15年股市的特点是配资是杠杆,是金融债务替换了企业债务,使得正府不得不打压股市。
& ?$ U( g/ d9 z0 l+ j- L/ u. e+ T债务不能通过市场来解决,又不能像美国一样在金融层面引爆由全世界接盘,那只有转移这一条路可以走。这就是我说的"不得已",不得已只能提前用土地收割居民硬约束部门的财富。
4 b  b+ s. H0 q/ q3 q5 o! f
+ `2 @' F/ B! ^7 J9 g回头来看十年前的空军没有看错经济规律,只是没有看懂政治是经济的先决条件。
泊客无涯屑 | 2021-10-17 18: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语焉不详,重新编辑一次。
7 F1 E: a4 _! k. |! G) o5 F
* t- a- m* j4 {/ T" [% I: ]个人结论,搞房地产是不得已。
# U( t" [/ S; G. i5 _- a为什么搞房地产?因为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
1 V+ `, Z7 b8 j& @国家发展已经需要收割居民储蓄这样的存量财富了,说明之前的增长太虚,债务成分太重。
9 b2 J5 t6 I  Y3 \. ~! D' v# g  q/ j( o) i
13年债灾持续的后果是金融系统的危机,金融系统的溃败会让我们走上日本的老路,没有金融层面的对抗,又要坚持开放,我们的财富会被美元的潮汐收割得一干二净。8 g. B" A( e/ p0 D8 O0 [
要确保金融系统的安全先要解决债务链条,所以正府随即提出金融创新和双创,通过鼓励消费和试错找到新的增长点,解决实体经济的债务问题。这是14到15年拉动股市的根本原因,债务是需要财富填充才能消失而不是用别的债务来替代。但是15年股市的特点是配资是杠杆,是金融债务替换了企业债务,使得正府不得不打压股市。9 T% x- @, o! ~. Y& M
债务不能通过市场来解决,又不能像美国一样在金融层面引爆由全世界接盘,那只有转移这一条路可以走。这就是我说的"不得已",不得已只能提前用土地收割居民硬约束部门的财富。
* \: F7 g! {/ _  U% ?2 C6 v! F& |4 s1 K7 i* t( g
回头来看十年前的空军没有看错经济规律,只是没有看懂政治是经济的先决条件。
被骗的小兔 | 2021-10-18 02: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f  E0 z1 E4 k' Z) W
你把二战后,曾经繁荣过的发展中国家罗列一下,然后研究一下他们的经济发展史,你就能惊奇的发展,他们的发展过程大同小异。! M6 H( C  A) H! M) h; ?; t
从最开始的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吸引外资来投资,然后开始搞代工,发展制造业,然后随着利润的产生,房地产开始繁荣,然后随着制造业利润的不断降低,各种资金开始投入到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开始产生。3 Q+ ]% d3 ?9 s# G0 F# i9 @( r
然后,随着各行业的资金不断地往里面投,到最后房地产泡沫到了顶点,各行各业都衰败,房地产一枝独秀,然后外资开始外流,又有国际资本开始做空该国货币,然后该国外汇储备不足,货币开始大幅度贬值,该国经济大幅度衰退。
7 B( z; m0 H$ e: @然后,等该国经济跌倒最底部,资产跌倒原来最高点十分之一的时候,该跳楼的跳楼,该自杀的自杀,外资就开始抄底了。' N* w4 ^8 g/ A) I' B
具体可以看当年韩国的例子,97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的几个财团,比如三星之类的,就变成了华尔街财团的产业。
( e: t  G$ C: S6 y: N' Y/ l% F当年美国对外转移制造业,最早是转移给了拉美,拉美衰败之后又转移给了日本,韩国,日本韩国不行了之后就转移给了台湾,东南亚的几个国家,后面诞生了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然后随着90年代大陆的开放,有开始把制造业转移到了大陆,这才有了后面大陆经济的繁荣………/ x5 O/ p+ V3 H# ^
至于为什么会有房地产商泡沫,我只想用成龙的那句话回答,我只是犯了天底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 U# g6 v; P5 G
12,13年的时候,我其实心里认为,我们不可能走它们的老路,搞出房地产泡沫来。
6 w% A; T7 t' ]$ C& s毕竟,08年美国次贷危机,就是美国房地产泡沫引发的……
; B9 \; G1 _8 Y4 o/ }8 b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 I# R; l# o' b
现实却狠狠地打了我的脸,我还是太天真了……+ v! M9 s' x" M: _
you are too young,too simple.拿衣服……
三叹峦 | 2021-10-18 10: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很搞笑的,站在当时的处境下感觉的确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首先题主要明白,房价上涨和火爆,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跟政府本身是没有直接(有间接的)关系的。市场经济就是投资人可以凭自己的自由意志把钱投资到他认为最能为他创造利润的地方。这种意志是不受国家控制的,只能说国家开放了房地产的市场经济,带来的结果。你口袋里有10W块,你觉得你最好是造个房子卖15W,国家难道非要你把这10W拿走去买车不许你造房子赚钱吗?这样你难道会觉得国家是在合理的抑制房地产并且赞同吗?市场经济下的选择是不受国家的直接调控的。# J, W6 T9 K( s9 ]( n. \

/ x& q7 V$ @+ Z4 u7 O4 W; q关于市场化
+ b# A( Q2 n, k# R
) O$ P/ r6 c+ c% Y1.不开发市场化,由国家建设安排住房。结果势必是制造成本大涨,房屋质量无法保证,领导先住好房子。最早造房子的砖质量都差的狠,一脚踹倒房子的事情肯定会比比皆是。
) m3 k  `: {5 t- T( ]
* v6 @1 R* J! R5 {# j0 }9 f4 V" S2.开放市场化,国家无法管控房价,势必让在中国作为必需品的房子房价随着GDP发展水涨船高。好的(包括质量,地段,学区等所有附加因素)房子的价格,最终是由市场决定的,而好房的价格势必跟GDP上升人民袋子里的钱是挂钩的。稀缺资源,村里的房价不贵怎么就没人住呢是不是?9 A" T! J/ ^3 ^$ _
/ {0 `! M+ M" U3 X% }- I, g$ b# x  e
3.国家/地方的土地抽成的确还是一个很大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因为直接抬高了制造成本。这个跟中央地方的财政分成制度有关,也很难说清楚。但是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如果没有别的新动力发展,卖地的确是最快的方式。很多其他经济模式的投资政府还是相对比较谨慎,毕竟政府不是搞经济专业的,也会失败的。1 @6 |1 g3 a6 i% W6 i# o
/ O3 z, c: q% I9 H) k( g$ C
跟日本,美国什么的先例没什么关系,题主你给我来个解决方案?
彼岸花987654321 | 2021-10-18 22: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泻药,住房制度改革是朱镕基总理倡导并推动的,我先把总理讲话的关键部分贴出来,然后说下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贴出全文。
7 W; k2 }3 f5 [% w/ d6 Y……………………………………………………………………………
! V8 s* m. `' h关键部分:/ b2 r6 s7 C( K5 \* s  O
1:  住房问题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住房制度改革。解决我国的城市居民住房问题,首先要明确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近几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居民住房状况总体来讲有了较大改善,但还很不够。我在上海当市长的时候,上海市居民住房每人平均只有四平方米,通过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等措施,现在已经达到八平方米了,几年的时间增加了一倍。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住房,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过去的住房政策是盖公房,分配式,低房租,是一种福利。这样的政策使住房问题越来越尖锐。党中央、国务院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政策,是推行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同时,通过多种资金渠道,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走住房商品化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很长,但必须走。实践证明,这是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正确道路。, z7 Y) E: X1 |9 i3 X

# w6 _, G8 \" @3 R) B6 a& ]% `2:  从全国来说,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将是今后长期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消费热点。大力推行住房商品化,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是振兴整个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及早谋划、及早准备。前一个时期,经济界提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找了国务院一些综合部门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负责同志座谈了一次,我也发表了意见,讲了怎么看待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问题。我当时的看法,如果要提出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就是实行住房商品化,加快住房建设。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普遍建立,用于住房建设的资金将会大幅度增加。加快住房建设,其他相关产业就发展起来了,大大有利于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经过三年多来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形势,国民经济保持较高发展速度,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快住房改革步伐,加大住房建设的规模,适应人民群众购买力的提高和住房需求的增长,大力建造低价的经济适用住房,推进住房商品化。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大大缓解城镇居民住房的严重困难;另一方面,可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市场。我讲的是住房,特别是和公积金结合的有一定资金渠道建的经济适用住房,不是高级住宅,也不是写字楼。住房建设是振兴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的方向,符合市场需求变化的方向,可以带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行业的发展。建设一般住房不需要进口原材料,可以带动钢铁工业和各种建筑材料的发展,也可以带动装璜材料和塑料、化工产品的发展,上下水道可以用新型的聚氯乙烯管子,新型聚氯乙烯管子完全可以代替钢管,我们能够大量生产。还可以带动就业。国有企业一些富余人员可以转移到这些行业,有利于实施再就业工程。另外,老百姓扩大消费,购买力有了出路。谁都希望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能解决这个问题是很得人心的,即使在工资里住房消费比例多打一点,群众也是愿意的,但要明确产权,住房确实属于他的。维修要提供方便,这样就可以鼓励大家买住房,让大家安心地购置一点财产。5 ~* V) r5 C. k
- g1 v; e0 ]* ~7 W' q! n
3:干这件事情是深得民心的,老百姓对政府是会加深感情的。但是要提醒一句,千万别借这个名义来复活房地产热。一九九三年经济过热,热在什么地方?首先就是热在房地产。那次房地产热的主要建设内容是高级写字楼和豪华别墅。由于过高地估计市场需求,至今还有大量建成或未建成的房屋积压待售,起码有几千亿元的资金压在房地产上,造成国民经济重大损失。所以,各地区、各部门要十分警惕,千万不要让过去的房地产热在加快住房建设的名义下复活。香港、广东叫烂尾楼,这个后遗症很严重。现在不是去建写字楼,建高级商品房,更不是建别墅,要建经济适用住房,适应大家的需要。那些已经盖起来的高档商品房,再等十年,经济发展了,外国人来得更多了,让他们买,中国人是买不起的。但是其中廉价一点的商品房,怎么办?要当作一个特殊问题来处理。我看解决这个问题要下决心。积压的三千五百万平方米商品房价格要降下来,没有别的办法,无非是“三家抬”,地方政府要拿一点,不降价是绝对卖不动的。地方政府和业主都要考虑,与其老是这样压下去,过几年又得维修,还不如降点价卖掉。要把这个问题作为房改中的一个问题来加以研究,这本身不是房改的问题,是一九九三年房地产热遗留下来的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既搞活了国家的资金,也能使居民住房有所改善。请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地区再继续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促进销售,减少损失。要讲清楚,中央作一点什么贡献,地方作一点什么贡献,业主本人作一点什么贡献,不把“三家抬”这个问题说清楚,这些房子永远卖不出去。请同志们注意,这次会议进一步强调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完全不同于一九九三年出现过的房地产热。千万别把我们强调的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为老百姓解决切身利益的问题简单化为房地产热。
/ }& ^+ K% y& X1 s2 U……………………………………………………………………………
* v6 J3 w- f$ Z6 ?# d个人观点:
2 w+ }- M, P  D* n5 E. p: L住房制度改革首先可以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其次可以解决国内消费能力弱,通过房地产制度改革可以使消费这架马车变强的问题,最后能带动大量的周边产业,解决就业问题。
8 }3 O" B: A8 e0 K* T0 G2 i. ~3 ~! Y8 p5 H! n( x4 ^
其实住房改革只要把房地产过热的风险控制住了,对解决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对提高我国就业,消费,GDP,社会稳定等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u+ y$ Y  s, p% s, h
这是百利而有一害的事情。
* O- L- p) d* |5 [* l3 j1 }* j  E8 n9 t8 e
总理把什么都考虑到了,构造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包括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解决的办法。; ~( t; t9 v5 c5 z
下面的人执行不力,有什么办法?/ H& w5 Q! Q6 ^: Z/ G4 F
! I; ^" o5 H7 h. K% G+ m' a
……………………………………………………………………………0 `, d. ]& H% O' [% L: _
我是分割线,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王大壮的深思。) B0 y$ N. d/ e' k, Y
……………………………………………………………………………0 O# i4 e" a' ~! s( V& Q  \
总理讲话全文如下:
% b2 M  g) h. C(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四日)1 d4 m6 y5 B8 R4 _5 U, F
8 i/ p* h. ~" [6 k" @
      住房问题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住房制度改革。解决我国的城市居民住房问题,首先要明确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近几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居民住房状况总体来讲有了较大改善,但还很不够。我在上海当市长的时候,上海市居民住房每人平均只有四平方米,通过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等措施,现在已经达到八平方米了,几年的时间增加了一倍。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住房,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过去的住房政策是盖公房,分配式,低房租,是一种福利。这样的政策使住房问题越来越尖锐。党中央、国务院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政策,是推行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同时,通过多种资金渠道,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走住房商品化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很长,但必须走。实践证明,这是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正确道路。
9 j8 K" N/ ^. d/ w# s, i. K8 I1 p! L" U9 H4 a
      最近两年,我们搞了安居工程,实行了一些优惠政策,安排了一定的贷款,虽然时间很短,成效还不可能很显著,可是很得人心。但是,我认为,安居工程这两年搞得很有成绩,解决了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还不是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措施。国务院会议讨论认为,要把普遍推行和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一九九七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住房制度改革的重点。这不是说安居工程不重要,而是要结合在一起搞,不要把这两项工作分离开来。安居工程是个应急的办法,是在住房公积金制度没有普遍推行起来,而且缴交标准很低的情况下,银行安排一部分钱来盖房子,卖给居民,尤其是住房困难户,这是有效的。现在,我们还要重点推行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有人说,这是走新加坡的道路。其实,第一,不完全是新加坡的办法;第二,也不是只有新加坡才实行这个办法;第三,即使是新加坡的办法又有什么不好,人家行之有效嘛。实际上我们是结合自己的国情,借鉴别人的办法并作了很大的改变。上海的经验证明,在我国运用公积金制度,积累资金,加快居民住房建设,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是行之有效的。这是我在工作中亲身体验到的。当时在上海实行公积金制度,是通过全体市民讨论决定的。我在电视台发表讲话宣布这种办法,然后全体市民讨论三天,大家通过电视等各种形式发表意见,机关团体也进行讨论。民意调查表明,上海市民几乎都拥护住房公积金制度。用公积金盖房子,一般十个月就把房子盖起来了,还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实践证明,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成功的。( r6 `' @; d3 m5 R  b  V

" ]4 k  b& P# H( p      解决住房问题的资金怎么解决?全部盖房子的钱都让银行来拿,那是搞不久的,也是搞不多的。住房制度改革的实践证明,建房资金还得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分担。只有在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中普遍建立起住房公积金制度,才能够提供稳定的、低成本的建房资金。这几年开过多次住房制度改革会议,都是强调推行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但是从全国来看,目前住房公积金的归集率还不高,公积金提取的比例较低,进展也较慢,不够平衡。必须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积极推进。我认为现在是时候了,可以提高住房公积金缴交率。住房公积金在上海有一套成熟的经验,我推荐你们看一看。普遍地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不仅不会降低职工的生活水平,反而能够为他们提供好处。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可以归纳为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房委会决策,即由住房委员会或房改领导小组决策,应该怎么使用,盖多少房子;第二句话,是“中心”运作,即有一个管理中心来运作,具体执行;第三句话,是银行专户,即住房公积金存到银行设立一个专户,利率是低进低出的,存进去的利率是低的,贷出去的利率相对也是低的,这样就保证房子是低造价,卖给居民是低价格。公积金如果一时用不出去,沉淀在银行的钱,银行还要照付利息,甚至是更优惠的利息,这也是一种优惠政策,鼓励住房公积金的建立。最后一句话,是财政监督,即加强住房公积金的监督管理,确保住房公积金专款专用,安全有效运行,不允许挪用公积金去搞别的。最近发现一些单位挪用养老保险基金炒股票、搞房地产,有的还相当严重。养老保险金是保命钱,怎么可以干这种事,赔了以后怎么向职工交待?这个养老保险基金是不能动用的,国家规定只能用来买国库券。现在买国库券利息比银行存款利息高,有什么比买国库券更保险的?炒股票、炒房地产可能血本无归,风险极大。9 X3 j5 i- l# p1 _0 ?' K

: O' |$ ~9 Z! w7 W# y7 G      今后,要把国家安居工程与利用公积金建房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地方政府给安居工程的优惠政策,也要给用公积金建的住房。为了保证住房建设资金的回收、运转,以形成良性循环,必须保证经济适用住房的低造价、低售价,促进住房商品化。现在为什么安居工程能做到一平方米造价一千元左右?我看无非是三条政策。第一,土地使用权采取划拨方式提供。第二,市政配套费减免。各级政府、城市建设部门为安居工程提供政策支持,包括减免税费、减收配套设施费用。第三,房地产公司合理负担。城市政府要统一管理,经营性房地产公司都要承担一定比例的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以经营其他业务的盈利弥补建造安居工程可能出现的亏损。房地产公司建的写字楼、商品房售价很高,利润也是很高的,但建安居工程,最多是保本,不能打利润。根据大连的经验,建安居工程房是要赔本的,就是要赔一点,不赔一点,就不让房地产公司拿到高级商品房的招标。这个政策,是几年前马来西亚住房部长向我介绍的,房地产商平均下来是有利润的,但他赚钱要在建高级商品房方面,对安居工程低价房应该做贡献,应该是赔的,这在马来西亚是一条法律。我看这是一条公平的法律。没有这几条,要做到每平方米一千元左右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城市建设部门也要为公积金建房提供同样的政策支持,包括划拨土地、减免税费、减收配套设施费用、建筑单位合理负担等措施。这样,住房可以建得更多,我们才能实现在低工资制度下走住房商品化的道路。在低工资条件下,房价搞高了,就实现不了住房商品化。1 c: F5 g; h" p- }& r" _- o

3 @: A$ r8 N0 O      鼓励大家买住房,必须实行分期付款,不然买不起。银行对经济适用住房用户,要采取抵押贷款和分期付款的方式,引导居民住房消费,推动住房商品化。要确保国家安居工程等经济适用住房,优先出售给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和教师。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制定一个通行的办法提交这次会议,请大家讨论解决住房的问题,不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机关,都要通过住房公积金实现住房的商品化,一定要在全国各地方、各部门,包括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行,以解决住房资金渠道的问题。用公积金建房,银行提供买房贷款,对购房户实行分期付款,我看这样搞下去,住房问题是会逐步解决的。# g% K4 Z: `) f- T% \
- U! o7 ?; Y, a$ z+ J% `3 O( k! A
      低房租是个大问题。进退两难,现在房租太低,连维修费也不够。现在住房消费在居民生活费用中的比例是很低的,租金一般占不到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五,国外家庭住房消费一般要占到生活费的百分之四十,甚至一半。由于工资比较低,目前我们的恩格尔系数高,必须先保证吃饭。当然,这样长期下去也不行。实行低租金的政策,房子维修不了,大家也没有住房商品化的兴趣了。因此,提租是必要和必然的。但是提租必须考虑增加工资和群众的承受能力。提租还有一个结构的问题,对一部分收入很高的人,租金提高五倍、十倍也不会在乎,但也不可能做到定向提租,也搞不清楚他属于哪一类。还有低收入住公房者,房租提得很高也受不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的,到2000年房租应该达到占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百分之十五的目标不要动,作为一个方向性的政策引导。现有的工资水平下,租金提得很高是不可能的。一九九七年的工资提高了二十元,也刚刚补偿物价上涨,保证实际工资不下降。工资提高多了财政也承受不了,因为现在财政还很困难。我有个想法,逐步地做到一边提房租,一边加工资,不然租金提不上去。请财政部研究一种办法,工资里包括一部分提房租的工资,增加的工资指定是提房租的。当然提房租比这部分增加的工资还要再多一点,就是说随着工资有所增加。现在工资里用于吃的比重越来越少,多拿出一点钱用于交房租,有利于推动住房商品化的进程,也有利于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提房租这一部分钱不能乱花,也得像公积金一样管理起来,用于住房商品化,盖新房子,逐步改革住房制度。一方面,财政拿一点房租的补贴;另一方面,个人也增加一部分房租在工资中的比重。我认为,用这个途径来提高房租是可能的。
) U( X) o$ ?! g; D7 @/ ^
8 p" O! c1 Z, |7 z      从全国来说,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将是今后长期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消费热点。大力推行住房商品化,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是振兴整个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及早谋划、及早准备。前一个时期,经济界提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找了国务院一些综合部门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负责同志座谈了一次,我也发表了意见,讲了怎么看待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问题。我当时的看法,如果要提出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就是实行住房商品化,加快住房建设。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普遍建立,用于住房建设的资金将会大幅度增加。加快住房建设,其他相关产业就发展起来了,大大有利于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经过三年多来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形势,国民经济保持较高发展速度,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快住房改革步伐,加大住房建设的规模,适应人民群众购买力的提高和住房需求的增长,大力建造低价的经济适用住房,推进住房商品化。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大大缓解城镇居民住房的严重困难;另一方面,可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市场。我讲的是住房,特别是和公积金结合的有一定资金渠道建的经济适用住房,不是高级住宅,也不是写字楼。住房建设是振兴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的方向,符合市场需求变化的方向,可以带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行业的发展。建设一般住房不需要进口原材料,可以带动钢铁工业和各种建筑材料的发展,也可以带动装璜材料和塑料、化工产品的发展,上下水道可以用新型的聚氯乙烯管子,新型聚氯乙烯管子完全可以代替钢管,我们能够大量生产。还可以带动就业。国有企业一些富余人员可以转移到这些行业,有利于实施再就业工程。另外,老百姓扩大消费,购买力有了出路。谁都希望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能解决这个问题是很得人心的,即使在工资里住房消费比例多打一点,群众也是愿意的,但要明确产权,住房确实属于他的。维修要提供方便,这样就可以鼓励大家买住房,让大家安心地购置一点财产。
7 h2 i5 x/ y( O" l. T% L3 ~* I/ ?9 _$ N8 z. j, R2 D1 v
      我今天主要强调发挥住房公积金这个资金渠道的作用,来搞经济适用住房,然后用分期付款、保险的办法来推动住房商品化,这是振兴中国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同时,也是调整经济结构,避免重复建设,扩大就业门路的一个完全正确的抉择。中央有关部门,要很好地研究、制定政策,包括工资政策、房租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建设政策,来鼓励住房商品化,让它更快地发展。干这件事情是深得民心的,老百姓对政府是会加深感情的。但是要提醒一句,千万别借这个名义来复活房地产热。一九九三年经济过热,热在什么地方?首先就是热在房地产。那次房地产热的主要建设内容是高级写字楼和豪华别墅。由于过高地估计市场需求,至今还有大量建成或未建成的房屋积压待售,起码有几千亿元的资金压在房地产上,造成国民经济重大损失。所以,各地区、各部门要十分警惕,千万不要让过去的房地产热在加快住房建设的名义下复活。香港、广东叫烂尾楼,这个后遗症很严重。现在不是去建写字楼,建高级商品房,更不是建别墅,要建经济适用住房,适应大家的需要。那些已经盖起来的高档商品房,再等十年,经济发展了,外国人来得更多了,让他们买,中国人是买不起的。但是其中廉价一点的商品房,怎么办?要当作一个特殊问题来处理。我看解决这个问题要下决心。积压的三千五百万平方米商品房价格要降下来,没有别的办法,无非是“三家抬”,地方政府要拿一点,不降价是绝对卖不动的。地方政府和业主都要考虑,与其老是这样压下去,过几年又得维修,还不如降点价卖掉。要把这个问题作为房改中的一个问题来加以研究,这本身不是房改的问题,是一九九三年房地产热遗留下来的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既搞活了国家的资金,也能使居民住房有所改善。请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地区再继续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促进销售,减少损失。要讲清楚,中央作一点什么贡献,地方作一点什么贡献,业主本人作一点什么贡献,不把“三家抬”这个问题说清楚,这些房子永远卖不出去。请同志们注意,这次会议进一步强调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完全不同于一九九三年出现过的房地产热。千万别把我们强调的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为老百姓解决切身利益的问题简单化为房地产热。# e1 G3 |% b* H5 u  L
7 f9 b3 ^3 Y( f) c6 \
      我为什么提出要把推行和完善公积金制度作为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因为它的意义重大。因此我建议,安居工程的具体实施和解决积压商品房的主要工作由建设部来抓。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应该把力量集中在普遍推行和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方面,想办法把利用公积金建房和安居工程结合起来,不要搞成两套。这是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的责任。各有侧重点,这样比较好。
* v0 x" C0 }: K* x1 q
& k' |1 X& u* U& y: p      注:这是朱镕基同志在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主要部分。9 a" N1 e+ Y9 ?( L' O- P
) |# T6 @( i2 P8 z6 @0 f, P0 {6 c! @$ q
……………………………………………………………………………2 @4 E8 t; `" d0 i1 T
我是王大壮,一名土木工程师,对创业,股票,编程,经济,吉他,黑客,物联网,摄影,爬虫及大数据分析,武术,绘画,诗歌感兴趣。
2 x1 p; S9 K/ z# x/ T# ?4 R' e, N1 w
对了,还有成人话题。
8 t% S, }' P' t6 {8 E! }
* Q, C) {; w% |$ e: Z关注我,不定时发车。
3 ~; R$ H1 f9 q6 @% n! k3 B' T微信公众号:王大壮的深思。; p/ }! N# }( X4 R
. P/ E% n5 w8 C+ ], E. W: t
关于转载:欢迎全文不更改转载,不欢迎修改加工润色转载。: |2 Y9 F7 y2 g- Q: w! y
* B& C% }- t1 `7 B3 K' }
当然你非要帮我润色我也没办法。我没有委托维权骑士。因为我相信你天生骄傲。
都海莲 | 2021-10-19 01: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政府拼命搞基础设施建设——20年成就超过西方发达国家300年的总和——钱是从哪里来的?  Q- v* Y+ \1 i2 @. w8 Z
还是中国特色——通过发展房地产,政府卖地收入作为基建项目的启动资金(一般30%左右),银行配套70%的贷款就干起来了。(有一票“专家”天天指责政府超发货币,说我们货币超发是美国的几倍。呃,数据没错。但是我告诉大家,被“专家”指责的“超发的货币”就是通过这个70%的银行贷款,花在基建上了!这帮煞笔“专家”大概都是瞎子,他们以为基建工程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不管是铁公机,还是电网、光纤、基站、城市地下管网——这些都是钱!为什么我们货币发行量是美国的几倍?原因很简单,我们每年干的基建工程是美国的几十倍!
# x0 V- Y+ {/ W& R- D3 D  K9 k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内是道路、地铁、地下排水排污系统、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体育馆、机场,城市外是高速、高铁、甚至是光纤网络、4G基站、电网等等(电网、光纤网络、4G基站等表面上是央企直接建设,其实每年国家都要给这些提供公共产品的央企提供大量的补贴,特别是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你基本可以认为就是政府买单)。
3 q6 ~$ S$ j  Y0 j7 E5 e最近20年,中国的城市形象、基础设施不仅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冠绝全球——这么巨大的投入,资金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5 C0 Y. O/ S9 Y2 E- U城市主干道含管网绿化人行道一公里造价1000万,地铁一公里造价1亿,桥梁动辄几十亿等等——这些都要有人来买单。; G" k" P' P8 a. X9 z/ s8 }
谁来买单?. x" Q9 }2 Z" q% s- |2 n
当然是卖地收入买单!如果从根源上讲,就是买房者为这个买单!房价越高,买房越多,为中国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买单越多!
0 g# C6 q+ n$ F) a( q' q7 ^在中国大部分地方,政府那点税收能够把公务员工资、居民医保、社保覆盖掉就要谢天谢天地了,基础设施没有卖地收入是绝对干不了的。
# M, \/ y, C5 n2 q如果再比较一下,为什么新兴国家(比如金砖国家)房价猛涨,但是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落后?
( \- \5 m" @7 C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创造了这个特色的“土地财政”制度。在土地私有的国家,公共服务的任何改进,都先要以资产的升值方式转移给土地所有者,政府再通过税收体系,才能够将这些外溢的利益收回,税收的效率几乎完全依赖于与纳税人的博弈,这个过程中不仅效率低,而且利益漏失非常大;而中国特色的“土地财政”制度下,任何公共服务的改进,直接就外溢到土地上,政府通过出售土地就可以从土地升值中收回公共服务改进带来的利益。相对于前者,这种模式效率是如此之高,以至于政府不仅能迅速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而且还能为吸纳劳动力创造税收的产业以及优质公共资源提供补贴。
3 D1 r4 U- [# o% I+ f- U- E所以,对于年轻人而言,你要留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享受城市发达的基础设施、有发展机遇的产业、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工资,优质的公共资源,就只能通过购房来买单。# D- M$ r# F8 P* ~2 p. o
指望深圳的房价与县城一样,大概就相当于在五星级酒店吃饭却希望大排档的价格。是的,中国一线城市就是五星级酒店,二线是四星级,以次类推。6 J  `! ^# L! y2 X  f# X( N
然后讲讲卖地收入为吸纳劳动力创造税收的产业以及为优质公共资源提供补贴的情况。6 g0 N) |' Y! L" r  Q0 f
我们国家工业用地出让价格非常低,一般就是10万—20万/亩。这简直就是倒贴的白菜价!政府从农民收储土地,加上三通一平,加上道路路网建设,至少也要60—70万!,10—20万的价格卖给制造业,政府自己得补贴50—60万/亩。# ?) Q8 h) S4 n9 B; Q; B
工业用地价格低表面上是因为政府为了增加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本质原因却是过去我们的制造业是中低端产业,附加值很低,无法承受较高的土地成本。) k: i  b- s1 ~( ~( v
在中国投资一个大型制造业,1000亩廉价土地拿到手——什么都不干至少也赚了好几个亿。如果条件谈的好,再配套点建设用地,土地溢价收入10个亿以上都很正常。这就是中国招商引资最大的筹码;这也是中国制造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变强,搞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全产业链的重要原因。
8 i' y; L8 v8 R! \没有过去房地产的火爆,哪有近十余年来制造业的发展?
4 D* l1 {7 z% P$ @% V地方政府凭什么能倒贴制造业?不就是靠着那点商品房卖地收入来平衡成本吗?" o0 C, R, c9 [! o8 y! W
靠着卖地收入,地方政府不仅能给制造业补贴,还给其它实业、优质的公共资源提供补贴。
; A$ u4 W& ~0 }8 K2 u8 {* o举两个例子。7 H& c" ?7 ^7 C6 ]( p, ]7 U
某市有家IT行业经过十几年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然后市长直接特批在城市最好地段——土地价差不多达到1000万/亩,直接以10万/亩给了20亩,让企业在这块地上盖办公大楼,有了优质的资产,企业也就可以通过抵押获得急需发展的资金。这么运作表面上政府亏了2个亿,但是后期的税收几年后就收回来了。
2 }& S5 u/ U4 K5年前,我在某省某县谈了一个项目。大致是给这个县城引进一所优秀的大学艺术院校,政府给的条件是,院校占地给500亩,单价10万,再配套给500亩建设用地,单价是30万。我们了解了一下,当地土地政府征收与整治成本是50万+,当地土地招拍挂价格是120万/亩+。. _+ E# U. N& P2 A& k) X
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优秀的产业优秀的公共资源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得有人买单的——毫无疑问,最大的买单者就是买房者。" L1 L* {3 [. u9 {6 R' r
所以,说句诛心的话——土地私有化让卖地收入进入个人腰包还真不如象中国“特色土地制度”进入政府财政盘子更好,前者是少数人受益,后者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补贴是让整个经济受益,是绝大多数人受益。
1 O. |' X. i" Y6 u, u1999年,中国人均居住面积不到9平米,2018年中国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平米(城市30平米,农村45平米),这个人均36平米在全世界都排名第五,甚至超过大多数发达国家。7 s7 x  d3 [5 A
7 ^# H9 p* K2 S5 ]9 K, T
为什么有日本和美国的前车之鉴,中国还要大搞房地产,拉高GDP呢?-1.jpg
( ?' J; Y3 }1 q5 ^; }3 i9 f- L( S: V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人均居住面积对比' J" V4 L, ?9 G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就不列举数据了,截止到2019年中国基础设施冠绝全球——包括公路、高速、高铁、机场、4G基站、光纤网、电网等等。. s% q* g, r2 v# ]
这两项是什么意思?  M' J/ o+ J/ q$ V
我们98年开始搞房改,当时人均居住面积大致是8平米,到20年的今天达到40平米,翻了整整5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人用20年时间置业已经超过包括大多数发达国家几代人的置业累积,同时,中国用20—30来年的时间基础设施建设超过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建设。
& s4 t# j! k# d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代价是什么?4 b' t' R" J. A- U& m% z1 p  n
代价就是城市部分人群——主要是一二线城市中产阶级以及这些城市30岁以下的年轻人承受了很高的房价痛苦指数。
- \1 T, x: t, u4 T2 n! n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过去2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基本是靠房地产这个龙头来拉动,其主要路径是这样:$ k: n& |  @8 q' {+ M. @
房地产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买单→培育出巨大的消费市场→促进国内产业的繁荣→培育出世界级的企业去参与国际竞争
* ]0 U  a% J5 O  c, p5 _国际上一个世界级的企业一般要几十上百年的时间,中国却能够在20年左右有120个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这种弯道超车的奇迹不是没有原因的。6 [  u. E2 v+ d+ d
随便举几个例子:, [8 A( t% m3 ~' h; t2 }' X! h
2000年时期中国空调出货量才1000万台,2015年就超过1亿台,16年时间市场放大了10倍,目前中国空调渗透率超过60%,已经达到美国的水平,培育出格力、海尔、美的等国产家电的龙头。背后的原因是中国建设了大量水力、火力、风力、核电发电站,建设了覆盖14亿人安全高效的供电网络,并且一直坚持居民电费低于工业用电的政策(大多数发达国家工业用电都低于居民用电)。) {% e5 j- \7 m5 I6 F
2009年中国有几个人用智能手机?10年后现在每年中国消费数亿台智能手机,全世界每消费100台智能手机中国人要占一半。背后的原因就是中国建设了全球占比40%的4G基站。正是这么大的市场,才有了华为、OPPO、小米等国产巨头的崛起。
9 Q1 D9 V& v  B8 G! n: `阿里、腾讯的崛起,移动支付与数字经济冠绝全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还不是遍布全国的光纤网络、4G基站、发达便捷的公路铁路网络。. ]* _, d# w7 b: m& O8 n
当然,现在房地产的发展已经太超前了(人均居住面积世界第三),加上去杠杆控风险的因素,国家出台了世界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所以说政府放任房价上涨是不大客观的。说句大家不喜欢的话——如果没有房地产调控,一线城市的房价至少还要翻一番。6 v" t" N( U8 v' [2 D  X5 t
3月2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房地产的核心问题就是泡沫比较大,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 s8 L; ~$ p8 @0 y% w/ J% E
“房地产的问题应该说现在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
3 F) h- P- w3 R  g这个表态应该就是管理层对房地产的定性——房地产主要问题还是泡沫较大!换句话说,目前房价存在较大的虚高泡沫。, Y# K9 Y, S/ y0 T2 V
既然发现了问题,那么管理层对房地产去泡沫的思路是什么呢?, ^1 V: J, R! N, ^# [
郭树清表示,“但是去年投向房地产的贷款增速第一次降到了平均贷款增速之下,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我们相信,房地产的问题会逐步得到好转。”4 y$ S: n7 O  _
这段描述是值得我们仔细品味的。$ x) Y8 x) Q8 d% g
很明显,管理层对于房地产去泡沫的思路就是严控资金流向房地产,“去年投向房地产的贷款增速第一次降到了平均贷款增速之下”——这段描述被定性为“成绩”,而且是来之不易的“成绩”。
8 E% Q  u* {# F. P/ I0 p! \也就是说,未来金融系统在房地产领域要继续做出“成绩”——就必须把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贷款降到社会平均贷款增速之下,甚至越低越好!
2 D6 V" U) w7 z* z9 E( Q* l) v: @因为流入房地产的资金越低,就越有利于挤出房地产的泡沫,才能达到郭树清描述的“房地产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的目标。0 F8 t0 f8 ~' z2 Y: M2 n( o
所谓的泡沫本质就是资金泛滥酿成的结果,资金流入堵住了,泡沫自然会逐渐破灭。1 r4 ?- `7 \4 p" ]# {  P- ^# |
) K! @+ n+ x: \! ^' ~
为什么有日本和美国的前车之鉴,中国还要大搞房地产,拉高GDP呢?-2.jpg : O9 r0 i0 Q, n1 Y* t7 K+ w
当然,由于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绑架程度比较高——包括房屋资产对金融系统的绑架,地方财政对卖地收入的依赖,所以,国家也不会让房价出现断崖式下跌(所以才会有今年“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描述)。8 t* a" @7 k9 q4 P
房地产去泡沫会是一个渐进的软着陆的过程,这个过程持续时间会比较长,但是绝不能对这个趋势心存幻想。3 _8 J: u/ H, g1 k$ J4 {1 m4 f$ z
不要去投资已经存在严重泡沫的房产,因为政府正在挤房产的泡沫!4 E  n6 w5 Y$ o) v. x9 D
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现在管理层对房地产市场的思路非常清晰,对于商品房市场要抑制,要去泡沫;对于租赁房市场则要大力扶持——特别是未来大城市住房的问题,主要就是靠租赁房来解决。: \6 Z- }! b3 Z7 c
7 D, c+ f  q! ^6 r4 T/ l# }* t
这里是@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E9 T) m6 Q1 {, d; o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K  }: o4 y$ T原创 | 中国股市的大牛市什么时候来?
依伊一辞 | 2021-10-19 06: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在农村待过吧
* c1 h5 S1 t9 J+ P$ C, S" G( ^农村人挣钱了第一件大事干什么知道吗?5 z/ v: M0 P6 y% T$ H3 V8 o
盖房子啊$ H+ I# I6 y/ i# d

& b" Y4 g6 m- \) `$ H* ~/ T- U$ E虽然房地产业有泡沫* R0 \7 O$ N) z% d+ D
但是房子也是刚需啊: f* x5 Z/ }. z# p5 q& e. l
9 x3 k1 W7 e. }. a+ k; ]2 `
为了减少泡沫而不开发房地产4 M8 h/ h% `+ }* v; i
我跟你说,这是神经病的做法
9 f3 J, t& R4 Y% e+ J9 r: r; h. W. ~" s% |% i
因为不开发房地产泡沫更大- @" x& z9 w3 |, j
现实的例子就是香港) J/ @2 N! j* [4 |; A4 N# B
不开发,40平的房子就能给你卖到1000万,这不是更大的泡沫吗?
9 o" ?5 I7 _" ^( v; H更触目惊心的是香港的棺材房,图片我都看不下去
/ J2 v# X7 P8 b; f/ M; Y
* i: J! N5 a8 ]/ T0 u想一下北京2500万人全挤在二环以内
8 K1 M" Q+ f9 K  R7 Y$ h6 u- E100平的商品房能卖10亿你信不信?
泪澈儿澈d | 2021-10-19 11: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14亿人,不搞房地产搞什么?9 R) G! n# a5 d% U
拉高GDP就是提高产值,提高产值就是把你家的单车变摩托。! P6 ]1 g5 A$ @+ f" ]7 H
当然,原则上先富人群为了自己的利益,是可以无限度打压房地产的。
/ a; |4 x: u5 W3 o* H* T. n- B. J毕竟后来的人有没有地方住又没有工作干是该由更高端的神仙操心。
冰色眼光 | 2021-10-19 20: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期不得不搞,后期路径依赖呗。
! [& \7 s, s, i. A国家的发展最主要的目标肯定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拼命工作当然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以农村打工人为例,我们回到2000年左右,你说出去打工,赚几年钱,看看家里还是茅草房或者几间一瓦房,要不要盖新房取媳妇?如果还是盖在农村,是不是会埋怨门前还是土路?你想农村人是否希望在城里安家?
0 M! W5 h3 o% m  l那政府角度来考虑,你说这人口第一大家,吃饭粮食要不要保证,18亿亩耕地要不要保障?这农村全部盖新房相比城市的住宅小区得多占多少土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现有耕地面积19.179亿亩,园地3亿亩,林地42.6亿亩,草地39.67亿亩,湿地3.5亿亩,建设用地6.13亿亩,其中建设用地还真不是小数目啊,而且主要集中在适合耕种的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了,你农村不给修个水泥路行不行?房在农村人在城市,这留守儿童怎么解决?难道不想上城里的好学校?城市里没有住所整天挤鸽子笼抱不抱怨?6 i+ `2 F/ t  M4 K  v$ |/ ~
这些都要提前考虑的,是怕大家不满意,相比较而言,现在高房价的确大家意见也很大,但可能不快速推进城镇化大家更不满意。/ G! A' r1 t$ v
还有就是房子买了,电视、冰箱、洗衣机、家居、装修啥的一套下来,带动多少就业啊。. O/ p7 X/ |& r: N( H7 U
所以从两方面看,城镇化是必然结果,商家一牵头,来,想要城市落户吗,想要孩子上个好学校吗?买房呗,按揭贷款,服务周到。零几年天天看到段子说咱中国的老太太攒钱到60岁买了一套房,没住多少年人就走了,然后对比说澳大利亚(反正就是某发达国家)的老太太二十几岁的时候房了一套房,到60岁的时候还完房贷,多享受几十年啥啥啥的,然后就是一堆人点赞。
1 K0 g4 w" S% x# a( I然后再从农村视角来看,你在农村盖房又不能拿房贷,拿差不多的钱可能直接城市就把房买了,然后房贷慢慢还呗,自己还省得操心,自己家建房是很花精力的。
* H6 l' F6 Q$ `+ d再后来,这房子不断升值,还有土地财政,就进入了路径依赖这个通道了,买了房的,尤其是多套房的,巴不得房子天天涨,还没买的天天喊这是刚需,为啥这么贵。各地方各种建设需要钱,都指望土地来钱呢。地产商天天吹房子还得涨,赶快入手。你到各售楼处看看,听推销员的立马会让你感觉现在不下手就得亏大发了的感脚。* R- N9 `0 D; o0 U7 b0 I4 j8 X
然而这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中国的房地产变化太快了,房子是越涨越买,越买越涨,到现在负面影响已经大到不能承受的地步,对各方面的挤出效应太大了。
何而怎脸百 | 2021-10-20 02: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面看二十年前美国第一日本第二,学了没毛病吧。
3 [( L3 ?) \' o( Q9 H/ [! w; q, f. Q7 V8 V1 S2 b' n4 J( Z
小方面看当年主要靠福利分房,怎么分全是领导说了算,屌丝们能分到什么房子你们心里没点逼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9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