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以课程教材为龙头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实现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

[复制链接]
查看6460 | 回复2 | 2021-10-3 17: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8月24日讯(记者 林焕新 见习记者 张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教育部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第一个对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系统规划的文件,它对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行了整体设计和科学谋划。”在今天教育部召开的教育“金秋”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在介绍革命传统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情况时说。7 d4 x' y/ c1 H
( F7 \6 O- T1 W+ V: F8 b& W/ U# P
申继亮指出,第一,坚持分学段由浅入深、有序推进、全程贯通。《指南》把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筑牢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摆在突出位置上,使提升学生政治觉悟、体认革命精神、培育优良作风等方面的育人宗旨贯穿课程教材建设始终;同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安排学段教育内容要求。0 P" f) S8 \  {8 H* Z
( V# I: x7 ]" q( b. A0 x7 D
例如,小学阶段围绕政治思想与道德启蒙,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初中阶段围绕政治觉悟和品德锤炼,注重选择各个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伟大成就等,使学生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高中阶段围绕政治认同和精神升华,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四个自信”。3 p* X' e9 D' h
' v  ]9 t0 C( o# f/ N
第二,《指南》坚持分学科设计、有机融合、全科覆盖。《指南》明确提出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细化了不同学科革命传统教育的重点内容和形式,注意到学科间的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形成革命传统教育的整体效益。6 G0 V; L" W; _
+ J: |- U' j2 ]+ V6 p
“课程教材是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还要以课程教材为龙头,推动教学设计、考试评价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协同党史文献工作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引领和专业指导,并推动中小学与幼儿园、大学的系统衔接,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申继亮说。0 q' o* Q; e1 q4 r
2 n; R/ H  y0 ]
作者:林焕新 张欣
日暮雨停疗 | 2021-10-4 03: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传统也不宜过多,强调爱国就行
123459813 | 2021-10-4 12: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可以不用学数理化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