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拒绝女儿「假若月考年级第一名,就奖励 500 元」的要求?

[复制链接]
查看6707 | 回复0 | 2021-10-7 11: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期中考试考完了。回家我爸问考得怎么样?$ z+ e2 @; T7 T8 h/ l8 j4 D$ u$ _
我说:不知道。还行吧$ |( ]2 C- Y" f
我爸:不能“还行”,要争取考100分(满分)/ G/ ^4 B6 Y7 y0 C2 [! P
我说:那,考100分有奖励么?4 C/ V# y2 s3 N. v7 Y* m
我爸:读书人本职就要好好念书好好考试……你要什么奖励?
/ t( B. [/ _2 Z# Z  s我说:我要多多的零花钱!(当时是一天的零花钱1块。99年,经济还没有腾飞到我们三线城市)# _. Z4 J* A8 f7 Q0 j, v  {
我爸:你要是数学一百分啊,奖励你10块。(巨款)' A7 v* n' w+ {; B

$ ^6 @3 D% U0 X( O能不能100分,我也没底。但,就是那么巧我真的就是100分。
( ?+ \4 f& X, P6 j2 l: H拿到卷子,我还担心我爸“不认账”或者“分期付款”或者“跟压岁钱一起给你”。
$ t" Q( F! e" E. y4 c" G+ X# |都没有。
) ^. y- k" G- E/ F' h3 P; o我爸拿到卷子,微笑着从兜里拿出一叠折着的零钱,挑了一张崭新的10元给我:别乱花!乱花我可要收回的。8 t  u1 m& }- p$ u1 f
现在二十几年过去了,想起这件事我还是满满的感动。
( ]& P9 I( q) i+ ?- W' a" X* F
' E9 @: Q  f$ g+ K" B  F. j( N一个人小时候的感受过的爱,是抵御这个残酷世界最坚固的铠甲。
吴家三少 | 2021-10-7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期中考试考完了。回家我爸问考得怎么样?! l; X4 L0 E7 i, b6 T# `9 H
我说:不知道。还行吧
- \0 q$ h# o+ ^7 S- ~/ I我爸:不能“还行”,要争取考100分(满分)
' Z: b, h$ X1 d5 c% b5 {我说:那,考100分有奖励么?0 H: D/ ^: I: T/ M' O
我爸:读书人本职就要好好念书好好考试……你要什么奖励?
/ x* O! b1 }: c2 [' X我说:我要多多的零花钱!(当时是一天的零花钱1块。99年,经济还没有腾飞到我们三线城市)* f* w5 W7 f7 i; q1 b
我爸:你要是数学一百分啊,奖励你10块。(巨款)! _" O& v$ W; E8 X4 C7 e
2 h) q: t0 M7 ?8 ]! B) \6 c
能不能100分,我也没底。但,就是那么巧我真的就是100分。4 M3 d2 I% ]3 Q: G
拿到卷子,我还担心我爸“不认账”或者“分期付款”或者“跟压岁钱一起给你”。0 I$ o9 P6 ^( D0 Q( j5 o
都没有。
! M9 r/ a4 h) I' ]3 e( g) b我爸拿到卷子,微笑着从兜里拿出一叠折着的零钱,挑了一张崭新的10元给我:别乱花!乱花我可要收回的。
( x( L5 S# a! E& p现在二十几年过去了,想起这件事我还是满满的感动。. \! K6 ~9 F* B4 X4 Z

  c' N, v' A: |, ~9 n6 H一个人小时候的感受过的爱,是抵御这个残酷世界最坚固的铠甲。
mcfcmzg512973 | 2021-10-8 02: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只能送给家长一句忠告,那就是——不要说“我是为你好”这几个字。' D5 N! K, q; i9 t* [- a# C
当你说出这几个字的时候,你就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你在把她当成一个你的作品。你在尝试雕刻她,而不是引导她。你在试图给她灌输你的思想,而不是让她产生自己的思想。长此以往只有两个结果:第一,你赢了,按照你的想法塑造了一个“完美”孩子,这个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一切按照父母的旨意行事,放弃了独立思考的意愿;第二,你输了,在不断的灌输与反抗中母女矛盾越来越严重,得到一个青春期叛逆少女,和一段有裂痕的亲情。. r  A7 s- |  j4 q! S; F0 |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核心,根本就不在手机和钱上,而在你女儿的一句话——考好没奖励考坏又批评她。
5 C: `. w% N' u4 B5 C每个人都需要正反馈,都需要积极的信号,尤其是孩子。而为人父母,经常把子女已经得到的成就看作理所当然,然后鞭策着子女迈向更高的辉煌。/ \+ z9 i% j; v' b) Q
《小欢喜》里英子的妈妈宋倩,孩子考了年级第二,她的反应是——你该努力了,这样下次才有机会重回第一。这对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压力?这就是对孩子说,你之前的努力得到的是一个错误的结果。& D6 d8 P( [% s9 j7 X0 B7 Y
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考第二名的,没有一个孩子不付出一点努力就考第二名的,考了第二名意味着考过了身后几百个同样在为学习付出努力的学生,这不是成就么?
: D  b- S6 C, u/ U3 l, `9 j“我的孩子,考前五是应该的,出了前五就应该批评。”
( V3 P2 c3 W+ q. C2 O' A长久生活在这种压力下的孩子,心态会是积极阳光的么?; I$ k2 N8 _! e; p
其实作为家长,你能做的最简单最有效的事情就是,肯定她的成就。在她考第三名第四名的时候,你表扬过她么?你和她说过,你真棒,太厉害了,考得这么好么?你和她偷偷说过,你比你的同学厉害多了,我特别骄傲么?在她考到第七第八的时候,你鼓励过她么?你和她说过,这个成绩也很不错,我们再接再厉么?你和她说过,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成绩波动是正常的么?当她的成绩下滑的时候,你是在和她一起分析原因,还是训斥她怎么排名下降了呢?' j3 a; D4 }7 s0 w4 b. N' H
她是一个学生,任何一个学生,在成绩下降的时候都不开心,在排名降低的时候都会有压力,在没考到自己理想分数的时候都会有奋起直追的想法。0 l: j  a- C; t, q; e1 z
不需要家长强调。3 E" v, ^1 v; d* y/ l/ |
家长做的,应该是给他们建设一个积极的心态,做好后勤工作,提供需要的支撑。不要以“我是你妈”自居。' w3 ^6 R6 k$ O4 }4 z- N* {  o- w
回到这件事本身。8 }. b% A$ h" l: p% C" c5 S
你女儿是虚荣么?我觉得不是。她是不平衡。
5 W  @5 U% i' ^- u1 \: P为什么周围人考的没有她好,却得到的比她多?如果你在单位里,那些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拿的工资比你高,你能平衡么?你不生气么?你不找领导争取一下你的权益么?# N  P1 q$ J% I2 u* U, E6 W
她在父母那里既得不到精神上的肯定,也得不到物质上的追求,她可不不开心么。
# h7 _! c9 D+ ^6 z! U至于为什么她不能理解“学习是为自己好”,她肯定理解啊,不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她怎么还成绩这么好?她肯定知道“学习是为自己好”,是个人都知道。你不知道好好工作是为自己好么?你也知道。
% i' f( `$ l4 U, Y' S6 Z" U" ~那这个事情怎么解决呢?要从你自己开始。这个500块给她不给她其实并不关键,但是你应该和女儿开诚布公地谈一下。她初中了,能听懂人话,把她当个人。首先你要肯定她得到的成绩,你应该告诉她你很为她骄傲,别说那些“我是为你好”的废话,尤其不要在夸奖之后试图升华的时候说。表扬就好好表扬,真诚地表扬。然后和她商量一下这次的奖励机制,争取统一意见。比如在已经达成协议的基础上,考一次第一多给50之类的。7 `& Q  I9 s0 _. [0 e! X
为什么要聊物质?为什么要用钱来做交换?! E8 h, V; V$ @/ ~
因为你之前精神上欠债太多,就当是还债吧。
1 [8 V/ m* `0 G4 h7 E# k% Y! |等你精神上给了她足够多的支撑和积极信号,她就不会对物质这么在意了。9 v0 v( A3 D& n1 @( t
我当年考第一就从来没管我爸妈要过钱,我爸妈的无脑吹就是我最大的奖励。
梅的枯坐剂 | 2021-10-8 09: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这样长大的女儿。' i" g7 E3 m, X. A' H3 b; P5 Q
我已经看穿你们这种父母的套路了。
. v6 z' W5 B* g, k: b5 N我甚至想得到到了高中你会怎么做,到了大学你又会怎么做。8 W7 M2 ~! K% |0 d) Q! @
当然我不会告诉我爹妈的那些做法的,我不想让你女儿跟我一样,对父母彻底失去信心。
8 F. d2 Q' K; J4 H* w我不是在吓唬你,答主妈妈,你每一次自以为是的为你好和食言,我们小孩子都看的清楚。+ T$ c1 U! G! i+ g' X0 `
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好我们也心里明白。0 k* w' {" n4 M5 X
但是我们就是想要父母的鼓励和奖励。
* k3 x! u9 k+ h哪怕你家一个月只能赚三四千,我也希望考试结束后我能有奖励。$ ?. K* V% P5 r( r5 R3 W
另外一个答主说的对,很大程度因为你们平时精神鼓励太少了,我们小孩子会不停要求物质鼓励。你女儿从来没说过妈妈你再多夸夸我这种话吧?因为从你那要这种话比要手机和钱难得多了。
6 r, C5 V) A9 T8 C4 w9 w! [换个角度想想吧。
6 S: J  O' n" P' V4 s$ t若干年后,你女儿工作了,很少回家。
  E4 b! c. i1 w. a" ~3 F你希望她每年回家两次(春节一次,其他时间一次)。. B* K& f! D8 `" {" E5 c
她告诉你她工作忙,只能保证最多春节回去。! e( s+ }0 z6 b( j8 S# ?
你说她不孝,你的同事家的孩子还一年回七八次呢。) l/ p6 R+ A5 o& m9 `8 q; K# \  a4 R7 \# G
她说你贪得无厌,她工作忙的要死你怎么就不能为她想想。她赚钱也是为你养老,为你好。. G9 K9 W5 i2 i% A7 }& d
你也许不缺钱只是想见她。但是想想那种情况,你觉得自己受得了吗4 ^4 a9 e4 V1 J6 W+ u+ z/ A
受不了就别这样苛责自己女儿行吗?
围观的群众焊 | 2021-10-8 16: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赞回答写的已经蛮好了2 _1 r4 v/ y6 @! ]. Y- o
但是我写下回答是因为我有自己的疑问。5 v5 y  |* t9 j/ C; q
你说的没错,学习固然是为了自己学的。
3 w0 L! x$ ^4 Y# l7 p0 r# n. O所以考的好是自己的,考的坏也是自己的。5 P+ @3 |8 i0 E7 {; w* P9 Q  }
考的好没有奖励是可以的,那考坏了为什么要批评?
9 ~: J' L- `# r! J1 y既然考的坏是自己的,那为什么你要批评她?0 a! N. B: G* b% ~1 z+ d' v3 b
她可以自己心里批评自己,因为考的坏是她自己的事,问题在于,你为什么要批评她?既然是她自己的事,为什么你要发出批评?
7 i& X% M: k) I9 ]9 v9 _: @所以你女儿说的没错啊,既然说学习是自己的事,考坏了你为什么要批评她呢?
' ~/ E- [# [' u2 o& t更让我有疑问的是,你为什么会觉得不可理喻?# q3 j/ s# _& Y

, Q4 C! ^2 [, `" d+ z1 Q5 k2 |PS:如果是我的孩子,考好了我会鼓励他,考差了我会安慰他,但是我不会批评,因为考差了本身就已经是个相对负面的结果了,对一个负面结果发泄负面情绪没有任何意义,除了让孩子变得更难过之外,身为家长,我会帮助孩子找出他那里可以改进,哪里可以做的更好,我会去尽量的改善结果,而不是对一个已经既定的结果发泄自己无用的负面情绪。) j8 k+ L1 M: ?6 F* S
我会告诉他,不管你考好考差,我都爱你,你不需要用乖或者很好的成绩来赢得我的爱,我希望你也能爱你自己,因为真正爱自己的人,也会自然而然的去爱这个世界。3 I  m+ J* r2 \6 s" u
附一张图,很早以前截的图了,忘记是哪位写的。
& N9 f" W) {, H, ?
3 r- k' L2 X; H/ x2 d 如何合理拒绝女儿「假若月考年级第一名,就奖励 500 元」的要求?-1.jpg
五释吃 | 2021-10-8 21: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便宜,这是我见过的最便宜的教育投资。8 s) V' A& F, z5 A
要是我闺女能花500就换一次年级第一,我愿意从她一年级花到博士毕业,一次付清都行。
九曲山人骨 | 2021-10-9 05: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百块钱加一部手机就能让小孩自己努力学习得年级第一,这个买卖你不干?
  R3 r  H9 S  X5 B& Z小孩成绩要是差下去,你补课的钱恐怕是五千都打不住。! z: X7 U$ U6 e
我可没看见您女儿贪得无厌,倒是您抠抠搜搜的。初中考年级第一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的,哪怕是一次。4 q  L! x) [6 v4 o' \( p! u8 [
孩子又不大,你跟她讲大道理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如果她觉得你总是兑现不了承诺,以后你讲的所有大道理都没有人听了。2 m! Q' H& g8 W0 G$ j* J3 c
-------------------
9 x! ?% b7 y8 J1 x& K  O看到有人回复我,我又想起了初中的一些事情。想想就火大。
# }( y2 H" H! i$ Q题主真抠,跟当时我父母差不多。; y. u/ x' D4 N- M% A6 a
跟自己孩子打赌,是不是玩不起?玩不起就不要玩!
大牛走天下 | 2021-10-9 07: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冒昧问一句题主是不是文化程度不高?你们对女儿也太苛刻了点吧,年纪前五的少女努力冲刺年级第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她不知道的是她的母亲在知乎上怎么形容她,用这种我都觉得刺眼的形容。我看你们并没有给予她很多的精神鼓励,也没有给予她应得都物质奖励。我就想问,宁都有这么个又优秀还上进的女儿了,你还得了便宜不要脸在这里说自己闺女不好。我要是有这样闺女不管怎么样我肯定是努力上进多挣钱,让她拥有别人也可以拥有的东西,而不是在这里逼逼叨叨说我闺女怎么怎么不好。自己不是个父母的样子,还要求闺女成为年级第一什么都不跟自己要。
8 v: E4 B/ k$ a: O6 l: }2 f5 ?不是我说,如果年级第一享受不到年级第一的待遇。8 A+ W4 C+ L+ K. r* S  Y
她享受不到当女儿时候父母的爱和关心。5 t  W2 Z8 |3 D0 F1 |
我更觉得你这样的父母自私自利,冷血无情。# C' _4 Y' g- s+ o- p
她没有要求你们月入过万,你凭什么要求她年级第一。& G1 E8 Z0 |# C: I" J  Q1 ^; i
有这么个女儿我真的做梦都要笑醒了,你还有脸说你女儿。
- v) e: L4 ~; f& h2 h6 x最后,总结一下。
' H% ^4 ~& M/ X8 q/ m& n题主文化程度肯定不高,女儿很努力且上进是个可塑之才。# e! Q% z5 Y: q7 x% B- L
或许还有很多这样的小女孩或者小男孩,既得不到爱也得不到物质奖励,我感到很遗憾,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的性格完善以及发展。
& }( Q' n5 v2 v" X; `这样的父母我只想说一句,你不配。
天流域窃 | 2021-10-9 10: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来看看题主踩了多少个教育的“雷区”。. g6 E1 {5 g, g0 F$ d1 p) X7 H4 B
1."物质奖励"
- A8 j* Q2 E2 D( l
' h  Z( k  f, C0 e0 q物质奖励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这部分如果要展开来谈内容会很长,我举一个网络广为流传的故事。; Q! ^9 q4 l4 x: u7 [7 U) D+ ^
有一群孩子每天都到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踢球,吵吵闹闹。几天过去,这位老人不堪其扰。有一天,这位老人告诉孩子们,如果他们明天继续来这里踢球,他们每人将会得到1元钱。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如约而至,一如既往地嬉闹,并拿到了1元钱。第三天,老人告诉孩子们只能给他们5角钱,孩子们有些失望,但还是踢完了球,领了钱再回家。第四天,老人只给他们5分钱,孩子们非常生气,不屑地离去,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来踢球了。
上面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物质奖励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削弱孩子做相应事情的主动性。当然,物质奖励并非绝对会产生这样的效应,有时候奖励也不会削弱内在动机,比方说孩子考上了好的高中,因此还获得了奖学金5000元,这5000元虽然数额较大,但是这个物质奖励是信息性而非控制性反而会起到促进内在动机的作用,所谓信息性指的就是这个物质奖励是在传递“信息”,奖学金是在向孩子传递她是优秀的信息,并非要控制她。而你告诉孩子,考到年级第一就奖励500元和手机,这是控制性的,你试图通过物质奖励来控制孩子,这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也就是学习的主动性。
- d3 ]1 e& Z* J, {  t物质奖励会产生的效应是很复杂的,我只是举其中一两个角度来说明你这样的物质奖励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影响。当然这一点我觉得还不是你教育孩子存在最大最核心的问题。. i8 W9 a6 E( U& D2 G1 `* B8 l. ^
2.情感剥夺(最核心的问题)
2 l: W0 q1 u8 Z- U2 y* y1 V: Q( R5 J* c& D& l" @  M
你和孩子之间存在一种情感剥夺的关系,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她得到你的照料是少于平均值的。你有三个孩子,而你对这个女儿提出的要求是最苛刻的,这明显不公平。她也很直接地告诉你,向你索取爱(要求公平的奖励),并指出你不公平的地方(考好了没有奖励,考坏了会批评。)而你丝毫都看不到孩子情感上的需求,她没有一种被爱、被珍视的感觉,这就是你对孩子情感上的剥削。一个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你虽然肯定对她曾经表现过爱意(毕竟你是孩子的父母),但肯定少于其他两个孩子,条件也更加苛刻,通过与身边兄弟姐妹的比较她确定你是不爱她的,至少是不够爱她的。她这次对你的“反抗”让她表面上看上去像是“无理取闹”、“容易愤怒”,但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机会,你要看到孩子的需求,不然孩子肯定会对父母产生很深的失望,当她以后对你们不再抱有任何期望,再也不向你们表达愤怒的时候,那伤害就覆水难收了,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更加地深远而持久。
  R" w- F' V9 \6 |3.贴标签# A; G; C% L4 E4 V* q& D
9 @  J8 d/ T; s
“贪得无厌”、“不可理喻”、“虚荣”,这些都是你给她贴的标签。你把孩子提出来的一个这么合理的要求理解成为是因为她拥有一些不良的品质,这听上去更像是一种对孩子的人身攻击和羞辱,你试图唤醒孩子的羞耻感来让她有所退让,这样的人身攻击会让人更加地恼火,很可能会直接导致你们冲突矛盾的升级。即便她真的屈服了,这并不会对她更好,这说明她认同和内化了你给她贴的标签,一个感到羞耻的人不会变得更开心,她只会更厌恶自己。说实话,相对于厌恶自己,我还更希望她厌恶你,因为厌恶会产生攻击,攻击的对象就是厌恶的对象,她现在的反抗就是对你们的攻击,一旦她真的如你所愿地为自己感到羞耻、厌恶自己的时候,她就攻击自己,攻击自己的极端行为比如“自我隔离”、“自残”、“自杀”等。所以相对于伤害自己,我还更希望她会去反抗你。
# z  v# ~9 b7 e* e5 f% ~$ O
" C8 X2 g4 D4 ^4.我的建议:
3 B! M8 g% W& c3 \, N  E) b- D; ~
1)虚心认错
( G  x3 m7 O2 T5 u: z向孩子认错,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注意到自己对她的不公平对待,不需要再有考年级第一的条件限制了,现在就可以奖励她500元和手机,这是她早就该获得的奖励。
; A" N7 S- X$ f2 X$ `7 u2)感谢孩子
1 Z0 y* a% ^7 c( v9 |谢谢孩子愿意向你表达她最真实的感受。0 s$ F8 w6 j- S, v6 Q
3)不做确定无疑的伤害行为
# Z* D; C) L& h, u7 u: @( g0 H: ]3 f" x物质奖励、贴标签、“我是为你好”这些行为或言语都不要再发生了,你心中肯定对孩子有爱,但却没有传递到孩子身上,你一时间很难学会表达爱的方式,我猜很可能在你的小时候你的父母也不会向你表达爱,这种不会表达爱的行为模式就这样在代际之间进行传递(精神分析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强迫性重复)。一时间很难学会,但至少先做到不再施加这些大家已经观察到的确定无疑的伤害。# J8 l" z$ E& r7 T! Q) [0 r
4)学会向孩子表达爱
  w7 [; I, {2 P; M, R如果你愿意真心地去欣赏你的孩子,并用言语和行动表达出来:“你很棒妈妈很爱你”。在合适的时机非常真诚地告诉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我相信孩子会渐渐地重新恢复信心,有一个全新的自我概念,你与她之间矛盾对立的坚冰也会被爱意化融。1 c: [! u, U) p% B( ~0 y+ c! `7 d
当然这绝不是你让孩子变得“顺从听话”的手段,如果你言不由衷,孩子绝对感觉得出来。也不是一时的行为,需要贯穿一生的始终,要知道,伤害带来的负面影响要远大于爱带来的正面影响。5 a; x6 J" r! j" e3 f4 `9 @
. U# F9 M8 o$ p, m/ M
补充说明:0 t' g6 S) ]! i3 ]# F; ^# z
. Y/ q( T( D% B3 W
抱歉,我第一次答题的时候没有仔细看,经知友们提醒我才发现题主不是有三个小孩,问题中所描述的弟弟妹妹应该是堂弟堂妹或者表弟表妹。
9 N! R+ u( v2 r& p+ o, d7 P但是我仍然是给出情感剥夺的判断,只是佐证的线索不再是那么的明显,我们可以从1.妈妈看不到孩子的需求;2.在理解孩子的想法上有困难3.对孩子的要求更苛刻4.孩子的反击行为看出亲子之间存在情感剥夺的互动模式。
14753911111 | 2021-10-9 20: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问题哈。1 Q! {: @( M/ Q* v6 ?1 Q) x
题主说了,她和老公夫妇两人加起来,一共月收入也只有八千多。这样算下来,五百五百地给女儿做零花钱,可能家庭经济确实有点吃不消。
& e; ~; a/ F; ^# L5 W问题就在这儿:题主为啥这么穷,收入这么低,夫妇两人一共只能一个月挣来八千多呢?你为啥不能月入过万呢?  \; B4 d8 R  Z& D; r5 U* Z
题主可能认为我太苛刻,路人网友可能也认为我太苛刻了。拿出中国人均收入统计来看,哪有那么多人月入过万,是吧?更何况题主家不是在北上广,是在五线小城市。
3 S: X) J- R' G, U) R但我想说的是,题主自己不能月入过万,为啥有脸让女儿拿年级第一呢?假如考试失误没进前五,只考到年级第八,是不是还要挨批评?  U/ Y& C) T$ G
我不了解题主工作单位的具体情况,只按照常理设想一下哈。设想女儿一个年级有120学生,题主如果不是销售等职业,可能微信列表里也差不多是120个好友。你说说看120个好友里,你收入能排到前几?能排到前五不?你们单位(或者当地分公司)或许有120员工?你收入能排到前几?能到前五不?今年上半年能不能争取一下第一呢?
* p* v2 q# F; o6 E; R9 Q题主你自己初中同学校友群里,你的月薪能在里边排第几?为啥不是第一?为啥不是你们同校同届老同学里如今最能挣钱的那一个?年级第一!知道什么叫年级第一吗?' o5 G2 u7 k7 l  p5 z
哈,到你自己身上你知道困难了?真以为120个人里稳居前五是那么容易的事?那么容易那你自己先做到啊。( X  x, p% i: \4 d! U
真的,我苦口婆心说这些是为你好。你挣钱不是为你自己挣的?自己不觉得自己月入过万很爽?还需要我提醒你?你为啥不努力呢?
! j. T' F5 b$ q7 n但凡你有你自家女儿一半的本事,也不会为了五百块钱发愁了。就这,你还有脸在你女儿面前惦记家长权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