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匹配和广场是两个世界。% S7 q# @) A% y2 `
我是关匹配+隐身的,毕竟我用soul是为了逃避熟人社交,不是为了把网友变成熟人……
8 F4 W5 F$ S* V0 F0 @1 X别人都私信交朋友,就我整天在广场上观察人类。在这种半匿名的软件里,扒下人设包袱的用户画风简直千奇百怪。4 G3 C3 Y# E1 }
这段时间刷推荐总会刷到老用户缅怀曾经的黄金时代,大意是以前广场上全都是文艺大神秀技术,现在都是普通用户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闲话。' t4 e7 z+ ~! }, @- Q3 ~
对于这种说法我很有意见,谁说都是普通人的? O J3 D6 d: R$ R
这不是还有车里进了蛇先拍照发广场的老哥吗?(狗头
8 v, A! @( q+ p2 b# o$ ~ }4 \) [' Y9 K- l. _( ?

' G6 Z- T4 F y2 a4 ?2 W# a, n刷广场刷多了,9 l2 s+ a" u* g" ^9 ` E8 U( U
还会刷到蹲在厕所里擦眼泪,擦着擦着突然发现没纸擦屁股了,紧急求人送纸的:: a2 Y- j) @7 V' V
(后续是并没有人送纸,评论区都在哈哈哈,最后从白大褂里翻出两张勉强擦了,可见在soul上求送纸不可行)
& c* E% @# ?# d3 O. K! n4 D$ v% e) ]9 s$ s
1 U$ O0 r) p+ B" {: s+ q4 I
- D: F( {: T$ i2 I/ m: X
建议改成:社死达人
1 B4 K/ P0 f. C* u. z7 q) j0 ^
0 M3 H4 L0 E- a2 W' A 还有同事吃螺蛳粉以为肠梗阻患者拉了的:
* }' A9 a) G4 l {
& j; R; R n4 ~5 F: [9 k+ H ; G. v) }% i6 s5 ~5 ?) B F
) p( E" N' _$ H7 ~; t. T# M6 z
并没有那么臭吧!!
1 f( u4 G( Q- s# u7 x7 L' n) Y% J4 ]8 s2 y0 t$ d0 P8 ^
往萝卜片上扎洞冒充藕的:
, ?5 v( w n o" ~/ e M5 O6 V' f0 Q) h6 O2 ~

0 e2 s/ ?) {1 }: Y5 A" h# c4 a2 K 嗑cp上头抄起ps一通骚操作的:
! ~2 F1 O0 t6 j0 ~! R6 [. N8 N- o

# q$ ?2 T% m: g z% s% a/ ~ q9 ~4 Y( r7 _ _9 U: k
" D t/ ?$ v0 _* s' n- x' k
. r$ E% N2 n) N( s
完 全 相 同7 } K8 T1 ?( b- F& J( ~ I
8 B: t7 k, k! a4 ~2 ?2 D一定是女娲造人的时候,泥巴用完了,就用沙子捏了一些人。2 \3 |3 e1 D* }: P% X+ ~
要不然,他们为何能如此沙雕?1 K) l& N. [6 X& }( S
说回“黄金时代”,似乎每个社交平台的老用户心目中都有这样一段完美的时期,比如知乎是邀请制时期,b站是不收费时期,soul则是文艺大神时期。常常有人今昔对比,大叹平台走下坡路,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
# \) c# Z. \0 h, X! ^0 i以我使用各大社交平台的经验,大神的流失固然令人惋惜,但未必是件坏事。" t: e( b; l, R
" a, r! u( N; F; V
以优秀内容输出者为重心的平台,一定是中心化的,流量向大V倾斜。
" }* {; A$ _/ Z+ P) w, ]; e中心化模式有许多好处,比如鼓励创作更多优质内容,甚至可以带来足够的收益,支持全职创作。
* f, ^5 ~/ B, c) r1 `7 J但劣势也很明显,一是普通用户很难获得流量,二是中心化模式下流量意味着金钱,孵化机构批量生产网红、营销号牟利。营销号疯狂内卷之下,各种无底线的吸引眼球手段层出不穷。
+ Z8 b* A" n6 ysoul现在的运营模式显然是去中心化的。0 [' `+ V A& G; t- O0 L; V1 A
广场上的动态不显示发帖人id,只显示来自哪个星球。
+ m4 }: \5 `+ @) F8 M发帖人名字一律标记为“楼主”,评论区id全部随机生成,连头像都只能在soul自带的捏脸库里选,一眼看过去毫无辨识度。" |6 _3 ]5 ? E& }5 N, `; Y
这样的规则,就是故意不让你记住发帖的是谁,评论的又是谁。
% i! p* a t0 P& d
+ \" y8 p7 Q! i4 L2 i! v p) ?6 a5 Q$ J6 p& E5 ~" ~- Z
$ K2 m) S7 s6 k1 s$ `- ~: g2 u- b一个个都说着我来救你,实则没有一个去送纸,网友的嘴骗人的鬼" G. w% V& R, Y: [( {3 a5 Y
8 k+ w+ w7 `) F n; P! N ]
我虽然注册的早,但因为上高中收手机,几乎没有打开过这个app。早年大神遍地走的soul是什么样子,我并不了解。
1 K& z' |# m3 [; U2 {- @0 c2 k6 V. ?如果从一开始就是这样,那么soul上大神的出走就是必然的——都是展示才艺,为什么要在一个没人记得住自己的平台上发呢?
4 o# Z4 v& ^- x( r5 O: b这种运营模式正是为了避免某些活跃用户影响力过大,大V占据太多空间,将流量均分给每一个用户。# f( H% b R. ^+ {% ]3 L5 F
有大V的平台已经很多了,soul无论如何也卷不过。成为一个没有大V,只有普通用户的平台,反而可以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 x% ]( U+ L' K8 C$ b比如说,特别适合当树洞。
+ d( K# v& G7 b: |. s我用soul的目的,就是找个没人知道我是谁的小社交平台,专门发一些发在朋友圈里会被请喝茶的吐槽,免得把自己憋坏。
& ^0 f& k; \+ N0 U d% l1 i
; q: r0 J: I6 f % v- {) v! Y2 H1 V
: y- W& h* Z! ~/ O * u% s" J6 \: z6 t
这样干的用户不止我一人。对于树洞型用户来说,被熟人认出=社死。' Q4 s' `: }. c2 f
广场不显示id、限制头像种类,这些降低辨识度的操作,刚好可以避免被身边人识破并且扒出主页。% l) d( u! `5 ~ \
别的软件都提供“自动添加通讯录好友”功能,soul提供的是“屏蔽联系人”功能,将内鬼拒之门外。7 c' S3 |4 e- ^) W! s+ ]) e
这个功能是真的香,我原本用来吐槽的微博小号被同学认出,事后删博改名跑路,现在熟人都别想看到我的主页~: J9 Y5 `$ O" w( h: X2 a
; U* D3 Y8 I# L" ^

/ X5 b5 y) _ \5 A+ \2 Y
% | ^8 P" m& v3 H" I, O6 m再比如说,社区氛围更平和。: V6 y$ h4 g% F2 M4 `% @, d6 M! Q6 Z
小学三年级玩网易博客的我一定想不到,如今我使用一个app,仅仅因为上面没人引战骂街。: ~) I/ a! d" G* w) Y2 S. X! }
争吵,似乎是互联网永恒的主题。除了博客没人吵架之外(当然,也可能只是因为我糊到没访客),微博、贴吧、知乎、豆瓣乃至lofter,各有各的吵法,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5 m. l* R) k% x* S9 j: S% w常年泡在网上,我震惊于人竟然可以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吵一通:用不同品牌的手机、嗑不同的CP、玩不同的游戏、对某个历史人物有不同的理解……都可以成为问候对方八辈儿祖宗的原因。
5 |/ K2 R: O8 A+ C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战争往往不仅是因为个人恩怨,还有利益相关。常常有营销团队故意炒作引战激化社会矛盾,以此吸引流量。
( P, a; P) E$ Q4 s! D( |- V7 |; ?soul上没有故意说怪话引战的用户吗?其实也是有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就算出家,也免不了遇上魔怔人和杠精。
$ ~ ~2 e1 z2 A但这些纯粹出于个人恶趣味的帖子,比精心设计的引战热搜战斗力弱百倍。大多数人还是可以发发日常,发发吐槽,并不受他们干扰。& g! t. G" G- l0 t. q$ \2 K: C1 |, i- ?
考虑到soul颇有点匿名版的性质,它能有这样平和的社区氛围真是难能可贵(同理,我也喜欢A岛)
8 I0 m H+ V3 \( q
8 A& \' G8 E0 x* y - O' Y* b9 C9 o7 e$ G) ]
- N( E& `4 A9 O. W" i0 F3 Psoul还提供真正的匿名功能,防社死利器* _6 S6 p+ i" L$ U
- [9 ~8 p" q1 M5 p8 l/ x' y- K- J
成年人,要有“眼力见”,要经营人脉关系,要考虑周边人对自己的看法。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常常不敢畅所欲言,生怕招来祸患。
& p# o: W& y4 H而在网络上,普通人的存在感往往被各路大神所掩盖,平凡的动态不能令任何陌生人驻足。
1 x6 M) ^1 u! V; }& X以大V为中心的的内容平台虽然有趣,但我们也需要一个只属于普通人的树洞。
6 k V+ O5 @6 Q5 R: {让普通人的迷茫和心声被看到,在陌生人间传递温暖,这件事本身就存在意义。
6 J1 t: l" S8 J% S% }. w
3 {9 M& p% }# J6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