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的“味道”

[复制链接]
查看7175 | 回复0 | 2021-10-6 00: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经济日报
2 C6 i! n) g9 i' ]5 V" y/ s/ x: \8 [- n0 c/ Q
嗅觉是一种独特的“记忆”,虽不如文字、画面那么清晰,却总能长久印刻在脑海里。6 Q& i4 x4 o% I

. @" R! Z4 D; ^5 [1 d! A- s6 B# \; b伦敦希思罗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每天都有无数人在这里相见或是别离。笔者也曾是行色匆匆的旅客之一。拖着两个大号行李箱,装着电饭煲、方便面和老陈醋,异国求学生活便这样开始了。  f9 |7 q8 H& p* \$ i5 j+ L% |6 A
0 E7 b0 C7 a/ M, B2 y) q% L3 I
还记得当时,接机师傅把我送到宿舍,临别前握着我的手说Take care(保重)。当时青涩,第一次听到有人说“保重”,瞬间眼睛就酸了,感觉离开了家、远离了祖国,从此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8 z: O1 q( p: O
6 L# {# O1 I7 X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项目毕业后,很多人问,在两个国家读书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或许是味道。. `6 u, P. M3 |' k1 S3 q( S. T

8 d% y* X8 m( d多年后回忆起伦敦读书的日子,还能记起连绵不断的雨以及它略显阴郁的独特风情,还有混合了草地、泥土香气的城市味道。
- b. D, R" T/ B0 d' V- d
# ^4 m$ z* ^" R8 ]- P6 d7 m- K( _8 Z作为一名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在英国读书必须越过阅读、小组讨论和论文三道坎。尤其是,笔者就读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以对社会科学的深入研究闻名于世,对专业理论的要求可想而知。每节主题课之前,教授都会甩来长长的阅读清单,然后再在课堂上鼓励大家展开辩论。至于论文,不仅要阐明不同学派的理念,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独立观点。7 J2 H; D% L! V3 p; J
  ~5 ]8 D- o- }. k' P! G% f
正因为此,图书馆成了笔者对英国最深的记忆。风雨无阻地往返于图书馆和宿舍之间,手边永远摆着一大摞书籍,还有写论文时一定要准备的咖啡。雨的味道、书的味道以及咖啡的香气混合在一起,便是至今萦绕在脑海中的英国求学气息。
) l0 a1 ]  {5 G+ N" n4 t
8 N- C0 ^: P# b# w' V伦敦的课程结束后,笔者从希思罗机场飞到洛杉矶国际机场。这一次,扑面而来的是加州阳光的味道。; I0 H$ {& s4 [9 b9 D5 |9 z

8 X0 p- c1 q3 A; {, T! F洛杉矶与伦敦不同的不仅仅是天气。如果说在伦敦政经学院学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严谨的学术研究人员,思考传播学从哪里来、往哪里去;那么,在南加州大学学习,则更像是初入行的菜鸟,在实战中“摸爬滚打”。2 i3 a7 M" t+ }+ }3 l" m9 b: y! [
# [. z$ p& m" q+ t7 O1 R2 e
在洛杉矶求学,比萨的香气如影随形。: `1 X1 b" `% |3 D  Y

6 ]2 E0 _3 M+ E# [1 l& l( `/ r记忆最深的是一门创业课,教授每次都会带着比萨来到教室,一同来的通常还有好莱坞制片人或是硅谷创业者。大家一边嚼着比萨,一边分享那些年踩过的雷、摔过的跟头。
8 F* d& C; G, Y4 J  n
+ O; D9 n% `  z: x& n6 s课堂外,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小伙伴一起,一边吃比萨一边头脑风暴,为各种创业项目写营销策划书则是我们的学习日常,比如为国家公园提供传播咨询调研服务、为连锁餐厅撰写社会责任战略发展报告、运营初创公司的新媒体平台,在好莱坞的视频制作部门打杂等。还有一项最不像“作业”的作业――在没有邀请函的情况下,混进一个电影节派对。$ ^6 B/ q' }4 l; a9 P. l

, n2 k- S' z0 @, p在这里,没有人把你当学生,久而久之,自己也接受了这个现实。还记得最后一堂课,教授特意穿了一身燕尾服“隆重出席”,并送给我们一句话“The real life is hard(现实生活是残酷的)”。这是最好的告别,也是最好的开始。' q4 I' A1 T! S5 H" _8 I! j
8 B* a+ ]5 m& f
其实,异国求学除了完成学业,更有意思的是从一点一滴中感受城市的性格。
& M7 A. I: o4 g# |- o6 ?, \3 g( M, [' [7 Z5 j
平日的伦敦内敛又文艺,还有一点小幽默。就说学校图书馆这么严肃的地方,每到考试季都会24小时开放,中央巨大的旋转阶梯仿佛寓意着学术研究没有尽头。不过,也许是为了帮大家减压,这里居然辟出了一个小动物园,很有点“英式幽默”的味道。5 c+ H0 v2 H' c. {8 x9 t( B- l
& Q/ m0 X+ N4 Y% w$ p
一直觉得,伦敦最具“英伦风”的地方是带着潮湿气味的地铁。不同于大本钟、塔桥这些打卡景点,地铁每天运载着上百万人穿梭于伦敦的各个角落,与伦敦人的生活融为一体。许多地铁站都有一个暖心的传统,那就是在地铁站口的白板上手写一句励志话语,让来往的人们驻足片刻,喝一碗心灵鸡汤。忙碌的工作日,白板上会写着:“生活中,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环顾四周,无论你看到的是友谊、忠诚、微笑还是爱……都是财富。”浪漫的节日里,白板上会写道:“我们不是通过寻找一个完美的人学会爱,而要学会用完美的爱去对待不完美的人。”
* f# H8 j- |6 Z: J. \' v" m5 z' a% B6 f, {# ], D+ q: `5 c! [
仔细寻找的话,地铁站里还会有“彩蛋”。比如贝克街站的墙上,能看到用许多福尔摩斯剪影拼成大号福尔摩斯;比如《哈利・波特》的书迷都会去国王十字车站打卡九又四分之三站台……7 C2 q. b0 A( v( M  s, K, l( u8 F
% Q) w' y; v. R" ?5 D  R: u" H9 a
工作日,地铁站里经常能看到拄着黑色长柄雨伞、西装革履的上班族,他们表情严肃、步履急促,匆匆而来又匆匆消失。到了足球比赛日,球场和酒吧外的地铁站格外热闹,球迷的呐喊声、歌声夹杂着酒精的气味弥漫整个车厢。这大概就是伦敦最“反差萌”的地方。! W6 C1 ?' J/ W, w) f

. l, Y" o& b5 l% G洛杉矶人对体育同样狂热,不过是橄榄球。橄榄球赛深深渗透在美国校园文化中。一入学,教授就说,如果没有在主场看过一场比赛,人生就是不完整的。特别是南加州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同城对决”。两所学校距离只有10英里,又都是橄榄球强队,每逢比赛前一周,两所学校就会全校总动员,热火朝天地“备战”,空气中都是紧张的味道。" F7 ~; u# i4 N" w

9 ~: x0 B# e! _  q1 s" _8 @南加州大学的精神代表是特洛伊。比赛期间,“特洛伊家族”的活动极为丰富,校园里随处可见各种展台,还有篝火、音乐表演、烤肉等,借以提升士气、鼓舞斗志。同时,为了防止对手恶意捣乱,两校都对各自的“吉祥物”严加保护:南加大会把学校广场上代表性的特洛伊铜像用胶带纸严严实实地封起来,派志愿者日夜守护,以免铜像被对手泼上油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会把标志性的小熊铜像藏起来。带着一点恶搞色彩的赛前习俗,已经成为两所学校助兴橄榄球赛的传统。  f9 Z7 q0 a. _2 P7 Z. d+ J
  _" h$ j% p/ F2 u
年少时,觉得世界那么大。人在异国他乡,才真正体会到“根”的意义。伦敦的雨让人留恋,洛杉矶的阳光让人沉醉,但都缺少一份归属感。直到第一次在外过年,留学生们一起手忙脚乱地做年夜饭,听到电脑里春晚的歌声,闻到饺子的香气,不由得感叹:“这味对了!”
. D7 W- y6 p* M: E3 s, y* V' X: L9 Y0 V/ B- b  I
毕业后,从首都机场T3航站楼回到家,终于吃到一碗飘着醋香的面条。这一刻,知道自己不必再在机场故作坚强地告别,不必在国外租不到房子时还对家里“报喜不报忧”,心中满满都是安宁。而国外收获的学历和经历,也让我站在脚下这片最熟悉的地方,走得更远更坚定。(经济日报记者 吉亚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