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长或未成年的孩子角度,你如何看待上海卢浦大桥「孩子受母亲批评后跳桥」这件事?

[复制链接]
查看5891 | 回复0 | 2021-10-7 06: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 Scientific Council)把压力划定为三种:积极压力(positive stress)、可忍压力(tolerable stress)、有害压力(toxic stress) 。
( }- T  }8 j5 L! O( [这三种压力可从一项被戏称为“加利福利亚佛系大鼠”(California Laid-back Rats)的实验中窥见一斑。
) u- M* \& m! }2 T(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Psychiatry 9, no. 5-6 (1985): 731-34, “The Effects of Postnatal Handl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Systems and Stress Recovery in the Rat”, Michael J. Meaney.)
5 V1 q' n, K* {9 F5 g! G$ f+ J. L9 C1 Y' D3 e
实验人员把幼鼠分为三组:第一组每天被实验人员手动移至鼠笼另一端,与母鼠分离;第二组被每天带出鼠笼十五分钟(这对幼鼠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压力刺激)再放回笼中;第三组每天被带出鼠笼一小时后再放回笼中。& B. u, v- x" V- L2 A2 m# N5 Z
4 c: v6 x% ]' H% V5 o: ^$ O
实验人员发现:
9 G5 b. H! h4 Q, @5 }第一组幼鼠远离母亲后立即进入惊恐状态,但母鼠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并进行安抚,幼鼠一分钟就平静了下来;( H- [7 r/ N1 b5 R7 N0 h
第二组幼鼠在出笼的整个十五分钟都处于极度惊恐状态,但返回鼠笼后,母鼠立即对它们进行安抚,这组幼鼠在十五分钟内也平静了下来;
4 A3 N& Q/ x7 Q第三组幼鼠出笼后也开启了极度惊恐模式;一个小时后,当它们返回鼠笼,虽然他们的妈妈也立即开始安抚它们,但它们对母鼠的舔舐、依偎、摩蹭等安抚方式完全没有反应,持续惊恐。
/ x2 n- y+ q. ^3 |9 O2 g* Y) i, f+ V
当这些幼鼠成年后:
! w2 \8 ]% M& Y+ _第一组大鼠具备抗压能力,能对压力做出判断及排除;3 U9 M4 m1 H/ ]
第二组大鼠虽然经历了更久更大的压力,但因为它们得到了母鼠的及时安抚和情绪恢复的时间,所以它们也像第一组大鼠一样,具备抗压能力;/ b, ^- I! L3 u3 D" O% K1 y, |4 `
第三组大鼠却始终没有从幼鼠期的强压经历中恢复过来,永远活在了惊恐的状态中。
  W2 G  N1 h0 P* S$ n. ~然而,这三组大鼠只有一组变成了“佛系大鼠”,对任何压力都表现的非常淡定,而且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你猜猜是哪一组?& G% V# I( X% z/ r: D
第二组。% m7 ?+ h. [- m3 A/ x, C& H1 J! z- K
2 g$ q8 v5 ~8 p9 E" e9 r  ~4 W, s
《自立的孩子》一书的两位作者William Stixrud / 威廉思迪路德博士和Ned Johnson / 耐德约翰逊老师一致强调,要想让孩子装备最佳抗压能力,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三样武器:
' Z: m& a# G" j) `+ y一个能让他们无条件信任和依靠的成年人# C! o5 v; o6 y5 Y  Y* E
在经历强压事件后足够久的恢复时间. v8 O4 X& V4 f+ g# a
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控制感”(而不是一直由家长老师告诉他们需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1 J. ^0 P' L/ P" U8 {: C, Y+ |, T
所以,当有人说“我小时候也被爸妈打骂,但现在没有抑郁,依旧活得很好啊”。那是因为:, l& {) T7 H; a' \1 V
1)他们虽打了你,但更爱了你;- R- n2 x' x8 H+ n: j
2)他们虽打了你,但没有天天打你,而是给了你足够的时间,让你“好了伤疤忘了疼”;
2 ]3 o0 h6 v9 U6 o, j/ M3)他们虽打了你,但也给了你比较充分的自由,能让你按自己的意愿时不时皮一下(所以你才又挨打啊)。. r8 B8 e# K  }8 e

. Z- P! Y% X% K  a2 `  g- u  T现在解释一下为什么长期生活在重压下的人会做出激烈的行为:' V: k( K7 z% o/ ]2 j, J
人的肾上腺在瞬间压力/惊吓时会分泌肾上腺素(adrenaline),在严重/长期压力下分泌皮质醇(cortisol)。% o) \0 j6 D* D' {' Y  i' E
肾上腺素能给一个妈妈超速反应,瞬间接住从床沿滚落的孩子;皮质醇能给一个妈妈力量和勇气,抵抗入室抢劫的凶恶歹徒,或在长期家暴中保护孩子。
; M( _8 F6 {! v, i$ m' Q; s5 Q多余的肾上腺素最短在2秒内就能被清除,但多余皮质醇在人体内被清除的时间最少两天(相对于人,斑马在被狮子追赶后的皮质醇清除时间是45分钟)。1 e$ a& u6 ?$ G  X
对一个长期生活在高压下的人来说,他的皮质醇分泌状态通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于是便长久停留在了一个高水平。
* l4 U: J# `" U$ L1 R然而,皮质醇有一个非常恐怖的特性:它会杀死大脑海马回(hippocampus)部位的细胞。0 i" K3 ?% w6 \: S, _0 [
而海马回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管理和储存记忆,二是关闭和稳定应急激素的分泌。; J) n+ {' ~8 o8 F( P3 ?
比如,海马回会告诉你,“你记得上次没考好担心你妈揍你吗?结果怎么样?人家根本没生气!所以这次没考好也别慌,回家跟你妈好好说。”这时,你的应急激素水平就降下来了,你在最初发现自己没考好时的紧张情绪也就得到了缓解。1 j4 L6 R$ g0 H
但当海马回细胞被破坏时,它的记忆管理功能就会出故障,稳定应急激素的功能也会变得迟钝。所以一个长期遭受家暴的人不但健忘,而且还常常无法关闭恐慌/抵抗模式,从而长期维持一种紧张不安的状态。
6 f; s4 k) E8 @美国自越战后,一个心理学名词开始火爆: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一位从战场归来的患有PTSD的老兵,他或许某天跟家人一起去看马戏。马戏团非常嘈杂,像战场的声音,让他瞬间搞不清了这些声音究竟意味着欢乐时光还是命悬一线。他的记忆出现了错乱,周围的喧闹声在他脑中勾起的画面,并不是孩子的笑脸,而是尸横遍野。于是,他的身体在各种激素的刺激下,瞬间开启战争/杀敌模式,对周围的无辜群众大开杀戒。
9 G) _% |. M5 d( y5 C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人的爆发也不可能只是眼前某一件事的刺激。
2 m4 w$ M" N" @- o, e( Y2 h(其实真正的神经信息传导和激素分泌过程比我说的复杂的多,我只是大宗科普)
; }1 @1 [- A' I/ `' R
4 e, ^# P  F) ]7 w6 d8 t+ Z以上角度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个17岁男孩和他母亲的行为。
: Q% w4 v" g& k; Y: g1 X我昨晚没睡好,揪心......唯愿逝者安息,生者节哀。$ T$ Q$ P$ o  E8 g  W

, |. ^# k% I% v3 U6 E如果你家里有青春期的孩子,你可以给他放这一段视频,观察他的反应。" w1 x0 I0 g( \8 U7 ]# J. |
如果他说:啊?怎么会这样?就算你妈训你,也不至于这样啊?死都不怕还怕你妈呀?只要活着,啥事解决不了啊?唉太可惜了!无法理解!, B9 g( u0 j( |6 Y' Z, \' ~% m
那说明你这个家长当的不错。) P1 _7 m" I9 Y4 o( ~5 A8 S
如果他说:(沉默)(沉默着摇摇头)(沉默着走开)我理解他的举动。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他终于解脱了。他比我勇敢。; M5 l5 e7 O, l
作为家长,你就要反思一下你和孩子的关系了——注意我说的不是“反思你的脾气“,而是反思“你和孩子的关系”。
: q% ^) T4 E+ S. j* [<hr/>有网友指出两个错误:+ F: w5 P2 a) F6 E( {/ y6 q
第一,实验用鼠是大鼠(rat)而不是小鼠(mouse)。为避免误解,文中的“小鼠”,已改为“幼鼠”。感谢 @昆吾山 。8 @& Q1 ]/ m0 N" V4 l2 F
第二,我可能引错了实验文献 @院子里的喵 ,如图:
$ l0 [- x. F, x" e; m* n& M' Z3 q, ]8 r. L; K/ f  T
从家长或未成年的孩子角度,你如何看待上海卢浦大桥「孩子受母亲批评后跳桥」这件事?-1.jpg 0 n' U* s$ ?4 G" H6 g: ]8 K
简单翻了几年前的笔记,笔记中的同一文献标题下贴了多个实验过程和结果——包括本文中引用的实验,不排除我把几个类似或后续实验标注了同一个同类最有名的文献标题的可能。感谢网友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我会努力找到文中实验的依据。 @Yang 5 \  N: r! A8 Z6 W
目前我可以找到一个关于文中实验结论的证据,记录在《The Self-Driven Child》第一章(William Stixrud PhD. and Ned Johnson, viking, 2018)如图:
9 t  ?) f, K! E, {/ q8 T6 ~) m
% ?! t0 r1 n4 d  M9 R) s 从家长或未成年的孩子角度,你如何看待上海卢浦大桥「孩子受母亲批评后跳桥」这件事?-2.jpg + l; r! k6 v5 D% N* {0 q
翻译:在一项有影响力的实验中,博士研究生把幼鼠带离鼠妈妈15分钟(这对幼鼠来说是一种压力)再归还;母鼠对幼鼠进行了安抚和舔舐。这个分离实验持续了幼鼠生命的前两周。那些与母鼠有过短暂分离的幼鼠在成年后,比那些一直待在笼中母亲身边的幼鼠更有耐受力。研究人员把它们叫做“加利福尼亚佛系大鼠”,因为它们成年后很不容易受到压力的左右。这也许是因为,幼年的经历让它们的大脑学会了“根据环境做出调整”,而这种调整能力恰恰奠定了它们的较强耐受力的基础。
9 [4 y# `, y. Z' Z有意思的是,此处的引用文献也是我引用的那篇(疑惑),待我抽时间再仔细研读研读。
4 g" P( m4 i1 P7 B4 A: ~  V" T此外还想指出两点:1)“内容专业”标签不是我自己加的;2)移除肾上腺、砍头处死这些对实验鼠的处理方式,虽听上去令人有些毛骨悚然,却是啮齿类实验的常态,不宜据此推出“实验不严谨、不可信”的结论。
$ L3 `  S! B* k* _% n% R* C再次感谢。
洄忆刪除谎 | 2021-10-7 16: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 Scientific Council)把压力划定为三种:积极压力(positive stress)、可忍压力(tolerable stress)、有害压力(toxic stress) 。
) _& a& F$ z. A9 [这三种压力可从一项被戏称为“加利福利亚佛系大鼠”(California Laid-back Rats)的实验中窥见一斑。
+ ^) Z/ c1 f" P, k6 q% P* a- l(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Psychiatry 9, no. 5-6 (1985): 731-34, “The Effects of Postnatal Handl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Systems and Stress Recovery in the Rat”, Michael J. Meaney.) 6 S5 Y, W4 U% f3 n" L! f9 D
+ n! ~9 R& l7 Y

( k- p, ^1 ]8 K, e! m$ L  P实验人员把幼鼠分为三组:第一组每天被实验人员手动移至鼠笼另一端,与母鼠分离;第二组被每天带出鼠笼十五分钟(这对幼鼠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压力刺激)再放回笼中;第三组每天被带出鼠笼一小时后再放回笼中。
( Y( D% [. |  N0 K! }; C. j6 M  |0 t: z" w4 o4 F

- Y% Y1 V1 C% k; E; l6 a实验人员发现:; f8 [' g( ]3 O4 _
第一组幼鼠远离母亲后立即进入惊恐状态,但母鼠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并进行安抚,幼鼠一分钟就平静了下来;
7 E8 x8 d2 ^( m, `第二组幼鼠在出笼的整个十五分钟都处于极度惊恐状态,但返回鼠笼后,母鼠立即对它们进行安抚,这组幼鼠在十五分钟内也平静了下来;
) T' a9 X8 q  t, k* Z" j第三组幼鼠出笼后也开启了极度惊恐模式;一个小时后,当它们返回鼠笼,虽然他们的妈妈也立即开始安抚它们,但它们对母鼠的舔舐、依偎、摩蹭等安抚方式完全没有反应,持续惊恐。
; q- P: [7 \+ Z8 ]' C8 w9 y. ^1 H. v! @0 m6 O) |

: c* q$ d0 {& w, D9 s当这些幼鼠成年后:6 o5 X% m- x$ `+ }2 e) V: T
第一组大鼠具备抗压能力,能对压力做出判断及排除;
1 o0 T9 V' j1 A+ K6 ]! r) G第二组大鼠虽然经历了更久更大的压力,但因为它们得到了母鼠的及时安抚和情绪恢复的时间,所以它们也像第一组大鼠一样,具备抗压能力;" p1 e+ E- [% _) x
第三组大鼠却始终没有从幼鼠期的强压经历中恢复过来,永远活在了惊恐的状态中。6 k1 s7 Y2 k' h" c+ U0 m( Z
然而,这三组大鼠只有一组变成了“佛系大鼠”,对任何压力都表现的非常淡定,而且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你猜猜是哪一组?& u7 \" q' t4 x6 c
第二组。0 o# B( [# j  Z
" g. Q+ ~% L( q
- S3 ]# D9 r2 F' A3 n+ l
《自立的孩子》一书的两位作者William Stixrud / 威廉思迪路德博士和Ned Johnson / 耐德约翰逊老师一致强调,要想让孩子装备最佳抗压能力,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三样武器:% z. v: V" }4 f* i3 Z& _' ^$ \
一个能让他们无条件信任和依靠的成年人1 ?8 F, `0 q' q; y; {4 _( C
在经历强压事件后足够久的恢复时间
7 ~5 p$ c6 B' i8 h$ s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控制感”(而不是一直由家长老师告诉他们需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9 U; G5 E! \. `& h& U9 e5 @
6 k  \. F$ o+ e  j
: q# s7 Y" }. @3 _) h
所以,当有人说“我小时候也被爸妈打骂,但现在没有抑郁,依旧活得很好啊”。那是因为:
3 F& p% Z3 I& c' M& W1 `: ~1)他们虽打了你,但更爱了你;% q0 j3 {* ^4 k0 y) d& A; G
2)他们虽打了你,但没有天天打你,而是给了你足够的时间,让你“好了伤疤忘了疼”;  ]. a0 E- D* R# ?  `, ^: y' K2 s
3)他们虽打了你,但也给了你比较充分的自由,能让你按自己的意愿时不时皮一下(所以你才又挨打啊)。- w6 T: K. t- q) C5 Y
, U- I& O$ n# Q! O' a% R9 Y

6 w# v) _: |4 O$ a9 I1 L$ T现在解释一下为什么长期生活在重压下的人会做出激烈的行为:; Q3 n2 C  {* H8 n9 N9 y
人的肾上腺在瞬间压力/惊吓时会分泌肾上腺素(adrenaline),在严重/长期压力下分泌皮质醇(cortisol)。
9 f3 C+ G6 t$ y1 P) _# p' g+ H; B肾上腺素能给一个妈妈超速反应,瞬间接住从床沿滚落的孩子;皮质醇能给一个妈妈力量和勇气,抵抗入室抢劫的凶恶歹徒,或在长期家暴中保护孩子。) r2 l: C+ k. ?9 H$ j0 Y! ^% v
多余的肾上腺素最短在2秒内就能被清除,但多余皮质醇在人体内被清除的时间最少两天(相对于人,斑马在被狮子追赶后的皮质醇清除时间是45分钟)。6 W6 ]4 U, i9 d6 B
对一个长期生活在高压下的人来说,他的皮质醇分泌状态通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于是便长久停留在了一个高水平。
. C! g* P# p7 t( o5 N3 m然而,皮质醇有一个非常恐怖的特性:它会杀死大脑海马回(hippocampus)部位的细胞。; {6 h1 G. N2 W! |7 y
而海马回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管理和储存记忆,二是关闭和稳定应急激素的分泌。
) V# S' F- I8 ]7 B! E/ \; n比如,海马回会告诉你,“你记得上次没考好担心你妈揍你吗?结果怎么样?人家根本没生气!所以这次没考好也别慌,回家跟你妈好好说。”这时,你的应急激素水平就降下来了,你在最初发现自己没考好时的紧张情绪也就得到了缓解。" U. T' L# A2 g8 _+ w
但当海马回细胞被破坏时,它的记忆管理功能就会出故障,稳定应急激素的功能也会变得迟钝。所以一个长期遭受家暴的人不但健忘,而且还常常无法关闭恐慌/抵抗模式,从而长期维持一种紧张不安的状态。
* y6 t+ T) B$ `' p- l9 ]7 H2 F美国自越战后,一个心理学名词开始火爆: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一位从战场归来的患有PTSD的老兵,他或许某天跟家人一起去看马戏。马戏团非常嘈杂,像战场的声音,让他瞬间搞不清了这些声音究竟意味着欢乐时光还是命悬一线。他的记忆出现了错乱,周围的喧闹声在他脑中勾起的画面,并不是孩子的笑脸,而是尸横遍野。于是,他的身体在各种激素的刺激下,瞬间开启战争/杀敌模式,对周围的无辜群众大开杀戒。$ a) p+ o$ T9 U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人的爆发也不可能只是眼前某一件事的刺激。
7 r) ?* a  R& i7 Q(其实真正的神经信息传导和激素分泌过程比我说的复杂的多,我只是大宗科普), r$ t) g5 K) C! d7 v. a
1 g( ~, T2 M' m8 `0 L
# k( w4 v1 D3 T  |8 [* n5 M' J
以上角度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个17岁男孩和他母亲的行为。
. ^' D0 r+ j0 h' S8 l我昨晚没睡好,揪心......唯愿逝者安息,生者节哀。, X& M6 g' C9 `. L
* @4 R  [2 P9 N6 q& Z$ W- }& o$ x( s
7 D" O5 b. Z2 m7 _
如果你家里有青春期的孩子,你可以给他放这一段视频,观察他的反应。1 V1 y4 u7 \4 m) m$ n2 K
如果他说:啊?怎么会这样?就算你妈训你,也不至于这样啊?死都不怕还怕你妈呀?只要活着,啥事解决不了啊?唉太可惜了!无法理解!
4 b/ m5 R2 p9 m/ h1 T; S# H那说明你这个家长当的不错。7 {6 q; ?6 W+ ^7 z& x+ p- z$ H
如果他说:(沉默)(沉默着摇摇头)(沉默着走开)我理解他的举动。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他终于解脱了。他比我勇敢。
9 X% ~4 k3 Y. a8 F作为家长,你就要反思一下你和孩子的关系了——注意我说的不是“反思你的脾气“,而是反思“你和孩子的关系”。
1 o( k6 l9 Q6 D9 f5 B4 V<hr/>有网友指出两个错误:
2 u4 K3 `" ~# z第一,实验用鼠是大鼠(rat)而不是小鼠(mouse)。为避免误解,文中的“小鼠”,已改为“幼鼠”。感谢 @昆吾山 。
" W2 b: w( L2 H: C; i5 g- b6 M第二,我可能引错了实验文献 @院子里的喵 ,如图:' [# v+ c" n/ P' B% ?
1 {2 \& ]8 P: D* I& ~
从家长或未成年的孩子角度,你如何看待上海卢浦大桥「孩子受母亲批评后跳桥」这件事?-1.jpg ' O" Y. }) m) l8 S( R) W
简单翻了几年前的笔记,笔记中的同一文献标题下贴了多个实验过程和结果——包括本文中引用的实验,不排除我把几个类似或后续实验标注了同一个同类最有名的文献标题的可能。感谢网友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我会努力找到文中实验的依据。 @Yang
4 v8 f  K3 X- i5 r; t% {" w目前我可以找到一个关于文中实验结论的证据,记录在《The Self-Driven Child》第一章(William Stixrud PhD. and Ned Johnson, viking, 2018)如图:
* d) `+ c7 c6 p( c) T- x
& u% K' e$ Y: ^8 D 从家长或未成年的孩子角度,你如何看待上海卢浦大桥「孩子受母亲批评后跳桥」这件事?-2.jpg
) K; @( s+ `8 l+ [: ?6 [翻译:在一项有影响力的实验中,博士研究生把幼鼠带离鼠妈妈15分钟(这对幼鼠来说是一种压力)再归还;母鼠对幼鼠进行了安抚和舔舐。这个分离实验持续了幼鼠生命的前两周。那些与母鼠有过短暂分离的幼鼠在成年后,比那些一直待在笼中母亲身边的幼鼠更有耐受力。研究人员把它们叫做“加利福尼亚佛系大鼠”,因为它们成年后很不容易受到压力的左右。这也许是因为,幼年的经历让它们的大脑学会了“根据环境做出调整”,而这种调整能力恰恰奠定了它们的较强耐受力的基础。
1 t% w  M' j3 V( U3 Y! @有意思的是,此处的引用文献也是我引用的那篇(疑惑),待我抽时间再仔细研读研读。
; }' g7 [0 W6 Q! G; J' F7 H此外还想指出两点:1)“内容专业”标签不是我自己加的;2)移除肾上腺、砍头处死这些对实验鼠的处理方式,虽听上去令人有些毛骨悚然,却是啮齿类实验的常态,不宜据此推出“实验不严谨、不可信”的结论。
; s3 p) s$ ]. E( `$ v/ k/ T$ F- }6 W再次感谢。
123459708 | 2021-10-8 01: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一个社会事件,首先需要还原事实真相。而不是截取其中的几秒钟视频,然后在那感叹人生。卢浦大桥是三车道,是连接浦东浦西的南北高架主干高速路桥。一天下来除了深夜一直都很堵车流量很大。上桥一段路上都是一排排摄像头,上海开车的同志们都知道几乎所有的车到了上桥位置都会减速放乖,因为被拍罚款的概率非常大(整个事情的过程也处于交警的视频监控中)。正常车只要在行驶状态后排乘客是无法打开车门的。当时的车停在三车道中间,而且是停了很长时间。0 j6 \' i( W, H3 f" _
% Z8 q7 P6 g0 |" Z
从家长或未成年的孩子角度,你如何看待上海卢浦大桥「孩子受母亲批评后跳桥」这件事?-1.jpg 7 v( H- X* D9 B

+ S8 z' _! [; r. Q 从家长或未成年的孩子角度,你如何看待上海卢浦大桥「孩子受母亲批评后跳桥」这件事?-2.jpg . M' F: i! B8 ^: r
也就是说,在孩子没有跳桥前,这位母亲是在理智完全自控的情况下把车停在路中间把车的档位挂在了P档,而不是小孩突然开车门,因为情绪激动导致的突发自杀状况。
% w; t- C9 t- M; ?) I  W停车那一瞬间,无论是后车追尾还是孩子自己下车,这位母亲就已经把孩子放在了死亡的边缘。从视频上看,整个过程时间长达五分钟,而且母亲有下车训斥行为和用力拽门的行为。很明显,是小孩母亲在桥上把小孩活生生给逼跳桥。假设小孩没有跳桥,小孩的母亲的奇葩行为也足够上新闻。因为这需要目无法纪的无知,无视社会规则的自私自利,还要有在高速上不怕追尾有种你撞我的胆识以及站在高速路中间骂街的彪悍。对于这种明显驾照12分会被全扣的人,很多人结合身边周围类似的人大概也能想象出这位母亲平日生活中是多么的强势泼辣。生活在这样的母亲阴影中,就别再说什么孩子内心脆弱的话了。换你,你不一定受的了这样的母亲。
2 f" t4 K5 \% {  n) }. \* R有些父母的垃圾除非你来世投胎亲身体验,否则,千万别先入为主地认为“不就是父母批评几句吗?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他妈妈好可怜”,“现在的零零后的孩子内心真脆弱”这种连居委会大妈都会重复复读的心灵鸡汤。5 S3 U4 c; y& I+ C1 s: s  L8 @- Z9 r* t
家庭悲剧之所以能一次次不断地重复上演,就是因为孩子在家庭话语权中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哪怕孩子说的有道理,我们所谓的“传统价值观”就是认为孩子是错的。这不需要理由,不需要证据,不需要逻辑。因为老子生了你,老子在外面无论有多loser在孩子面前就是真理就是权威。在你没有独立经济能力之前,遇到的是暴君还是明君取决于你投胎的技术。而犯错的父母从来不会被认为是错的一方,即使是逼死孩子的杀人凶手,都能将自己扮演成受伤的一方,而看客们会将罪责推到死难者一方,因为loser看客的眼里,孩子不存在人格,孩子和父母之间是欠债关系(如:老子供你吃供你上学,就是为了以后报答老子)。父母与孩子产生冲突,孩子天然就是错,更何况死人不会再开口为自己辩护。所以所谓鸡汤,就是一种邪教原罪论,父母生你养你你就是欠父母的,所以你不能反抗,甚至连自杀成了一具尸体,都不会换来同情。因为他们说你还没有报答父母恩情,还没有养老送终,说白了,就是人死债不烂,你死你活该。这中间不存在人格,不存在逻辑关系,只有利益关系。长期生活在原罪论的人就会逐步陷入精神折磨,直至被控制人结束生命。当事车主的角色如果不是母亲,她的所作所为谁会原谅她?警方的刑事案件调查一定少不了。而正因为她是母亲,一件很有可能是言语逼死人的刑事案件,就变成了一场青少年心理学研讨会。母亲在高速上的严重违法行为还是在桥上辱骂孩子的经过都被自动选择性遗忘和原谅,只看到小孩从车里冲出跳下的那几秒钟的视觉冲击,没有多少人关心这个孩子之前经历了什么,甚至连自杀前这辆停在高速中间的车内发生了什么都没有人去关心。似乎这种死是一位大逆不道不孝子的罪有应得。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每一个新生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你逗他的时候,他是会对你笑的。那些笑容之所以纯真,是因为生而为人,没有原罪,不欠任何人。( }! Z3 [6 Q1 n! e$ N
尽管很多人生活在家庭和谐、父母高学历的家庭,但是你要想想大街上那么多不讲理的流氓泼妇,他们也是为人父母。父母与父母之间的素质文化差距,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些人并不因为他们做了父母,他们身上便有了“天下无不是父母”的金钟罩铁布衫,他们在孩子诞生的一瞬间就成了孔教下的慈母仁父。他们如果坏,如果恶,他们只会将最毒的坏恶在自己孩子面前表露的一丝不挂,毫无保留。但是他们的孩子就一定会和他们一样变坏去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和说教吗?你有想过做他们的子女试图讲道理时的无助吗?你有想过自己不想复制无赖父母生命的痛苦吗?你有想过这种痛苦是每时每刻一辈子都甩不掉的宿命吗?如果你能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下,大概就能理解那个孩子在翻下卢浦大桥的那一刻为什么是那么的干脆利落。. U' u2 \+ C6 w8 F3 @) c. q3 j
或许那天晚上这对母子之间的对话内容永远无从知晓,但这绝不是一起简单地因心理素质差导致的跳桥自杀行为。活着的人或许不能为死去的人讨一个公道,也不是要再去苛责这位母亲。但是我们不能纵容是非不分的强盗逻辑和泯灭人性的心灵鸡汤去颠倒黑白,去避重就轻。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一个个自杀者背后的无形杀手,只有破除这些东西尊重事实,凡事讲究逻辑,尊重他人人格尊严,让同处相同阴影下的未成年人坚信他们终有一天会强大成独立的社会个体,拥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和社会价值,类似的人伦惨剧才能避免再次上演的可能。
牧歌Lucky | 2021-10-8 10: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8 n7 j/ }  X" O. B- W1 Y4 M4 B' k+ F# s6 v$ X9 A4 O- \; g( A5 W
1 `0 n" ?+ N4 ^: b( v0 y
小孩自杀,有一部分,是报复。+ q4 _, o( W  i$ \& A# \6 |  t3 X
跳下去的一刻,是知道会伤害父母,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B3 s" c, a6 _7 s& {( f
用自己的命,来换父母痛哭流涕。
8 W  r& m4 V, z) C看起来是一个人死了,其实是一个家庭同归于尽。
1 L! h5 o& A- M: H9 o! L很多父母这时候哭天喊地,说小孩怎么这么傻,不明白,有什么赌气的,要去死,不值得。
: R6 O+ }5 B5 e* b$ q我讲,小孩不傻,小孩就是要走这条路,他就是要你这样。
2 L1 ^. Q$ J% F$ `2 a4 x! k- D哪吒闹海,拔剑自刎,你说哪吒傻不傻。
( q" E4 g' U$ }$ G- N4 e. c  [哪吒也不傻。4 \) J7 \1 D6 E9 ^) P: C; S
横眉怒视,他心里是这样的,后悔不后悔,不是那个时候想的事。
& Q& h- e2 L5 d8 p" z成年人活的久了,活的圆润了,知道忍一时,得过且过,小孩不是的,小孩没有那么圆润,是砥石,是生命比较原始的状态,所以小孩明白的,我们大人有时候反倒不明白。
9 {( m$ [( z+ q小孩的世界,恨起来,就是活一口气。
8 r4 R7 l9 ~- _1 ^这口气,你给我的,我还给你。
! r2 C% V1 g$ q+ l想想还挺快意,但这个快意,是悲剧,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小孩在这一刻,冲动是有的,他会不会后悔,不晓得了,人已经走了,我们难过,是因为小孩确实不值,当然,也为父母遗憾,这个结果,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怎么走到这一步。
0 V% a  G" C* i$ Q2 i0 U  q一句话,这里面,生出了一种怨恨。* }5 l: c  V' H6 L0 S0 R2 U  R1 \
这种怨恨,很多父母不理解,觉得小孩怎么会恨我,我对他那么好,我把他养大,给他吃,给他喝,教育他,骂他两句,也是为他好,他怎么会恨我。
8 u3 _6 Z( X  r+ z" D其实这么想的父母,就搞错了一点,把小孩当小孩,当成书本上的写的那个小孩,自家小孩,和别人家小孩,没有什么不同,小孩嘛,还不简单,这个错误,就像很多父母,把小孩当成各种东西,当成心头肉,掌中宝,当成道具,榜样,宠物,当成希望,当成龙,当成凤。$ i- `6 J# q* H- n- S. Y
就是不把小孩当成一个人。6 [1 L  i3 o, S' c
人就有恨。. X- i- V5 X. E
喜怒哀乐恨,人都有,一点不意外。
* l- R4 ]/ m6 K0 z. o' V- _/ I你打了小孩,小孩恨你,不会管你是个什么,你养育他,他也可以恨你,你老板在单位让你996,你也可以恨你老板,很多人一想起老板,就恨的不行,老板说我每个月发钱给你,你怎么可以恨我,他就大骂,说又不是我逼你发钱给我的,我也给你创造价值了好吧,小孩也一样,说也不是我逼你养我,当初你们要我,也不是我非要出来,你们如果当时跟我讲,把我生下来,是要我给你们当龙当凤,被你们骂来唤去,那我可能就不会出来。
# c* S9 ?1 c! T3 r0 V: A- g这么讲,肯定绝情了,但很多父母,有件事没搞明白。& o- l# L, M! L$ I
你要真给小孩选一次机会,出生在哪个家庭。1 u* f5 z) P+ K$ X1 f# ]5 e# A
你就会发现,自己没有什么竞争力。0 p& M( U& m# A0 Z$ c' E4 P
换句话讲,我们的一些父母,不要觉得生了孩子,是给孩子一个大恩德,好像把孩子生出来,孩子一辈子欠你的,这个不对的。
, i) n/ x4 g: |8 [0 w- o孩子到你这,要感恩的是你,孩子那么小,落到你家里,你给了血脉,他同意了,变成你的小孩,是给你一个养育他的机会,让你的人生,不至于那么糟糕,还能够体验当父母的快乐,要知道我们很多平庸的男女,只有在小孩面前,才有被崇拜,被依靠,被信任的机会,小孩给他们的东西,比他们给小孩的还要多。3 ]$ _- k* _$ U% J% p
这时候,你欠小孩的,他不欠你。
4 Y! U: h" z, D! ?* F再者,有人讲了,我生孩子不容易,养孩子不容易,我讲,你再不容易,你没有小孩不容易,小孩长在你这样的家庭,听你的话,看你的脸色,挨你的骂,他更不容易,将心比心,你去公司,你老板对你天天骂,让你做这个做那个,说你业绩不好,说你是猪脑,你也会受不了,你受不了,你跳槽了,你小孩也受不了,他没得选,只能跳楼了。- Z- [- b6 k7 e9 s9 |2 R; d& R
是,我拿公司来比家庭,看起来不妥,但我今天觉得,没什么不妥,两者相比,就是想告诉一些父母,养小孩,当个人来养,是人就有独立的人格,你今天抽了他,他心里一把刀就擦的雪亮,你今天夸了他,他心里的花园就长得漂亮。
3 t$ P4 `1 r0 o  ]这个不是因为他是小孩才这样,而是因为他是一个人才这样。
. ^* a  c5 S) _如果你把他当一个平等的人,今天很多悲剧不会有。( T" t* l6 @# x) I" S5 e
我们的一些父母,但凡拿出和同龄人交际的三成态度来对待小孩,悲剧不会有。
3 U6 X) ?9 g( Z# ?* z6 a小孩应该是父母最好的朋友,这句话听起来,像废话,很多人都讲,但我的感觉是,想把朋友处好,不容易,你要尊重他,尊重不是宠爱,也不是严厉,尊重是平等,可不可以骂,我讲不是不能,但骂,就要骂出道理,骂服气,而且你要允许他回嘴,他有道理,讲出来,讲出来错了,再指正,讲对了,你就道歉,有来有回,这叫平等,很多父母,动不动你敢顶嘴,说不过就打,就是无能。
4 t4 v( y2 N6 |( f9 s9 W8 d如果一段亲子关系,一塌糊涂,一大半原因,就是当父母的太入戏,把父母这个头衔,看的像皇帝,官位,总统,在与子女的相处中,不学,不问,不懂,还搞威权,帝王术,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小孩在你手底下,噤若寒蝉,隐忍不发,积郁成劳,自己还开心的不行,说小孩懂事,乖巧,听话。+ Y- z3 S& U. _% U  b4 Y/ M: a
这不是养小孩,这是养狗,养股票。
" W: L# _$ G2 @* _. \本质是一种自大,再者是一种愚蠢。" I! }6 O: t1 K$ j1 a$ X
最后,有句话,不知道讲的应不应该,我们大多数父母,要勇于承认,自己就是个办不成大事的普通市民,你问问你自己,在专业技能上,社会经验上,为人处世上,有什么是谈得上传承的,有什么是非要从你身上学到的。5 ?; v* w; r( k/ J2 H9 {) w
说到底,你其实什么也教不了,小孩的课本你都看不懂。
' r% V5 }) h: P! D, y你那些优势,不过是你多活了几十年。1 S3 A5 O$ y0 R2 J
而对我来说,父母能给小孩的,其实是作为人的情感。
; G; e7 _& L# n+ t1 f% t3 W, U这种情感,是他从别的地方,学不到的,是他长大后,还会想到你的,这种被爱的能力,给予爱的能力,尊重他人的能力,被人尊重的能力,是父母真正能留给小孩的。
/ T  b" a; @  a( ~7 A4 q  H希望我们的父母都能够明白,当然,我们的父母很多都不明白。$ \- }7 A0 L& x1 F/ W1 w9 g
那么只能希望,等到你我有一天成了父母,能够明白。
; c0 m8 F: N* t7 x3 |愿死者安息。
! x. H4 m/ n4 m
总景打治制 | 2021-10-8 20: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多岁的时候,把自己的痛苦告诉父母,你将获得双倍痛苦。% H4 z- d2 a  [2 L
很多人应该都有类似的经验吧。
摆不平持 | 2021-10-9 03: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很好奇,“引桥处,靠边停车时跳下”这个细节究竟是谁加的?
' r( J0 E6 U+ O2 c) c; M别以为这不重要,是警察还是记者?
0 N6 {1 J: ~0 v" q  f. f
! r5 O4 O6 V+ I3 ^# _好了说点正事,我看到这新闻随手转给我妈,她看了之后说“这孩子怎么这样?”$ ]2 X" b1 @- O$ E
我,“这孩子死了啊。”
) |8 q- Y1 e9 j1 y4 j我妈,“她知不知道做家长有多辛苦啊。”
  Y) f+ k! R$ r! Q' J……
3 O. U2 P; j" V4 M! |1 `1 F然后过了半个小时,她又说了一句“这孩子怎么这样?”
1 J4 c' L. K2 d) X2 _- u我,“你还在想这件事情啊?”
; U7 N8 t8 j/ f2 O她,“是啊!”
+ ]4 Z5 E/ s) u' n/ d! U! Z其实我知道她也为这个孩子的死伤心,但是对于她来说,考虑的是“母亲看到孩子离去的想法”,因为她是个母亲。7 t4 g9 Z8 O2 }( f9 ?4 {. d. p
我妈曾经是个老师,我爸也曾经是个老师,我现在也是个老师。
7 O( v  K7 [* R3 |* Q9 U7 ?但是我们三个人的沟通问题就从来没解决过。
! y  v( ~, _& I0 M很有趣的一点是,我们三个都很擅长面对学生,在我们做老师的时候表现是很好的。
5 J' I& I- {  ]+ y  Y  w- f可惜我不是他们的学生,而是他们的孩子。
$ T. _' R5 [+ D. p  }0 ^5 M照理说,大人比小孩有经验有智慧得多,双方有冲突的时候,理应大人让着小孩子点。
7 `: l8 }' m0 G+ e9 e* `问题是,太多人的为了所谓的权威,选择了想方设法“赢过”自己的孩子。
; s2 w' I4 F7 R, G$ f3 j这很好笑,一个大人赢了孩子有什么好骄傲的。
山东理理z | 2021-10-9 07: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来到人间之前,, O9 y9 l6 J4 X% V# A
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父母,
4 Y5 `! a7 t/ S6 Y1 D3 W- m1 }也不知道自己将要如何面对这漫长的一生。# k' {! U7 ]! m2 }3 u, C. x. |
可能以下内容和题主问题不太相关
2 E  E, m6 G  Y2 m7 B. E但是我想表达的是
3 e: ~" x. P; U" |) Z* J) {  M无论多大的孩子9 w. l4 M6 B* m6 K+ `( k
在成长教育的过程中
5 w1 i/ @8 E7 G! S* g+ z都应该被善待8 W1 C2 W4 H% |
而不是采取辱骂斥责
: K+ k5 B( r8 v- k3 F甚至拳脚相向
) D: b* g+ T- x7 p( M为人父母者# D# u: p, w8 b5 e* A
应该学会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
9 M  L  _# ]6 B, f$ }' u2 R今天群里有人发了一组聊天记录
! o) W5 n- Q; u+ S看完之后整个人都气的颤粟6 l* l, a5 N  _# j& i;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丈夫?
) L1 H6 k: B6 b8 r! v/ B, p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父亲?9 x! U3 R' n# \. r$ m5 X, G* d, m9 h
最后看到视频的那一刻
' X8 Q0 Q7 X& y  Y孩子一瘸一拐的样子
5 n6 S( w1 @1 {% i8 C4 Z5 d我自己已经落泪了。3 J% a' r& ]) m5 i, ~
$ a+ f  z. e) t8 W: L
为什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 E) [. q1 J% d0 u, S- e只是单方面一味让孩子守规矩
0 m, L  V9 C1 x0 y/ h# s为什么结婚的新人5 C" C+ o3 s- l
没有人去教育他
  G5 ]: X% x! v2 G: C- P$ V9 _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丈夫) j' C/ J+ Y' `8 y4 s$ N, a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
8 c7 r* d) ^/ L4 H+ H& ~4 d% j这个畜生的行径,
3 y% h: |2 [" c/ G8 N" g让我对衣冠禽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l" c7 p1 _2 }
以下是图片 可能会引起不适,希望谅解。
# e6 |! ?% @; V2 t6 S' \4 C
% T7 {# E2 E* Q2 j) _6 X& b6 C# J& ?* g6 F. }( B

' D" J: K' X) m
+ y: t6 i7 [) ?: a* z/ Z
( a& _8 z8 x$ V" y" a- X3 w- F& {! q' c9 C6 C
4 A0 w0 g/ W1 b. Q1 p: ]0 i# Y

& F0 `7 J1 k+ Y4 L+ e' k+ i. O* V9 y, l- [: a  U& Q0 e
: r! r7 Z0 k' \& P0 g5 o* M
& Y1 n6 ?' D5 r6 V" v) ~, R

1 `' V. w% U7 r+ S- C% [; `. @( ]  s( z7 M3 S! T

( Z4 W: C) u4 c! p  m& [6 @! O/ K  ~, U, {7 W5 ?* D
' c3 n  p' q3 t# l! O: l

8 s+ l7 c+ n0 q% {0 P) n, R5 ?: V" ]) U, h; o" _

2 ]" u/ }2 k0 q- C9 i, t. G; u5 ]1 F# k7 @
+ L/ {! S0 o1 F$ U这个男的看着人模人样,满脸斯文
7 P0 K$ H$ \8 P  u3 P可这皮囊里面却装着一颗魔鬼的心$ r& M' U( R1 Y+ g" L
家暴妻子,暴虐孩子,  S9 S" B2 [/ L0 O
/ x7 H4 n( M1 k# [; v- k
, g/ |; p9 y& y  g+ O& F
https://www.zhihu.com/video/1102297599935086592
6 c% x6 Z: y" T! H
: N1 C5 g" y# I: j% S: `
  h/ U% V. v1 |4 K6 K/ D- fhttps://www.zhihu.com/video/1102297686362951680
9 P, q$ C; ]# v& Y$ N看着人模人样,满脸斯文# y# D( d( g( Y! J5 o
皮囊下却装着一颗魔鬼的心
( c) R. ~9 H0 ]( e( Q0 y( D+ K家暴妻子,暴虐孩子,
' X5 S0 T9 u6 u. R/ |可怜前妻还一再维护他
* M0 k' y) Y4 I# h6 E9 k这个畜生
8 \$ t  T$ H( c( ^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
' x: {9 `% K! ^: U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V. f4 u( x: T
更不是一个人! }7 c* B, e- C' w
孩子的童年是最需要关爱和引导的年纪,# W" X, ~5 b" f- s+ L$ O
他却能做出如此丧尽天良的畜生行径。" \0 N7 j1 v+ d+ `0 }* s1 v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
- i) P# H* W  p5 K, `) \' F# ]7 N又会对父亲以及家庭未来有什么期待
/ ^2 j$ d: u% O* G/ M; ^1 |; I/ E已经打算人肉保留证据报警$ l3 D! V( a. a) y
拨打了婚庆电话但没有接通5 `2 @  F7 e" p- m- @" j
无法确认是哪个城市的人
) O& g5 m: T8 @: ]5 x: P- t/ _( ^2 r4 T更无法向当地公安机构提供证据报警+ C2 a% E/ y! w: k* Q. F
希望大家能一同关注,
3 Y6 i2 v2 P' E6 v, U6 a8 N让恶人受到制裁
) J5 c+ i- a, `+ \- p) c; R8 M# a! _# K* q让孩子能有阳光的童年
1 e, s( u5 Z' I( v) d- ]微博儿童保护机构已经关注了。' }+ K& }- B# R
希望恶人得到惩罚7 t! Q3 ?0 m! v* I- s9 Y7 b

6 ~7 N& W* d6 z4 w/ W4 z+ L3 k8 a: B+ z
8 O# K2 J) r% S9 z( Y8 {' q
最后6 {7 e" [3 \( c/ A8 ^; t( w0 g$ N
希望每一个来到人间的天使都能得到善待。
! P( l- }8 V# g8 f6 ~再次更新下
7 P0 V0 t: M8 G# X' S: z9 }" ~$ f7 |$ ]
" F7 m  o7 f" @: J
7 N+ J: _: m! y% @0 ?警方调查系摆拍& ^% J, w2 c2 c2 ]
好吧,相信警方的通告) X+ ^2 s4 y! a, l  y
被脚踩是摆拍
- M$ c  j: q5 J# e' ?) e. g5 J被拴上锁链是摆拍# J2 j( r0 p6 k4 k
被关进笼子是摆拍  ?: p- l, {' B2 ~- i
孩子视频里一瘸一拐走路也是摆拍  r/ X9 K$ y4 T. F4 L# `6 z  o
孩子的哭声也是摆拍
7 I% w$ c: u; V/ \. L一切的一切虐待都没有发生8 K6 a8 W6 B' v% m! i
可是正常的父亲* e8 c( k1 C' Y/ `" {. s( w
会为了气前妻对孩子如此
  K5 m' L* H) P那么他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