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E. _( z& R8 Y2 A* q$ G" S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先行者,孩子是效仿者,玩,也需要教。6 B3 u& m$ U( z: O/ {
作者:随遇小安(爸妈精读作者)
/ a/ j9 w4 l: m9 W8 ^. p- c) W* k% h最近,有一个视频火了。
' H" E0 s b( U暑假期间,家住河南洛阳的刘女士,担心自己5岁的儿子老呆在家里看手机,影响视力,几番劝阻都失败。/ \) z% U- _* k; b
后来她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儿子睡着后,在他双眼旁边画黑眼圈,骗他说是看手机弄的。5 ~. s9 n3 c2 X% ], t* C7 K9 m. T
儿子一开始用力擦,奈何那些化妆品是防水的,擦不掉,他相信了妈妈的话,当天一个下午都没有碰手机。 O/ m; j. s& U4 g7 ]2 i" n* X: |+ \
晚上洗澡时,妈妈偷偷擦掉了“黑眼圈”。第二天,又骗儿子说:“你看,你一下午没有看电视,这黑眼圈就消失了。”
' |) U1 b: m4 t8 U6 | X其他父母,看到孩子一直玩手机,就开始破口大骂,最终换来的是孩子的厌恶和反抗。3 @1 Z$ I: I/ j3 q- J5 ^
刘女士用幽默的“玩乐”方式,轻松化解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懂得看手机的危害,从而行动起来。( N' C, w( n9 g/ U' v8 i8 q; X0 u" S
这位妈妈的经验告诉我们:玩,是一种最高级别的教育。
* {, F f8 V4 I/ u& @- ?7 {; g a, P7 Z
# i* a( T( c1 T( M. Y* u5 I0 O, U
5 a0 m' s* S" q5 J/ w* W
/ Q9 u( g/ j" _6 g [: ]5 x
6 C9 H; N0 r" P: P! i! ^% y玩,才是孩子的正确成长方式
* M$ ?0 D6 ^& }# n2 _3 L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命,生命就是游戏。”+ k4 C, z& r4 j' k/ E( Y, J
有些家长特别担心:自己的孩子这么贪玩,不务正业,以后会不会变笨啊?
8 L/ M1 P8 }7 ?" S6 w) m2 g关于“贪玩会不会变笨”的问题,生物心理学家马克·罗森茨威格曾用老鼠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 s7 t9 J, R7 o/ Y2 D6 n+ G& z: d" Y他找来一批同等遗传基因的老鼠,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下生活。" {5 y: V+ ?* y
第一批放在“标准环境”。三只老鼠生活在同一个笼子,每天给适当的水和食物。+ i9 f% ^3 Q( b& Y; h G0 a; o
第二批放在“贫乏环境”。一个笼子用三块不透光的挡板隔开,几乎没有刺激,每个隔间放一只老鼠喂养。. @" q' d: n% E. V7 H
第三批放在“丰富环境”。十几只老鼠生活在一个宽敞明亮的大笼子里,里面有秋千、滑梯、木梯、小桥及各种玩具。
% h1 Q- W9 o: m+ L7 K7 B9 L几个月之后,马克·罗森茨威格惊人地发现:“丰富环境”的老鼠最“贪玩”,“贫乏环境”的老鼠最“老实”。
0 B5 |; v. i8 ?; y6 S& L" X: O他把这些老鼠的大脑解剖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会玩的老鼠大脑发育最好,聪明的孩子也是玩出来的!: k8 H7 V% K0 b5 c% d) p; ?* ^) h
所以,家长不必担心孩子贪玩会“变笨”,相反,会玩的孩子更聪明。8 I' `/ c# F! G; G3 w) g: w( z
芬兰是世界公认的孩子成绩好、创意强的国家,整个国家的孩子没有考试,只是“玩”。
, q K# s/ M' n1 D4 P% c. }父母想培养孩子的美感,直接带他们玩色彩;孩子画画只是在表达自我;森林里恣意玩耍的孩子,不需要说出每棵树的正确名字……
8 [+ n/ f( D. F孩子们自由搭建一个空中坠毁的“飞机残骸”,就学会了张力、平衡、建筑构造等基本知识。
; {4 _: k" v& d: h3 p) C《疯狂的小鸟》创始人之一彼得·韦斯特巴卡,就出生在芬兰。8 B0 d1 }/ \; Y! A; ^( {. D" E
聪明、有创意的孩子,都离不开“玩”。
. Q# e6 v2 q n) ^- ?% o0 M& N“玩”不是玩物丧志,而是玩中明志。孩子们通过各种“玩”,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潜移默化中,找到了生活的“奥秘”。8 P+ a1 w- f( t' ~8 U
玩,是孩子们开启人生的“钥匙”;玩,才是孩子的正确成长方式。9 l q9 R, @, X. p: R7 z' G
( H+ H2 N; J) f' }9 j3 A1 G
! W( {& s# }* Y, H. k' J3 Z) f8 f
; G1 G- x$ }$ Q8 ?+ B/ k
: f4 l5 Z5 P/ c) f/ M% p% g' S) u$ |
高质量“陪玩”的父母,创造高级的快乐" S5 ~+ w% Z1 e' J7 m0 l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父母很逗比是种怎样的体验?
0 E+ T# W; z# }一个高赞回答说:9 _# j4 M4 w+ t" p& q) b
有一年夏天,我妈趁我爸睡着了给他涂了手脚的指甲油,对,大红色,我爸醒来刮了俩小时…
+ o/ w8 |& z+ i8 }然后我爸一直念念不忘这事儿,终于有一天在我妈睡觉的时候把她刘海剪成了樱桃小丸子,我妈醒来差点哭着要离婚。
0 p- Y0 ^& H, J% K7 z2 b这对爸妈简直一对“活宝”啊,试想,他们的小孩怎么能不快乐呢?$ e* O+ _! v O: F+ Q' X5 V
罗曼罗兰曾说过,真实的、永恒的、最高级的快乐,只能从三样东西中取得:工作、自我克制和爱。
K% d- Z3 }7 n" C* w7 E) q* x父母对子女的爱,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陪玩”,高质量的陪伴,可以创造最高级的快乐。6 k5 W/ w6 h8 i% {
邓超是娱乐圈公认的“爱玩”爸爸,每次他和孩子们的互动,都能引发一阵“群嘲”。4 J( w' f+ }% O A; M, {8 s) A
邓超曾把家人的地位进行排名:1孙俪,2等等,3花花,4邓超。
9 c8 D# N* {6 V! ^有一次节目,邓超刚想摆正自己的家庭地位,孙俪立刻怼他:“你敢吗?”
R- C/ V5 |' b. x# N$ c这份“卑微”到骨子里的“爱”,渗透在他每一次和孩子们无厘头的“玩乐”中。. `1 p- k! p5 `; L' b ~
等等和花花把爸爸当成了“工具人”,花样百出,令人惊奇的是,邓超还乐此不疲。
+ A Z% M, T+ Z5 N等等哥哥趁着邓超讲故事睡着时,打了一个“响锣”,震得邓超魂都找不回来了。
0 P% f. V9 V+ G" K有一次,花花妹妹拿邓超的头发练手艺,弄得他直“求饶”,十几根橡皮筋扯着头皮,想想就疼。
# ?6 ]$ R7 B B! q9 n4 J邓超还自嘲地问网友:“你们会这样对自己的爸爸吗?”
Z4 t2 I8 S- ~4 P+ g& _% U很多网友都回答“不敢”。
* [% T9 P. S! e6 F疫情期间,邓超为了给两个孩子解闷,费尽心思制作一套“滑雪工具”,两个孩子来了一场“特别”的滑雪体验。
% ^# v8 Y C' a6 D; b* _邓超在娱乐圈傲娇霸总的形象,一到家里就被“贬为庶民”,但他却乐在其中,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 n7 w6 F9 B/ T+ }有一次,邓超准备去录影,花花怎么也不肯放开他,他十分心疼,微博上留言:“我决定息影,当个全职爸爸。”
$ d+ T* I& m- x1 t- U8 \2 R) a为了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事业如日冲天的邓超选择了“息影”。
' X g+ h6 V+ g/ w) n% P; `虽然鲜花和掌声让他心生欢喜,但是,和孩子们的笑容比起来,邓超觉得“陪孩子玩耍”才是他追求的高级快乐。( |- A0 t) O/ I/ ?: e; c
/ E, i- H5 D2 K
/ ]. j$ e% ]" [' L/ Z优秀的孩子,身后都有“会玩”的父母
_7 X/ F7 S2 H' h: ^( g4 p% D 最新综艺节目《不要小看我》,迎来前奥运冠军邓亚萍的助力,节目组准备进行一次运动PK赛,主持人王弢征求各位家长的意见。
: c" v6 {. a3 h9 i% ?2 L+ p% `王弢问:“各位家长是否支持比赛,并接受有可能失败的结果吗?”
, y8 p; ?' T1 [看到力量悬殊的两个队,维尼爸爸、张张妈妈和桃子妈妈一致反对。
! K8 n5 H& Z5 U维尼爸爸说:“他肯定会觉得自责、伤心。”害怕比赛结果对儿子产生负面影响。
6 i! b) w& X' N7 b% n张张妈妈说:“我怕其他小朋友会怪他。”担心孩子因能力不足让队友感到不满。: o5 Q+ w+ U/ f9 ~3 C, X6 W
桃子妈妈说:“其实她(桃子)不想比。”还指出比赛存在的不公平性。" B7 Z* s: u& b
比赛都还没有开始,这三位家长就打了“退堂鼓”,单方面终止了这个游戏。反观孩子们,训练失败了还在咬牙坚持,也许,孩子比父母想象的更坚强。 _) w' r$ |$ W0 t" ]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先行者,孩子是效仿者,玩,也需要教。
; Z: `5 a0 v6 |) |6 ], R超级育儿师小七老师说:“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
& ~2 D$ }- _$ y+ B+ c8 u那有什么从天而降的优秀孩子,只有循循善诱“会玩”的父母。4 y& Z4 V3 p$ x. d: C' [+ [+ B. `
2 M8 t& N7 J. D1 r
4 v) B& X: N( t2 L9 A2 U) t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任职期间,都会随时抽空陪孩子玩耍。7 U/ k* |. f% L$ `
令他感到特别骄傲的是,竞选美国总统的21个月内,他从未缺席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
0 B5 F6 g% F- K' ~有一次,他甘愿当女儿的司机,父女俩一起去开碰碰车,他完全沉浸在欢乐中,女儿笑脸灿烂。& h: }5 g9 B( [* N6 o" g4 e
这位日理万机的总统,放下身段陪孩子玩游戏,让孩子没有距离感,放心大胆玩。7 ]0 G# @4 |6 H$ ^* c5 y) C
这样“欢乐”的家庭氛围,一直影响着奥巴马的女儿们。后来,奥巴马小女儿考入了密歇根大学,大女儿进哈佛大学就读,还成为了“网球公主”。
6 } ` [+ x& u2 B* k! H* _奥巴马说过:“我不会是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一位好父亲。”
) _, l7 U& _3 q I" G' D/ b退休后的奥巴马,回归家庭,继续享受他与女儿们的欢乐时光。7 q/ A; w$ }' N% W0 O
“会玩”的父母带出“会玩”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长大,变得开朗、自信、优秀。" w. F9 ^" P0 Q" l1 b
普通的父母千篇一律,会玩的父母百里挑一。
, N: o1 j2 M2 T) @9 x/ x1 g. s父母只有成为那个“百分之一”,才能让你的孩子变得“百分百满意”。
" y# L) N: `/ e t0 X
, S1 O4 B" j4 J- P4 {) _/ h0 c
8 U6 E( L+ T( @- d
8 d r% G* G9 q9 {: F1 x8 J& _- _% h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教育不是管理,是示范和引导。”
( O' L& J+ E* H0 a a* h5 D儿子郑亚旗小时候玩耍影响他写作,他宁可赔上十几万的违约金,也不想抹杀儿子的“玩耍兴致”。
9 x/ R3 o4 {% Y, L儿子不喜欢学校的“古板”教育,他干脆让儿子退学在家,边玩边学,俗称“念私塾”。期间,他还自编了10本教材,供儿子学习。
/ U' W4 V" E B8 l2010年,郑亚旗创建了“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任CEO,成为父亲童话的推广者。即将上映的电影《罐头小人》,首映日就获得了“猫眼”预售票房冠军。; _6 d& E6 C; z: c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做正面的示范和引导,孩子以后的路会越长越顺。
) F+ v7 m- `2 I, M1 K' Q玩,是父母对孩子的最高级的教育。/ l* U2 ~, _- Y C% U6 T
愿孩子们的生活不再只是书本和作业, 愿父母们放下面子,陪孩子疯狂玩一次。3 c% Z; G" l: q3 h/ j
: T( @" c2 u) C7 }5 I
+ u$ u' Y% m9 }9 u, q
作者简介:随遇小安,富书专栏作者,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 T6 b7 Q5 K9 }/ I6 b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