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什么抓迷藏,放手骑车,炸牛屎呀,总之好玩快乐的事情你都能找到我的身影。
* ]$ W! X/ x4 l可随年纪增大,不知为何,渐渐对很多事都不感兴趣,生活无趣,有趣生活得花钱。(流下贫穷的泪水)9 ~+ F" B4 C/ ^) G# O' x
相信你也曾有过这种无趣感觉,仿佛社会慢慢扼杀我们的乐趣。. q1 N: E! c% @7 z2 ~* \ h0 d
后来我开始坚持工作读书写作锻炼,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
: x+ J$ q1 t6 W1 [5 A$ ^并不是生活无趣,而是你很无趣。8 r) ^: q* I K% `
在生活中无法获得一丝愉悦,在PPT上只看到多余繁琐,看对象尽是瑕疵和不满,每个凌晨12点,就进入“网抑云”模式。' s. V6 [, |2 C
( {( A2 @+ j7 e* F0 Y7 N- R
) [, h9 T+ B( L/ }
- ]; z' W& x0 w+ B4 f* _- w0 \
/ D' s. A( w( u$ z! z
大家都过着类似生活,但你却觉得生活无趣。+ c2 G/ r" e D" P) j
如今我的生活很平淡,还是每天工作读书写作锻炼,但是相对以前,我开始明白如何做个有趣的人。0 Y4 O5 o# p0 D5 }9 {3 N5 s8 V
你觉得兴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不管是生活、工作中只感到厌倦,没有乐趣可言。
) [ k* h! Y9 i& z3 n4 B你认为能够一辈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幸福快乐,但在自己身上,难得出现一件感兴趣的事,没多久就腻了。" M6 D, @, S6 o3 ~! j& o
2 Z5 J1 z4 E* E" e( P5 f
可你能遇见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与众不同,能够长期保持一件事的热忱,还能获得巨大的成就。
/ h' J' O$ k5 g1 e8 z比如莫里哀演戏剧、席勒搞创作、爱迪生做实验等等。( V1 ~# ?+ E( z7 f. f9 o. W
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为什么他们充满热忱,并且能够把兴趣成为事业。" c) W+ v8 I& E3 F
而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干脆鱼也不打,直接当咸鱼。
( I( ? r/ p( f; [3 a: ^ |6 i2 h' g2 Z% s7 F
就像别人遇到好的文章就会点赞+收藏,每天提升一点点,还能刷到更优质的内容。(疯狂暗示)
9 M8 {" |1 P" @" |! R" r9 w5 N; `/ v4 E. o4 r; A, u6 o7 Q( B0 O
: |1 U+ ^: @0 Z# [% K* @9 X9 F # |; V9 F# H0 \
; _: R. M) K8 i, p: ^& m9 I$ H& d
你总是希望找到一件感兴趣的事,为它奋斗拼搏。可条条大路通罗马,你很难找到属于你的道路。
0 N$ R0 g# z% b+ J你要明白,兴趣不再寻找,在于培养。
- |, m8 m' e8 T/ {$ m2 h那些枯燥且繁琐的事情,你学会从中找到乐趣,乐此不疲地坚持下去。
5 n, w0 I* d1 p) ^8 ~; R+ H" E) D, ?0 r
, m3 o% u( ^, b$ G% ]究竟该怎么做到呢?
6 W$ ?+ p: S9 \4 S0 T/ p' b首先要知道兴趣是如何产生的。
7 }- W' {) I. D1 D心理学家Berlyne做过一次关于“有趣”的实验,给一张图片给人们观察,图片上有几个多边形,多边形没有什么特殊含义,都是计算机随机产生,越往后面复杂程度越高。
& O }- J) }' ]; f
0 r, Y1 v6 B# ]5 @( V3 k4 X# s
0 M* @( D& O& ^* J: ~9 ?0 m
) f/ p% E" C- M& \: ?% J, {# y2 X1 L2 p+ c7 v
实验发现,大部分认为最有趣选项往往是复杂到让人看不懂的多边形,当选择最愉悦选项时,大部分人都选择简单明了的多边形。
! V' R6 n P5 p F/ c' f% kBerlyne得出一些结论:
2 |1 n: S& r. g ]有趣是一种和不确定性相关度很高的情绪;
; t, L- {1 k: _3 y, H0 w愉悦是一种和确定性相关度很高的情绪。9 W2 b4 N- h* {) G
/ }& d6 e6 \; _9 A7 o这两种情绪是完全相反的情绪,当一件事情复杂、新奇且不确定的时候,人们就感到兴趣,当一件事简单、熟悉且确定性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愉悦。. J! `* h& t3 b, ]
所以你喜欢吃饭睡觉打豆豆,这不是感兴趣,而是愉悦。
5 S1 D, R r, ]; L6 N" M; z' T2 X
那什么是兴趣?
; c6 y3 ]% U& I6 I3 V* z1 e8 d我们回想一下第一次上大学、第一次实习、第一次恋爱,我们都充满兴趣,因为一切都是未知陌生,你忍不住都会去探索一番。* Y: q. y/ [$ j: a7 ~* G
当你探索一番后,也不过就那点事,再次经历这些事,就少了一份兴趣,多了一份熟悉。
9 h7 w, i4 L" [' }" [3 _" w并不是你喜欢做某些事就是兴趣,而是你总对新奇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不确定性程度高,你兴趣越大。% P- d) F! Z9 F
4 w7 P# g( }- J1 k但好奇害死猫,安稳过一辈子不好吗?为什么人还有“感兴趣”这种奇怪设定?
% g! n; c( s7 A3 F* J9 M我们遇到不确定性的事,下意识会躲进舒适区里,但成长都来自与舒适区外,“兴趣”就是一把成长钥匙,它会让你迈出第一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突破舒适圈。! i1 S. u8 ?! g' ]
除了新奇未知的事物让我们感兴趣之外,还有一种影响着我们兴趣偏好的东西,叫“统我性动机”。
2 B3 A( \& _3 W+ a0 f6 e
' @* \. i c/ D! C5 j
8 t6 @8 _: [5 V9 y
; T. u+ C L- _% V- n: f& I. Y/ e2 |9 i( R6 q. { u! i
这个概念是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来,统我是奥尔波特用来表示我和自我的术语,统我性动机帮助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q6 V7 }& @. R
总让我们保持做一些能够提升自尊和自我评价的事情。
7 I' V& S4 [- n* _6 `. c5 J
; A- g8 l4 w4 U- z4 Y# \什么...不太懂?我用大白话解释,人们总喜欢做能做好的事。
$ `( Y- s$ E" c举个例子,你从小被父母学钢琴,你在父母的淫威下,只能乖乖上钢琴课学习,但你精通之后,在一次偶然的小众演出获得众人的掌声,顿时获得成就感,即使没有父母的胁迫下,也会继续弹钢琴。$ |# d! E2 K' a' x7 ~1 |0 p- s
因为你的动机从“父母胁迫”变成“成就感”,你会为了再一次获得众人掌声而弹琴。
' o9 s6 l6 e! \/ z1 ^# `+ X3 s
我也有深有体会,我有个青梅竹马的女生问我,为什么你从小学到现在工作,还在坚持打篮球,是活不够,还是你精力旺盛?
! u/ `$ r0 l- A, |$ u4 A$ c: j( v" [在小学时,当我把篮球投入篮筐,发出篮球擦过篮网那干脆的声音,我就迷上了这个运动,直到现在,我还享受着队友伸来激励的拍掌,对手那双无可奈何的眼神,野球场上击退几对强劲队伍的快感。
* }8 R# m& t* _* k* t; {& E& ?哪怕在篮球领域上没啥成就,我也乐意一直坚持下去。
. W' o2 U6 p: z3 }* b多年的打野球经验,已经成为我能做好的事,每次平淡无奇的小成就,足以支撑着我坚持下去。
9 G& U% C1 ^+ {' Z+ {( H7 l) f2 X i& t
我们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可能是一次小体验,一次好奇,一次不经间的接触,调动着我们好奇的心,渐渐开始学习研究,形成统我性动机,持续做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2 E5 b; [( M! q4 Y) n, d9 S& ~
在了解自己和名人的兴趣是如何形成,甚至如何成为自己终身事业时,发现一个循环公式:2 ~+ Y, Z: J8 x2 `
4 G4 X% H* c' g/ b% m4 O0 G6 u. {/ j5 [& j
接触》摸索》反馈
. P9 s$ j: e& c. Q) B. O$ C' U. V6 e* m6 c$ d+ t0 X# p
8 P4 [8 K- D% H/ A; ~: B7 U" q
你可能在某一场景接触到感兴趣的事,通过学习和练习后,你已经精通一些技能和知识,还获得身边的人的赞同和成就感,你的兴趣更大,继续探索新的技巧和技能,最后成为你的事业。; R$ U9 i3 o- D7 m" d) X p" S
你之所以对某件事感兴趣,后来又感觉枯燥乏味,是你已经无法在这件事上获取到正反馈,就像汽车没油一样,你猛踩油门都不会有反应。0 b: {. F, W3 _) `& Y
长期做一件没有正反馈的事是难以坚持,就像你苦追一个女生,却收到“好人卡”,你估计没有动力当“舔狗”了。
, V/ h3 c6 E0 [. w: h# O6 I* o8 O给坚持创作的作者一个小点赞,才能够创作更多内容呈现给你~' ?' I) m& M/ S0 J% ~
我们只要跟着循环公式上走,无论事情再枯燥,你也能提起兴趣,越做越嗨。
. z! f: Y: J, ?; y. F6 i
* _# a* H- u9 @7 t! T接触
3 O; B6 D1 v$ G, L; v( x
2 Y$ z) _+ |- n9 E7 `0 }/ R留意自己生活,可以发现很多感兴趣的事。, j/ g0 ~$ v S
可能是在电视上看到,可能是一次小体验,也有可能是一段励志故事,人们天生就有一种神秘能量,牵引着我们每天想去做点什么,关注点什么。
) E2 E# e9 n/ [/ |有的人喜欢跑步健身做运动、有的人读书学习提升自己、有的人单机网游乐而不疲,还有的人醉心在多人运动...7 k, I7 v8 ]: T
6 r4 L& v% |" l) I" {
为什么都是人,却对不同的事情能够快速感兴趣?
0 `# ?3 I8 ^7 z2 M* I每个人得到正反馈的反应都不同,人一接触就接收到正反馈的信息,对此充满兴趣。
$ P) i0 F7 w8 C e7 p: m正反馈可以是自身情绪、感受、成就,也可以是别人的赞赏、认同、崇拜。让你更加把这件事做好,而且会越做越好。
& |! g, z. e: b- k' o: A1 i举个例子,假如当年苹果掉到身边的是你,而不是牛顿,估计你扭头就走,生怕下个苹果砸到头上。
& ]; k- e. f) m2 T6 s2 q4 @( @7 b( H. g, H7 I f" }! k: N0 ~
$ S2 z5 m0 d( u5 b( e3 F+ `6 c
- z8 R) W" \6 S _4 R
4 \, q+ E# ~: J2 Y( }( J" {& f5 s
“苹果掉到地上”这件事并没有正反馈给予到你,你自然提不起兴趣,而牛顿对这件事产生疑惑新奇,求知欲让他去研究这件事上。
% d% \* [; k+ U# I) t7 p' @* p8 h虽然你对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不感兴趣,但是你对美食感兴趣呀,因为美食给你带来不同的味蕾享受,让你忍不住尝遍天下美食,如果经过学习的话,以后可能有发现一位“专业吃货”。7 Y4 d6 F/ ?- [4 ?0 }! \' s
; A* O9 z$ I! v6 D3 ^8 s1 b同一事情,不同的人接受到不同反馈,当你接收到正反馈时,你就会对这件事十分上心,并会付诸行动,越做越好。/ W3 z9 Y6 _4 n) q3 B2 S
估计你会有疑问,为什么有人即使面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却能够坚持做下去?
+ O: o9 \( ` ^8 c+ ^, s9 ^$ x6 g- t/ J9 g; o
因为他们都会一个能力:从无趣中找到乐趣。. M5 t9 e+ O: f. ~
拿读书举个例子,有人说我也想每天坚持读书,可是老是沉不下心,怎么办?) R) y+ t5 X; _5 C" [
你觉得读书很难枯燥难懂,不如选一些易理解的书籍。就像你看《易经》一个字都看不懂,还不如读本《十万个为什么》更易理解,更有趣味。
% ~/ n% E: ~; D- u% u可是我就要读懂《易经》怎么办?不妨网上加入一些关于《易经》的读书群,看别人的读书心得或者分享心得。
0 |% i8 D+ S9 [$ I5 j$ k! G在家读不下去,也可以去图书馆,书店,咖啡厅,去那些能够专注你读书的场景。
! W) k0 X4 H. B& Z
6 j/ n7 h* R$ w& v1 z) b从无趣中找到乐趣,就是不断刺激你的感知器官,给自己一些新鲜的体验,寻找乐趣。
8 C6 y% x3 F7 \1 m成为有趣的人,无论在何处都能品到乐趣。
1 U# d T& g& z! a, [. j( M4 U
& I' Z6 C9 ~+ Z6 l3 w5 H3 Z
+ F4 V% y' p) i3 J6 X, n
' u7 ^& O. l- M- ^: J
* G b `5 Z/ ?2 Y摸索 }3 m0 i' @1 K7 F. i
) E m# f6 Z) m0 h接触到感兴趣的事后,为了获得更多的乐趣,我们会主动加入一些学习和行动。$ ^( E t: \' C2 M' e2 A6 c7 s- D
6 d$ L% h( v T S0 e) G# x
第一次接触到美食,希望能够吃得更多不同的美食,于是主动搜索附近有什么网红美食,特色美食,然后约上几个小伙伴去品尝...
4 P/ r" y) B: s! A8 h% {( q# \迷上一部剧,对剧中主角充满兴趣,在豆瓣,微博,知乎搜索关于他的信息,看他别的作品,还会去现场见一下庐山真面目...$ q. {5 L |9 N
发现自己很压抑,去做了一次心理咨询,突然对心理咨询师感兴趣,主动看了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去系统学习心理学,报考心理咨询师...0 X- s) H5 Z2 v% v
+ }/ M9 d( {, `求知欲是人类的本能,学习本质上是你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
. W- Y( @$ M" w. ~$ C"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有些人对一件事很快就提起兴致,过一会就厌倦呢?
) F* `$ V! T1 G; g问题就出在“摸索阶段”。/ H$ f0 k' y. j0 s7 A
我们心中有个“忍受值”,忍受值越高,你坚持越久。
3 u- m$ Y8 D) M/ j0 }0 ?忍受值就是你从接触到一件事到接受到正面反馈的过程,你能坚持多久。, Z+ o! u/ `9 k
# H; E* w2 @1 w/ h
1 ^$ h" ?; S' c) b, M, |0 b; l$ D4 u
% G2 J/ t; l/ n- {/ r
! `$ e9 z7 x0 M, C6 f i
拿读书考试举个例子,都知道有些同学成绩好,有些同学成绩差,成绩好的同学可以为了一次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可以每天认真听课,复习,做练习题。' V5 T# D' t! s
而成绩差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讲课就犯困睡觉。- L$ Q! H2 G+ x6 x- R- a
对于成绩好的同学一次好成绩就是他的正反馈,而成绩差的同学睡觉比起听课,睡觉让他更舒服。. ^( Z$ A* i4 Z% _; P3 v- \8 X. S, U
以后别再说无聊没兴趣了,只有无趣的人,没有无趣的事儿。
7 P( j! ~7 Z' K: T6 x' h% _( `6 ]( @! z; w; M9 U: B
在摸索阶段,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一次次的负反馈切换成正反馈。" g* E' A; Z% a* s7 O
你说得很轻松,切换哪有那么容易?
6 j7 r& Y0 q5 l% ]人的成长是一直持续的,从儿时学走路,长大时学英语,每个阶段都有面临许多失败,这些失败不应该是你停止脚步的理由。
' p v" c( c$ {9 `$ [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过1600次,才研制成功,爱迪生却说:“我并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10000种行不通的方式。”7 @% A# z& ^% E4 F
我们把每一次犯错都做作一种进步,从错误中学习,把失败当做成长必经之路,本身就是正反馈。' ~8 y1 |" j5 j, c& q
8 |; b& o N' \* n4 G0 g
还有另一种方法:多体验,多探索,多汲取。
4 l! X. Q% x% {/ J* Y& m; Z; m你可以发现,每一个领域都存在着细分领域,当你在一个细分领域已经获取不到正反馈,不妨去了解其他细分领域。
1 p0 W. m% ^* Q; {8 T0 \就拿新媒体来说,你对粉丝增长很有经验,也一直都在从事相关的工作,做得还不错。但是你已经开始对这份工作厌倦了。) z% B L+ ^- H' K' _" H
( q" D: S Y6 s" j; x
你可以去了解新媒体其他细分领域,比如公众号运营、抖音运营、销售成交、售后服务等等。; T) w( x2 I' e5 x) t \4 c
每一次新鲜尝试本身就是正反馈,当你不断尝试研究每个细分领域,形成自己一套知识体系,自然就不会出现厌倦的情况。$ J2 O4 `( T7 q- x* `% l
0 t& Z! L3 b+ T! T! Q2 b K! }
反馈% L5 L* Y) k' Z* p, m+ Q
8 ^9 d j l2 \7 Q: ~# h
开始到这里我一直在说反馈,这里再详细说说...7 ^% X% X2 I& i7 r- \8 q5 F* m
人总需要得到一些反馈,才能够持续做一件事清。
9 {+ a h' s" K9 ^. {6 O) D不管你是什么人,真正能够让你感兴趣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给你带来的感觉。
) F/ D) M: F* D1 y5 n4 V1 }, \, j读书带给你求知欲的满足,游戏带给你的快感,烟酒带给你的忘却,事业成功带给你的成就感等等。+ g% a3 I2 x" d3 ?, T' t2 B/ X
就像一个循环,我们付出过后,冥冥之中就会给我们一些反馈,这些反馈有好有坏,每一次反馈都会影响我们自身。5 k; ]) Q# o& @' r! l/ d& H, V4 ?
7 }6 k$ _. @' A9 W* N t6 D( T往往我们坚持不了,就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反馈或者得到负面反馈。
; y# K9 n& Q; K! X# b) y比如重复工作带来的厌倦,两点一线的无趣生活等等。
4 N8 d) u8 r3 e0 k7 c4 F! R$ a我们常常看到长期坚持一件事的人,眼中有光,全神贯注做一件事,从不觉得厌倦,总能在这过程中获取正反馈,促使他们有源源不尽的动力去执行。
7 t; n6 L& a+ m
# q" |4 A! P8 x8 x! ]2 i/ W; R$ _他们都懂得,如何缩短反馈时间和拒绝负面反馈。
/ t( S5 A0 |$ R5 c“延迟满足”大家都听说过,为了长期的收益而牺牲短期的享乐,其实抱着这种想法的人就会有一个刻板印象,认为长期受益的事情是痛苦的。
/ s/ q* n: q2 F* Y9 B' C+ ~如果你为了获得一次奖励,让自己陷入痛苦中,当奖励消失了,只会打回原形。* h# o- A( D7 X7 B$ O
你想要完美身材吸引妹子而痛苦健身,当你找到女友后,你再也不愿去健身了。9 w3 G: a# q- ~: b* A; D+ ]7 q
7 i: O5 q* }, w( ~9 D# {# |3 x; y5 Z% Y& |4 ~: b7 u8 p& R* D
5 v& ?2 n' s7 P6 b& f1 l: v
8 P$ t+ W- V! z3 G# J在坚持的过程中,你需要有意识地寻找其中的乐趣,投入更多认知行动和获取感官刺激中,其实并不难。
" b0 A; F+ \6 V* W4 L你健身时享受着肌肉酸痛的快感,一次次挑战自己极限,看到镜子愈加完美的身材,无论你是不是单身狗,你也会健身下去,你已经不是为了吸引妹子,而是享受健身的过程。
6 ]& }: {( i! g n: Y. @
* U; X3 p3 M) q/ M2 k拿我写作举例子,一开始写的时候真的很痛苦,脑子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下笔才好,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写作这块料。
3 ?* h! ^8 x& H/ I h$ F9 \& L后来我加入一些社群,认识一帮爱好写作的朋友,才发现,写得烂并不只是我一个,我开始勇敢下笔。0 ?( g( S# u: e) K, ^- u A. F
为了肚子有料下笔,每天都坚持读书,和社群的朋友分享心得,最后发布出去,还获得一些的赞同。
3 Y' T1 x7 P/ ~, a# K' ^9 R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兴趣圈子,如果你想坚持一件事情,不妨可以加入圈子,和别人交流,和别人共同进步,尤其是那些耗费精力的事,比如健身,写作,减肥,读书等等。* H3 H: K# Y. Y u
) ]8 r( n! }4 `( H e: t2 U通过外界刺激得到正反馈,顺利从“接触”直接进入到“统我性动机”中,正反馈促使你进步,让“成功”带来“成功”,这是缩短反馈时间最好方式。8 L9 x6 M& c$ _) @' r/ ~9 |; ~- o
( M0 Z1 M, }8 ]5 F4 Y
然后大脑也要学会拒绝负面反馈,大脑对负面反馈和信息额外敏感,保证我们在危险中存活下来。
3 e6 G$ E3 J" @4 \- O3 q我们对负面反馈的偏好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作用,是刻在基因里,成为大脑一道自动程序。: k9 R2 ?6 b7 K' m9 f1 T
虽然我们不再生活在重重危险中,但负面反馈和信息的过分偏好却带给我们不好的影响,一旦受到挫折,就开始自我怀疑。$ g. q- t" A4 @1 _, n1 d/ s$ A/ S, D
想想爱迪生失败1600次,如果当时他没有拒绝负面反馈,估计世界上就少了一名伟大的发明家了。
9 f- o2 R1 E) x+ o& G我们刻意忽视负面反馈的存在,把注意力放在目标和达成目标后的感觉,用愿景驱动自己。# B4 j* f& M8 S; r: O0 C9 ^
" h/ e2 Z) D0 v8 S7 H w7 i
每天努力工作就是过上富裕的生活,博览群书成为一名智者,勇攀高峰征服大自然,我们并不是追求所谓的名与利,而是事物带给我们那份感觉,这种感觉足以让你痴迷。
* _1 r4 b- H% g凡事都有双面性,尤其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事,我们需要专注于好的一面,俯视坏的一面,获得持续正反馈促使我们坚持下去。" c4 e3 I0 h8 u' w' L% V; L( _/ @
- o% T$ [3 [- N* D; S. Y
是不是觉得兴趣循环公式有点类似于刻意练习?7 ~+ g7 j) i' ~/ r, o3 d' T$ p
4 [: J& x* N* X' p& @: l
! t5 D1 ?3 O+ M. _" L) ~. Z
% _( M0 q! [3 Z1 e: b
s' \6 S9 G! y" O n' x9 f3 e3 i是的,任何一个领域你用心钻研你都会有所兴趣,如果你在一份工作中感到厌倦,不妨试试去发现工作中的细节,思考如何在岗位上做得更出色。
4 m r0 ?) I5 N& @哪怕你只是在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你也能思考下如何才能提高效率,整条流水线有多少个流程,思考如何优化升级,你总能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找到一些感兴趣的事。
Y# F" \: l8 C( f3 b6 J- x6 T就像华特·H·柯亭姆所说:“价值产生信心,信心产生热忱,而热忱则征服世界。”' N! E4 W! x6 _( [1 g* W
' K r- c! I2 v: {/ A( M8 ^
完..对你有所帮助可以点赞鼓励一下~4 B$ c m& i) y) y! z+ A L& } [
我是旭墨 ,专注于生涯规划的干货答主,关于成长困惑,职业迷茫的问题都可以私我。
( l6 b4 V3 h8 y+ w) E1 j我其他回答有兴趣点点:
/ A. w4 c6 _. l$ W怎样判断出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发自内心地从事相关工作?如何改变不甘于现状而又不思进取的状态?生活中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