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既要强化教育,又不增加负担

[复制链接]
查看1614 | 回复2 | 2021-10-4 05: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明日报记者 靳晓燕, Z" r1 l5 |6 ?3 _& u2 h$ ~
% o" v/ ]4 P7 ?7 y
重大主题教育相关内容进课程教材,是否会加重学生负担?
2 d1 D2 B; v) ]- F
, w7 X6 f" w; b/ B" B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学生减负是个重大课题,需要对负担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同时也需要对如何减负进行积极大胆的实践探索。在研制这些指导性文件过程中,始终关注着这个问题。
2 i% E: P1 ?; Z. Y# r' K9 A
; I( X) Z4 n! [* X  Q/ T, ?. g“减负的目的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对于学校教育来讲,在规定的时间内,比如小学一、二年级,一周是26节课,三到六年级一周是30节课,初中一周是34节课,做好两个事情,一个是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意义、有价值,另一个是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富有成效。”申继亮解释,有意义就是对学生成人成才有帮助;有效就是学的东西不是简单应付考试,是对学生一辈子都有用,也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要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活动,能养成一些基本素养。设计这些重大主题教育,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应有之义,这些重大主题教育,从根本上确保了育人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 W6 n- P9 H/ j/ f
! e: K4 r0 u5 }7 ?
申继亮说,这次发布这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使主题教育内容更加系统化,克服碎片化,提升育人效果。否则,一件事几个学科都在讲,小学讲、初中讲、高中讲,没有递进,反而会浪费时间。从这个角度讲,提高效率学习的一个前提,就是要解决简单重复交叉等问题,使主题教育有一个系统安排。这是有利于减负的。
+ [. \" j, D4 x( Y  u' U0 S
9 p: I1 h+ j% N! ^7 b) E“这些主题教育不是增加知识点的记忆,而是强化素养教育。”申继亮指出,比如革命传统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英雄气概、政治认同、高尚品德等。劳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再如国家安全教育,要让学生有底线思维、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等。这些教育落实好了,是一辈子管用的。指导性文件的发布,就是要强调每一方面的教育都要有鲜明的育人立意,做有用功。
/ A0 C- i! s3 V( q  m" M5 O- R0 B5 R. T1 ~: l
申继亮表示,设计这些主题进课程教材的时候,还强调了育人方式的改革,不是简单地老师讲、学生听,而更多地强调育人方式的多样化,如考察、参观、调研、研讨、辩论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解决机械记忆、简单刷题等低效问题,既把主题教育落到实处,又避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8 o! e/ V8 a, T' N" o0 `& N0 j5 A, Y% J4 M" s) m# E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5日08版)
+ I7 i$ V  V. A. s! f; A2 W
4 Q# s; ^  |% X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恒利骗局 | 2021-10-4 15: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能量 必须点赞支持![赞][赞][赞][赞]
晨耕雨读钒 | 2021-10-4 19: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的学习时间太长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到大学,研究生。出来一般26.27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