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表示「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会带来哪些影响?

[复制链接]
查看10014 | 回复20 | 2021-10-15 04: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地执行这个政策二十多年了。我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没有遇到过“重点班”,初中根据入学考试成绩把学生们均分到各个班级。" r% L; A( t9 J; r+ z
只是,小学和初中都会让一些尖子生下午放学不许走,参加各类“兴趣小组”、“学科学校”之类。初中的“数学学校”很有名,我那一届13个教学班,“数学学校”的学生人数大概能凑两个教学班的数量,在学校偏僻角落里一栋“希望小学”画风的破旧二层小楼里合堂授课。我那时候班上最聪明的男孩子往往就是最顽皮的,不少男性尖子生对这种占用玩耍时间的“小灶”很反感,经常逃课或宣布退出,让老师们恨铁不成钢。
& c4 I6 M6 k: [# B我念过的学校也没有给某些班级额外的师资倾斜。. C* E) G/ O, r! X+ p; q6 P* o
我上初中的那年,家长圈子里口口相传的明星班主任是W老师。她在两年前教出过中考状元。但是有些家长却说W老师不行。按照这些家长的说法,W老师并没有过人长处,只是一位喜欢对学生实施暴力的更年期女教师。状元正好跟W老师的女儿同班,一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因为女儿在班上,W老师那三年带班很用力。然后女儿考上了状元同款重点高中,W老师立即懈怠了,第二年接了初一新班级,沉迷于传销,家长会变成了仙X蕾德推广会,期中考试班上成绩一团糟,于是W老师被教育局勒令回家反省一年。
  N/ O$ G% L5 @我小学的班主任是外校(比我校渣许多)调来的,人很负责任,但是教学技巧捉急。她最喜欢留堂全班教作文,大家写完之后依次走上讲台换来她的一句修改意见,然后回到座位上重写,全班反复过几次筛子,效率低下不说,像我这样最讨厌作文的学生往往就被留到晚上七点钟了。因为这位老师,我至今都不喜欢改稿,投稿至多只微修一次,不然编辑老师就对不起您了。当然,好学生也不喜欢她的母爱过度。我小学的时候暗恋的女班委就因为小事跟老师吵了起来,骂完我们的师生关系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就坐在讲台台阶上哭了起来,老师反而哭笑不得。当时,学校组织我们去电影院观看电影《烛光里的微笑》。那是一部讲述”好人不长命“这一亘古真理的师德教育片。女主角是患有心脏病的年轻女教师,在一个差班里“春蚕到死丝方尽,烛炬成灰泪始干”,终于在感化全班之际发病而亡。学校组织我们看这部电影并要求写观后感,应该是出于教育我们不要把老师气死的重要意义。正好我们老师那几年也出现了心脏病的症状(我们毕业后她就提前退休了,退休后远离了导致她生病的我们,身体变得不错,现在还带着孙子满街溜达),作为好孩子,我是很担心女班委把老师气死。当然,小朋友没有心机,我是回家后想起来才感到后怕的,在女班委发飙当场我和同学们一起笑笑眯眯幸灾乐祸。女班委升入初中的时候又在校报上不点名批评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显然她之后拿到新概念一等奖的时候也不会想到那位苦手的小学语文老师。
' N* Q% C$ C5 X/ u: j6 K5 n结果,学校把中萱部副部长转学来的孙女安排在我们班了……老师某天家访,发现家住在作协大院、家庭情况表格上“父亲”一栏的姓名和某位知名作家同名的学生真的是那位名作家的女儿,家访成了追星。家访过程中,作家兴起,带老师去了他拿版税买的大别墅,给老师展示他写废的成麻袋的废稿。于是老师对那个全班过筛子的作文训练方式更变本加厉了,成天拿作家的大别墅和成麻袋的废稿教育我们“只要你们也这么努力就能成为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知名作家”,害得作家女儿维护多年的低调形象惨遭揭穿,让我的童年因为留堂改作文少看了许多次新闻联播。9 u# l+ w7 H; K- n
我觉得这种“三令五申”不会有什么影响。遵守的地方已经形成了多年的习惯,不想遵守的学校也有丰富的经验去规避。
窸窸窣窣竞 | 2021-10-15 15: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地执行这个政策二十多年了。我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没有遇到过“重点班”,初中根据入学考试成绩把学生们均分到各个班级。
0 M4 S1 v: _8 c; f3 d0 k只是,小学和初中都会让一些尖子生下午放学不许走,参加各类“兴趣小组”、“学科学校”之类。初中的“数学学校”很有名,我那一届13个教学班,“数学学校”的学生人数大概能凑两个教学班的数量,在学校偏僻角落里一栋“希望小学”画风的破旧二层小楼里合堂授课。我那时候班上最聪明的男孩子往往就是最顽皮的,不少男性尖子生对这种占用玩耍时间的“小灶”很反感,经常逃课或宣布退出,让老师们恨铁不成钢。
  V1 H) |, I0 G' P2 d- @/ U( X我念过的学校也没有给某些班级额外的师资倾斜。
% Z8 `& V- L  Z& y$ i4 A我上初中的那年,家长圈子里口口相传的明星班主任是W老师。她在两年前教出过中考状元。但是有些家长却说W老师不行。按照这些家长的说法,W老师并没有过人长处,只是一位喜欢对学生实施暴力的更年期女教师。状元正好跟W老师的女儿同班,一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因为女儿在班上,W老师那三年带班很用力。然后女儿考上了状元同款重点高中,W老师立即懈怠了,第二年接了初一新班级,沉迷于传销,家长会变成了仙X蕾德推广会,期中考试班上成绩一团糟,于是W老师被教育局勒令回家反省一年。
2 X" Q0 }" `; w  W; U& Z4 v9 \5 Q0 I我小学的班主任是外校(比我校渣许多)调来的,人很负责任,但是教学技巧捉急。她最喜欢留堂全班教作文,大家写完之后依次走上讲台换来她的一句修改意见,然后回到座位上重写,全班反复过几次筛子,效率低下不说,像我这样最讨厌作文的学生往往就被留到晚上七点钟了。因为这位老师,我至今都不喜欢改稿,投稿至多只微修一次,不然编辑老师就对不起您了。当然,好学生也不喜欢她的母爱过度。我小学的时候暗恋的女班委就因为小事跟老师吵了起来,骂完我们的师生关系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就坐在讲台台阶上哭了起来,老师反而哭笑不得。当时,学校组织我们去电影院观看电影《烛光里的微笑》。那是一部讲述”好人不长命“这一亘古真理的师德教育片。女主角是患有心脏病的年轻女教师,在一个差班里“春蚕到死丝方尽,烛炬成灰泪始干”,终于在感化全班之际发病而亡。学校组织我们看这部电影并要求写观后感,应该是出于教育我们不要把老师气死的重要意义。正好我们老师那几年也出现了心脏病的症状(我们毕业后她就提前退休了,退休后远离了导致她生病的我们,身体变得不错,现在还带着孙子满街溜达),作为好孩子,我是很担心女班委把老师气死。当然,小朋友没有心机,我是回家后想起来才感到后怕的,在女班委发飙当场我和同学们一起笑笑眯眯幸灾乐祸。女班委升入初中的时候又在校报上不点名批评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显然她之后拿到新概念一等奖的时候也不会想到那位苦手的小学语文老师。
7 e7 _3 d5 S9 T结果,学校把中萱部副部长转学来的孙女安排在我们班了……老师某天家访,发现家住在作协大院、家庭情况表格上“父亲”一栏的姓名和某位知名作家同名的学生真的是那位名作家的女儿,家访成了追星。家访过程中,作家兴起,带老师去了他拿版税买的大别墅,给老师展示他写废的成麻袋的废稿。于是老师对那个全班过筛子的作文训练方式更变本加厉了,成天拿作家的大别墅和成麻袋的废稿教育我们“只要你们也这么努力就能成为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知名作家”,害得作家女儿维护多年的低调形象惨遭揭穿,让我的童年因为留堂改作文少看了许多次新闻联播。8 R: F6 X1 L; W' K1 i$ b+ T' R7 f
我觉得这种“三令五申”不会有什么影响。遵守的地方已经形成了多年的习惯,不想遵守的学校也有丰富的经验去规避。
公务蒂 | 2021-10-16 01: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表面公平,挺好。
( I  X/ \; I& }7 r9 d经济强省与好的学校可以做到有足够的师资可以平均分配,甚至还可以不同学校流动师资,比如江苏的某些地区,北上应该也能达到好的师资很多吧(我挺羡慕)。
% i4 v0 y. R5 ~9 e0 y0 Y(补:看评论区,就是经济发达地区内部也有很大的经济差异进而师资也有很大的差异呀,原来在比较发达的天津这么小的范围内都搞不定师资均分,还想在全国搞,笑死我了,更不用谈因材施教的问题了)
6 {- z/ C4 _- p1 H+ M但有的地方,就是从小学到高中都一级级重点班上来,集全县全市力量培育出一小撮985,比如我们那儿。
0 p: L& r1 L; Z: g. O2 t  P0 C$ d' E在经济落后的地区不开重点班迁就成绩较差的学生?
9 E/ A- q- }  n我觉得是公平的,起码在小范围是公平的,家长学生都高兴,校长也坐的稳。反正我已经高考完了,反正以后全省清北都不出现在县级市的时候,跟我也没关系是吧。
4 \2 n) @( V) J: }$ v% j6 j<hr/>补:我绝对不是什么社达,只要足够多好的师资愿意去县级市,怎么平均分配都行啊!现在是很多地方想实行实行不了啊,总不能一个好老师教完全部年级吧?9 d. J3 `$ D0 n- T0 e( w: z
在此我呼吁,把经济强市的教育资源拿来平均平均,把大学名额也拿给西部地区分一分,这样再推广这个,就是再好不过的啦!
123459537 | 2021-10-16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题都不认真看就急着答。/ _/ y! o/ E8 w: t5 {$ w
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
义务教育学校,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高中不算!' X2 N, h: |; s* h" |1 S" C
高中还是可以分层教学的。
" m; t5 c; T% u是否分层,其实是“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之争。+ Y. t& l' g8 c
坚持有教无类,无非是在强调公正。核心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得对学生进行分“类”。支持者认为即仅凭一次或几次考试就对学生定性,将学生划分“强”“弱”,过分强调学生之间的差异本身,同时也否认了学生本身具有的巨大可塑性的事实。另一方面,学校内部的资源向重点班倾斜,非重点班所获得的资源下降,不可避免的对非重点班的学生的成绩,自我评价和未来前景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增强学校内部的马太效应,导致不平等和不公平。
( @) \  ]5 Y# J* U- |* v4 h1 f7 _% e坚持因材施教,无非是在强调效率。核心是学生本有“类”,分类促发展本身就是公平。支持者认为学生在智力水平、认知能力、个性特征、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及意志品质等各个方面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有必要根据其特点,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从而形成有差异的发展。如果不分层,那么教师可能就只能“教个平均”或者“兜底”,对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在浪费时间。如分层教学,则能给学习困难的学生降低起点和要求,注重基础;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练习,给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分层教学,能显著提高教学效率,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恰恰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恰恰体现了追求教育公平的内核。6 x6 z; |$ {/ o1 O, m: ?+ b; x, D
两种说法孰是孰非?我认为都有道理。我们以前可能太强调效率了,现在要多讲讲公平。
1 V$ A7 K! ?: z8 @# q' V这次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重视可谓拳拳到肉,从微观到宏观——最小空间尺度:不能因成绩排座位,是教室空间;中空间尺度,不能因成绩分班,是学校空间;再大一点,期待城市不同学校之间减少差距,让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点,是城市空间;再大一点,期待不同地区教育差距的缩小,这是区域空间。真正能做到这一层,我们才可以说迎来了教育公平的大胜利。& T( G2 [4 W& H
从小空间到大空间,我们拭目以待,看能做到什么地步。! f: m* v" Y4 C! R' u
我个人是比较支持义务教育阶段的“有教无类”的,毕竟从生物角度来讲,智力水平突出的学生个体只在少数,尤其是在小学、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内容的难度不大,分层意义也不大。1 t+ l; h2 W" s7 d

5 G8 V+ v" ~) G3 F! S 教育部表示「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会带来哪些影响?-1.jpg , ]1 g) F0 b3 g7 ~' r

* V1 Q0 B, P9 E5 V6 ]) H# C2021年杭州市中考 考生反映“很简单”实际上就是“双减”前兆,呼吁义务教育别再卷了
& ~7 y: c% t* g8 J- o* r+ n/ {+ O: L/ E3 K1 a1 T
那高中为什么目前还可以走班?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吧。一方面是因为高中的教学内容从难度和广度上确实不是小学和初中可以比的,学生差异更大,第二个方面是因为全国性人才选拔——指挥棒本身,还没有明显改变决定的。
) ^) C" Y7 [% x* t8 D) c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本来就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但实际操作中,有一些地区的很多学校也是打擦边球,并没有很好的落到实处。现在旧事重申,说明本次“双减”就是要抓这种改头换面、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5 m$ K( Y+ E5 [' e" D, _; z& P0 u- o& @/ ]$ R
教育部表示「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会带来哪些影响?-2.jpg
- k+ k5 f, j7 D
, M& b/ j4 C& A0 F5 }# ^( b义务教育法(2006年)
& n9 C* G: P! B) d
; B+ C. U2 O5 D/ S1 w有人说上有对策,下有政策,话确实如此,但要看执行上是不是动真格了。
; @9 [  u  p# ^9 m. ]/ M即使下有对策,也是一种“变”。但上无政策,下怎会有改变?
+ H. I$ r" Z7 g# l9 I不变,教育继续内卷吧。
阿豆学长学b | 2021-10-16 21: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里,我初中时候,我那届开始就规定不能设置重点班了。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设置重点班就不设置,学校新发明了“走班”。
$ C% J1 H* p; @" C) ]9 q) t
  n6 j5 x1 p/ f+ E2 W; g意思是把成绩好的学生挑出来,语数英三门主课,这几个人集中到两个班上课,其他科目还是在原来的班级里上。这样一来,表面上是没有设置重点班了,其实还是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区别对待。. v& v, ?8 T. z
/ x* @' N) Z& w; E( o9 C8 [3 i
而且,这样为了对策而出现的“走班”,实际上对于普通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更差的。因为大家明明在一个班里,但上到主课对方就去别的班,而自己留在这里上。因为双方的距离更近,更容易有被差别对待的心理。5 R* |& P, x! [( T
9 M9 j( y; a: A9 f3 v9 V+ F
要想完全解决“重点班”的问题,还是很难,好好想想根源在哪里,问题到底是什么吧。
沉远副幸 | 2021-10-17 02: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 J7 p/ P. l5 i; f有一定影响,不大。
( Q9 j/ T+ v# d: {1 H9 F2 m
2 Q( z3 Z. H3 c0 q第一,这不是新鲜事,不用大惊小怪。0 o5 z" b0 Y8 S4 N5 l. k# S
“教育平衡”这词,差不多是00年左右就开始提的。8 b! G6 G; |2 W; ~) k
到12年,发改委专门公布《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规划》在教育方面,明确了要“统一教师待遇,义务教育阶段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  s4 ^  O  N+ Y" |0 ~9 I$ P
当时给出的期限是到15年。. S  E4 X) K! e
现在教师待遇统一了么?今年是21年,才再次明确“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也是晚了五年啊。$ P) x( H/ p9 V- u& a
整个教育系统和市场教育机构,有的是时间陪你周旋。延期五年之后才再次明确,只能说明反对力量之强大。: d" S6 Q" \% P) K6 T
; ?% W1 s7 g; c- j
第二,这个规定防君子不防小人。% a$ q* }+ N- \7 u, W; [% m
很多回答都提到了,自己小时候学校就不设重点班(对呀,12年发改委的规划嘛),但依然有重点班这个形式。
1 U+ o6 m# ]) P+ a! k4 c3 r我不用“班级”这个编制嘛,我分组嘛,我流动嘛,我专项培优嘛。
3 }" S; g2 _) u1 Q5 H3 l8 d$ `我学校还是可以专门选出一批尖子生,我把这批尖子生打散了就是。没有“班级”这个中间载体,都是学生对老师。
7 a, H' D+ \9 L$ k3 ^而且走到今天这步,针对重点班已经效果不太大了,因为我国的中学早就完成了“一中化”:
& h8 p4 g/ l1 L: h地区教育资源向少数学校集中。; S) m( z3 l3 e. J
如果只动重点班而不动重点校,那无非是学校内部多搞点分流操作。优质教育资源还是高度集中,优质生源则必然随之集中。
  Y) j: H5 {1 ^7 e8 s6 }学区房还是那个学区房。$ R* G# g8 O9 d0 A

3 S& y. w; ^* \. W2 S; i3 E$ u三,没有改变根本的供需关系。
2 |" V, v9 G: w93年提《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要求在99年,力争把国家财政学教育经费支出,拉到GDP的4%。% u6 Y" C, W; q/ \' f9 L. ^! @
这个指标啥时候完成的?13年,3.9%。
! P+ d" O! ~* @: N2 w到19年,这个占比是4.04%。( n# B+ m' U( W, O6 I7 U9 F
好,咱就当总账的供给平衡在努力达标,那地区的呢?河南河北的高等教育资源呢?
& {3 Y2 k- i* p( T3 }7 k高考录取分数线呢?* u8 h, }7 o. y- h" W4 v" E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平衡”,实际上紧密地与高等教育平等挂钩。如果出口不平等,那么入口就不得不不平等。
8 r' M! M9 X0 R2 I* D5 _; b8 _5 }$ C  e
我对这项政策,总体上支持。
  f* h9 B1 b8 n& C4 j义务教育毕竟是公共性产品,是全民的税收教全民的孩子,因此必然要以公平为第一优先。
! a+ U- t4 a  T+ @6 \而且教师家庭的孩子应该能理解这个概念:
/ D5 r( {0 O* K; \6 C, j2 w如果以培优为第一指标,则没人会去做扶差;如果不以培优为第一指标,差生才有人管。8 z3 D' V" q- y! F' Q' \' h
什么意思?: l4 t0 A( w' f
如果一所学校以尖子生、重点班为业绩指标,那么差生一定是被“挤”出去的。
& S- Y8 V+ k5 r& J, m5 X+ \1 L小则转班,大则转校。这和做果盘是一个道理:一定会把卖相不好的那部分给切掉。切掉的怎么办?去民办咯,去菜小咯,去“合适你”的地方咯。
2 h% \1 q3 ?( w( J擅长教好差生的老师,其教学能力往往比带尖子生的还强。以尖子生为第一指标时,学校不可能浪费这么好的师资到差生身上。
- n  ]  ^- u; `只有砍了这个指标,差生成为不能被轻易甩走的包袱,学校才会真正开始优化他们,而不是把他们“优化”走。: j* N* Q& u: L/ s) S
这确实能体现公平的原则,我支持。
7 D- E. Q8 w9 l- x' k: W4 p/ {: {1 j. K; U/ _+ J
但这也确实是个不算深层的改革。
% z4 C' f1 n4 T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是不能和高考脱钩的。高考就是这场公平性的大考。
+ L1 \" T: g* Z, ^' s2 G1 D& b这好比跑三圈接力赛。前两圈大家都是400米,最后一圈他20米他50米老子800米,你觉得前两圈的公平400米有啥意义么?6 [1 ^9 l) w3 G) ]: \' u5 W
不改革高考的公平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平衡”政策会被普遍地、自发地破坏。这是这条政策脆弱的地方。
狼醉舞狂沙沤 | 2021-10-17 09: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目前,除个别地方暂缓开学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将于9月1号安全正常开学。同时,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教育部要求,要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 R, [; z' A1 t* h' L会上通报,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家长和学生,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海浪805 | 2021-10-17 16: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原文  \5 ]1 Y3 c) S6 t2 l0 o4 Q- {
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家长和学生,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其实教育部这是一套完整的组合拳,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公平,为了减少内卷。" O) T' Z9 ^  z0 r. }) w( N7 h
从前后文看,禁止设置重点班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师资分配失去均衡。0 R% t) @' O6 ?# t% `+ Z( S, t  k9 l
我们知道,重点班不仅仅是学生成绩好,而且是老师也给配置得好,这样就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v) W% C# ?+ ?8 Q1 Y0 k' ]+ Z5 t: m
从理论上讲,在义务教育阶段,这显然是有失公平的,——因为所有人都应该平等享受师资。: ~  a3 A1 K2 C4 M7 i( E" a" ?! v7 k
不仅不应该有重点班,也不应该有重点初中和小学。0 A1 @; t: T# N8 P3 Y* H" r6 z- R
不应该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进行排名。; q8 G4 h2 T! T, O
义务教育在性质上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确实不应该过早地把市场的那一套引入,这是以效率的名义来牺牲公平。/ R% t+ |4 k- f! N3 G2 _9 k! ^& O9 `
这次教育改革,对于教培行业的打击等等,其实其精神是与“共同富裕”的目标一致的:9 R3 z2 r0 D! l' y
要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扭转过去过于市场化的做法,不能牺牲公平来换取效率。( R3 C& T0 L, |" M3 x2 X5 |
这也是反垄断、打压二手房房价和学区房、整顿娱乐圈等一系列动作的实质。
123459966 | 2021-10-17 19: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会带来哪些影响,就讲几个我对日常生活的看法吧。* q- }9 E$ g1 ?9 p% t8 c' A
<hr/>一、这是一个十多年前的真实故事。# A1 f% y* J; e4 X% s6 E5 ~5 V
(我知道讲的是义务制教育,也就是初中小学)
" p" W$ ?) k% [3 t( ?- `+ k$ S. O1 L我读高中的时候,我所在的学校也分重点班,但不叫重点班,叫清北班,班上当然集中了学校最好的师资。
% W  @) ]" X1 u% g1 [但是当时学校对师资搭配是有一个规定的,上清北的教师除了带该班以外,还必须至少带2个平行班,每个平行班的师资搭配里必须要至少有2门课(我们当年是文理分开的,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是清北班的老师来上。
* O4 W. x7 n# m这样搭配至少不至于让“弱的更弱”,高考的成绩虽然平行班和清北班是有一些差别,但是差距并不大,成绩也还可以。$ {( Z: G4 P" R
我是身在平行班的,我记得清北班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们都非常靠近厕所,下课之后出门就能厕所解决卫生,但是平行班距离厕所就相对较远了,我又是在文科5班,每次去厕所都要至少都走过3个班级的空间,老师稍微一拖堂时间就不够使唤。
4 t( Y3 K1 `+ n- u" c$ f. u" L7 [+ f! ~<hr/>二、关于好学生和差学生怎么分配师资。* d, C# d7 n4 W4 K/ H
我记得好像是看知乎哪位互关好友说过,她说应该给差学生配最好的师资,给好学生配最一般的师资,因为差学生要变好,不能只看自己努力,还得有个好老师指引方向才行。6 i# v2 Z" Y$ M- X0 x" t* v
这当然很不现实,但如果不考虑现实就觉得挺有道理。
) O; V! D7 \  \我还是说一个中学时候的故事吧。7 N/ l- M- m% Y5 J9 z  n4 V8 E
我读初中的时候,学校没有分重点平行班,但是班上有分前后座位。前面4排坐个子不高的和成绩前25%的人选。刚开始还没有啥,后来不想学的同学们就逐渐固定做最后2排了。我不知道各位网友有没有过成绩忽好忽坏的感受。
: o5 K! ?. a  d/ {6 z我有过。8 }8 g$ t! ?# R  A4 W+ ?9 C
这么说吧,完全是两个世界。老师一般只在前面几排活动,学生记笔记和互动比较频繁,学习氛围比较好——中间的就是闷葫芦们,后面2排简直就是混日子集中地。关键是你不学就算了,他也不让你好好学,坐在倒数第三排基本就听不到老师上课的声音了,只能听到后面的人讲话的声音。  m# t: a3 @; u4 m4 g
我们的任课老师基本上上课上到第五六周的时候,每次第一节课都会花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时间整顿纪律,发展到后来,这些差学生不来上课了,终于也就安静了。
, {& w! w7 r* I( V0 ]6 B2 |  D4 a<hr/>三、我自己后来也当教师。" q7 j( @. _  j( _- e8 K
不管是好生差生混坐,还是平行班实验班分开,这些班我都上过。8 m; c$ m4 n1 M$ H
站在教师的角度,从我的私心出发,当然希望这个班上全是好学生,座位流动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滚动,那教书可就舒服多了。但是因为我以前也曾当过差学生,翻墙逃过课、上过网吧、和人打过架等等,后来变好学生也不是靠的自己,是靠班主任的“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理念。/ Z2 [& I3 H" |% r! D  R* Q
在读大学期间,我看了《暗杀教师》,看到了杀老师的教学过程,讲道理整个E班都是垃圾人,但杀老师从不放弃,针对每个人的发展方向不断制定方针进行教学,结合他们各自的兴趣,当然也有一些强行要求必须要苦读学习,最后每个人都有更好的前程。) V3 ?, f$ s0 p5 G5 z8 U5 A' ]
最近又看《入间同学入魔了》,这些恶魔学校的老师,尤其耶格老师,虽然平时非常严肃,但是对每个问题儿童的优劣和发展可能都做了详尽的分析,让人感觉的这才是好老师。. X7 ]6 X; y0 R# {
当然漫画好写,现实生活要做到并非易事。
# m8 Z3 D- f* q张桂梅老师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生,最后做到了将这些看似差生的人都送到了更高的学府,有了更好的未来。% K+ I! E/ V; k7 w( M2 T8 x, a7 O# F( T
也就是几个小故事而已,希望以后会更好。
毛孩的小猪良 | 2021-10-17 23: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算吧。/ J& k# I7 v8 J% F5 Z! z: F
如果初中我没分到重点班我会遇到什么,
$ L/ x2 g) }- a  Y7 L# g" S% p嘈杂的课堂,流氓的同学,嗯,一些男生去扯女生内衣带(一次两次可以说不懂事,但总是这样)教室里面打架(我当然不会参与,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6 |: V8 x0 w& x" i9 R* v3 Y重点班和普通班的老师有区别吗?所有科(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的老师都是既带重点班又带普通班。
) m% y; n3 Y& w# N! o(数英政史地五门老师还是其他普通班的班主任)* P( s$ Q1 e& P$ P- g  F
非杠非黑,个人认为在一定的区域(同一个市,或者同一个县)的范围内,班级的优秀程度有且只有一个直接影响因素(不是很想讨论根本因素,因为那玩意不是jyb能影响的),那就是生源。
: k  L  [6 a+ A' c  t1 r% S) L
——8.31分割——
% R# T4 O# {. G. v) u& L! V( g上一年,带63个人五年级英语,全班只有6个人听,听的都80+。上课50+人在吵,嗯,“多数人利益”是不听课,那我是不是水水就好?期间被一个家长打市长热线举报说我不上英语课,不然为什么他孩子英语成绩40+; l' H# E1 `8 t) C
我只觉得痛心,那六个娃在这样的班级; t4 j0 ^; D8 |( g2 |
噢,对我们学校连老师都不够2 d9 A, Q- H1 r! p% d7 s8 ^
——8.31再分割——
7 ^' Y1 Q6 I0 k. ~无聊挂个人
- [0 P1 o8 d1 q, B+ y$ A
1 G: }3 H; H3 Y4 a& Y 教育部表示「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会带来哪些影响?-1.jpg 1 J/ @, n# K8 W2 D4 ]+ g
个人认为,各地方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这是jyb没法管的,有些家长就是外出打工不管孩子,你能说他有错吗),学区房的火爆是家长对于孩子前途的担忧(人之常情,没人愿意自己孩子搬砖)。  e8 c: _/ G2 I% A; e- t! }8 Y
所以,我【赞同】对教培行业加强监管。【反对】拿扫黄打非的力度抓教培,而是应该拿扫黄打非的力度抓加班、抓高负荷工作(无论是公还是私)。996 007的根源真的只在路灯上的人吗?我不懂。" m1 t2 i& }, ^9 p' v  g, ?
虽然地方缺老师(尤其是偏远地区),虽然教培的受挫使得一部分从业人员向教师行业转移,但我着实觉得这种大棒政策引来的教师会不适应学校(不是不好,只是不适应)。而且教培行业出来的人也很少愿意去乡镇吧。
' n1 Y% L" Y3 C9 s我悲观地认为,【只能】加钱提待遇,先从数量上让村小够老师上课,并且小班化(40甚至30人,人越少,老师越能关照),再用其他的方式提高质量。# z; ?& `7 f& h% o6 C7 S
排除上述此法,我觉得【所有】的措施(一二年级不书面考试,不分快慢班)都是隔靴搔痒甚至头痛医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