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提醒家长:教育孩子就是投资自己的后半生

[复制链接]
查看7841 | 回复0 | 2021-10-6 17: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认为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品德比能力更重要。
4 C! K  [. Q4 D7 M1 a( f2 g2 i/ b2 s  G& ^& U, A
家长培养孩子主要是两个字:坚持。坚持在平常中,坚持在每个环节,时时刻刻在坚持。7 k, s( S& A' x$ x' A" e9 i

$ A1 M# o6 B1 ?9 f% g家庭教育的大道理大家都懂,关键是哪位家长能坚持!
2 t2 \  O! P+ Q8 D
2 |$ \2 t/ v+ T7 g; ^: O- p! R6 X- a向家长提三个问题8 v2 z! u* f. _( P# {

1 u  A" V! J2 p) r9 S: y1 U如果说家长是个职务,那么这个职务是伴随着孩子出生自动拥有的,不需要别人任命。- g- Z3 a; R; f0 K& d

% D% Q( m# A( R8 f* i! U4 K第一个问题:你的家长职务现在走到哪个层次哪个级别?+ l' l% \8 ~# n% ~) m/ H/ e
% i+ }, q3 k1 Y* w, j/ \$ L( b
人民日报《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提出的家长层次论有五层。
" M) |5 h) x& z% C2 G- d1 o- S2 v7 ~+ u: U0 d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 I2 [* k/ ~* [2 p* F; I8 b+ ^& O) U* D" k/ B" C6 \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3 S- \) q5 _9 c. W+ k7 _! N( G
' u3 a( @9 Z/ T% M& V! D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5 h8 q" L6 u" f" Z
- R1 W1 {' V; n9 R" Q+ S- L, ~# g0 D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s. [' x. Y% n& h6 D6 {: k& z
5 A6 l$ o' Q. [, w+ Y  _0 W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9 Q9 N& o! C3 J2 P) k/ L
5 {# j( M, [' l6 Q我想问各位家长,除了愿意为孩子花钱,你还会为孩子花时间,你会花时间吗?你还更高层面地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规划、思考与孩子同步学习伴随孩子成长吗?能够始终与孩子成长对话吗?你的思想与孩子成长的步伐合拍吗?我想大部分的家长可能花在物质上多一些,精神层面的要少一些。. g8 _( v2 C3 p* Q7 p1 l
3 I. ]* b% e  X
我们做家长的是否满怀热情和梦想,是否科学做家长、理性做家长,而不是以“父爱母爱的名义”,在有意无意中伤害我们的孩子,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呢?/ [3 x; O- H+ n2 ~+ B/ h: [- I

1 |- q( \/ \9 Y" w: r第二个问题:现代家庭教育的十把刀,你无意中使用了哪几把,伤害了孩子?) e6 ~' \+ r. A. ]

  h1 D$ g/ C0 @. `5 R  V第1把刀:太多的关爱 , 使得孩子不知珍惜;7 C, t! H5 O: y6 \
. n" g( w7 y8 X8 U7 K
第2把刀:太多的唠叨,使得孩子逆反对抗;
  o% }, J! o9 G% V
# b! T! P7 o2 c  A! \第3把刀:太多的干预,使得孩子缺乏自主;" z. D/ x( ]/ E3 B

) [+ ~( n0 I- ^! \/ H0 C第4把刀:太多的期望,使得孩子难以承受;, s4 x4 Y8 [" k
" h7 K, |  S* G' c. K3 N
第5把刀:太多的责备,使得孩子失去动力;
' E3 P! }; t; S
9 l) h- E0 J9 Y& Q( V第6把刀:太多的迁就,使得孩子不知约束;6 b9 u9 o3 V. d) e* f' f: @

+ ]/ h- ^% D+ T+ z第7把刀:太多的在意,使得孩子要挟家长;5 z5 E3 G8 B8 K; N1 U! P' D
) w% z, A! B) ?: `! c
第8把刀:太多的享受,使得孩子不知节俭;9 i) a" l) J" P3 c) ^
: b( F1 U0 I2 \6 v
第9把刀:太多的满足,使得孩子缺乏快乐;/ w% h8 m3 F) n+ o. z

4 Y/ H2 O- L8 w  I" |6 b第10把刀:太多的溺爱,使得孩子不能成长。7 X) r& ~) l1 @7 B7 L4 K
  e& h3 L2 Y+ ^+ ]  J
你以为父母无偿地付出就会有理想的回报?虽然我们付出不图回报。我们要爱孩子,更要让孩子感知我们的爱,不要让爱泛滥,也不要什么都以爱的名义。' m2 v  ~6 V' s2 A$ D

- G0 b! r3 s; {" L) D3 g/ Q+ i随着孩子的越来越大,家长们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 p. [6 q) f8 v8 @1 q* ?
+ b4 _2 x2 M* E/ Q+ X
(1)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到高年级,身心的发展对家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v+ d3 `8 r' z
. A% T1 D. O% l# d$ x- V(2)家长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水平有限、权威下降;3 j. J  p- f1 R/ Z: n  B) R  d

0 S1 ?8 Y3 e8 ~5 I* w0 `/ F(3)相处时间很少,机会减少,缺乏深度的交流;: h  v7 G/ l+ ~" e* m; H

) d/ x' q( F# A1 A8 q6 ^(4)新时代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 i$ f: ^4 U% L7 P) ^
+ w' Q2 R" }. `  _1 y$ o  i) T
但是,不管挑战有多大,对孩子的管教永远是你的事业。因为你是孩子的家长,终身不能辞职不能退休的职务,18岁以前你不管,18岁以后还是来找你麻烦。你后半生的幸福指数就是你的孩子发展状况。
; S; ]7 y. P8 s5 Y
+ J% g* w" [( x' v5 [4 `/ E所以我们家长朋友不要只管现在快活,不管孩子,将来烦恼不断,只要孩子过不好,你一辈子就会牵肠挂肚,这就是父母!; T: d7 {0 L% V0 z; F3 l6 G; K' ~
4 P- |5 ~" Y+ k, {, N9 k3 o2 t( Z+ e
第三个问题,开家长会你提前备课了吗?
. T. v- B6 {/ ^0 z, |# |3 ]/ _6 p% {( r
家长会就是教育者的大聚会,家长是我们老师对孩子教育的合伙人,合伙人不来如何合伙教育你的孩子,对你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上心,还能指望别人上心?老师可以上心,但是效果就差远了。
6 ~1 N' c, P, T3 ?' P' c7 E! M" F
6 G9 w3 ^, k  M1 e+ `家长要提前备好课,至少完成四个环节:! ^6 k) B9 N% X9 P$ Y$ v( P& J

1 l9 J2 b# W4 K2 o& E(1)安排好本职工作,按时参加。如确因工作忙脱不开身,则应向班主任老师说明情况,请假,日后约请老师单独交流,不要错过时机。2 w- x9 A2 x+ ?! A1 y( b# f
+ q* m. n, T- r# C2 `" @3 D' y
(2)赴会前有机会应认真地与孩子谈一次话,带着问题与主管教师作个别交谈,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把问题、忧虑全部提出来,和老师共同研讨。6 \3 \% e3 H. U1 {7 M% s, }
( B# W' N2 o  `! ]* U! V
(3)要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或老师关于学校情况的汇报,重点领会学校工作的进展和教育形势的发展动势,从而明确学校和老师对孩子提出的要求。1 [  Y1 {5 A2 ]5 o1 G
+ _4 K/ _+ @  y) b0 O; `
(4)回来后与孩子认真谈心,交换意见,与孩子共同研究改进措施,制订下一步努力目标。
; P7 {4 k, T3 x4 s. c; y# s
" ]2 ?0 H+ v5 K' h& s) E8 D/ ?教师教学负担重,精力有限,因此,家长要主动与学校取得联系,及时向老师反映和了解孩子表现情况,以便学校家庭共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
5 }* g% M8 [9 E# ~% T1 o# S1 r6 E3 f% H# k4 b
给家长的四条建议
, {7 b4 p$ a: I, t+ E% O. H0 k0 I' G( k  z$ e
我们做家长的要注意哪些呢?& |! C( P) z4 d. g4 s, |1 ^9 ]1 G9 [

1 E3 [! Z6 q. w; P) ^& l1 d; }) X1. 相信和配合学校老师很重要
3 ?) A9 E: u& `; N7 l( Y
3 @3 _+ [$ n3 j. W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边两角是家长和老师,教师和家长的长度可以决定学生的人生的高度。学生是顶点,无论活动的方式还是内容都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我们办学的追求点!- n$ E& S9 m8 o5 x
" Q! J7 s( G" Q
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非议老师,非议学校的规定要求。这不利于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会让孩子增加抵触情绪、投机心理。如果家长不尊重老师,你的孩子对老师的尊重也好不到哪里,学习效果也不会好。' l" ~  b* L* r) y) `/ D8 x
& i  A) z# }: Z5 t! _9 F
我们和家长是教育的合伙人关系,合伙时间就是孩子在校期间。让懂教育的来从事教育。谁都不应该成为弱势群体,但是谁也不能凌驾为强势群体。
4 ^0 N1 n  G4 X! R1 D  D; L4 Z  T; f) Q' i6 m' a$ s
当然,家长如果觉得有什么问题,可以与学校交流,但在孩子面前一定维护学校的规定和老师的权威。! y. B& H2 \% t, \# ^2 H! T

: A  o7 ~" h1 l9 [2. 对孩子的教育要讲究策略
! Z4 D( F* U$ x. a$ B2 E
/ h7 P) p* U/ _. o, Z你知道孩子在成长变化吗?你知道孩子现在在想什么吗?你会与孩子交流吗?许多家长在社会在单位能言善辩,但由于不知道亲子沟通技巧,和孩子说不到一起去,坐不到一起去。/ t) i# }. b$ ^4 _0 A0 K' z2 {0 }# }
1 y+ Z. t  |+ l. L# Z
如何与孩子谈话?这里有几个建议:
& G/ e$ x) M- O7 }
1 j. z  l' z8 }& l& p/ ]首先是抓住把柄谈。  C! }) B/ V" e' Q6 S/ ?
' y5 K6 d; f" a* j! m3 S# O5 ]$ H+ [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如果家长谈话抓不到点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一见面就反复叮嘱“要好好学习”,成天将陈词滥调挂在嘴边,孩子不烦才怪!, m) t- I& X5 O+ w+ f! b

7 q  V9 V6 z8 [/ w7 k9 x如果家长平时多观察,积极与老师沟通,多到学校走一走,了解一些真实的具体情况,那么一旦谈话,“某月某日某时某地某事”内容确凿具体,学生一下子被点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关住他,也不会狡辩托词了,再继续谈下去效果会截然不同。
2 ~/ L, a0 f! W# _9 |! V
( \$ ~7 M! j5 r: y其次是集中时间谈。8 I" u! h& E2 D- {  S: E  G

2 s) Z5 K* f5 n* u3 ?& b学生平时忙于学习,外面任务重,人累,回家你啰嗦,心累,没有喘息的空间,他怎么可能会与你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呢。% ?/ z# o# p3 J- Z+ p
5 |& v2 \) u5 W/ T6 a3 p
因此平时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注意场合,一周或一段时间,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固定时间和地点将问题集中起来,家长提前备课,很庄重地与孩子坐在一起,要么不说,要说则集中起来一次说到位,有力度有深度。
7 a. \# k! {% B( z$ X9 D+ q9 M! t) h
其三是针对问题谈。
; l; i, y" f: t: F
) ^5 ~; E: u! A! _2 o1 X$ R5 P成长中的孩子不可能没有不足,而且不足表现在多方面。与孩子谈话不要奢望面面俱到,全面开花,集中地针对一两个问题突破就足够。其他问题时机不成熟则不谈。
; d: X6 F1 M" o& s, z4 E
  u: S8 K* x0 I$ ?谈的多,面拉得宽反而效果不好。要就事论事,孩子最忌提陈年老帐,与其他孩子攀比,胡乱联系,主观臆断。% j. _  z: P4 f# D  Z# q0 [
( l! K& m8 E) }* s& b; k$ d
总之,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谈事说服他,既指出问题又给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于肯定。相信孩子,给孩子以成长发展的机会,孩子才会慢慢理解家长的苦衷,才会慢慢敞开心扉。
& t# o' P7 N8 G' t; i6 a, e& e
& x) m1 w7 c' \1 i7 \) }* M/ f' O3.需要懂的三种基本教育理论
( s  r# J8 A. I7 p1 `
6 k0 v- }3 Y6 `0 N+ j+ h我们许多家长朋友,出发点是好的,用心是良苦的,但是培养目标是盲目的、教育观念是滞后的、教育方法是随意的、教育知识是贫乏的。
5 {1 W9 \1 m3 h; _5 U
2 B9 \8 O0 d) `3 `9 M7 Q! H5 ]想要当一名合格的家长,我建议家长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以下教育理论。
' j. s! z8 D; H( _" y- Y5 m8 N  H) b3 w/ d1 D" U1 I
(1)最近发展区理论:别老是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比较!
( Y2 _2 }2 E, K7 a- E1 c* r0 R' k  p2 ?8 ~
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 e$ j5 Q4 f) x* o2 r$ T! @2 }! ?  m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我常说的“看起点,比进步。”每个孩子知识能力、情商智商有差别,每个孩子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 R- Q5 N6 J) M' ?3 r& [

" Q7 @4 H6 Q! R$ y我们多纵向比,孩子自己多与自己比,今天与过去比,只要现在的自己超过过去的自己,就应该肯定自己,鼓励孩子。总成绩不够理想,单科在进步也要肯定,这块知识不行另外一块知识相对过去解决了也应该肯定,奋斗目标让孩子目前看得见,够得着,才有希望去努力,跳一跳摘桃子。
: ?2 r7 X# m, {# N6 y1 {; x) B. y3 k( i5 Y6 E8 B
(2)压力与绩效理论: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压力
$ u% I" G' s- |9 J. G
3 Y  ^+ z5 y$ i. Z+ j8 F& _压力与工作绩效成一个倒U型的关系。压力太小不利于激发人的动力,压力过大又使人被压抑,导致不能得到高的绩效,所以要有适当的压力才能有一个好的工作绩效。
  L5 n' B8 [! Y/ F: `! S
: h: Q( i. l- H- u8 ^! A北大清华谁不愿意上?但并非北大清华人人都能上。在努力中实现,在实现中找到成功的感觉,不断的增强自信,才会不断进步。适度的压力是动力。不当的压力是反动力,并非压力越大动力越大。学会因人而异,适当加压或减压。! v2 L! {* O9 m7 c6 C
  z( V4 G, H' {1 `% y  H3 v
我们许多孩子之所以成绩不稳定,要么是家长加压过度,要么是自我加压过度,都会造成荡秋千。过山车的成绩也不是家长需要的,这种状态看电影很刺激,看孩子就要命。每次给孩子提奋斗目标要切合实际。0 V- {( E' j% ]0 V( _. a2 h& Z- l
1 E9 c/ G1 x9 S' R/ B+ Z& v
(3)教育的先天论和后天论:鸡窝是飞不出金凤凰的;丑小鸭原本就不是鸭蛋孵出的. Q/ B1 s- R, |, ^! r6 E" U

' m. y( ?' S& U( r$ o# g9 v7 I对人素质的影响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人的主观能动等等。先天论强调遗传,强调先天的遗传因素在人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后天论强调环境、教育、后天主观努力对人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I+ e% ]5 M  k

8 c% p+ ?2 ?, B2 G% ?% \之所以我提醒先天论不是强调绝对性,而是告诫家长:鸡窝是飞不出金凤凰的;丑小鸭原本就不是鸭蛋孵出的,是误落在鸭窝的天鹅蛋。孩子走多远,家长先审视自己,当年的读书状况,现在对生活的努力状况,爹妈都不一样,何况孩子!
1 _' Z0 d! r; v/ J8 F$ ]( Y2 G0 B% P+ L4 q% z; I
不要再把超越的希望一股脑儿压在孩子身上。要学会加压,适当减压,不能没压,科学用压。不要把三代的压力交给孩子。4 }( x2 x! @+ `2 D* ]3 V; x. t

& G/ o# n$ v/ n( b$ t$ m' z7 _有时我们作为家长的,总有攀比心,让自己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比,结果闹得两代关系紧张,我奉劝家长,您怎么不自己也与别的家长比呢?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将希望寄托在下一辈子上,指望孩子给自己翻本?有点太自私吧。
) S4 T, y9 s$ Q* V! G/ e) g$ `0 M% r: I0 q& h
所以现在,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要约束自己,自己也要成长。比如生活态度积极、热爱工作、喜欢学习新知识等等,自己成天牢骚满腹、东溜西逛,指望孩子努力拼搏积极进取,这种教导没有说服力。
. J0 N/ X1 M# `( X0 _
" y5 c. }; w2 v3 p  o( l7 b+ o2 ?如果孩子的暂时发展状况没有我们期待的好,我们沉住气,多正面鼓励,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对他的失望,不然他泄气、破罐破摔的速度比你还快!
0 z$ J# r3 s  {  h
' v/ K) l; T1 y0 N) ?期待可以随孩子进步缓步增长,但是不能无限期待。有时将这种期待藏在心中比挂在嘴上更有效。我们首先是有保证有一个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孩子。
; i- d7 ^4 |- m$ s9 u( L6 F* q( R4 K! _+ W) a& |
4.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背影长大的,和谐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
4 f, \/ W# [0 f% |, c6 g. \
9 j; C. {" X8 t1 K0 a) B* B) P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终生负责。他来自家庭,他成长于家庭,将来他也营造更高水平的家庭。
% j/ c4 m. o: _0 H
0 X9 S8 }( v. M! s* n所以我的体会是:夫妻关系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大树,是孩子的靠山,没有父母就没有家,更谈不上良好的成长环境。
5 @) e+ D( T5 B
. |: d- s# Z! d8 h现在隔代监护多,老人照顾孩子,只能照顾生活;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养、自己教、自己管。  t) R6 r( |0 L2 {5 [
5 q* I4 j( o% ^7 {4 S) x( s' V0 C
家长要成为学习型家长,家长的学习行为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中小学生的家庭,最好不要经常在家里打牌玩麻将,也最好不要整日里高朋满座喝酒闲聊的,要给孩子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5 p( ]/ x& w, k: l) |- K
% S( i: F  h( h# f9 Y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不管我们在外面如何轰轰烈烈,最终我们还要回归家庭。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关注他的成长,同样可以作为一项事业!' `7 Y( e. l, _) b

! ], F/ j* a/ G% D) g谈几句家庭教育的感悟
8 F7 }! J" u+ C  G4 D" R3 _3 p7 R2 q2 v! o* ]3 U- G7 X2 V( b
最后作为一位过来人,我谈几句家庭教育的感悟:' X; b0 C% y6 ^: q

- O; E( Q% `( a5 C/ O' J1. 你可以不优秀,但是你可以表现很积极。
8 `" e" |* ]0 k' `' I! c: p6 A# n' _1 A% E" a  _7 \7 z
2. 你可以生活委屈,但是你表现很热爱生活。2 B0 m  j- H7 u

" ]9 n! R0 c' d/ @/ ?8 Y3. 你可以很平凡,但是你不能表现太平庸。8 s. ~% O+ v& L1 _4 g
2 i  D" S" X. y
4. 你常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你指望孩子积极乐观发奋自强?
+ G' E+ Z9 }0 g! \4 l- v
, G; H% z3 q& f) I* m5. 你成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你指望孩子努力做事学有成就?3 H! u. G$ Z. E0 [5 s
+ }; E% T4 U5 h. I6 x0 p3 [
6. 你不爱学习瞧不起老师,你指望孩子渴望知识尊重老师?% D" p; o2 ~1 O  F# f4 G
6 l% k# A/ V1 f! j+ W$ u
7. 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背影长大的。* ?* E. I- V0 ~1 {+ f

4 x2 q' v5 c7 O  E2 @7 ]" n8. 每一位成功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优秀的因子。2 k. n+ W) B1 t3 J
! F" g5 e( q! b
9. 每一位失败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潜在的根源。
6 W* y0 p- C- l2 R, F) L$ B2 z0 H7 a: s( ^
10. 管教孩子必须父母思想统一立场一致。2 Y- L& Z+ O" z; K# [
& `6 A+ g! @# F8 \: n
11. 关爱孩子必须理性科学让他感知。: t5 t- c" Z8 D/ Q

$ {. J1 U4 X" `5 G! ~* r8 _- N; i0 O12. 教育孩子是一项永不退休的事业。: i9 |/ ]+ M+ [3 \; `
, R' i$ A4 X1 L/ _# z* R: s% C
家长朋友,期望孩子成才不是说在嘴上想在心上,更要体现在长期行动上。8 c" {" N; ]1 H  k4 I
- Q5 }- r" M9 J+ a, w' Y
家长朋友们,孩子学业成长的过程,有风有雨还有阳光,我们要坦然面对,没有不变的社会,只有我们对孩子不变的心。
1 Q9 {+ |: C& V# B6 n9 r
7 u: {1 Q$ P, Q! s. B0 O% ~# \家长朋友们,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健康的、快乐的、幸福的孩子,然后才是成人的、成才的、扬名的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唯一的评价,多元看待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上天为每个努力的人都准备了一扇窗户,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 ?, C6 O) l- }% y9 }# t
0 u* [+ u. d% E( r% v) Y家长朋友们,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的后半生幸福!0 `0 s5 k' t! y2 {. x: H) q8 o
$ `, a4 J0 G& k. @
转自:人教教材培训
7 P) j7 p$ Z' }1 V) p) x  f% I8 y# X
来源: 新父母在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8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