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 l5 T i& O- p% a: Y& \- n( P% U. q* C% K' \' O4 ^ _: N
说起来很残酷,但我经历越多见得越多,就越来越觉得,对于多数高考生来说,特别是对于经济文化教育条件比较落后地区的大多数考生们来说,虽然起早贪黑学习了十几年,但对于学习这件事,其实一直都没有入了门。大家对学习、考试都极为重视,可是认知水平却是很低的。(这不是攻击,我自己就在这样的地区)
6 L% e# o, O: P6 \6 X3 [) V+ @( e9 z- t, L; D
举个最近感受很深的例子,做个类比。
3 V* ]- ]* O( G" T1 G% H, |
j- H6 e6 m5 U, h! n我喜欢玩游戏,大学时和同学一起玩魔兽、dota什么的,其中最喜欢最着迷的一款,是暗黑2。
O$ \# w: [# t7 Y5 r \! V4 h: [& w8 [3 l
虽然很多人说暗黑2就是个刷刷刷的游戏,可是这种刷刷刷却让你欲罢不能,当年和同学一起开刷,谁刷到了难出的暗金、绿装,就可以嘚瑟半天,享受一下对方的羡慕嫉妒。毕业后玩游戏就少了很多,偶尔闲了,也会点开游戏,刷上一会儿安达利尔(第一关boss),回味一下已经过去的大学时光。6 `; |% }. l9 c+ j$ T
/ m9 _# Y/ {* [( t8 z
就这样,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暗黑水平还是可以的,起码也算个中等玩家吧。那时候,我对暗黑2的理解水平,就是刷刷刷、暗金最棒、黄金次之、套装好难集齐~蓝装白装就是垃圾的水平。. n& q% |+ N6 G/ g
" s. h8 ]! o7 F4 a9 N6 g7 j- N" M有一天,我的一个同学从北京回来找我玩,期间就聊起玩暗黑2这件事,他听完我的描述,直接说:你这水平都没入门呢。7 g3 [* u( J |3 K% C1 O: [
9 l3 e# q( Q2 [ x3 S$ Q8 Z( X2 f接着,他给我开始讲暗黑2的符文系统、宝盒合成系统、普通扩展精华的武器类型、各个版本的不同、符文之语的底材选择、BUG杀等等……
% G0 y6 C/ e8 F, z
; W8 R8 N/ r6 ^. F我听的目瞪口呆。: S' |. w* E1 }# R
, v0 ~ K! v; M/ X7 m然后他说:其实我这些也都是很基础的常识,真正的高手要知道和研究的深得多、细得多。$ t9 C# D3 G0 R j, w; i% c
% M/ m1 Y2 o( F2 t6 U O0 W; g
我问他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知道的,他说:网上啊,看高手的帖子,慢慢就懂了。
" ~7 m$ m7 v) p$ [8 A
5 f6 M* n2 J& e' B( _最后他给我下载了一个暗黑2高手玩家的心得合集,我边看边感慨:以前都白玩儿了。
3 q( ^$ C7 t& F8 I4 F G9 J8 ~4 t
我才知道,真正的高手对这个游戏的理解,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而过去的我,虽然号称最爱这款游戏,也花了大量时间去玩,但其实,真的连门都没入。
, `9 I. I( ?0 ~5 E9 |' o
W' H6 S! N c8 D/ }0 n------------------------------------------------------------
( x9 N& B# v1 D+ b7 I! Z) N- d6 P* t3 h' i# Z q
从小到大,我的成绩算是还不错,最后高考考的也还不错,所以一旦说及学习和考试,自己往往就会有些自信。但是之前的回答中也提到过,2009年考研,我第一次知道了英语词根的存在,第一次见识到考试技巧的效果,这让我意识到学习方法和好的工具有多重要。* `) s# m% ?8 ^6 l
; X! B+ [- b! p& `3 O; x* z. B后来考公务员,同住的男生是个数学高手(理科数学140+,后裸考考进核心部门),听他给我讲怎么在三十秒内解开数学题时,我第一次见识到,有些人是这样解题的:看一眼题,然后说:这道题要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这道题要用到极限的思想;这道题要用到方程的思想……我第一次明白,原来做题可以如此轻松写意,仿佛万物皆了然于胸,达到了万变不离其宗的境界。一万道题,原来可以通过归纳为几种数学的思想来得到解答(只是感悟到,并非完全掌握)。这让我知道,高手之所以是高手,确实是因为站得高,看得深。* i X/ S5 S2 j' l
' |- w: Y3 @8 |& g1 f再后来和我们市当年的文科状元聊天,我聊起自己对学习和考试的新的感悟,他很诧异,说:这些东西,当年咱们数学老师讲过啊。讲过啊,很残酷的三个字,它(这三个字)告诉我,自己水平不到,如果老师不是那种特别擅长降低难度逐步引导的高手,那即便他已经把真经摆在你面前,你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t& k- o& @& ~5 C" }0 V& K
t3 t2 b! M: K
高度,深度,方法,工具,降低难度逐步引导的教学,这些东西,在我当年学习时,都完全没有概念。
! o5 r+ C- Y. j$ g) I$ y8 q$ V2 Y7 [# ^
这些东西,就是认知水平。
+ f8 t0 q& E+ |$ |: r& [, T: E s你对某件事的认知水平高,你花的力少,得到的多,所谓事半功倍。
* Z3 g0 S9 }. f8 e4 y$ z8 Y你对某件事的认知水平低,你花的力多,得到的少,所谓事倍功半。- H# v0 b8 b' I# _& X) J
: F6 A/ x1 L8 h# f4 P认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是未入门、刚入门、初级水平、中级水平和高手。
! M% Z; s; }; G( o# s& T7 s' z4 b! [! ]0 p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了那么多年,其实认知水平一点都没有提高,高三和初一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在学习上有天赋的人只占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人需要被引导,他们需要有人告诉他方法、工具、深层次高维度的视角以及如何一步一步摆脱低水平认知的方法论。4 U e) g4 D$ A
3 v& E0 `* N# X# O) {; k0 x可是这种环境和条件,并没有。于是我们只能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拼杀,当然,我并不是说努力是不对的,努力当然是对的,但只是因素之一,更多更重要的因素,被无奈地舍弃,或者说,压根就不知道。
- a( s6 A& h$ W6 g! g2 y; D0 Y% J/ B; |" n5 ^. n9 w4 e
学习考试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呢?
9 v+ E+ m% g8 P n; r
1 k; I$ Z; S0 T: R5 B0 j1 r ]曾经在一本书上读到这么一段话:2 x0 v1 t. J. f/ p
% x1 Q7 a9 g; [0 D9 o) G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如果稍加观察,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精英子女成为精英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平头百姓。北方广大农村中有种可能并不是很精确的说法,讲的是地主世家的后代,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整体上的发展情况要远远好于贫下中农的后代。最近几年,媒体上报道过一个现象,就是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高校,本科入学新生,家庭出身良好者的比例逐年升高。好事者还做了一项统计,并粗略发现,无论历史还是现实当中,大多数精英的家庭背景,都还不错。我在此特别声明一下,我并不认同“血统论”和“精英论”,并不认为人类在生理和智商上存在多大差异。而旨在以一种较为科学的态度,去探究此类现象背后隐藏的密码。 ? e$ Q! ?7 g) z7 @! a
- y: {9 ^# ^2 V) P1 O3 v3 D
面对这种现象,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人脉,还有人会想到风水。家族枝繁叶茂、相互联姻,从而使得人脉资源较为强大,当然是其中重要原因,但光靠这个还不足以确保家族长盛不衰、英才济济,而有更深层次的因素在发挥作用。而至于风水一说,流传甚广,谬误甚多,缺乏科学依据,不足为凭。至少靠我目前的智商,还是理解不了这个东西。这些年我一直在苦思冥想,大量查阅资料,并跟一些前辈和大师探讨过。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3 [8 @2 h* Y& }3 U; f8 p
( ?5 j- O' P2 m8 F- E: Q: h: e其实这并不复杂,就是他们有一套更加切合实际,由理念、习惯和方法组成的模式,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套系统的东西,在世家和精英圈子当中,有着一定的传承,并成为了一种常识。而普罗大众,恰恰对此知之甚少,一些理念似是而非,某些习惯令人生厌,很多方法不得要领。非常耐人寻味的一个现象是,在很多情况下,切合实际并具有相当可操作性的理念、习惯和方法,是个完整的体系,而错误和荒谬的理念、习惯和方法,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 P/ d* Y0 n' S$ t* y
0 @+ ^9 X' Y3 H5 E学习如此,游戏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 v0 P6 x: n3 w# @& o! [6 _
. x$ a4 P5 m% n- w2 D
对于某件事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你是否入了门,是否登堂入室,效率是高还是低,是否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进步到高手。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的认知水平一生都停留在一个固定的层次,他不知道如何提升,甚至会拒绝提升。
3 e0 A6 g. {% R. E- X" B# Q/ G( {3 I0 b9 F, y
高考考不上一本,考不上985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他的认知水平都是低下的,而且意识不到自己需要提升,也不知道如何提升。( W8 g& p, P# G! A- @, s0 f% b, W
' Z' ]4 A$ I, M! g
这些年不断地读书、反思、经历,其实现在想来,就是希望能够提升自己对于人生或者某件具体事的认知水平,避免自己一直在低水平重复中耗费时光和生命,所以,自己才会把签名写成:以专业的态度面对人生。
! Y9 J: U( _" y, ]- y
3 r* i8 `- q& }( K) X我眼中的专业,就是高度、深度(本质)、方法、工具、从低到高的方法论,这也就是我现在摸到的门道。
) J8 ?( _ l3 s" T8 g! X# X1 G+ k3 R
也许我还不算高手,也许就是刚刚入门的水平,但是,我意识到了自己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也会不断提升它。
B3 I* z+ }. I4 v7 Q$ I* A5 \. v2 n+ ]
------------------------------------------------------------------
% }4 e) ]+ o6 s7 K: e/ Y! T$ @. d. v2 W3 q4 K
2月3日夜更新。
. `% H6 m- g8 J& l5 k& {
, c& I2 h9 b$ } K* L& D2 H3 k1、谢谢大家的支持,有一些初、高中的小伙伴通过评论和私信的方法询问我具体的提升方法。这里我必须很坦诚地回答,答主已经离开高中超过十年以上了,对于具体的知识真的是已经还给老师了,没办法给出什么特别具体的提升建议(这些具体的方法,建议从优质的参考书、网络资源、老师和高手同学处获得)。我只能说我看到了这条路,但是已经不可能退回那个时代重新走一遍了。但这里边的意义是你可以推而广之,把提升认知水平这一领悟使用在其他的领域,因为道理是共通的。 R" u) K+ }( I7 Q
5 x- ~+ E7 }6 S% f0 I所以,一会儿我会提到一些具体的例子,但是主要目的是希望大家从中看出可以通用的东西来,而不是生搬硬套。这篇文章更偏重于指出一个方向来,而非具体的指导。! n/ B0 D; {% w
2 a3 x9 t9 W3 X6 \$ R! Q# b2 v. O2、我发现我挖了一个非常深的大坑,穷尽我目前的能力,可能也无法真正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过,还是把自己目前的思考写出来了,因为我发现我不能挖坑,挖了坑就一定要填,否则心里老有这件事。以下的文字就是目前我对提升自己认知水平这个问题的思考,不足之处还请包涵。) I' u% U8 t2 H! o, G6 y
$ \ B, {( J; k$ Z
下面进入正题。
8 j, |7 n8 i% [( ]! H G: K# J. L) Q
首先,说一下本文的逻辑,第一部分是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第二部分解决怎么办,第三部分做一些强调和补充。
: k; D- R: ^ n7 l1 Y+ B b& J( K. I2 l* D5 `
一、what、why:高认知水平是怎样的
@4 B7 |# k% }5 F, v( R) X( z" `# J: J. r) w9 \
二、how:怎么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2 N @ ?0 q: R$ [; d* X
/ M7 P' I: {* ?三、ps:补充说明
' b# K( x8 k4 Q ^ U$ i% @9 \7 Z
/ x; N) a4 C% [0 E0 G-----------------------------------------------------------
7 a7 G* O% p3 m/ q3 |8 ]+ @/ D
+ s8 x# Q" A- j' n, f一、高认知水平是怎样的
# _; r1 p1 X. E: r2 W! \8 p0 v
* N' o; \, j" n: q' g( @! V在答主看来,高认知水平有四个最重要的点:本质、系统、长远、方法
2 q0 o( j" \$ ]" B, y8 i
4 C! y4 m) u& r, s$ ?1、本质
" h: u9 O, J' C* b) @% ^* b' k& }6 x5 _ K b6 l" S( T$ [( K
这里的逻辑是这样的:具体的现象是以万为单位的,纷繁复杂,难以掌握,但其中蕴含着共性的规律,对其进行提炼、总结和归纳,可以使我们的认知从具体现象的层次得以提升到抽象规律的层次,通过不断的提升,最终直达本质。本质(提升到最后的抽象规律)相对于以万为单位的具体现象,数目大为减少,这使得我们有可能提高对其的掌握能力,达到以少统多的目的。" y q( ?- W" U/ n) ^
( D6 M% h4 Q( x+ q& \: q
举个例子,刚才在评论中看到这么一条:
8 w$ h- x6 R7 E4 j, B我们数学老师,从高二开始引入高中数学四个基本思想就是分类讨论,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每讲一题就会分析这题是什么思想,然后换一个高度讲这题的关键点,最后讲易错点,善于总结与联想,这是我从数学老师那发现的心得。6 j6 `# T6 a* C: p
这位江苏的知友提到了自己的心得,和我从高手同学那里感悟到的基本是一样的,这里需要解释一点,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去把纷繁复杂的数学解法归纳为四个基本思想:分类讨论,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
( d" q$ L1 v: |4 }' Q5 T3 D- p3 y7 A) \8 ]6 t8 a6 X. \3 h* Z! `
为什么?
* ]1 O. O$ s" d, m2 u/ x
+ j# D9 x# H- V5 L+ b3 B因为纲举目张。如果你一直在目(具体现象)的水平,那一万道题就有一万个目,乱花渐欲迷人眼,你根本无法掌握解题的能力;但如果你提升到了纲(抽象规律)的水平,那一万个目就可以用四个纲统领起来,这时候我们的掌握能力相对来说就增强了,所谓,孙猴子再能变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t# D& ^! D- z7 D! z' i k3 I& _
/ Y1 h- M M. u形象化一点说,我们可以把解题这件事想象成在一个陌生的城镇里找特定的房子——一个陌生的城镇里有一万所房子,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提示(题目的题干),去找到最终的那所房子。
* N- c9 f' Z" M
_: ]: J Q. q% A E) h这时候,因为提示是比较模糊的,我们面对茫茫多的房子就会非常迷茫(找不到解题思路)。而一旦你能够用四个数学思想对绝大多数题目进行归纳、归类,就好比你把这一万所房子安置到了四条街道上。
" c, }' ^$ T% ]1 }3 _" s
/ [1 Q+ F2 B0 c8 B( ^: h分类讨论,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就好像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
" |3 ~) k% e! e% y, I8 u4 r
& I+ b- T# \3 y+ F" G我们首先可以根据提示,先判断这所房子在哪条大街,这时候,你寻找房子的线索就逐渐清晰起来。然后,我们在四个数学思想下面,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数形结合又有几种常见的类型,就好像东大街上有几个巷子,接着,我们进一步根据提示,可以判断房子处于某个巷子里。比如,东大街——幸福巷。慢慢的,我们一步一步去作判定,最终会找到这所房子所处的位置:东大街——幸福巷——幸福小区XXX号楼XXX单元XXX室。
1 q7 C! q" A" X; Q# F; |- J# }( v5 Z; E+ E" z: W+ K. x) v
也就是说,从一万道不同类型的题目总结归纳为四种数学思想这一方法,给你提供了明确化的判断路径,你可以一步一步去把解题思路找出来。如果你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这种判定过程就会非常快,可能看到题目的瞬间就可以直接判定具体解法。——这也就是所谓高手的题感,看一眼就可以知道解法,因为已经形成了下意识的能力。# u l3 l. L; `. K/ N
$ l: H6 K% P9 ~: |! S @% [0 X
而对于认知水平没有达到这个高度的人来说,就相当于拿着模糊的提示在陌生城镇的一万所房子里靠运气撞,那解题效率就低多了。相当于别人拿着地图,而你对这个地方一无所知。
( [& w- ]4 P2 Z4 N7 ^8 h" x
1 l# ^6 {6 X1 k! U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所谓的认知水平,很大程度上,是你看问题的层次,而这个层次又取决于你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归纳出抽象规律的能力。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一开始的认知过程是反过来的,从万到三,到二,到一,到道。
( _; o N1 X/ [
0 Q% M) s2 _1 D+ A/ h0 k2、系统
# N, n, M- h7 ^
! y3 \$ `( S# _- v7 f' M1 K这里的逻辑是这样的:某种程度上,更为先进和高效的事物往往也拥有更为复杂的结构(比如现代的政治和金融体系都是极为复杂的系统)。于是,把握更为复杂的结构,就成为我们极大提升自身能力的一条途径。为了满足把握复杂事物这一需求,我们必须拥有对复杂系统的认知能力。
) I* w( Z- G, j! O' B$ L* W$ W7 j) ], H$ {6 K
两个简单事物的结合,如果配合得当,往往发挥出相乘的效率,而非简单的相加。举个例子,答主大学是学法律的,在我大四毕业时,曾经有一位混的很好的学长对答主说:一个人法律学得好,可能战斗力是10,如果这个人同时英语还很好,这个人的战斗力立刻就能提升到50。——后来答主才知道,现在毕业于国内优秀大学法律系的学生想要进入国内或者国外的大所,英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1 g, y3 G) X( K+ v3 b4 c h- t& u* X
再比如说玩游戏,如果你看过激烈的游戏比赛,特别是现在很火的英雄联盟或者dota的正式比赛的话,你会发现,大家评价一个队伍强不强,往往会说:这个队伍几个位置都很强,没有明显的弱点。或者说,这个队伍前中后期都很强,没有明显的弱势期。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五个人的队伍,只有大家水平都达到一定程度,再加上有绝对的强点,才能够被称之为强队。如果有一个位置明显的弱,或者存在明显的弱势期,那么就容易被针对,被打败。
' s/ i8 M# L3 ^2 P/ F" e
( u6 p" k4 M3 ?& |% _! G高认知水平意味着对复杂和系统的认知能力,它不是孤立的看某个点,而是在一定的系统中来看问题。——看过去现在未来,看深层中层表层,看趋势节奏细节,看敌人中立朋友,看长期中期近期,看政治经济法律……
9 C$ G" L# Q( r9 P4 y6 F; k
2 f+ G! b) U E/ C看到很多东西,看的很全面,然后要做综合判断,因为复杂体系的力量,远远强过没有体系的单点的力量。
3 N8 b( z' k5 ?2 u! I k( U; R; [) ^- ]. H! b+ {( e( t
孤立、片面、绝对化的认知方式,是低效和错误的。0 F4 w6 \* B' d9 Y% A
2 X5 W% |& s* I2 \+ z3 n, d* W很多人毕业后感叹社会不公,说别人学习成绩不如自己,可是工作机会和发展都比自己好,简直不公平,可是他忘了,一旦你进入了社会,大家就是各显其能,你过去成绩好只是一个点,人家可能家世好,人脉好,见识高,资源多,办事精干、情商高,运气好……这个游戏的玩法已经变了,这已经是系统性的竞争,你还一直执着于某个点的强弱,视野明显狭窄了。如果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心态以及整体的进步,其实是不利于自己的成长的。
; [3 U$ u6 X/ P3 A) T2 g/ @) ~" a
+ h2 k; J3 d* X% \8 J3、长远
& h' C8 B. _% L6 y
1 f; u' e7 X: P" s! u这里的逻辑是这样的:事物的发展曲线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平台期(量变)——飞跃期(质变)交替(相信很多人已经在知乎上看到过类似的解释),你只有熬过了平台期,才能迎来飞跃期。所以,无论你做什么事,保持长远的眼光和耐心都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内(平台期)只有投入而看不到明显回报的心理准备,这有风险,但你不冒这个风险,也就会错过飞跃期的大收获。0 ~# Q) v$ L" R- ^2 n
& H0 K. P. ~. y
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短期内的能力,却往往低估自己长期能够取得的成就。2 @' n& i, I, ?* p O
, o) a. T, w/ _: a/ H
通俗点说,就是学会放长线钓大鱼,零存整取。
: s" E, v+ l" J- a
6 A* c/ R9 p( V这里引用一下我的另一个回答,关于这些年我自己认知的一个变化:
- x/ N, d4 S; C1 M6 s" r保持耐心。
# Q1 M8 [' g% c x. W" r2 w! Q. v! y1 f8 J3 k: V6 a$ s
就是把眼前的事情放到更长的时间范围内去考虑,比如一年、三年、十年,甚至更长。
& Z6 f( f; z5 `# b; X
0 Y" P/ n9 h9 F8 k0 \! j7 v; s不再纠结于眼前事情的成败,而是会去思考:这件事从十年时间这个尺度上,对我的意义是什么。4 x7 h+ b9 x! x/ b9 L' G
- l6 f+ q! O. V+ b5 C我发现这种耐心带来了不少的好处,有我料想到的,也有之前没有料到的。 M; C! V2 U# E" s; A! F, P7 f6 [0 n+ `
: W+ f! ?' g# n8 \: W& v* {
比如平静,眼前的成败并不具有决定意义,所以即使败了或者效果不如预期,也不会打击过大。- K7 s+ V0 h/ s& I+ @5 @
: M+ D9 N+ P% n$ f* G* r0 d
比如勇气,既然如此,那么自然就敢于尝试一些过去不敢尝试的事情。. P( N: D3 f% }3 p
' ]2 l6 p" |+ _+ d比如灵活性,这条路不通,换条路就好了,不行再换条路,反正不着急。
" f2 J9 G5 n0 N) m# S' W
, Z+ B* d6 x4 K, A7 N比如信心,一年不行,三年好了,不行十年,我还不信了。
; I# \+ ?7 \* `- S: j; G) M1 R' U9 ~# E7 d& q
与耐心配套的,是两个概念。
h6 k `7 t/ c1 t$ v% r0 y$ `1 s& i9 e+ ` D# ^, C; L# e
一个是完成度,即百分之多少,比如某一件事,通过努力还是失败了,但是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能力,这时候,虽然事情是失败了,但是离做成这件事的完成度提高了。比如从百分之三十提高到了百分之六十。
+ A1 ?8 O; M; z( o6 |: ~% k8 Z: j+ U( p4 [0 _
第二个是生命的生长(以及版本的迭代)——也就是说,不把一件事看做无生命的机器,而是可以不断成长、不断生长的生命。它可以从成功中也可以从失败中汲取能量,来推动自身的进化。产生一种1.0—2.0—3.0—4.0……等等不断进行版本进化(迭代)的意识,每一版都不用完美,但每一版相比之前都是更加完善的。
8 b" A5 Q3 z' Z* k9 @7 Y
, ^. D! \7 q4 m) p7 w耐心,完成度,生长和迭代,完成一种成长模式的转化。
( d, b, M6 ?/ n
f+ q4 U. M r2 g目前的经验来看,这种模式下的成长相较过去的模式(焦虑、急迫、一锤子买卖、完美主义),是更加快速和扎实的。
) Y n. l; P1 s: i7 |& u
2 u- `. M9 y1 t; e; L7 R
# ~, R9 b1 a7 G) T4、方法(工具)2 i2 j7 ~3 Z4 Z
! X' v. I; F8 b" X4 p
做事之时,所采用的办法和工具越符合其规律性(事物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效率也就越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和工具直接和效率相关,重要程度相当于你上战场,所用的武器是飞机坦克还是红缨枪梭镖。; J M- {$ ]! x7 j# i
4 l) l6 Y& u- J9 v* Q- s$ @ |
2009年之前,我背单词的方法很蠢,再长的单词也是一个一个字母地背过去。2009年,我考研时接触了词根,这就相当于从一个一个字母背单词一下子提升到按偏旁部首背单词。(词根可以近似地理解为英语的偏旁部首)
! L6 F; I! j6 B% T _# }; Z7 Q7 ^- V! `" }- w
这么理解吧,就相当于你学中文,学习好这个字,不懂偏旁部首,你就要按照笔画的方法去记,而不会记忆为:女+子,这个效率差别太大了。% ^. Q: C4 z7 L' D8 g) @+ q
% K- [" ]8 b2 w这就是方法和工具的意义,可以极大地提升效率。大问题有大的方法,小问题有小的方法,方法和工具的意义在于对症下药,就好像你想吃核桃,拿板砖砸拿门挤,就不如拿一个核桃夹子来的容易写意和效率高。关键你要找到它。
# T9 L( P: z( g/ ]& f, U0 e- X/ m q7 m7 Q
总结——本质、系统、长远、方法。
3 I! b% M3 v* @# |! J- s5 E* ^1 g8 K
-------------------------------------------------" G3 O) C s' N6 x" g) [
" S7 s/ M0 F! T$ C# f
二、怎么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 s) _1 W6 R5 y& {1 V& O; n9 z/ v8 n
1、保持提升意识
6 v) ?* w7 g% X' l0 ?3 |0 \0 n/ {5 |2 t$ g
这是第一步,要随时保持一种提升自己认知水平的意识,大到人生规划,小到做饭洗碗,随时问自己一句:会不会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让我做的更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8 s( ?8 Y' d' ?
5 W3 W1 d7 g2 K! Z9 N% \6 G1 t如果你没有这种意识,无论是根本不知道,还是知道了懒得去提升,都会导致你的认知水平停留在现有水平上。
' M" l' U$ f3 p5 L/ a& @& ^, N& D" C8 K6 n" y* J7 W, D
就是因为这些年我一直要问自己这一句,所以以答主并不出众的资质,居然也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所谓不怕慢,只怕站,只要你心存提升意识,就能够抓到可能一闪而过的机会,取得进步。+ h: p$ t4 v f" i; f
. J4 ?) n3 t; T3 B# d: |; Q; e
3 l$ b* i Y( }$ S
2、寻找刺激源头
4 O, _; K* V. x) p2 Q! G% X9 O; D5 H
这点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你得找到学习的对象和提升的方向——在过去因为信息传播成本高,效率低,这也是最大的困难之一,而这一点,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其实变得比过去容易了很多。得益于网络书店以及知乎之类的网站,其实大家获取优质信息源的机会是增多了的。9 M( q8 [9 | _6 M$ \4 w1 r
. r4 n3 Y; v& j, ^比如我能接触到词根,是因为网购了一本六级词汇,里面提到了这种记忆方法,后来就去网上买了蒋争的《英语词汇的奥秘》(据说质量一般,但是算是传播很广的一本),慢慢开始了解和学习。
3 ~$ ~7 \: ?+ J9 P, Y& }2 E/ a& z; V w% g, Y5 E+ i) e! M5 Y: x
又比如说前面我提高的数学高手,他的数学天分是很好的,可是也是因为当时教他的数学老师水平不错,而且他还看了不少数学参考书,才能让自己的水平不断提升。
2 |% _. V& y- R' a2 h8 I1 v8 z$ I8 p/ n$ t4 a
作为经济文化教育较为落后地区的学生或者成人,我个人觉得要更加重视互联网这个工具,因为它极大地减弱了信息传播的难度,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成本很低地接触到很多名校的课程,买到很好的教科书,看到过来人的心得经验,等等等等。( I0 Z: K: ? M3 V4 x
6 C) K p% C5 w6 [& B1 D' o比如你想要完好暗黑2这款游戏,你深处中西部某县城和地处北京,其实差别不大,无非是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你就可以在暗黑破坏神吧里面看到海量的高手心得,只要你有心,提升到比较高的水平其实是不难的。当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信息鸿沟依然存在,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现在获取更高质量的信息源难度已经小了很多。
/ t/ h+ j/ |5 w$ K
: B* n6 P. d- r& B- i/ u! f# c$ b; @+ F5 a( `
3、逐步消化吸收7 a1 `+ o" ^: O' Z4 Z/ q7 G3 c2 P
0 J. V$ e; F+ _
6 F6 @1 d5 @. L9 T' k' R, `
这里面要说一个概念:降级。; Z; J" X6 J/ @, R5 U
" |: c. M- G; k+ V6 Y9 {7 r
有时候你接触到了高认知水平的信息源,可是它的水平可能远高于你的认知水平,所以你理解不了,无法消化。通俗一点说,它太硬了,你啃不动。
D, ]8 M9 m" r1 W% N/ Z, a& L; K! j0 @* `
所以你要降低难度,进行软化,以便于吸收。这里就是一个阶梯式上升的概念,你要先从低的地方爬起,一步一步,一点一点接近高地。
( V% S# z2 ]% h! B. E8 ]
T$ w' r. m/ }2 S4 v方法就是分解,化大为小,化难为易,从易处着手,从简单开始,从符合自己水平的地方开始。
. w% T+ Q. C0 h& r比如上来就读王阳明的《传习录》原文,发现读不懂,连字面意思都看不懂,那就可以先把原文放一放,先从王阳明的生平历史开始,读一些比较靠谱的通俗作品,先把这个人的经历搞清楚。接着,可以尝试读一下难度较低的学术科普,类似于《易中天品三国》那类的,有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识。然后,可以阅读一些难度较高的学术著作和论文,这时候,你可能就容易多了。4 ^" O N/ Z4 f) S/ m8 H
8 P- @3 A# m: b3 S: \这篇文字的评论中,有一个知友提到自己学雅思的老师先把大家定位为6分档,先从简单的讲起,重视基础,我觉得这就是非常科学的方法。0 f! s. q5 X8 u3 B* |8 u; L
! N5 z9 b0 y0 H8 i) H8 x, M7 B/ @9 d' v
4、努力实践改进
3 R4 ]: S" \9 I' P
5 E" Z& [# q1 D7 D! E& z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的事情,只有你真正开始实践了,才可以谈得上说,自己对这件事真正有了认知。, z* E$ {# p( n& Q) m& w/ p1 M( s
# \' ?* ^) j6 Z2 {, m# `: @7 z
所以,无论你看了多少东西,自我感觉认知水平提升了多少,都一定要真正去应用于实际。实践会给你真正的反馈,让你明白自己的进步是真实的,有效的,还是其实是错觉,或者本身学习错了。$ Q0 n2 ^7 Z/ ~
5 k1 C/ u C7 A; F
--------------------------------------------------
5 g5 G2 n% J6 ~, C. R6 v5 c5 s8 g* j3 U0 P* A9 Z- U# M# n
三、补充
- I- m' K# i& a: u3 Z! Z4 \+ L6 ^! ~- U! O6 C
1、学会总结归纳,这个问题很重要,但太大太深了,单写就要很大篇幅,这里我先缓一缓,理一理,建议大家阅读《实践论》和《矛盾论》。
0 U0 r) \- E' t' e
5 `0 a2 z* O. x, s4 V; k+ n8 k) I2、要重视自己的经历,从中发掘认知水平提升的成功案例,充分理解,充分运用,以点带面,横向移植。比如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对某件事的认知水平提升了一个层次,那往往意味着你掌握了某种可以通用的方法,你要重视这种经验,哪怕这种提升来自于打扑克、玩游戏,都是很珍贵的。一个点的突破往往意味着一个面的进步,说白了,很多高水平的认知,基本道理都是互通的,李瑞环曾经提过,他做木匠和泥瓦匠的很多经验,其实有利于他日后从政,高手都是擅长举一反三的。
s' j2 j( R3 g* q; U! O* e
4 J- ~' x; c. ^1 L, a3、开放心态和随时积累。直白一点说,就是不要抱残守缺,也不要绷着脸天天想着给别人挑毛病,人无完人,但我们要多看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看到更多的刺激源。另外,看到了悟到了就要记录下来,就要拿住,一方面这有利于你日后查阅,另一方面,这也逼着你在那一瞬间去形成文字性的东西,这本身就是分析理解总结的过程。# M+ P, n9 ]( [% K
' l! W9 m% t. S4 z6 W4、独立思考。最后,答主想说,任何他人的东西都要结合自身情况去做判断,取其精华,去其不适合,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 F9 i1 d: T; f4 y
1 r+ {; b9 v" u9 \3 [' c: a
这篇文字持续修改中,先写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