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加拿大还是回国工作?

[复制链接]
查看4576 | 回复20 | 2021-10-9 13: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10/2020更新; ?- x* i9 R; a
想说明的一点是 做选择的结果是基于你手中拥有的选项。这个选项一定要是具体的,比如 你手中拥有的加拿大的offer和国内offer的对比,而不是国内发展那么好,加拿大发展没希望,我该回国还是留下,这样的比较针对个人是不太具有意义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家财万贯并且是天选之人的,国内也不都是机会遍地是,回国就能出人头地的(家庭有资源的在哪都是大佬)( `1 a/ w  q$ H5 t
<hr/>谢谢各位厚爱,但是我想说明几点呀:* S* a! M5 m0 S( I/ {, X) S8 f
1.回不回国真的是因人而异,我的经历只具备参考性不具备复制性~4 H. ]% ?6 Z6 E9 s& }
2.我就是个小菜鸟没办法内推~还是建议想进咨询的小伙伴们多做实习和networking! |0 U  U; \' S2 y* N' v
谢谢各位~: G  L( M$ o% |% v" o
<hr/>以下是原回答:% ~4 l. _8 U* G
回国之前看了当时这个问题下所有的答案,然后亲身经历了三个月的国内职场,现在正准备辞职回加拿大。. x/ Q1 f* m3 n& Z% w9 Y
回国之前咨询了周围在加拿大工作的同学,发现他们起薪不太高,普遍3000加币,找工作的周期长,而且大都是一些本土的小公司...
# D# [/ X' n6 A5 @6 |' ]/ n于是...抱着“我贼牛逼,窝在加拿大岂不是屈才了..我要进世界500强,走上人生巅峰”的想法义无反顾的回国了。。并进了一家tier 2 的咨询公司,起薪14k..好像一切都很完美哈哈哈
0 |8 E$ Y6 @: {7 `. P, m后来在工作中我发现我曾经太看得起自己了....
3 R# z$ z% j9 J3 g8 i2 ^+ x
    牛逼的人一把一把,我扔在里面就是个小喽喽,英语不是最6的,学校不是最好的,美国藤校的好几个,不会左右逢源也不会和经理谈笑风生,更不会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云淡风轻的搞定一切问题;薪水看起来好像很高,其实跟加拿大一个水平,而且深圳的物价真的很贵,感觉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便宜,跟加拿大也是一个水平(可能是出国几年国内物价涨了?),房租也很贵,比我们蛤蟆屯都贵一点。上班挤地铁人超级多...多到难以想象。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被人当被子一样塞进地铁,双手都要交叉放在身前(因为自然下垂也会被挤到身前),而且周围很多男性。。被紧紧挨着。。还是夏天。。。有时候他们的汗还抹在我身上。。真的。。很难受(我是女生。。)加班问题。没工作之前总觉得996没什么,我还年轻能抗住。工作了之后发现真的。。很糟蹋生活。国内咨询的工作时间平均是早9点晚10点,到家再做2-3个小时,每个月通宵2-3次左右。我没有时间去健身游泳,没有时间做饭,没有时间跟亲人视频聊一聊天,每天都是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瘫倒床上。这几个月内,每周都会有很多次的偏头痛(我是偏头痛长期患者),然后经常会出现心率加快和心脏附近有一点不舒服(还不知道什么原因,正准备去检查)。长期的吃外卖身体也开始发胖,重油重盐的食物让肠胃也出现了各种小毛病...工作期间被上司半夜三更要过材料,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都进入深度睡眠了...我也发现国内的工作是不会顾念员工什么时候该下班,什么时候该休假的,大家是没有5点下班之后做不完而不着急的工作明天做、明天是周末所以不上班有什么会议下周开 这样的观念的。明明只是签了一份工作合同,但是感觉自己跟签了卖身契一样...
    ; Q/ j, F3 f/ ~# d  r3 O
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交信准备离职了。国内机会是很多,但是不属于我这种不聪明、不能干、不美貌、不会social、也没有背景、家里没有钱在一线城市买房子的女生(国内的职场对女性真的很不友好...)。这三个月我也经历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小白领的生活,也经历过曾经幻想的穿着高跟鞋出入城市里最闪耀的CBD的日子,终于领略到 原来高跟鞋再好看穿着也不是那么舒服的。4 n  T$ X3 W0 e, i7 ]
回到正题,回不回国这件事一定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有这个念头想回国看看,那就给自己留好退路然后再回国。至少以后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尝试过而后悔,更不会因为决定做的莽撞而后悔~
情灰色头像头o | 2021-10-9 23: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7/10/2020更新
# w% G+ J* {8 `# M1 Z; C+ y" n想说明的一点是 做选择的结果是基于你手中拥有的选项。这个选项一定要是具体的,比如 你手中拥有的加拿大的offer和国内offer的对比,而不是国内发展那么好,加拿大发展没希望,我该回国还是留下,这样的比较针对个人是不太具有意义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家财万贯并且是天选之人的,国内也不都是机会遍地是,回国就能出人头地的(家庭有资源的在哪都是大佬)) k$ ~: w( q: I9 w  Q
<hr/>谢谢各位厚爱,但是我想说明几点呀:* E- N! c9 H( g4 w
1.回不回国真的是因人而异,我的经历只具备参考性不具备复制性~
! _5 \: V% i5 y; F% r2.我就是个小菜鸟没办法内推~还是建议想进咨询的小伙伴们多做实习和networking
; X" L4 h9 X, s% N& N7 {$ l8 i谢谢各位~' H3 \! z$ U4 J8 Y: |2 O
<hr/>以下是原回答:
6 c) p3 ]' t5 o, G# ~  M回国之前看了当时这个问题下所有的答案,然后亲身经历了三个月的国内职场,现在正准备辞职回加拿大。! y$ a1 b  |( O3 X2 i/ ^: i
回国之前咨询了周围在加拿大工作的同学,发现他们起薪不太高,普遍3000加币,找工作的周期长,而且大都是一些本土的小公司...
' f. ^& s' h+ X' v* o* L# t于是...抱着“我贼牛逼,窝在加拿大岂不是屈才了..我要进世界500强,走上人生巅峰”的想法义无反顾的回国了。。并进了一家tier 2 的咨询公司,起薪14k..好像一切都很完美哈哈哈) F$ V- s' o7 _8 Y; |! v1 u
后来在工作中我发现我曾经太看得起自己了....
: U; V9 Z" S8 C; N7 q3 T
    牛逼的人一把一把,我扔在里面就是个小喽喽,英语不是最6的,学校不是最好的,美国藤校的好几个,不会左右逢源也不会和经理谈笑风生,更不会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云淡风轻的搞定一切问题;薪水看起来好像很高,其实跟加拿大一个水平,而且深圳的物价真的很贵,感觉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便宜,跟加拿大也是一个水平(可能是出国几年国内物价涨了?),房租也很贵,比我们蛤蟆屯都贵一点。上班挤地铁人超级多...多到难以想象。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被人当被子一样塞进地铁,双手都要交叉放在身前(因为自然下垂也会被挤到身前),而且周围很多男性。。被紧紧挨着。。还是夏天。。。有时候他们的汗还抹在我身上。。真的。。很难受(我是女生。。)加班问题。没工作之前总觉得996没什么,我还年轻能抗住。工作了之后发现真的。。很糟蹋生活。国内咨询的工作时间平均是早9点晚10点,到家再做2-3个小时,每个月通宵2-3次左右。我没有时间去健身游泳,没有时间做饭,没有时间跟亲人视频聊一聊天,每天都是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瘫倒床上。这几个月内,每周都会有很多次的偏头痛(我是偏头痛长期患者),然后经常会出现心率加快和心脏附近有一点不舒服(还不知道什么原因,正准备去检查)。长期的吃外卖身体也开始发胖,重油重盐的食物让肠胃也出现了各种小毛病...工作期间被上司半夜三更要过材料,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都进入深度睡眠了...我也发现国内的工作是不会顾念员工什么时候该下班,什么时候该休假的,大家是没有5点下班之后做不完而不着急的工作明天做、明天是周末所以不上班有什么会议下周开 这样的观念的。明明只是签了一份工作合同,但是感觉自己跟签了卖身契一样...: M* |# z3 @9 A- {: x1 p9 U) z; s: c
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交信准备离职了。国内机会是很多,但是不属于我这种不聪明、不能干、不美貌、不会social、也没有背景、家里没有钱在一线城市买房子的女生(国内的职场对女性真的很不友好...)。这三个月我也经历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小白领的生活,也经历过曾经幻想的穿着高跟鞋出入城市里最闪耀的CBD的日子,终于领略到 原来高跟鞋再好看穿着也不是那么舒服的。2 G2 @  a  x: ]
回到正题,回不回国这件事一定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有这个念头想回国看看,那就给自己留好退路然后再回国。至少以后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尝试过而后悔,更不会因为决定做的莽撞而后悔~
我的木头人亮 | 2021-10-10 11: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年话说已经过半了,最近一直还有朋友点赞,这个帖子到了年度更新的时间。谁也不知道当初说的“后疫情时代”是现在这个情况。Delta新一轮又搞得人心惶惶,我倒是之前规划的所有出差都不用去了,必要的会议也一律改成线上。最近发生了几个事情对我还是蛮有感触的。
7 s& l, ~# E* ~/ x+ F5 F6 C! v第一个,就是多年没联系的加拿大高中同学突然拉了一个群,把一群已经失联多年的老同学都找了回来,整所高中和我差不多时候来的华人一共30来个,这个群里就有20多。大家互相介绍了一下情况,我觉得有几个还是挺有意思的。大部分女生都留在了加拿大,而且基本上都生了老二,还有一个有了老三。男生去美国的2个,都在硅谷。回国的不算我自己,有7个,3个家里北京,2个家里上海,一个家里科技大牛,在国内开公司已经上市了,剩下一个老家西安,原来在上海工作,后来娃该上学了读不起私校又没资格上公立,就把娃送回加拿大自己留在上海打拼。群里还在多伦多留守,有一个去了家创业中的IT公司,预计今年能IPO,手里拿了些option等着上市变现;还有一个从大厂出来自己创业,现在拿了政府的创业补贴,做的也还有声有色。虽然在多伦多的男生或多或少会问回国是不是能过得更好,但是我觉得他们现状已经很OK,是不可能举家搬迁的。' l4 D+ I8 R1 h9 x) h8 w; a5 z
第二个,国内“双减”政策出台,直接一棍子把校外培训干废了。最近拼命出台政策应该是未来几年新增人口压力实在太大了(网上有一个90后结婚人口统计,看着渗人),为人父母的也有可能会从无休止的内卷里抽出点时间。我倒是认为这个政策其实是大方针下的一个小部分,政策核心其实是扩大职业教育和增加中考难度,关键点还是在人口上。之前在知乎看到某位数据帝做的统计研究,对生育率有明显影响的因素有两个:1)新生儿死亡率、2)女性受教育年龄。提高中考难度明显就是不想让那么多人去高考(考不上高中不能参加高考),毕竟国家也不需要那么多三本,而考不上的去职高18岁出社会直接降低了受教育年龄,这个才是真正的杀招。- G8 t# d* I( h$ m! a; q
<hr/>2020年5月,距写这个文章已经过去将近2年了,这两年陆陆续续发生了很多事情,正好也借由这篇文章给大家做一个更新,因为当时我回国之前也是在某海外华人门户网站看到了类似的帖子给了我很大启发和鼓励,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 w5 q. n3 t# g7 j
新冠疫情开始以来,国人对外籍人士在看法上有些负面反转,尤其是澳洲跑步女和青岛插队男的事情被媒体放大之后,确实招来很多骂声。再加上现在中美关系比较复杂,所以现阶段雇佣外籍人士难度比原来大很多。
0 S9 C" |3 {5 z0 N; G# [8 N+ }疫情原因,中国移民局暂停了外国人来华签证,导致在国内的人出不去或者不敢出去。最近炸出来不少拿外籍探亲签证回国,但是用国内没有注销身份证入职的人,单位一旦不负责办理工签,就要面临立刻失业。对这类情况,我只能说钻空子、薅羊毛的做法都是短期的,合法合规入职是保证自己权益的唯一办法。
7 K; [- J" G, s0 R6 ^做什么都要赶早,是目前总结下来的唯一规律。因为机会窗口就那么几年,这几年不早进去卡位,等大家都反映过来就剩下一地鸡毛。简单的说,单纯海外留学没有任何优势。除了校招外,知名一些的机构都看中工作经验,尤其是本地实操的工作经验。新来的孩子都太优秀,我新招的2个小朋友,全都是本科target school,研究生藤校,有一个已经在美国工作2年。经济周期这个规律在中国体会可能会更明显一些,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前两年的低潮期,今年应该是会蓄势待发的一年,展望未来的3年,我的预期是乐观的。先说这么多,以下是原文:
1 u$ Z. `* I2 m: x<hr/>不知道被那个无聊的人给举报,莫名其妙的被删了。X乎这个处理结果不接受,为了对得起我自己码字,重新发出来。
- @# _& k3 z* H
0 i: E0 @* [4 z$ ?" Z& I这个问题太大,不扯大道理,只说自己体会。
! z9 W) K, u; `8 f0 ]; F3 k我自己就是个18年的1.25代移民,在这里上的高中、本科和研究生,然后毕业了在多伦多工作了快8年。当时在多伦多上班的时候还很得意,感觉能够出入downtown的大写字楼是我出国的精英梦想实现了。而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加拿大因为相对保守影响并不大,而且那时候起步薪水不错,研究生毕业也快8w了。和国内的同龄人比已经高出了很多,而且房子那时候还真的不贵。多伦多的Downtown的1-2年新的1+1 Condo也就20W出头,所以上班没多久就买了房。目前看起来算是这10多年来最明智的决定,而且金融危机刚过期,利率低的令人发指,Prime - 1.1%的浮动利率。7 x! d2 \( ]4 J1 M& o% l2 X
刚出社会,从穷学生转变成公司职员,这段时间是最爽的;每周最盼望的就是周五,然后就可以去clubbing,去party,或者跟几个大学毕业的哥们撸串喝酒。这个状态大概持续了2-3年,之后陆陆续续朋友们进入到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结婚生子的,Phd毕业的去美国了,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之前都住得不远的朋友就剩下我一个人还住在downtown;我慌了。话说也已经到2012-13年,该拿的证书也拿了,工作了也5-6年,美元比加元1.2 : 1(是的,你没看错,那会加币跟打了鸡血一样的值钱)的购物疯狂期也过去了。我发现周围的朋友一个一个都离开了加拿大,玩的好的朋友一共4个,一个Phd毕业去了硅谷,另外在多伦多工作了几年跳槽去了纽约MBB的一家,剩下2个陆陆续续回国了。当我和最后一个朋友吃散伙饭的时候,他喝了几杯酒,跟我说“哥们,你回国看看吧,中国现在起来了,你去看看现在多伦多买house的人,是不是大陆直接来的特别多,咱这点工资已经失去竞争力了。”
# G* w! x! M: O; X, s, Q他这话我直到13年底才理解,因为那时候有了谈婚论嫁的女友。收入其实在多伦多还算ok,算上奖金也有10w出头,可以感觉头顶的压力巨大无比。蜗居的台词成了我的现实生活,我每个月都要算一笔账“一个月税后到手差不多6000,房贷+地税+levy(从1+1的condo换了小的house)一共2750,水电200(冬天供暖更贵),电话费70,上网费60,车按揭一个月430,车保险一个月220,加油费一个月100,日常伙食费600月;每个月在存一点小钱为了旅游和买婚戒大概500;这就是我生存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还没有算平时去餐馆,圣诞礼物或者买衣服的钱,我的工资在什么都没干的情况下已经消耗了4800多,也就是说真正属于我的可支配收入,也就是每个月1000出头加币,差不多5000-6000人民币。慢慢的我变得越来越节省,因为可之配的收入真的越来越紧张,一想到后面的日子就开始头疼。周围的同事有一些比我大10-20岁,状况基本和我相似,有2个孩子的家庭日子过的更是捉襟见肘,这些人就是所谓的白领,而且这就是15年后的我。
3 d% v! B" _% L<hr/>至于和女朋友生活的问题,其实很感激她,我俩平时的吃饭她会主动掏钱,而且我的衣服很多都是她给我买,虽然她有时候也会小抱怨,说我挣得太少和我努力不匹配,我考试那段时间她天天下班回家给我做饭,然后我看书的时候她就陪在我旁边。
$ {) ~: M, l# l2013年,多伦多的房价开始跳涨,我知道目前这种发展情况,换房子这个事情是肯定没戏了。于是率先开始跳槽,从一家机构跳去了另外一家,算是个promo,工资涨了大概30%,管了2个人。跳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被老板画了个大饼,说只要干得好1年内就升职。我去了以后才发现是个大坑,原来这个部门管理很混乱,找我来的人我刚到岗自己就离职了,原来说是我手下的人来我刚来1周也走了。后期变成了我直接对接我原来老板的老板,结果大老板更能忽悠,画了一个更大的饼,那时候我也还真的信了,没日没夜的加班,从搭架构,起草流程,写工作计划,招人。好不容易把摊子架起来了,我偶然听到一次几个高管聊天说我这个组现在稳定了,需要外部找一个新的director来(就是当时说要给我的那个位置)。
; P5 n- W- Y0 ?3 Y! i( F生活层面,工资涨了30%,但是税后并没有增加多少(是的,税和养老储蓄也是成比例向上的),在外面吃饭多了一点,也敢买不打折的衣服了。但是大额花销还是不敢,一年只能安排一次半旅行。! u4 ^" h' b4 t, a+ O2 v
社交层面,和白人同事和同学顶多是个点头之交,顶多下了班出去喝个酒。因为内心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中国人,而且这么多年我发现一旦需要帮助,出来帮我的还真的只有同胞,而那些平时bro的白人们一定跑得精光。大学时期的好友相继离开后,我又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但是感觉差很多。后期在一起聚的华人,说实话真心感觉不是一路人。举几个例子吧,某A君,在某银行的华人区Branch做manager of customer service(就是管teller的大teller,大概4W刀),一聚餐就说自己是副行长,手下多少多少人。某B君,与A同岗位,父母是国内某4线的公务人员,全身定制西装,开着小跑车,经常下班后去downtown酒吧,说自己是投行的。某C君,四大工作,工作能力不错,但是也态度特别张扬,看谁都sb,就他最好,和女友一对装13侠,住在1300尺的小townhouse里,非说自己房子有2000尺。听说后来他俩奉子成婚了,但双方父母对另一半都不满意,婚后一直关系不好,但是朋友圈一定要晒恩爱。6 F. y9 T- r4 q+ J: g, p1 O- `3 k
那之后连续碰到了几个事情,大学同学患癌离世,自己亲人去世,当时正好看了一档节目大致意思就是如果你想去做什么事情,就去做吧。宁可做了错了,也不要因为没做而后悔。和女朋友商量了一下,她居然是鼓励的态度;没多久,我买了回国的机票,打算先去看看。) N# u+ @( P. Z2 F$ b  E
<hr/>回国3周时间,把能找到的亲戚或者儿时玩伴都找了,工作情况和薪酬水平也咨询了一圈。总觉得还是不那么靠谱,第一怀疑报喜不报忧,第二可能吹牛逼,这两条我觉得多多少少是存在的。但是大家有一个普遍的认同就是国内工作时间长、同事关系复杂,如果要回国肯定要小心。
4 Y# ^) N# G$ m; z) u我觉得反正已经半只脚伸出去了就试试吧,于是开始整理简历,找猎头推荐职位。开始有几个猎头联系过,但是都觉得介绍岗位不是非常合适或者对口,直到有一个双方都还比较认可的base在上海,和猎头打过电话后开始和用人企业电话面试,一开始要求就是要中国时间下午3点,说他们领导只有那个时候有时间。虽然有12小时时差,我出于礼貌还是答应了。第一轮电话面试,都还比较满意。第二轮安排了Skype的视频面试,还是要求中国时间的下午3-4点,那时候我的工作也很忙,而且也需要出差,提出过最好能改到北京时间上午10-12点,但是对方态度很坚决,只能在我凌晨3-4点面试,我还是答应了,视频面试也还不错。要进行第三轮Panel面试,而且如果这次Panel视频面试通过,还要飞回上海面试。电话面试还是在凌晨3-4点,而且态度非常强硬,由于那天我要赶早班机不可能视频,再三沟通也无法达成一致,最后我只能放弃。当时放弃理由还有2个,1)企业极为不尊重人,不考虑候选人的时间一味强制要求无条件配合;2)即使这轮过了也可能会被面试刷下来,不确定性高而且也没那么多闲钱买机票。现在回头来看,我没做错,这个单位当时最大的负责人已经被抓了,还上了新闻。7 e8 A8 \' A: Z2 P
后面陆陆续续还有一些不太靠谱的面试,但也没后文了。后来误打误撞碰到一个急用人的企业,老板正好要到北美出差,电话里聊了2次感觉不错,那之后1周老板就飞来办事情,正好也算是面谈了。当时聊得很好,直接就给offer了,薪酬方面算是平移,搬家费用公司报销,奖金如果年度业绩好就能比在这里高很多。我回家想了2天,最后决定了打包回去。
* S3 h  t+ H: f1 i' u% B6 h说说新单位吧,来了就给了我个下马威,有个公司老人有事没事就会溜到我附近,然后阴阳怪气的说“混得好的,谁回国啊。不都在国外吃香喝辣吗。”其他几个同事有2个和我类似,也是从国外回来的,另外几个是纯本土,其中一个纯本土打我第一天来就看我不顺眼,各种挖苦和给我挖坑,苦活累活都往我这扔。刚开始我也不懂,加上国内套路也不熟,就傻傻的被坑。国内工作都是微信联系,各种微信群,讨论里有朋友说到了,老板经常会大半夜给你发语音,要东要西。好在工作方面还算能应付,主要是对接海外业务,比纯本土有很大优势,而且对方也愿意直接找我谈,不愿意找纯本土的人。但是后来因为政策原因,海外业务停了,我就成了多余的那个。老板的态度也就变了,之前和蔼可亲,后来就是面目狰狞。强迫我转岗,然后干得都是我没法干的活,然后他就开始骂,一骂就是1个小时,而且是我们几个海归轮着骂。我当时算是知道国内那些大企业所谓的“不开人”是怎么回事了,就是老板使出各种办法把你恶心到自己离职。我们几个差不多时间入职的海归一个个就都被恶心走了,前前后后不到1年,奖金肯定是不会给得了。
0 ]* {( h$ a9 u/ E' Y还好这期间认识了一些业务关联的朋友,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现东家,来这里工作3年多快4年了,期间升了2级。现在也能在工作群里发语音了,而且薪酬待遇说实话不错(工作时间也确实长),房子也买了,那时候的女朋友也已经是孩儿他妈,她现在也在一家外企。这一路其实没有那么大起大落,跌宕起伏。做个总结的话,我觉得回国还是对了。但是如果没有在加拿大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也不会有今天的状态。之前我在另外一个帖子“移民加拿大后悔”下面也回了,但是后来想想,其实后悔这两字不适用,我没什么可后悔的。( g) Q& ]4 O) P2 s7 M  o
燎原212 | 2021-10-10 18: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美国留学生的心路历程:
- n. |. ?1 ?. N5 }) U& [# p& E刚进大学:我要留在美国,美国多好啊。
0 C: L+ S3 G) h5 T" Q* \$ I读了一半:其实吧美国也没那么好,到时候看怎么走吧。
$ }3 |2 V7 B4 P7 X) n$ B+ u/ z2 W大学毕业:我真不想呆美国这破地方了,我要回去,读个研回去吧。
( q  w' f' c; A( c8 Q; q读研期间:研究生满地走,有点海外工作经历才有竞争力啊。
0 |+ o7 M* R5 F# m- `) S读研结束:我去读了研工作依旧难找啊。
9 W8 W5 B" S8 U# j" P$ ]8 ~3 Q- o6 N毕业半月:不行不行,疯狂发简历,先找个工作吧。
8 V6 ~- q2 ]. C8 I! C" c' W毕业一月:唉,其实回国也挺好。
  L  S! b% {6 u$ u; D( j. P毕业一月+1天:工作找到了,一年65k还可以,先干着吧。
) l8 n; t% p) {' U' l6 F; s  q' n工作半年:好想回国啊,国内有公司给我一半工资我就回国!2 N' n! s6 ]$ i5 d& ?
工作一年:不行不行,我真呆不下去了,再干一年辞职回国!5 |' b% D0 m/ w
工作一年半:工资涨到80k,这还回不回呢,还回不回呢。。。
. z. y, f& k4 t工作两年:公司给工作签了,这下想走都走不了了。( G+ g6 W- d% D6 y
工作两年半:公司新政策,每周工作4天,每天10小时,不加班。
1 U0 [1 [( c' w6 S# N, A1 _看到国内的朋友996,我陷入沉思。8 N4 S9 j$ f* {) X3 {. i
好吧,到时候找个外企,不加班,给40万一年,我就从了你了,不知道找不找的到。
渡湖居士 | 2021-10-11 04: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讲一下自己的情况, 10年出国,念设计专业,17 年拿到PR,立马回国工作。家乡二线城市,去了个家乡还不错的设计院,算是安定了下来,一度以为自己会放弃PR。国内的一切都很新鲜,在国外的一些工作的不顺让我对国内的激进有了些共鸣,所以也一度是一个工作狂的状态,一个月也总有那么两三次的通宵,也不觉得很苦。 和朋友约的周末的下午茶也因为要开会,迟到了1个小时,这基本都是常态。国内的朋友和同学大部分都是同行,再加上我们这个年纪该结婚生子的,都回归了家庭,约也约不上的情况更多一些。再后来基本也没什么特别的社交了。  I2 g) H9 D* v( [
一晃也在国内呆了快三年,因为枫叶卡的居住问题,终于到了这个时刻,自己的身体和想法还是诚实的,就算赶上了疫情最困难的时刻,被取消了好几趟的飞机之后,还是回了枫叶国。更新了一篇现实版人在囧途:陈蔷:人在囧途-记疫情期间回加拿大: C, \9 {7 G) j9 W  l0 L" R
国内的项目做的周期和速度是在国外没有办法想象的,项目做的至少是国外项目的3-4倍的量,量变引起质变是存在的,而且因为已经不是小白的起点,其实是可以把手里的事交给更多初级设计师去做,自己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项目本身才是。但是也就只有一两个项目能做到这样,大部分的情况就是一个人要像便利贴一样,哪里破了补哪里。最好全方面都发展,发展不了了靠上面顶着。自己在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想把自己放平,从头学,但根本没有人能指导,项目做多了之后发现,其实领导也有很多不懂,能靠经验的最好,靠不了的就瞎做呗。又或者经常被我们国内做不了这样的句式给顶了回来。也怪自己没有强大到从头到尾不靠人。永远要等在开会和永远在迟到的领导也是我特别不能理解的地方。
5 ]7 G* @# t9 {) D3 c国内的高强度,让我一度收获了很多,包括技术等。但是总体还是觉得大部分只能靠自己摸索,再也没有遇到过在美国那样一步一步教我并不厌其烦给我改图的PM了。
( m, J& I$ b# I3 H* j8 F! E) z回国的其他收获很大,又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念书的时候和刚工作的时候能遇到一帮对自己有要求,一起为了项目熬通宵,画图的革命友谊真的是越难越遇到了。我很庆幸在国外工作时没有遇到的在国内收获了一批。
0 H/ @" M9 G" D相比几年前自己的不确定和焦虑,现在的我可能更笃定,而且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因为自己的专业就不是一个能年少成名,一夜暴富的那种,我更希望自己能多经历过时光磨练后,能力的可持续成长,而不是像打游击一样,哪里有益就去哪里,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运气,我还是希望自己能稍微不要被太多外界的东西束缚的时候,还能认认真真做设计。还希望能复制多少年前看见自己图里的东西成了现实,然后得到大家认可的激动和成就感。虽然这百分之一的成就感可能是建立在百分之99的重复和改图中。
5 ~: ?+ Z/ o& M" _3 Y回了加拿大,也并没有好山好水好无聊,终于有时间看完几本大部头的书,重新拿起画笔画画,去打网球,学滑板。当然我也很幸运,回来也没有太久就找到了工作,虽然都是远程进行。不可避免依然会有很多重复的劳动,但是面对相对成熟的甲方和sub contractor,这个重复的量要少太多了,而且每一次的加班都会被给予极度的认可和感谢的时候,就会觉得被尊重的可贵。而不是甲方说我都在加班你为什么不加班的疑问时,竟然也不敢回应。* F5 N3 i3 k9 z; `
就算在很多地方定居过,体验过好和糟糕透顶,家乡永远是我最爱的地方,除了家人以外,所有的回忆和支撑我走下来的原力都来自于我出生和生长的地方。我想最终总会还是有那么一刻,我会回去。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本来应该有的路要走,无论是回国,出国,再回国,都是很宝贵的经历,愿大家都,起笔无悔,无问西东。
冰川2017 | 2021-10-11 13: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在这种话题上真的没法说服别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有人就是觉得回国的是废物,留不下来才回国。有的人觉得回国的人都心怀理想,留下来的人是等着吃低保…6 m( y, f$ x7 \! s1 I- C* _
哪怕我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喂到这些人嘴里,也没办法说服他们……
2 A# s# J+ B$ v% o. g& `# [哎就这吧,能看懂的看,看不懂拉倒了…5 j1 i2 }8 F+ g( B9 |6 ^" D
反正评论里跟我杠的人要不然没读过书要不然没出过国……
' H4 ~0 e" j$ C3 X
' P5 j  v0 U. N& {题主这个语气已经说明一切了,想回国就回国吧。
. X9 X8 T% i- Z( `不过我还是说两句general的话
3 N) Y  `, T- ^, I. f1 L大家静下心来想一下,我们现在二十多岁,退休前还有三十年。未来的三十年,中国和加拿大各会怎么发展? 学过金融类专业的人应该都知道,在你做projection的时候,刚开始的算法都是拿过去的数据来代入公式,从而算出未来的cash flow。可是你再往后学一点,甚至你不用学习,就知道拿过去来说未来是很可笑的行为。; {# D: o0 m9 w+ D- B2 c; H% t4 Z
现在中国的发展太快了,快到让我一个刚刚毕业的人害怕。爸妈能给我提供的也就是起始资金和无限的精神支持,因为我的父母年轻的时候不用找工作,不用跳槽。我爸一辈子就再两家公司做过事,一家是毕业分配的国企,一家是国企分支跳槽出去单干的队伍。我妈一辈子只在一个单位工作过,从他们毕业到现在,也有二十多年了。他们几乎都没有换过工作。他们对现在变化飞快的工作已经不了解了。9 O2 A0 E; p* W8 d2 l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们也都是刚刚大学毕业,可能自以为自己是专业内的佼佼者,队伍里的管理者,其实我们也没有人生经验。我们也没有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站住脚。4 U5 Q7 O1 |9 n9 Z- D
现在你问我,我要不要一头跳进一个飞速旋转的漩涡。如果我赌对了,中国再飞速发展三十年,那我们这一波独生子女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也跟我们的父辈一样,干得好三十多岁就可以进入小康生活。如果我赌错了呢? 我家里没仨没俩,我上有爷爷奶奶姥爷,中有我爸妈,以后结婚了我媳妇家里保守估计也有四位老人。就算我只要一个孩子,也是十个人指着我和我老婆养活。如果家里没有足够的资源,你敢往这个漩涡里跳吗? 1 i, g  p5 ^" j2 ^- {$ N
现在回国是留学生的大趋势,可是你没有看到那些留学生的家境。如果我家里跟王思聪家里一样,我肯定义无反顾的回国做一番事业。反正做错了最坏了我家里能兜着我。大家都看王思聪拿一个亿投资挣了钱,除去他的能力以外,主要还不是因为他拿一个亿投资? 你给他一万块,包含生活费住宿费,你让他投给我看看? 他投个屁,上海一个月房租多少钱? + k# U' D, R- P: Y0 b
我今天在这里不是说回国好或者不好,我只是站在一个爸妈中产的角度说,回国可能回报大,不过高回报一定意味着高风险。加拿大的未来我也说不好,不过至少我知道加拿大的未来比起国内肯定相对稳定。作为一个中产家庭的孩子,如果能够接家人出来,我一定是毅然决然的留在加拿大的。因为我不是孑然一身,我有家人需要照顾。而我的家人除了我谁都没有。如果我三十五岁失业,难道要我三十五岁回去找我爸妈要钱给我还房贷? 如果我的房子被银行收了,难道要我三十五岁拖家带口回我爸妈家住嘛? 我冒不起这个险
武汉李寻欢 | 2021-10-11 18: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去要是能接矿→回国2 L" s2 |3 _3 P
回去能凌驾于规则之上→回国, N8 V' U: t/ L6 p# Z
一番野心要创业→回国0 r/ U% p/ t6 E5 B8 a) N6 r) y

$ O/ p3 R3 v+ c2 s  ]  x, ]* W3 A平淡才是真→留下
: ]9 ^! g' d7 p+ t" J0 VLGBT→留下
) {, I1 @6 C, ~7 q5 l7 L( i大龄未婚女青年→留下
渐极往 | 2021-10-12 01: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过来人,在加拿大呆了6年多,如果不出意外还会继续呆下去,给你点小小的建议。
2 T+ z/ L+ r1 p  f2 L中加两个国家,在很多地方简直是两个极端典型。" O: u8 z" _8 ?9 {
加拿大极端稳定,中国极端波动(相对来说)。2 ?2 F6 M% |/ h# `5 G9 F
如果想出人头地,这辈子逆天改命,成为或者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U4 z0 S: T5 [; `
还是要回中国,相对来说,那里依旧是创业者的上佳选择。' E7 @! q3 p# \/ m. v2 F
如果想平淡度日,这辈子泛舟品茗,老婆/老公孩子热炕头。! x. Q  V! k" y5 k% G
加拿大是不二之选,这里什么都稳定,高税高福利,稳定到吐。
6 a  L" C) K! F5 v- Q" G# Z' {另外,税后2-3k的工资,有点低了。
5 \' z  z% [: x1 c! ~5 A, r不过你刚毕业,工作几年,积累经验,合理跳槽,顺利的话,税后3k大几甚至4k,完全不是做梦。2 R; r. M3 |! o. O, s0 G
之后,根据你从事行业的不同。
" T; _" r& Z1 W# ]6 q- ?3-4k有可能已经是中等,甚至中偏上水平,进步空间不大。9 S- \; w# F6 w% A* i
或者只是入门水平,只要做得好,年入10w+甚至几十w+不是梦。
, k/ j4 S9 }8 [/ B但不管收入怎样,至少有一点我敢保证,只要你不想,在加拿大,没有人能强迫你996。- J# B, j) h* i* R3 ]7 G8 x) H
你甚至可以一辈子都不需要996。& d& w* i; ^! X& }  R- j3 a
至于国内,1w5,需不需要996?  x" E+ [( D$ N/ O2 _! T
996个2-3年,能不能变2w?2w5?
# e" j8 V3 O  Y! {% L- T+ t" t如果行业足够好,有没有机会年薪50w?100w?
1 U5 X- u8 s2 V4 L$ e得看你自己的选择。% ?- i  q/ g  M# t) o, O+ n; u+ j
最后,我还是得说几句。$ s) o& l$ |' F( @/ k
如果决定回国,就痛痛快快的回去。
; q$ t, {2 h+ U8 l  w, z如果决定了要移民,即使只是拿永居不入籍,也要尽量放弃拿了身份就走,或者两边兼顾,当空中飞人的想法。, z2 z8 z4 R0 U) J# a  ~' g# r
切忌,切忌!
4 M' `  x; N5 }0 n- V. U人生在世,最忌讳首鼠两端。
6 D9 v. o. o8 V9 W; v# t想占尽左右便宜的人,往往最后得不偿失。
' o; _; H. J, Z' |% ^/ L大胆的选择自己想要的路,不要后悔,不要摇摆。; z/ c: H  |* d3 Y5 K/ E
祝你人生顺利。
东的天下 | 2021-10-12 03: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匿了。跟题主情况一模一样,30岁,女,已婚已育,17年毕业的加拿大安省某校硕士研究生。在多伦多工资不足3000加。现在已经回国,帝都税前1.5w。但我已经拿了身份才回的。3 m" n& i, E# C! |8 @* C
原因是老公想回国发展,家里有支持在帝都买房的可能性,帝都目前工作不算满意但还有发展空间。回来的感觉是,国内发展很迅猛,加拿大的生活一眼望到头。
牟尼 | 2021-10-12 11: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加拿大七年多了吧,一年高中五年大学,目前已毕业工作快1年。总的来说,题主你简历是不是投得有点少?master毕业题主的专业2000-3000真的是太少了,多伦多附近这个工资说实话真的没法活,正常应该在4000-5000左右甚至以上的。/ ~% B, g2 j0 `' l" ]
我在麦马学的机械工程,毕业后到现在这家小公司做自动化设计,感觉这一年学到了挺多东西。现在的工资是4000每月税前,说实话感觉都有点少了,马上工作满一年准备提加薪的事。
) c* K2 `* y* S7 ^2 m说实话加拿大的移民政策是真的很友好的了相较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毕业就给工签,工作满一年有雅思成绩就可以申请永久居留。我个人更倾向于毕业后先在这边找工作,工作满一年申请拿到PR后再考虑以后的发展。另外,加拿大的工作收入比我个人认为是远远高于国内的。/ A2 h8 Q2 b- F$ M+ H# \
毕业直接回国,如果没有工作经验,找一份1.5-2w月薪的工资基本不现实,且工作压力大。当然,加拿大工作生活的缺点就是生活比较单一,相较国内更为简单,有的人会不适应。# U9 f+ s& |% c. B
总之,因人而异。家里有安排好机会的可以考虑回国,不然还是先在加拿大这边工作并拿到PR后再作考虑是我个人推荐的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