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T' A `+ s) u: \1 ]* H' G: d/ _/ u
过去,在教育领域怪事不断。一些有钱的中国人,出国拿到外国国籍,通过一番操作,便能更轻松进入中国名校读书,走出了一个人生赢家的‘捷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利用培训机构获得了丰厚的收益,让育人为本的初衷,也变了味道。$ S) X+ _* ?+ ~4 e$ c% a3 U$ t
8 w; i( C/ K6 _) j: \0 p3 R1 I% a6 Z; p$ ]0 i
不过,就在最近,国家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就意味着“双减”政策正式落地。此项《意见》将杜绝学科类培训机构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让教育这只“吞金兽”消停了。
) a/ G% b9 l. s6 A: x' e+ e在这一政策之下,教育相关的金融产品大幅下跌,包括好未来、新东方等在内的多家教育企业。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转型还是转型成为了当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 q1 s9 L, ?8 V( u7 i: l/ S) D ?
4 u% i- \: g& r' C* ^' o; \, _8 e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教育成为了家庭开销的重要一部分,而培训机构不仅加剧“内卷”给家长和学生带来焦虑外,更是让贫富家庭之间的教育出现了一道硬性鸿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可以通过培训机构为孩子补课,而家庭经济差的孩子,只能靠自己努力。
" i4 ~. \+ E8 W# u/ T
- l! ~, g5 R# z0 r" s) A- A或许,缩小贫富差距,应该从教育着手。5 e& s$ }0 s+ G1 h3 \1 \- o
/ F( o$ B6 c# e0 b
) j7 r/ b) s0 x. c2 J$ p8 [据悉“双减”政策,将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于现有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也将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而且还对校外培训机构作出了各种要求,要将节假日还给学生,并且让孩子从“内卷”中挣脱出来。另外,对于线上培训机构也有新要求,要禁止“拍照搜题”等影响学风的‘便捷’,让学习回归正途。
! N8 E9 k1 l `至于“外教”也做出了规定,以前有些机构在外籍教师资质方面审核不严,导致了一些问题,而这次要求机构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方面,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o( f7 t0 d" N: f, V
+ ]5 N, c0 j) j: F! c- t1 x7 O
8 M6 z2 R" n8 S0 q1 O4 A- x, ~让人拍手叫好的是,将教育与资本运作阻断,让教育回归到育人为本的初衷,或许会有利于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更多老百姓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毕竟,当教育成为了一种买卖,那么教育可能成为一种“奢侈品”,成为普通家庭不敢奢望的“东西”,守住教育为公的本心,中国人口素质将会持续提高。- W. v! p" |3 G* f, X4 y# P
当然,对于《意见》可能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看法和观点,都应该建立在教育是公益性的角度出发,而不是“盈利性”的。因此,从长期来看,至少从《意见》的动机来看,绝对是正确的。+ l4 O$ X- y* ^0 F3 M+ o
9 m0 ~4 i3 K& j; C7 D! ~% K3 s% _
期待,“双减”政策能够发挥作用,让当前的“教育内卷化”降速,让孩子们从繁重的‘识记性’学习中得到解放,这或许会更有利于孩子们创造力的提升,有利于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大学生亦或是科学家。" L0 h \5 H$ Z$ |" A, J& @# r
无疑,这一《意见》可以看成是一次教育‘再造’,当然对于未来的事情,我们很难预测,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该忘记教育的“公益性”,千万别让教育成为了一桩买卖,否则会让许多人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9 O/ D) {4 M6 R' U6 \' v
7 }& c6 J3 D; N5 I- Y
. o7 r: c |& m$ N; I或许,有人会为资本退出教育而担忧。$ W; u! i8 }. Q+ J0 J$ b4 n
毕竟在一些人的认识之中,没有利益可图的领域,很难吸引人才。当然,这种认识可能没有错,但是别忘了教育与其他领域不同,教育有着国家、社会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背书”,应当具备公益性和普适性。8 A- u/ @$ m& h, U
& t+ S# }# L, c. E, x
因此要相信,未来中国的教育会越来越好,最终走向人力资源强国。
9 y+ d# ^+ q1 T3 n# Q& C
/ ?# w4 ~2 i: u3 N+ f;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