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下半年考教资的小伙伴注意了,干货来了,没有废话!全文8000字左右,手打不易,点个赞再走吧!: X! n; T0 t# |! w; D D
当当当,我来了!教育知识与能力必须要背呀,不管你考中学还是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是其中最难的一个科目。2 [2 e7 H7 a [1 J8 x8 w: n+ s* P- B
如果你考中学会考三科,如果你考小学会考两科!/ _3 P4 ? t6 [( M# s% m7 |* f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 5 i. v5 S- W% W; Z" G4 t4 S
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 好,那今天就讲讲,教育知识与能力要背的重点知识点,拿好小板凳和小本本来记好哟!
9 Y6 Q; Q! `& X/ V4 ]3 f. I4 j记住:中学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小学的不一样!
$ P1 M! X2 N* |) S: _2 v; c# d: F# P7 Q. H" z7 D
( z: I8 q8 R& U3 ?
中学----考试题型以及分值占比# f& ^2 f' g! A7 c, }
3 S: [. a' a$ w; L M
$ K: ]& T+ T4 l
5 \7 p0 ]9 e7 C* i8 W9 T小学----考试题型以及分值占比
; b( H- W' \' G3 L" d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重点知识点以及简答题汇总还有模版,中学小学都有! ' r' C' L R- K4 x+ g
分割线....................................................................
/ `* ^" i; i W9 t1⃣️———《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 o- ?) l9 \! }: Z- z( x4 |) K* O+ s! x; M: ]' }
【中学科目二一共七章,从第一章开始】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a& U& T" X" D; G/ F
' Z0 X( Q) {( Q G' e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 D7 X# J# N9 J- j/ b' ~* r% M, M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的著作:《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背·选择题】
* q5 q( c2 T. I. m最早分别解释“教”“育”的著作:《说文解字》许慎 【背·选择题】
" u! g1 M: w' r1 D8 Y; {2.【教育的概念】 【背·简答题/辨析题】【只要考题考到教育相关字眼这句话都要写上】 # w6 g+ N+ Z8 ^3 I4 y- W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3.广义的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了解即可】
8 E( ?$ S- Y0 U# T. ]4.教育的构成三要素: 【理解】& {) `* _, N+ V1 @& ^3 u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内容)。 5.教育的社会属性:
1 a( R2 @4 h0 S! z1⃣️永恒性【例: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教育与人类共始终。】6 @" Z7 K" B v% M
2⃣️历史性【每个时期的教育特点不同;例:新中国成立时的教育不同于现在的教育。】- s6 v2 D- x1 {2 d
3⃣️相对独立性【例: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8 k. u7 T+ k; i4 G v4 H
4⃣️生产性【例:教育实现科学技术再生产。】【这条考的几率小】
" e9 G. z! L* r6 h5⃣️民族性【例:教育是在民族和国家中进行的。】【这条考的几率小】 6.【教育的起源】【背·选择题】【人物也需要背过】【考点:某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下列哪个选项?】
6 l# A9 t' Q/ g: y/ Y4 Y4 h1⃣️神话起源论: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 v% X' X% ?4 L- P' @; k2⃣️生物起源说:人类教育源于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利托尔诺(法) 桑代克(美) 沛西·能(英)
- e" K( Q; c6 ^: L1 z6 a3⃣️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孟禄(美) 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苏联) 7.【中西方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背·选择题·高频】【古代社会分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8 O/ Y' E! A+ ?, Y+ m* s& y, F4 ?
奴隶社会:
8 ]$ y# p3 r! n2 f1 T1 s+ E1⃣️古中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 S0 N$ c; ~: u$ f2⃣️斯巴达:培养体格强壮的军人和武士
" e$ T* A. u0 r" E1 F1 `3⃣️雅典: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2 u& e1 G: v& O7 G% I3 q; Z/ U
【主要考:斯巴达和雅典-高频-选择题考点】
, W5 q2 r; N, e/ K: d) J( O封建社会:
! W% S; N/ j( k$ z1 \" w1⃣️中国——四书五经 ' u" c4 F$ k( \" e
2⃣️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 8.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口诀:两生三没) 【背·简答题/新增】 ) P( c9 f- y* V3 B, J/ q1 E6 I4 Z
两生:教育为生产和生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没: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没有固定教育 场所;没有阶级性。 9.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背·简答题】
4 H1 l G* f. @! j7 i1⃣️奴隶社会——产生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 f [1 m$ C6 _0 T, B. @2⃣️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 x( H/ t+ C5 P3 Q: Y# Q: H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10.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背·简答题】 【全民多现身】
4 [$ t, ^0 u( F0 G7 K1教育的全民化 2教育的民主化 3教育的多元化 4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教育的终身化 11.教育的六个基本功能: 【理解·选择题/辨析题/大致记一下偶尔考辨析题】【18下辨析题】
& P4 V; i# q4 o. x1⃣️教育具有正向功能;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的发展。
% P4 b$ S0 p; q# ~6 G6 @2⃣️教育也具有负向功能;具有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的发展。
& _1 I- i7 i& X4 E% e! Q3⃣️教育具有个体功能;促进个体的发展。, {2 o0 k0 e/ v# u
4⃣️教育具有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背·选择题】 & b1 O5 L% d4 { Q7 ?" Q& \" P
5⃣️教育具有显性功能; - p2 g# c2 `( X
6⃣️教育具有隐性功能。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 {* C& f( h/ o" g
; P/ B! r9 N5 G* j( E5 T
2 r5 N- ?( p5 m/ q/ A. l9 I) J
% e" a' E8 I3 q& t) a' Y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9 E/ @9 U6 y* D3 r& p, }! p
% v4 t; g( K2 b
13.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2 J2 A9 [7 I! o* b8 f0 v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背·选/简/辨】【龟(规)速方结手】4 b7 `! a4 w7 L' H% p/ o
1⃣️生产力制约教育的速度和规模。# u( e: V6 ?7 I6 t( p# |7 F* O% [( _3 V
2⃣️生产力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q6 ` y; L w% J# u
3⃣️生产力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背·选】 【两再一新促生产】
+ L. @% q# P D% O1 k/ c- U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9 s* q A0 x# ]9 Y8 _# @, y9 |
2⃣️教育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P+ X3 L% N6 p7 V' ?2 a7 E7 H- J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14.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 f- A! w, M; y0 S: `* B( T: C; [4 n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背·选/简答题】 【两权一体宗旨(质)】
% Y* e3 u1 G1 _% N$ C2 {1⃣️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 N6 ~1 x: b( x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 J& P: d7 r$ j/ Q1 u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0 u4 n' c$ x8 J1 i* I P1 B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 _' a( o9 I8 y/ g4 G, V/ I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8年下考的简答题】 【人民论政治】
1 `" q! h! n6 x0 r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4 U4 V: U3 k2 b1 T7 n$ X8 P: j
2⃣️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 l, l# D: Y$ g1 }- j% V; A8 ~+ N
3⃣️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 u, a$ ?# Y! l7 r) Y% H$ e5 _' p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15.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背·选/简/辨-这两年没怎么考过】 【内幕(目)使用】
0 {# m. x4 G/ x) J, i2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 Z' x3 q$ ~& D2 n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n) [5 y% g: y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i. A( H& d8 v6 l E2 f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背·选/简/辨】【15 年下考过】 【两传选新创文化】
, ~0 w. B; S/ u4 { T" z8 `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u* c, X+ F. j4 h
2⃣️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 f, x/ \) f- k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5 a* e/ B, o5 h! f) f4⃣️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16.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体现教育的经济功能) 【新增/背·选择题】& h( F& F+ Z5 G9 l- q
17.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 【背·选择题】$ J& D; T/ i3 e3 {( y% z
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 `! F" P7 a$ g" P M3 h, Y/ B
' _, G' A% H5 M% o S9 B, D' Y( {- o9 V$ X/ x! t- }, B' w
; j8 V8 M& ]3 Z4 U. s ]; u
1 R! T) X9 u" L: k7 J( N20.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选择题/简答题】
2 N1 L% |# Z' n: E) s# h1⃣️遗传:物质基础;提供可能性;可塑性;制约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
) `7 K# t0 m5 ^ A# u; H) _( |2⃣️环境:提供可能;积极和消极;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1 ~: { n' {$ {
3⃣️教育:主导作用;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全面、专职性、专门性、时间跨度长。 . \5 S A- E. O' k, W; Y
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21.遗传的意义。 【背·简答题/辨析题——高频】【16下考】 【生理差异可成】
- \& }) V1 q d2 ?; K+ Z& J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
( [ O) [3 i# ?/ m6 @2⃣️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Z$ N2 n! G! v4 X% a1 B3⃣️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 e3 s0 X/ W* M. e! Y0 [: B; f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2.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背·简答题——高频】 【三有砖控鞋权】 3 A1 V, \, S! g3 Y- h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 e. M" J& A" ]/ n0 Y& X& ~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 e9 }+ N( `2 l0 A, g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学生的发展;
5 V, H+ J3 |* h8 n: S5 W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或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用的表现):【背·简/高频】
6 h5 C8 _! G& d- w7 r o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 Z0 s; F3 v( C7 X# B- ?. x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 v& ^. y7 b' S6 r) n& [0 b
3⃣️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 k1 J; w$ s6 K$ {8 p- K' `( G3 L- b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五节 教育制度 * p8 v) ?1 G' K) p2 H$ Y
N [( A2 l; @3 Q( ?24.教育制度 【理解·选择题】: `8 k3 C) q3 Q( L( C& W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 ; g; b0 V: x" J% I; M- V
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25.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背·简答题】【高频】【15年上考简答题】
* F" H0 p' E, ?/ t7 I) O4 p! Y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 i7 {8 m8 m8 S! x# a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6 B) V# P* B* G- R# P2 ?. K2 R7 f9 m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T" W4 u( e& U3 F+ P% A5 f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26.现代学制的类型(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 【背·选择题/主要考带箭头这个】* G( X, E3 X. n4 n9 e! X. `5 V6 [5 p- l5 c
1⃣️双轨学制:英国 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另一轨是劳动人民子女设立。. j2 Z5 q7 S" F$ x% `
2⃣️单轨学制:美国 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 t) E( j/ h- b/ u. P! f3⃣️分支型学制:苏联和中国 % b7 |0 p$ C1 _
$ q: \: S2 L, K6 } N* C0 r 28.义务教育特点:强制性、义务性、普及性、统一性、免费性、公益性 【了解·选择题】 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初中 【了解·选择题】4 ?; V, ?/ \9 _
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了解·选择题】; Y* Q/ {% `3 m; i6 b; j- X
第六节 教育目的
# u, l* a6 W" V* b- _0 w
" ?1 l+ \# I4 V5 C( k29.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 【理解·选择题/偶尔辨析题·简答题】【2015 上半年辨析题】
$ W" b ]8 F3 N1 G% ]5 v: p0 {1⃣️国家→教育目的2 n9 I* A" e% H, f7 ~% C
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了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其决策要经过一 定的组织程序,一般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文本和教育法令中。
+ c' \' o- P5 [6 @4 Z- R2⃣️学校→培养目标
. ?" |, x# Z# y, T4 r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者特点 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6 T9 m, ]! o. B4 e
3⃣️教师→教学目标4 W* l& t( B4 c, n8 S
微观层次的教育目的,教育者完成某一阶段教学工作时预期达到的要求, 是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30.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理解·选择题/不是高频考点】
9 `% |1 Y; q3 X& c& Y, W* }3 z31.教育目的的理论: 【背·选/考点:2、3是高频考点需要注意】 % k$ g! A0 {; ^) W! c! x" X2 O
1⃣️宗教本位论:把人培养成宗教人士
+ S& W0 {7 I+ W0 l% s2⃣️社会本位论: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成员 5 `9 A6 \ e1 E5 ]
3⃣️个人本位论: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 T6 P+ U1 Z1 \& _
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提出的
( E: c* U/ E6 L/ P' e- }5⃣️生活本位论:(斯宾塞)教育是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 3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跟前面考点第 25 点,对比建立学制的依据】
+ Y$ f# ?$ _$ P) f+ W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8 O B8 c `" i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I4 [5 I7 `; B) L7 c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思想与价值观。
. u' m7 {" y. T! [4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背·选择题/高频】 33.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关系(德育为先,五育并举):【背·选择/简答题】【2015 下考辨析题】 ! v2 I+ @+ \: T5 w' u
1⃣️德育是灵魂、统帅作用;为其他教育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5 H" x" c4 P1 V$ m5 d2⃣️智育是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教育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 x y4 m, u5 R1 U* G
3⃣️体育是物质基础作用。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
* }) @' \+ N0 X: @4⃣️美育是是动力作用。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M- R. G2 v O3 f
5⃣️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德、智、体、美的作用。 34.五育的关系:五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不能相互替代,不是均衡发展。【背·简答题】 ) }+ g* O8 O; c6 @
1⃣️五育”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德育、智育具有首出地位; * V+ J. J% u. G4 [5 x
2⃣️五育具有不同的作用、地位、责任,不能相互替代,缺一不可;
v6 ]9 m! X' q" I% B3⃣️五育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体系。 35.美育的内涵及任务。【背·简答题/2019 下半年考过,2020 年考的几率不大】
- y r( n. d3 i1 ^$ R; ^. j' J (1)美育的内涵:
# }8 M/ J( u6 e0 r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
: Q d: Q; Y+ d$ N+ m! Z确的审美观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3 J, G$ {& U- m [4 l% E(2)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 u7 `+ a- w4 g- i
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艺术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第二章 中学课程】////////( }3 \4 `+ W. Y( S8 X
: Y$ e, D! M& r. W+ B2 r a8 h1 h# F 第一节 中学课程
8 ~+ H [$ y& Q0 \+ F; K2 F E$ y% u* L' r. D" T4 g
1.“课程”一词始见于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背·选择题/只记住人物就行】 ' P% d; k2 ?( {. P
“课程”一词我国最早出现在唐朝,“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d6 |& X, ^: d- ]
2.课程的类型: 【背+理解·选择题——8 个课程高频考点,必考一道选择题】
# t7 P, h2 w3 i0 |1⃣️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例:语文、数学、英语科目)
0 c1 i! z4 {5 G7 j6 {8 p% x2⃣️综合课程: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例:自然地理与科学、社会经济与政治)
) s) X& I! x/ H% _0 r) ]" M$ `3⃣️活动课程: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 【重点】 2 x. @% _/ h& G# k" C, H
4⃣️国家课程——由国家制定的课程6 O9 p$ Z/ M% ~7 K' X
5⃣️地方课程——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重点】 * G9 |) {0 p5 h7 L
6⃣️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由学校开发的课程。 【重点】 / j. g( A }- i5 {1 G
7⃣️显性课程——学校的公开课程
# K- \, h7 w9 A$ K* u# M8⃣️隐性课程——校风、学风、师生关系 + R. @7 I! H: h' q! b$ s
【隐性课程中包含两个小考点:连带学习和附属学习】
& g4 p- L' E; B; @【连带学习——例:小明因为某种原因对数学产生厌恶,他在毕业或者离开学校后不会主动学习数学了】 3.活动课程主要特点是:(代表人物是杜威) 【背·简答题】 【2016 下考简答题】
; \; v5 i1 G8 w1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 t( \- Y9 ^$ _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 { Q2 M3 x1 }# B2 G/ a3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4.课程理论:【12 记住名称以及人物】8 O% A9 O& g& Y& b4 W2 L) h
(学科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是两个相反的理论,在系统的知识、儿童兴趣、教育质量方面优缺点相反)3 o* M$ x# G$ H0 O$ i% ~% H
1⃣️学科中心课程论—以学科为中心。 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 【背·选】1 O* M, f8 f$ {+ Z( G8 _1 z
2⃣️学生/活动中心课程论—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背·选】# |* ~/ u/ z) T
3⃣️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 【这个一般不考】
+ a. \: \ M. H' r, o4⃣️课程层次论——古德莱德 5.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论。【背·简答题】 9 d9 x* R5 I9 ^. K
1理想的课程,由研究机构、专家等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 U" \9 v0 \& \% w; ~& q
2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
% s; q2 Z5 ], E- `3 H9 ~" q3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
. ]7 V" p9 e$ G( a5 D0 l R4运作的课程,在课堂上实际实施课程; 7 }* z/ w, h- [3 o( R) P0 M6 V' {
5经验的课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的东西。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内容
% k( c" ]3 P+ p9 n* n
! s0 t5 s- O# ]$ Y1 `5 ~- l6.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
( u8 l3 s0 D1 t' {* v, n0 d, W2 |. ]"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7.三维课程目标:【科目三会用到】【了解即可】# g! v3 ]" B" d: t- l3 {# V
1知识与技能目标3 [; \5 Q) U2 k# `9 m4 Q8 y8 O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3 [' _" f; |; a) k* S% X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8.课程内容的构成:【学校课程主要是由间接经验构成的】 【背·选/辨】 【18 年下考过辨析题】
9 ?* l! r/ m, M' I" I1⃣️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 h W- ?% M. R. a- i
2⃣️直接经验是指学生为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到的知识,是对课程内容的补充。 9.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直线式与螺旋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S+ r5 _* [' Z1 W* t$ l2 p5 e
1⃣️直线式:课程内容直线前进,前面安排的内容后面不会出现。
# F, y# s& E) E/ a2⃣️螺旋式: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 【重点/选择题】1 N/ @8 G. U- P4 \9 {: V/ @
3⃣️纵向组织:知识按照逻辑排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重点/选择题】
4 y0 T6 r( S3 p6 g3 M; R1 M. W( o4⃣️横向组织:按照学生的发展阶段、社会等组织课程内容。 ..............................................................................(长度有限.........)
' b" p, C# F8 P' U5 P6 L3 U作者:杨二水 | 公众号:奶牛资料库
- L d* x; k/ O# N9 R6 S R
$ G# ~, o- Z4 x! k* @4 ^4 m还有私信问的问题,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 ❤️
1 v7 l+ J: S' |8 h+ @一般有钱的学生会报一些网课或者机构,网课、机构其实不是很建议,如果你钱多的话也以优先考虑,一般笔试的网课大概180-300左右的样子,也有便宜的具体价格大家可以搜一搜!8 I7 P0 o' m6 g# M
其实网课也都是在讲来讲去也就是那几个知识点,机构网课没有人告诉你,这些答题都是有模板和套路的,上面图片就是万能模板,有没有开心的晕过去呀!
2 v5 g, f5 P* H/ |- p8 F最后祝大家成功上岸!
" q7 d1 U/ _8 m+ @: I! |㊗️你们加油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