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税是打入买卖双方的楔子,无论这个税是由谁出的,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双方共同分担的,谁分担多少是由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决定的。 + ]' V P! j% m2 p; [: }
6 E9 Z. b K0 z$ z. n c所以,所谓房地产税,单纯说是由买方或卖方承担都是不准确的--即使钱是由其中一方掏的,但这只是表象。 , l b% S/ \2 O8 w. g' K2 I
/ W3 I: v7 R+ b1 a- I" R& H6 ~2 a税必然是供应的成本,这么简单的道理连菜市场卖菜的都知道,在赋税或摊位租金或管理费用增加时,必然要将一部分税或相关费用加到菜价里转嫁给消费者。 6 B( c. x- B" L8 a; J" @7 \7 ]- t
! y' p: V/ ?/ ]; Q6 D9 ^* ]% k我也悲哀地看到,包括增税在内的每一次调控都引起一片幸灾乐祸、大力拥护的欢呼声。而如今,人们为自己的幸灾乐祸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 S2 J) X. t0 y& e8 U
+ K: ~# w+ S8 ^( m/ O; h: j
到底是政府在分享炒房者的收益,还是要把消费者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想想吧,房价太高的原因不在于税太少了,而在于赋税成本太高了。
. r9 }1 n, W0 `' _' P
7 f, I( G3 m# H; G, X这个税被招来的时候,最终受害的必然是你们自己,那将是超越个税的你们终身将背负的大山--即使你没有房,市场总成本上升的传导机制将使你成为房产税的必然的买单者--而且是终身的,正如燃油税的推出,并不是你没有汽车就与你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