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要背吗?

[复制链接]
查看910 | 回复0 | 2021-10-3 10: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下半年考教资的小伙伴注意了,干货来了,没有废话!全文8000字左右,手打不易,点个赞再走吧!; T/ x5 d2 V9 v8 ]! Z4 Q& d
当当当,我来了!教育知识与能力必须要背呀,不管你考中学还是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是其中最难的一个科目。
6 b& l: }1 r$ X2 P4 b0 K% Z如果你考中学会考三科,如果你考小学会考两科!! x2 o6 Y* C( U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  
: |/ J! j7 X* n# \9 o$ K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
好,那今天就讲讲,教育知识与能力要背的重点知识点,拿好小板凳和小本本来记好哟!
1 ?( f/ j- k! i2 s* }! g. b& ]记住:中学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小学的不一样!8 e3 g% ~  R/ N. o" B3 {
" W; D  ?! [. l6 Y2 O7 v4 L
考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要背吗?-1.jpg . A# C, r% j; z7 |( t; ^
中学----考试题型以及分值占比8 |7 r: H4 Y/ S: y+ z/ y3 f
2 q: a" d# z% m7 Y
考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要背吗?-2.jpg
' t4 v' h8 P% \# V小学----考试题型以及分值占比2 G+ m$ S* n2 C3 K& d: u% X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重点知识点以及简答题汇总还有模版,中学小学都有!      
0 f7 o+ _+ w1 S5 c- S& k. W" d分割线....................................................................1 n- B. u1 p* }  U; [
1⃣️———《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x! ]. j. w3 {. d. o3 O- c
! i1 q  v1 K. |  ]' i: y: k
【中学科目二一共七章,从第一章开始】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v2 s+ ]  I6 N% C+ f) }* i$ o& ^

, S) a6 G8 A4 b ‍  ‍  ‍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  ‍ * K9 q7 B7 K0 A2 }& h
: G. }3 e2 I6 o8 ]. N4 \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的著作:《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背·选择题】
+ S4 f# b# U: N" R- _最早分别解释“教”“育”的著作:《说文解字》许慎 【背·选择题】
- e5 J0 K7 z+ G0 b6 A2.【教育的概念】 【背·简答题/辨析题】【只要考题考到教育相关字眼这句话都要写上】 4 ~% O- t0 J0 b( J8 A- b, G+ W  z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3.广义的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了解即可】
+ \/ w4 ~8 c: B! n! X1 B$ c/ U4.教育的构成三要素: 【理解】$ ]: e8 ]( r6 [& H8 i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内容)。
5.教育的社会属性:' ?: l9 P. H( M  i
1⃣️永恒性【例: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教育与人类共始终。】
! ?; C  k; u# n* y# L2⃣️历史性【每个时期的教育特点不同;例:新中国成立时的教育不同于现在的教育。】: B0 A! Y: P% ~$ h, [/ p& C& d
3⃣️相对独立性【例: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B7 Z+ h6 x2 ]+ I+ W4⃣️生产性【例:教育实现科学技术再生产。】【这条考的几率小】9 X1 A1 b% I& U
5⃣️民族性【例:教育是在民族和国家中进行的。】【这条考的几率小】
6.【教育的起源】【背·选择题】【人物也需要背过】【考点:某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下列哪个选项?】
& e, C! Z8 {' \! ?6 [( h
1⃣️神话起源论: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4 A6 r3 }0 c! P0 D: D$ W4 \. h
2⃣️生物起源说:人类教育源于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利托尔诺(法) 桑代克(美) 沛西·能(英)
9 u, Q2 K; d. M; \3⃣️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孟禄(美) 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苏联)
7.【中西方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背·选择题·高频】【古代社会分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9 r+ \) r4 A, l( Q$ u
奴隶社会:
$ Q4 B3 I' [6 W, A; r1⃣️古中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z* L, x* o& \( z" N
2⃣️斯巴达:培养体格强壮的军人和武士
: N0 D0 b4 l% m9 S3⃣️雅典: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 d* [4 z) n& P" \ 【主要考:斯巴达和雅典-高频-选择题考点】
& O# J; ~; `' S5 e* _. X* s' s/ x封建社会:) T# q& N! v+ F( C) A* ?
1⃣️中国——四书五经
. d6 _8 p( ?: w% J& \2⃣️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
8.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口诀:两生三没) 【背·简答题/新增】
  R  p3 l* Q3 e) i' o4 s2 ^5 t
两生:教育为生产和生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没: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没有固定教育     场所;没有阶级性。
9.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背·简答题】
% t0 R9 _6 B- ^; B& X, [8 o
1⃣️奴隶社会——产生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8 a6 X% |  v9 M  [; x2⃣️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5 _4 T! I9 a. I
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10.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背·简答题】 【全民多现身】6 R" B! k$ _* I6 B. V; ?9 |3 f
1教育的全民化 2教育的民主化 3教育的多元化 4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教育的终身化
11.教育的六个基本功能: 【理解·选择题/辨析题/大致记一下偶尔考辨析题】【18下辨析题】1 I+ y0 k2 C8 Q! t; H
1⃣️教育具有正向功能;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的发展。
" z* Z% C: `+ t1 c. D  @2⃣️教育也具有负向功能;具有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的发展。 6 X3 w. b* x8 M2 v
3⃣️教育具有个体功能;促进个体的发展。5 x6 `& F2 W4 b; {( C# @- S
4⃣️教育具有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背·选择题】 * I$ T3 Q4 m3 p$ `; w  R4 o
5⃣️教育具有显性功能;
. C4 {; N" S/ ^/ b0 n; j6⃣️教育具有隐性功能。
‍  ‍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  ‍  ‍ / c  C9 d9 D# q: r
- @2 R8 R" {3 K/ f% {

4 L1 R, {+ h* R* s" m; N7 z/ g 考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要背吗?-3.jpg
$ p, W7 i) }& a) \! Y ‍  ‍  ‍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  ‍  ‍
# U0 C- t. v7 ]" n. B. X
2 f, h6 {2 d) c3 Q# n/ {13.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 ]- ]) ^, u1 ?3 R3 v【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背·选/简/辨】【龟(规)速方结手】5 [3 g& [  Z7 z3 |2 Y  Z
1⃣️生产力制约教育的速度和规模。
; F9 j5 y$ f6 c) Z' X/ R2⃣️生产力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1 x2 c( b8 [! E+ b# }3⃣️生产力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背·选】 【两再一新促生产】 / P) l6 B& D) f* ~( f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 P" C# @! ~  D, C" i1 b: X
2⃣️教育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8 _: t5 c: w: }2 v5 D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14.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 @- w) J4 H8 `4 w6 Z' t. C【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背·选/简答题】 【两权一体宗旨(质)】0 z5 M% _5 J6 \- ~4 ?
1⃣️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f- b, d+ u* o. {! U2 c+ u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7 I1 d5 d  U/ Q% E; m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I+ M" q3 M* z4 E  @& D) E+ R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j2 @6 ]" r; H+ z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8年下考的简答题】 【人民论政治】
3 O1 n/ x+ H; x+ _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 t. M0 ]/ |4 |
2⃣️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4 W" F! e7 }) @6 p+ b7 o0 S& w
3⃣️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 ?) I: f! J! i& t
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15.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背·选/简/辨-这两年没怎么考过】 【内幕(目)使用】 7 g$ M* w! U' ]; R$ [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C7 ?2 {& a1 x* e5 r9 q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M6 }1 d$ d6 s5 d1 c; j( \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 @, b, \3 O% t/ `" q  F5 P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背·选/简/辨】【15 年下考过】 【两传选新创文化】
2 z- Y0 Y( ~8 {
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 b7 m2 H. o, b: [2 O1 d2 l* [$ g+ a8 y2⃣️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 [" ^" X& z$ j( d" t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3 M4 l! j, ^0 D. b) {- o: ^4 k2 \2 U4⃣️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16.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体现教育的经济功能) 【新增/背·选择题】' B1 g3 E- |6 X: ^1 C
17.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 【背·选择题】/ v$ z0 r% V4 ^" ]1 Z
‍  ‍  ‍ 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  ‍  ‍ 8 U/ k2 `5 @3 q% A/ r, e6 _
1 M) }. q9 M  ~& z: O+ A% c8 n
, Y% i! t6 ~% i% E+ Y% ^
8 u; b. E: N% L4 {
7 M; d: a$ c/ S5 b0 m
20.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选择题/简答题】 - T8 x( Q; y5 m! B! a
1⃣️遗传:物质基础;提供可能性;可塑性;制约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 $ Q$ l! q- P& s* j" o
2⃣️环境:提供可能;积极和消极;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3 _# K9 o. o) z2 r3⃣️教育:主导作用;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全面、专职性、专门性、时间跨度长。
. a5 r- _& z& q& F8 O) n+ j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21.遗传的意义。 【背·简答题/辨析题——高频】【16下考】 【生理差异可成】
9 q: G$ v- d# a( N1 \: ]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
+ k/ r+ G0 Z( c9 Q6 _+ m+ ?2⃣️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o' f; u9 ?0 U3⃣️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0 O8 t/ j, v" A: E" x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2.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背·简答题——高频】 【三有砖控鞋权】 2 Q* t3 C! t! F; z# ^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 Q- A! O( v) V6 O7 @5 S  t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6 _0 r4 C0 |4 x9 b) f2 L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学生的发展; $ Z2 p8 l! e. R% B. N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或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用的表现):【背·简/高频】
8 N8 Z9 G9 m5 E* Q( V' K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 b2 m% ^% j6 `# u  U. I  j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 W- ^4 |" W( e1 o! G3⃣️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 Q0 {0 t% q# A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  ‍  ‍  ‍   第五节    教育制度   ‍  ‍  ‍  ‍ / y$ `9 |  b/ p5 `" \5 g

/ w6 S: D# z  A7 y* u24.教育制度 【理解·选择题】3 R" ]6 |2 r$ ], n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 8 [6 q, X" D; V
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25.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背·简答题】【高频】【15年上考简答题】 / o7 C, _' r3 [, l( T4 H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L' R- X5 ]/ P) n& R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 Z" N' U9 y" c0 f. F, R' Z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B' q: }6 o$ v3 p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26.现代学制的类型(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  【背·选择题/主要考带箭头这个】
, N5 R! w5 D/ w/ l& [; y( q
1⃣️双轨学制:英国 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另一轨是劳动人民子女设立。
% V, v( U3 ]( d/ q7 Z  L3 m2⃣️单轨学制:美国 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2 B) T0 x+ e4 n6 [6 l3⃣️分支型学制:苏联和中国

6 a- @7 r8 o& ]( X, s 考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要背吗?-5.jpg $ v% s9 J! |6 d
    28.义务教育特点:强制性、义务性、普及性、统一性、免费性、公益性 【了解·选择题】 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初中 【了解·选择题】
7 U5 I8 _+ `- h. B! Z! X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了解·选择题】
4 A" Z5 F! M7 i" e, c# o5 R7 A; P ‍  ‍  ‍  ‍    第六节    教育目的    ‍  ‍  ‍  ‍ ; X$ `2 ?3 a3 j. C: D0 a

4 a2 o" d% I# K  U/ }: O29.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 【理解·选择题/偶尔辨析题·简答题】【2015 上半年辨析题】
! t& L5 S" i* f( R( t7 A9 k
1⃣️国家→教育目的) {5 T  |" O$ h
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了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其决策要经过一 定的组织程序,一般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文本和教育法令中。% q; U: x: q# q4 l- X. o
2⃣️学校→培养目标/ H* y3 _% {+ ?8 G) _4 G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者特点 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h  u7 m: Z$ C# _- |
3⃣️教师→教学目标# j& F% c0 r" q3 ]! o  Z
微观层次的教育目的,教育者完成某一阶段教学工作时预期达到的要求, 是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30.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理解·选择题/不是高频考点】
$ B1 E- z% q" l& v) O31.教育目的的理论: 【背·选/考点:2、3是高频考点需要注意】
' X5 n9 V. k0 ^" V2 t3 Z/ {) n
1⃣️宗教本位论:把人培养成宗教人士
7 P8 s, r7 p; P  n7 e. K' @$ t2⃣️社会本位论: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成员
' \+ V7 A, y0 C# f1 m- D: x! E/ p) Y3⃣️个人本位论: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  ]" {" C- l  ?" V% _) w
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提出的
3 ]' t  f5 w8 D8 Q) [5⃣️生活本位论:(斯宾塞)教育是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
3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跟前面考点第 25 点,对比建立学制的依据】
% M0 K, _. y* P5 r; `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 k) V) Q, s2 v( A9 y* N$ D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l: F7 `. {  o4 `% }& ~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思想与价值观。   ^( a- i! ~4 C* F( K8 V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背·选择题/高频】
33.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关系(德育为先,五育并举):【背·选择/简答题】【2015 下考辨析题】 0 }$ q: `" a, I' `) e
1⃣️德育是灵魂、统帅作用;为其他教育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 {1 v/ z/ E2 i2⃣️智育是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教育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 E  C; Q- L* l: F0 y3⃣️体育是物质基础作用。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 : I2 P4 W# ?& p8 Y' u- y+ M- M
4⃣️美育是是动力作用。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9 l) h* T" a. A1 ^; d& k2 w5⃣️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德、智、体、美的作用。
34.五育的关系:五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不能相互替代,不是均衡发展。【背·简答题】   K" n" Y. b! U2 f! t4 i  \
1⃣️五育”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德育、智育具有首出地位; , `" r2 }. H3 v1 h$ A1 R
2⃣️五育具有不同的作用、地位、责任,不能相互替代,缺一不可;
1 r  r5 t' Y- _# w- A- s3⃣️五育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体系。
35.美育的内涵及任务。【背·简答题/2019 下半年考过,2020 年考的几率不大】# b/ @3 w) ~2 T
(1)美育的内涵:# U6 b6 X% Q; ]9 }* W, ]1 i
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7 y8 y' w# b* C7 S: w; G
确的审美观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 Y2 w3 D$ U" ]% }3 P
(2)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
- e- f/ M8 b9 [" t  z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艺术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第二章 中学课程】////////- S2 m2 E) j! v+ {5 q
# O! q. |& r8 Y5 I- e" h$ s& Z
‍  ‍  ‍  ‍    第一节    中学课程    ‍  ‍  ‍  ‍ / J/ V! y9 P( X; u/ o2 I6 P

! X7 x& G" g. Z. s' H6 O4 i1.“课程”一词始见于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背·选择题/只记住人物就行】
5 n( Y+ x. U6 x7 V0 L0 T3 U9 F. N3 Z- U“课程”一词我国最早出现在唐朝,“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 |: ^0 J$ z, n2.课程的类型: 【背+理解·选择题——8 个课程高频考点,必考一道选择题】 / h/ @# d; d- e# U( j
1⃣️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例:语文、数学、英语科目) ' k8 o/ I4 h2 [! s
2⃣️综合课程: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例:自然地理与科学、社会经济与政治) 5 G( T7 {: a( Z2 l$ D" J3 I& E# _
3⃣️活动课程: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 【重点】 4 E; z, n& \3 \' N
4⃣️国家课程——由国家制定的课程
! ?3 u5 B4 W* F0 A9 y  J; B5⃣️地方课程——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重点】   n# [" [- Y$ ?3 @! B! L
6⃣️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由学校开发的课程。 【重点】
, x' U8 l0 }4 I3 y: M) T7⃣️显性课程——学校的公开课程
. D7 D9 e/ \( G  x- U7 v0 p8⃣️隐性课程——校风、学风、师生关系
* y6 m7 B' w* l【隐性课程中包含两个小考点:连带学习和附属学习】
( `7 d+ m/ `( \# y0 f【连带学习——例:小明因为某种原因对数学产生厌恶,他在毕业或者离开学校后不会主动学习数学了】
3.活动课程主要特点是:(代表人物是杜威) 【背·简答题】 【2016 下考简答题】
, u& `6 y  J% w% l9 [
1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 A" a+ {2 k) {2 p. D1 k
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 _  W8 x+ G1 K" Y: l  ^) [4 N
3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4.课程理论:【12 记住名称以及人物】& l+ t) Z' M- y9 w! T
(学科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是两个相反的理论,在系统的知识、儿童兴趣、教育质量方面优缺点相反)) J" P1 G6 h( z8 I8 J+ k
1⃣️学科中心课程论—以学科为中心。 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 【背·选】! L/ p" y( P/ A5 b4 }
2⃣️学生/活动中心课程论—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背·选】
4 p# ?( d6 A: M- b) g1 V3⃣️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 【这个一般不考】: S+ E" v8 {8 B4 |9 @
4⃣️课程层次论——古德莱德
5.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论。【背·简答题】 ( Y9 o5 L: X' J: F. \
1理想的课程,由研究机构、专家等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3 _1 K/ }9 r' `
2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 & Z$ l1 A! Z; B
3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 1 U: f0 f( [+ }( x2 G' I" c! {
4运作的课程,在课堂上实际实施课程;
6 L  B$ {$ ~( \1 f/ T8 {% Q/ u5经验的课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的东西。
‍  ‍  ‍  ‍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内容 ‍  ‍  ‍   ‍  ‍ 4 N8 T' s; s# [, y2 q/ c: B
; s- l( \+ Y/ o
6.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
* h0 K% s2 O8 W' C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7.三维课程目标:【科目三会用到】【了解即可】1 O: l/ h; b! y' U5 f, g' K1 Q
1知识与技能目标; o! r; O3 r/ N; [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r7 v' T6 I) a7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8.课程内容的构成:【学校课程主要是由间接经验构成的】 【背·选/辨】 【18 年下考过辨析题】
. D. m: f: C$ q; d# X9 k3 Q( r
1⃣️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8 \* g' o8 ?! ]+ g- j1 M2 f  f. J( c
2⃣️直接经验是指学生为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到的知识,是对课程内容的补充。
9.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直线式与螺旋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 j- _7 c8 |4 Z8 u* r8 Q
1⃣️直线式:课程内容直线前进,前面安排的内容后面不会出现。4 N6 ~$ y, u" G/ Q# @
2⃣️螺旋式: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 【重点/选择题】
6 G; u0 A) T( o! e3⃣️纵向组织:知识按照逻辑排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重点/选择题】
$ [3 L. I+ [/ ]/ s5 c* i" B4⃣️横向组织:按照学生的发展阶段、社会等组织课程内容。
..............................................................................(长度有限.........)) @1 |' Z( i) l6 f& @
作者:杨二水       |        公众号:奶牛资料库
! f5 N/ r+ ^8 q" u, g
: K8 q$ {# }7 r4 \( F/ y; L还有私信问的问题,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      ❤️ , D, H3 S$ @" U. i5 x2 z3 S: A( c& I) B
一般有钱的学生会报一些网课或者机构,网课、机构其实不是很建议,如果你钱多的话也以优先考虑,一般笔试的网课大概180-300左右的样子,也有便宜的具体价格大家可以搜一搜!: w! R- }% U1 m! C# A6 t# }
其实网课也都是在讲来讲去也就是那几个知识点,机构网课没有人告诉你,这些答题都是有模板和套路的,上面图片就是万能模板,有没有开心的晕过去呀!2 E' ~; e  f5 K/ `) e7 H
最后祝大家成功上岸!   6 w% r7 H6 c( L, o% X: m% @) t0 G2 c
㊗️你们加油哟~~~~~~~~
深深爱你1 | 2021-10-3 15: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下半年考教资的小伙伴注意了,干货来了,没有废话!全文8000字左右,手打不易,点个赞再走吧!: X! n; T0 t# |! w; D  D
当当当,我来了!教育知识与能力必须要背呀,不管你考中学还是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是其中最难的一个科目。2 [2 e7 H7 a  [1 J8 x8 w: n+ s* P- B
如果你考中学会考三科,如果你考小学会考两科!/ _3 P4 ?  t6 [( M# s% m7 |* f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  5 i. v5 S- W% W; Z" G4 t4 S
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
好,那今天就讲讲,教育知识与能力要背的重点知识点,拿好小板凳和小本本来记好哟!
9 Y6 Q; Q! `& X/ V4 ]3 f. I4 j记住:中学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小学的不一样!
$ P1 M! X2 N* |) S: _2 v; c# d: F# P7 Q. H" z7 D
考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要背吗?-1.jpg ( z: I8 q8 R& U3 ?
中学----考试题型以及分值占比# f& ^2 f' g! A7 c, }
3 S: [. a' a$ w; L  M
$ K: ]& T+ T4 l
考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要背吗?-2.jpg
5 \7 p0 ]9 e7 C* i8 W9 T小学----考试题型以及分值占比
; b( H- W' \' G3 L" d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重点知识点以及简答题汇总还有模版,中学小学都有!       ' r' C' L  R- K4 x+ g
分割线....................................................................
/ `* ^" i; i  W9 t1⃣️———《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 o- ?) l9 \! }: Z- z( x4 |) K* O+ s! x; M: ]' }
【中学科目二一共七章,从第一章开始】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a& U& T" X" D; G/ F

' Z0 X( Q) {( Q  G' e ‍  ‍  ‍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  ‍
$ ?( D7 X# J# N9 J- j/ b' ~* r% M, M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的著作:《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背·选择题】
* q5 q( c2 T. I. m最早分别解释“教”“育”的著作:《说文解字》许慎 【背·选择题】
" u! g1 M: w' r1 D8 Y; {2.【教育的概念】 【背·简答题/辨析题】【只要考题考到教育相关字眼这句话都要写上】 # w6 g+ N+ Z8 ^3 I4 y- W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3.广义的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了解即可】
8 E( ?$ S- Y0 U# T. ]4.教育的构成三要素: 【理解】& {) `* _, N+ V1 @& ^3 u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内容)。
5.教育的社会属性:
1 a( R2 @4 h0 S! z
1⃣️永恒性【例: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教育与人类共始终。】6 @" Z7 K" B  v% M
2⃣️历史性【每个时期的教育特点不同;例:新中国成立时的教育不同于现在的教育。】- s6 v2 D- x1 {2 d
3⃣️相对独立性【例: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8 k. u7 T+ k; i4 G  v4 H
4⃣️生产性【例:教育实现科学技术再生产。】【这条考的几率小】
" e9 G. z! L* r6 h5⃣️民族性【例:教育是在民族和国家中进行的。】【这条考的几率小】
6.【教育的起源】【背·选择题】【人物也需要背过】【考点:某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下列哪个选项?】
6 l# A9 t' Q/ g: y/ Y4 Y4 h
1⃣️神话起源论: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 v% X' X% ?4 L- P' @; k2⃣️生物起源说:人类教育源于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利托尔诺(法) 桑代克(美) 沛西·能(英)
- e" K( Q; c6 ^: L1 z6 a3⃣️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孟禄(美) 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苏联)
7.【中西方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背·选择题·高频】【古代社会分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8 O/ Y' E! A+ ?, Y+ m* s& y, F4 ?
奴隶社会:
8 ]$ y# p3 r! n2 f1 T1 s+ E1⃣️古中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 S0 N$ c; ~: u$ f2⃣️斯巴达:培养体格强壮的军人和武士
" e$ T* A. u0 r" E1 F1 `3⃣️雅典: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2 u& e1 G: v& O7 G% I3 q; Z/ U
【主要考:斯巴达和雅典-高频-选择题考点】
, W5 q2 r; N, e/ K: d) J( O封建社会:
! W% S; N/ j( k$ z1 \" w1⃣️中国——四书五经 ' u" c4 F$ k( \" e
2⃣️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
8.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口诀:两生三没) 【背·简答题/新增】 ) P( c9 f- y* V3 B, J/ q1 E6 I4 Z
两生:教育为生产和生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没: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没有固定教育     场所;没有阶级性。
9.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背·简答题】
4 H1 l  G* f. @! j7 i
1⃣️奴隶社会——产生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 f  [1 m$ C6 _0 T, B. @2⃣️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 x( H/ t+ C5 P3 Q: Y# Q: H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10.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背·简答题】 【全民多现身】
4 [$ t, ^0 u( F0 G7 K
1教育的全民化 2教育的民主化 3教育的多元化 4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教育的终身化
11.教育的六个基本功能: 【理解·选择题/辨析题/大致记一下偶尔考辨析题】【18下辨析题】
& P4 V; i# q4 o. x
1⃣️教育具有正向功能;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的发展。
% P4 b$ S0 p; q# ~6 G6 @2⃣️教育也具有负向功能;具有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的发展。
& _1 I- i7 i& X4 E% e! Q3⃣️教育具有个体功能;促进个体的发展。, {2 o0 k0 e/ v# u
4⃣️教育具有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背·选择题】 & b1 O5 L% d4 {  Q7 ?" Q& \" P
5⃣️教育具有显性功能; - p2 g# c2 `( X
6⃣️教育具有隐性功能。
‍  ‍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  ‍  ‍ + {* C& f( h/ o" g

; P/ B! r9 N5 G* j( E5 T
2 r5 N- ?( p5 m/ q/ A. l9 I) J 考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要背吗?-3.jpg
% e" a' E8 I3 q& t) a' Y ‍  ‍  ‍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  ‍  ‍ 9 E/ @9 U6 y* D3 r& p, }! p
% v4 t; g( K2 b
13.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2 J2 A9 [7 I! o* b8 f0 v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背·选/简/辨】【龟(规)速方结手】4 b7 `! a4 w7 L' H% p/ o
1⃣️生产力制约教育的速度和规模。# u( e: V6 ?7 I6 t( p# |7 F* O% [( _3 V
2⃣️生产力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q6 `  y; L  w% J# u
3⃣️生产力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背·选】 【两再一新促生产】
+ L. @% q# P  D% O1 k/ c- U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9 s* q  A0 x# ]9 Y8 _# @, y9 |
2⃣️教育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P+ X3 L% N6 p7 V' ?2 a7 E7 H- J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14.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 f- A! w, M; y0 S: `* B( T: C; [4 n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背·选/简答题】 【两权一体宗旨(质)】
% Y* e3 u1 G1 _% N$ C2 {
1⃣️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 N6 ~1 x: b( x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 J& P: d7 r$ j/ Q1 u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0 u4 n' c$ x8 J1 i* I  P1 B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 _' a( o9 I8 y/ g4 G, V/ I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8年下考的简答题】 【人民论政治】
1 `" q! h! n6 x0 r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4 U4 V: U3 k2 b1 T7 n$ X8 P: j
2⃣️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  l, l# D: Y$ g1 }- j% V; A8 ~+ N
3⃣️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 u, a$ ?# Y! l7 r) Y% H$ e5 _' p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15.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背·选/简/辨-这两年没怎么考过】 【内幕(目)使用】
0 {# m. x4 G/ x) J, i2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 Z' x3 q$ ~& D2 n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n) [5 y% g: y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i. A( H& d8 v6 l  E2 f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背·选/简/辨】【15 年下考过】 【两传选新创文化】
, ~0 w. B; S/ u4 {  T" z8 `
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u* c, X+ F. j4 h
2⃣️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 f, x/ \) f- k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5 a* e/ B, o5 h! f) f4⃣️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16.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体现教育的经济功能) 【新增/背·选择题】& h( F& F+ Z5 G9 l- q
17.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 【背·选择题】$ J& D; T/ i3 e3 {( y% z
‍  ‍  ‍ 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  ‍  ‍ ! `! F" P7 a$ g" P  M3 h, Y/ B

' _, G' A% H5 M% o  S9 B, D' Y( {- o9 V$ X/ x! t- }, B' w
考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要背吗?-4.jpg ; j8 V8 M& ]3 Z4 U. s  ]; u

1 R! T) X9 u" L: k7 J( N20.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选择题/简答题】
2 N1 L% |# Z' n: E) s# h
1⃣️遗传:物质基础;提供可能性;可塑性;制约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
) `7 K# t0 m5 ^  A# u; H) _( |2⃣️环境:提供可能;积极和消极;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1 ~: {  n' {$ {
3⃣️教育:主导作用;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全面、专职性、专门性、时间跨度长。 . \5 S  A- E. O' k, W; Y
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21.遗传的意义。 【背·简答题/辨析题——高频】【16下考】 【生理差异可成】
- \& }) V1 q  d2 ?; K+ Z& J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
( [  O) [3 i# ?/ m6 @2⃣️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Z$ N2 n! G! v4 X% a1 B3⃣️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 e3 s0 X/ W* M. e! Y0 [: B; f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2.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背·简答题——高频】 【三有砖控鞋权】 3 A1 V, \, S! g3 Y- h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 e. M" J& A" ]/ n0 Y& X& ~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 e9 }+ N( `2 l0 A, g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学生的发展;
5 V, H+ J3 |* h8 n: S5 W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或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用的表现):【背·简/高频】
6 h5 C8 _! G& d- w7 r  o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 Z0 s; F3 v( C7 X# B- ?. x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 v& ^. y7 b' S6 r) n& [0 b
3⃣️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 k1 J; w$ s6 K$ {8 p- K' `( G3 L- b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  ‍  ‍  ‍   第五节    教育制度   ‍  ‍  ‍  ‍ * p8 v) ?1 G' K) p2 H$ Y

  N  [( A2 l; @3 Q( ?24.教育制度 【理解·选择题】: `8 k3 C) q3 Q( L( C& W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 ; g; b0 V: x" J% I; M- V
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25.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背·简答题】【高频】【15年上考简答题】
* F" H0 p' E, ?/ t7 I) O4 p! Y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 i7 {8 m8 m8 S! x# a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6 B) V# P* B* G- R# P2 ?. K2 R7 f9 m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T" W4 u( e& U3 F+ P% A5 f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26.现代学制的类型(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  【背·选择题/主要考带箭头这个】* G( X, E3 X. n4 n9 e! X. `5 V6 [5 p- l5 c
1⃣️双轨学制:英国 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另一轨是劳动人民子女设立。. j2 Z5 q7 S" F$ x% `
2⃣️单轨学制:美国 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 t) E( j/ h- b/ u. P! f3⃣️分支型学制:苏联和中国
% b7 |0 p$ C1 _
考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要背吗?-5.jpg
$ q: \: S2 L, K6 }  N* C0 r    28.义务教育特点:强制性、义务性、普及性、统一性、免费性、公益性 【了解·选择题】 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初中 【了解·选择题】4 ?; V, ?/ \9 _
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了解·选择题】; Y* Q/ {% `3 m; i6 b; j- X
‍  ‍  ‍  ‍    第六节    教育目的    ‍  ‍  ‍  ‍
# u, l* a6 W" V* b- _0 w
" ?1 l+ \# I4 V5 C( k29.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 【理解·选择题/偶尔辨析题·简答题】【2015 上半年辨析题】
$ W" b  ]8 F3 N1 G% ]5 v: p0 {
1⃣️国家→教育目的2 n9 I* A" e% H, f7 ~% C
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了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其决策要经过一 定的组织程序,一般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文本和教育法令中。
+ c' \' o- P5 [6 @4 Z- R2⃣️学校→培养目标
. ?" |, x# Z# y, T4 r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者特点 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6 T9 m, ]! o. B4 e
3⃣️教师→教学目标4 W* l& t( B4 c, n8 S
微观层次的教育目的,教育者完成某一阶段教学工作时预期达到的要求, 是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30.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理解·选择题/不是高频考点】
9 `% |1 Y; q3 X& c& Y, W* }3 z31.教育目的的理论: 【背·选/考点:2、3是高频考点需要注意】 % k$ g! A0 {; ^) W! c! x" X2 O
1⃣️宗教本位论:把人培养成宗教人士
+ S& W0 {7 I+ W0 l% s2⃣️社会本位论: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成员 5 `9 A6 \  e1 E5 ]
3⃣️个人本位论: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 T6 P+ U1 Z1 \& _
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提出的
( E: c* U/ E6 L/ P' e- }5⃣️生活本位论:(斯宾塞)教育是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
3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跟前面考点第 25 点,对比建立学制的依据】
+ Y$ f# ?$ _$ P) f+ W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8 O  B8 c  `" i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I4 [5 I7 `; B) L7 c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思想与价值观。
. u' m7 {" y. T! [4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背·选择题/高频】
33.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关系(德育为先,五育并举):【背·选择/简答题】【2015 下考辨析题】 ! v2 I+ @+ \: T5 w' u
1⃣️德育是灵魂、统帅作用;为其他教育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5 H" x" c4 P1 V$ m5 d2⃣️智育是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教育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 x  y4 m, u5 R1 U* G
3⃣️体育是物质基础作用。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
* }) @' \+ N0 X: @4⃣️美育是是动力作用。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M- R. G2 v  O3 f
5⃣️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德、智、体、美的作用。
34.五育的关系:五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不能相互替代,不是均衡发展。【背·简答题】 ) }+ g* O8 O; c6 @
1⃣️五育”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德育、智育具有首出地位; * V+ J. J% u. G4 [5 x
2⃣️五育具有不同的作用、地位、责任,不能相互替代,缺一不可;
  v6 ]9 m! X' q" I% B3⃣️五育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体系。
35.美育的内涵及任务。【背·简答题/2019 下半年考过,2020 年考的几率不大】
- y  r( n. d3 i1 ^$ R; ^. j' J
(1)美育的内涵:
# }8 M/ J( u6 e0 r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
: Q  d: Q; Y+ d$ N+ m! Z确的审美观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3 J, G$ {& U- m  [4 l% E(2)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 u7 `+ a- w4 g- i
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艺术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第二章 中学课程】////////( }3 \4 `+ W. Y( S8 X

: Y$ e, D! M& r. W+ B2 r  a8 h1 h# F ‍  ‍  ‍  ‍    第一节    中学课程    ‍  ‍  ‍  ‍
8 ~+ H  [$ y& Q0 \+ F; K2 F  E$ y% u* L' r. D" T4 g
1.“课程”一词始见于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背·选择题/只记住人物就行】 ' P% d; k2 ?( {. P
“课程”一词我国最早出现在唐朝,“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d6 |& X, ^: d- ]
2.课程的类型: 【背+理解·选择题——8 个课程高频考点,必考一道选择题】
# t7 P, h2 w3 i0 |
1⃣️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例:语文、数学、英语科目)
0 c1 i! z4 {5 G7 j6 {8 p% x2⃣️综合课程: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例:自然地理与科学、社会经济与政治)
) s) X& I! x/ H% _0 r) ]" M$ `3⃣️活动课程: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 【重点】 2 x. @% _/ h& G# k" C, H
4⃣️国家课程——由国家制定的课程6 O9 p$ Z/ M% ~7 K' X
5⃣️地方课程——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重点】 * G9 |) {0 p5 h7 L
6⃣️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由学校开发的课程。 【重点】 / j. g( A  }- i5 {1 G
7⃣️显性课程——学校的公开课程
# K- \, h7 w9 A$ K* u# M8⃣️隐性课程——校风、学风、师生关系 + R. @7 I! H: h' q! b$ s
【隐性课程中包含两个小考点:连带学习和附属学习】
& g4 p- L' E; B; @【连带学习——例:小明因为某种原因对数学产生厌恶,他在毕业或者离开学校后不会主动学习数学了】
3.活动课程主要特点是:(代表人物是杜威) 【背·简答题】 【2016 下考简答题】
; \; v5 i1 G8 w
1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 t( \- Y9 ^$ _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 {  Q2 M3 x1 }# B2 G/ a3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4.课程理论:【12 记住名称以及人物】8 O% A9 O& g& Y& b4 W2 L) h
(学科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是两个相反的理论,在系统的知识、儿童兴趣、教育质量方面优缺点相反)3 o* M$ x# G$ H0 O$ i% ~% H
1⃣️学科中心课程论—以学科为中心。 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 【背·选】1 O* M, f8 f$ {+ Z( G8 _1 z
2⃣️学生/活动中心课程论—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背·选】# |* ~/ u/ z) T
3⃣️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 【这个一般不考】
+ a. \: \  M. H' r, o4⃣️课程层次论——古德莱德
5.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论。【背·简答题】 9 d9 x* R5 I9 ^. K
1理想的课程,由研究机构、专家等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 U" \9 v0 \& \% w; ~& q
2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
% s; q2 Z5 ], E- `3 H9 ~" q3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
. ]7 V" p9 e$ G( a5 D0 l  R4运作的课程,在课堂上实际实施课程; 7 }* z/ w, h- [3 o( R) P0 M6 V' {
5经验的课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的东西。
‍  ‍  ‍  ‍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内容 ‍  ‍  ‍   ‍  ‍
% k( c" ]3 P+ p9 n* n
! s0 t5 s- O# ]$ Y1 `5 ~- l6.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
( u8 l3 s0 D1 t' {* v, n0 d, W2 |. ]" [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7.三维课程目标:【科目三会用到】【了解即可】# g! v3 ]" B" d: t- l3 {# V
1知识与技能目标3 [; \5 Q) U2 k# `9 m4 Q8 y8 O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3 [' _" f; |; a) k* S% X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8.课程内容的构成:【学校课程主要是由间接经验构成的】 【背·选/辨】 【18 年下考过辨析题】
9 ?* l! r/ m, M' I" I
1⃣️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 h  W- ?% M. R. a- i
2⃣️直接经验是指学生为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到的知识,是对课程内容的补充。
9.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直线式与螺旋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S+ r5 _* [' Z1 W* t$ l2 p5 e
1⃣️直线式:课程内容直线前进,前面安排的内容后面不会出现。
# F, y# s& E) E/ a2⃣️螺旋式: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 【重点/选择题】1 N/ @8 G. U- P4 \9 {: V/ @
3⃣️纵向组织:知识按照逻辑排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重点/选择题】
4 y0 T6 r( S3 p6 g3 M; R1 M. W( o4⃣️横向组织:按照学生的发展阶段、社会等组织课程内容。
..............................................................................(长度有限.........)
' b" p, C# F8 P' U5 P6 L3 U作者:杨二水       |        公众号:奶牛资料库
- L  d* x; k/ O# N9 R6 S  R
$ G# ~, o- Z4 x! k* @4 ^4 m还有私信问的问题,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      ❤️
1 v7 l+ J: S' |8 h+ @一般有钱的学生会报一些网课或者机构,网课、机构其实不是很建议,如果你钱多的话也以优先考虑,一般笔试的网课大概180-300左右的样子,也有便宜的具体价格大家可以搜一搜!8 I7 P0 o' m6 g# M
其实网课也都是在讲来讲去也就是那几个知识点,机构网课没有人告诉你,这些答题都是有模板和套路的,上面图片就是万能模板,有没有开心的晕过去呀!
2 v5 g, f5 P* H/ |- p8 F最后祝大家成功上岸!   
" q7 d1 U/ _8 m+ @: I! |㊗️你们加油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