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废掉补习班,“教育黑市”繁荣怎么办?

[复制链接]
查看4792 | 回复11 | 2021-10-4 02: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视频加载中...& G6 t' \4 J( k6 Q
. J3 Y  C) l# C2 l: M+ j
【视频/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马前卒】 7 i$ i* D1 y, v6 F
3 v, ]/ G; t6 B' b
大家好,欢迎收看308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4 [6 C& H1 j. f8 L" o1 g; }: e" h  S- O+ J4 D, L; Q, h, Q  c
7月下旬最大的新闻,毫无疑问是政府一刀切禁止全部培训班的新闻。7月29日,各地公布了国务院文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第13条规定:
5 s( I7 `3 Q$ Y+ D6 \* N/ s: ?, d

. b& s9 i. o! Y6 M# X) B8 `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 A  d1 f% ?* `% \3 h# P5 v: x* K# @

* P5 \) _# p# D9 X; S7 B8 s这在经济上完全消灭了应试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存在基础。 % W; J& H2 R* a  I8 a8 O3 M

5 T9 `# _! u. z文件第14条规定:
0 z: |# X/ f. v7 J& C$ Y8 v
$ F& v- I! B4 C$ ]" R+ N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2 h' t. _' u+ U5 g- j: Y

# P3 e3 y- p9 t* T3 _1 W+ M! M这在时间上基本消灭了培训班的存在可能性。 8 z$ @) U/ P) O4 m* Z/ P
$ x4 h) K* F6 P3 y; R8 L
7月30日,教育部发出配套文件,指出
7 A. n/ `& @7 Q, B( H# X4 S2 S

7 |( \6 ~& a" _, P$ p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都属于被禁止的学科类教育培训。
6 o! T; j. t4 ~* g8 f
/ B+ ~# [' {% P+ x* e, E/ \/ M
督工,上一期节目你就预告,说要谈谈这个问题。现在文件全出来了,你怎么看待国家政策?
6 y8 {' C2 Z( F% ^5 S* J4 \0 `
4 D2 ~# W( R0 L6 Z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过了22年,到1999年,大学全面扩招。现在距离1999年又是22年,中国也该搞一次重大教育改革了。
5 _1 F& ]) \% e! }2 H3 @
$ S* ^7 [0 D- q$ b4 K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的总和生育率降到了1.3,已经低于日本。每2个成年人只愿意生育1.3个孩子,未来人口暴跌是必然的结果。5月份,国家开放每个家庭生育第三个孩子的权利。但是普通人基本没什么兴趣。比如说,常州市政府针对中央新政策做了民意调查,发现只有4.29%的居民考虑增加生育。 3 Y7 V# |7 i, x; y1 `

% ]; d0 i# j" t4 ]0 e
马前卒:废掉补习班,“教育黑市”繁荣怎么办?-1.jpg

7 }! _# g( ^: ?& s4 x; x6 G8 }
/ B8 d5 U8 `7 f; b+ L对于增加生育的顾虑,96.14%的居民认为包括育儿时间精力问题。
  r9 K/ P) s$ m3 f* i/ |) N! W* C  G. [5 N/ G. E
马前卒:废掉补习班,“教育黑市”繁荣怎么办?-2.jpg
/ H7 @( \6 {# g+ O* R

1 v& {' I. x$ A( I6 f5 H8 m- z6 {' K所以,就算是为了提高生育率,保证人口正常更替,中国也必须降低普通家庭承担的育儿压力,否则中国经济必然会受到人口暴跌的沉重打击,甚至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创造财富,当代人无论攒多少退休金,到时候也买不到商品和服务。 8 I* y0 C5 n; q
$ D: @5 P  x1 A/ T4 Q! |: Y  |5 ~
就我观察,育儿压力主要来自于提升阶层的焦虑。自古以来,中国的阶级流动性从来没今天这么好过,竞争的公平性虽然还不完美,但也超过历史上任何阶段。但恰恰是这种进步环境打击了生育率。 . L: x6 E. U& {2 c
- ^8 A7 I, @- O  D/ e
过去,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家庭没有资格考虑改变下一代命运的问题,反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去养孩子,没什么心理压力。现在每个家庭都有资格加入竞争,都不接受子女降到比自己低的阶层,所以拼命给子女教育投入资金,和邻居、和全国的同龄人争夺学区房、竞争考试成绩,没钱也要想办法自己辅导孩子做作业,准备考试。这些任务消耗的资源也养活了几十家市值上百亿的课外培训公司,占用了普通人的绝大多数精力,很多家庭供养一个孩子都精疲力尽,当然不愿意生第二个第三个。 0 O6 d* b; X' k2 |: Y( y" \

7 M; C0 U3 N4 }7月底,中央发文件,直接干掉了几乎所有的课外培训班,无论结果如何,目标肯定是减轻家庭承担的教育压力。但是,影响历史走向的重大变革,不应该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措施,必须要在经济和道德方面找到足够合理性,否则将来对历史肯定交待不过去。 7 b0 L, l8 K$ }& ~$ k6 B
' j) m  S3 R& {4 i/ B7 C4 n1 b* z
从历史上看,父母使用自己的合法财产,给子女购买额外的教育资源,这在以往的社会被视为个人自由,历史上几乎没有国家禁止家庭购买教育资源的先例。而且教育有很强的溢出效应,一个人获得较高的知识水平,不仅可以让自己获得竞争优势,还能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增加创新,给其他人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历史上几乎所有社会都鼓励家庭教育投入。现在国家直接禁止了商业性课外培训班,就有义务向社会证明新的教育格局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2 }2 y. G( i0 B# i3 [
$ U) @/ p" ^- q& _1 ]+ P4 z
国家禁止培训班,最直观的理由是公平。虽然每个家庭都可以购买教育资源,但是不同家庭的财富水平不一样,购买的服务也不一样,富裕的家庭明显占优势。这也是普通人育儿焦虑的主要来源。无论你在子女教育上花多少钱,总有人能买到比你更多,更好的教育服务。2 o$ E- R7 t6 [. ~4 Y% \+ n

: y& d- ]! v" |! V& W3 s这次国家发文件禁止培训班,第一条就指出,本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 n3 E6 R% M8 U8 y5 Q8 y

5 z% D! Z! j) J& {% N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 l! L6 |5 r9 L  l- G3 C3 ^3 {
9 y: }9 J  P9 h# o, k6 R# W% V# U
所以要禁止营利性的学科培训。 $ _( h- e  t7 m  m5 v. S; d

4 w8 r5 E, }  H0 ]& h  Z% A! x; ~6 v但是,普通人用自己的钱购买教育服务都有义务考虑公平问题,都要受到政策限制,沿着这个逻辑往下说,国家用所有人的钱去搞公立教育,当然要更多地考虑教育公平问题,否则治理私立教育机构就缺乏道德制高点。现在的人会质疑国家政策的出发点,将来的人会质疑我们这一代人到底要不要教育公平。 ) X/ `1 q* ~! e: p

2 x) m3 c: a& T6 R! O睡前消息过去很多期节目,关注过北京几所小学在鸟巢奥体中心开运动会的消息,也分析过湖南县城耗尽教育资源,找不到教室上课的问题。刚开播不久的第79期节目,我们就提到,现行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以县为基本核算单位,地区之间的经费分配有天渊之别,这制造的不平等和焦虑并不比培训班少,否则湖南的家长也不会围攻教育局抗议了。 1 V3 S+ Z  @, b8 R; C- O  Y
: u7 V/ O; q2 Z% O
其他的教育不公平也有类似的效果,比如说学区房实际上是赤裸裸拍卖优质教育资源;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占有畸形的高考录取率,是基于封建身份制度分配教育资源。这些现实中的教育歧视,消耗的是全国人民的税收,反过来又给全国人民制造了焦虑,打击了生育愿望。如果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反对课外辅导班,那就要理直气壮地要求公立教育资源均等化,保证所有中小学提供同一水平的教育资源,保证所有人拥有同等的高考起跑线。 & B2 `; o( ^/ u( m( y- z! Q
! z  v2 N- `6 v% A6 G7 A8 u
这次的文件,第16条也提到
0 P9 V! L( J& d. I! U& E
1 E8 r- @- O; g( Y% \/ B
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
! c( d* V/ e8 z5 g

) W( m* h! J, U# h- z如果国家真的想减少家长的焦虑,最好赶快承诺一个改革时间表。先公开承认当下有多大的教育落差,然后让普通人知道,需要几年做到北京海淀区和西部山区的学校教育资源相同,录取机会平等。否则,无非是把培训班焦虑变成高考移民焦虑,学区房焦虑,人民还是会在焦虑中继续减少生育,甚至不生孩子。
* M$ q1 x, T* W, j
5 W; A! O" q7 c* N, r" K" L公平问题之后,下一个问题是教育的效率问题+ _% R" n- H' H3 n6 U0 Q

# B. {4 T& c$ {( s2 w% y: m% ?" u家长购买教育服务,客观上是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但主观目标并不是学习,而是超过别的家庭。如果别人家孩子知识水平普遍是120,自己家孩子就算达到100分也不能让人满意。而如果别人的水平只有30,自己家孩子能到60分也值得庆祝。 ' P$ y/ a7 L1 m. e

" G# w- Z. ?7 d7 U& D从这个出发点来看,废除商业化的大规模培训班,大多数家长并不会因此放弃竞争。相反,他们会雇佣一对一的家庭教师,相互交换辅导能力,继续培训子女的应试能力。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购买教育服务的性价比会下降,同样的钱买到的知识会减少,但父母并不在乎,因为其他人的购买效率也下降了。只要花钱能买掉相对的差异,他们还会继续花钱,至少会因为邻居雇了家庭教师而花钱。
$ s! l$ N& h4 ~4 {/ t6 G  [+ o6 e" m! z: ~
就在国家出台禁止培训班文件的前后,安徽出了一个查封私人补习班的新闻,教育局发现有个老师假期用独栋别墅当教室,搞小规模培训班。政府宣称要严厉禁止这种行为,但如果老师辞去公职,以帮朋友管孩子的名义继续开班,恐怕政府也没什么办法完全禁止。这可能就是未来的培训班形式。
& k* `! b3 S! S$ x
, v# t( K0 I, S* a( a7 }这几天网上还流传一个新东方公海补课的段子,连俞敏洪本人都被惊动了。段子虽然是假的,但反映了普通人的本能认识,就是国家能禁止上市公司搞补习班,但不可能完全消灭私人补课的地下黑市。而只要能制造成绩差异,普通人根本不介意购买黑市教育资源。 7 K/ K# J0 ]% Y0 G9 l& g
8 x. m6 t# W4 c. C# {" J9 H0 D7 R
马前卒:废掉补习班,“教育黑市”繁荣怎么办?-3.jpg

3 P! _9 l9 F, [: ?3 {2 y: M5 D8 ^/ t) F% C2 j
等到下个月,各大辅导机构的教师普遍失业,我相信中国人民会发明更多的私人补课花样,继续给自己的邻居制造竞争压力,继续保持低生育率。国家这个一刀切禁补习班的文件,如果没有后续政策跟进,我担心它既不能降低教育焦虑,又客观上降低了学习效率,达到个人社会双输的效果。 5 y' F; w3 q( y# C2 a* U

" p, f- ^0 @& T6 ?) j如果只有这一份文件不能解决问题,督工你希望国家出台什么样的后续政策呢?
/ I3 Y# g& _0 q; y( _
* @8 t/ r! q% a' r" G+ I私立教育机构的繁荣,核心原因有两点。一是公立教育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二是公立教育给家长留下的个人支配时间太多。 + ~: @. @2 K: x0 k% J* N0 l) T, n9 i
$ r% I, i+ D% x* k5 u
商业化的补习班之所以长期存在,一个重要理由是相对公立教育更灵活。好的补习机构,并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集中到一起刷题讲解,而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培训班乃至个性化服务。排名靠前的学生可以提前学习更深的课程,研究一些复杂题型;排名靠后的学生可以复习之前的基础知识,巩固一些常识。到了公立学校,类似的服务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自觉性和额外劳动,非常不可靠,所以家长愿意花钱去购买课外培训。现在国家一刀切禁止了培训班,又希望下一代人能继续提高知识水平,就必须让公立学校提供多层次的教学和考核,否则大家还是要去教育黑市购买服务。
- P# B+ G1 a0 i& Z8 k
' U: k0 P2 [  \) U当然,分层教学肯定会暂时制造一部分家长焦虑,让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成绩落后而被放弃。但是,区分教育层次,按学科分班教学,并不是放弃成绩落后的学生,而是恰恰要避免他们被主流教育模式甩掉,越来越落后。只要国家制定好考核机制,拉平各个学校的教育水平,避免在中小学阶段出现学校歧视,同时按照总成绩而不是升学率考核公立学校,给每个教学层次都配备高水平教师,让家长看到分层教学的好处,公立学校也可以相对私立教育机构拥有竞争力,接管因材施教的任务。这需要政府放弃懒政思想,顶住运行初期的社会压力, 仅仅发一份文件打击补习班是不够的。 $ R" }+ q" c% q: o" n
- c5 n8 e& B6 ~) T5 N& ]
另外,因材施教意味着教师的任务越来越复杂,区分度越来越大,如果只用终身制编制和比较固定的工资来管理教师,恐怕保持不了教师的积极性。这次中央发文件,第14条有一句话:“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这既是对培训机构的限制,也是剥夺优秀教师的合理收入。1 Z  T" p3 y# C4 ]" p, F! b" j

* P( @+ o0 {" q" B如果我们希望教师真正能给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带来知识增量,希望教师能长期应对复杂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在现行的教师体系内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更多的考核指标。各大私立补习公司解散之后,市面上多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有经验的老师,如果政府用相对较高的工资把他们纳入公立教育体制,补充到比较差的公立学校,但不承诺编制,应该可以给现在僵化的教师管理体制制造一个改革突破口。 # j4 {+ s& f9 J
6 F0 {& \% b2 T- F5 `
最后一个釜底抽薪的策略,就是必须延长公立教育的时间。这一点,最新的文件也提到了。第20条规定:
9 B  |) @/ f4 R6 H$ s1 z% v% ?! \
1 {' C3 J; G0 Z; q/ R* w' D
各地必须为课后教育增加教师,省级政府承担学校课后服务经费,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 ?; ^  M1 n. [) o+ e7 p- p) y
5 U5 s, E& S- w7 d9 ]- J2 O
但是,只要这些课后服务还是纯自愿参与,只要周末和假期的时间还是留给家长自由支配,就不要指望最焦虑的那批父母主动接受课后教育。他们还是会积极购买教育黑市服务,然后再把焦虑传导给其他人。
- R4 t. T' n& c% Q+ q, C# T- M* w3 c) K" O3 ?3 ?
所以,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抢占时间。第296期节目中,我建议学校全面安装空调暖气,取消寒暑假, 最恶劣的气候让学生留在学校上课,把假期挪到气候温和的春秋两季,用来组织集体旅行。至于费用,可以通过向私立教育收重税来缓解一部分财政压力。现在国家的做法比我设想的还极端,不是收重税,而是直接废掉了所有补习班。在教育时间上,我们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最起码周末两天要占一天,才能有效压缩教育黑市的规模。
$ U8 D( T4 B% ^4 v; r1 G
9 }/ L" O$ j/ Q' y) d6 V每周多出来一天的在校时间,肯定不能再用来上课刷题,而是应该增加一些对所有人都有好处,同时又不增加竞争焦虑的教育。目前来看,这主要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体育锻炼,二是了解社会# G& d( C% [& |5 O  e) t! ^' r

3 P/ S# N% M) j) [6 A体育锻炼很好理解,现在高中生近视率已经80%了,绝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没有参加过一场完整的集体对抗性比赛,要是再不增加一点户外锻炼,下一代人会觉得不戴眼镜的人是怪物,认为足球篮球是少数天才的表演性运动。
" Q! Q. L0 l1 e& {. D
2 [$ k/ _9 G1 \6 \" o
马前卒:废掉补习班,“教育黑市”繁荣怎么办?-4.jpg

$ Y' }& N, @6 R7 S8 }% `  l8 b
4 ]( Z1 M4 m: q( |, ~4 w% y! n图为一所高中的高三学生在做高考前复习,图中的大部分学生都佩戴着眼镜@东方IC
3 u: h1 Z7 Q; n9 g9 {8 E
8 ]6 t7 L9 F4 ]9 R, a至于了解社会的教育,主要针对当前教育和社会脱节的问题。绝大多数人要到高考填志愿才开始了解社会分工,才知道社会上有哪些职业,哪些人群,才开始考虑自己今后几十年的人生选择。而且,父母因为被自己的工作和年龄限制,往往也不知道当前社会是怎么运行的,没法给子女恰当的引导。
- I. t* U" c2 U/ }7 Z% d4 ]4 I  R. T8 k3 b
所以,我希望是周六正常上课,在周二或者周三安排额外教育,半天体育锻炼,半天外出参观。让学生在本地观察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商企业和农场的运行,跟着市政工人走遍整个城市,跟着水利工程师去看本地的堤坝和水闸,甚至可以政府安排经费,在各单位的工作人员指导下做一点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前就知道整个社会是怎么运行的,在感性上了解每个群体的生活状态,也能知道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未来工作的关联,将来肯定会更理性地看待社会。我衷心希望政府能早点给我的孩子安排类似的参观机会,免得我周六焦虑要不要给他雇家庭教师或者上网课。
  g, `' ^2 W: o; L. ]) ~
1 a  `/ ~/ r& o$ N4 x7 g回到最初的话题,教育部如果不喜欢私人培训班,绝对不能只出台禁止补习班的政策,必须明确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孩子们不上补习班,学校能否提供更好的教育;二是孩子不上补习班,剩下的时间应该做什么,是体育锻炼,是社会实践,还是抱着手机玩游戏。这两个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的答案,仅仅是一刀切禁止,结果必然是教育黑市泛滥,既不能减轻家庭压力,也不能改善下一代的身心健康。 8 ?2 I" r- `% S1 f0 Y, ?/ r1 H
! ~  z' A4 Q- r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LANDY_ICY | 2021-10-4 06: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建议很好!
czyu6685 | 2021-10-4 18: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直接透彻,彻底整改框架清晰,前瞻性很强。
杵臼交照 | 2021-10-4 22: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分析最透彻的一篇
床吥睡觉吥o | 2021-10-5 04: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通篇先入为主的分析,以偏概全找论据,其实就是想为校外培训机构站台,就是一副少数既得利益者的嘴脸!当下国家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政策,恰恰是最得民心的举措!只是伤害了少部分人的利益。
我来抱大腿 | 2021-10-5 11: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高中那会就有区分重点班和普通班,但是在家长的一致反对下,现在没有实验班了,家长都极其好面子,谁都不愿意说自己孩子在普通班,说到底分班分的是层次,很多人接受不了
孙双 | 2021-10-5 19: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挺好,但并不了解各个培训机构的实情,培训机构的老师实际上大多是从各个学校请来的,他们在学校任课后再到培训机构任课,培训机构的只是辅助这些教师罢了。
小李飞狐菲 | 2021-10-6 06: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问得及时。本人建议教育部建立一个强大的网络平台,内容以学生学习为主,类似今日头条这样的学习网站,让教育更加公平,
赶如升 | 2021-10-6 17: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人的补习,
大爱浩纸爱f | 2021-10-6 23: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支持!重在落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