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澳洲技术移民已经越来越难,所以有越来越多的申请人把目光投向了配偶移民的方式。众所周知,澳洲的配偶移民目前对于申请人没有任何语言,技术或者资金的要求,几乎可以说是最简单的移民方式。美好的七夕佳节即将到来,趁着这个机会,我们来了解一下配偶移民吧~
3 P' `4 {9 i! f# U2 C* ]3 t4 d& q2 y3 K$ i1 ` R7 ]
( o' ]1 j8 l* G* A3 w澳洲的配偶移民包括两个阶段,以境内申请为例,分为820签证和801签证。其中,820是临时配偶签证(TR),可以允许申请人在澳洲境内生活、学习、工作,并且享受Medicare和其他一系列的基本补助。801是永居配偶签证,也就是所谓的PR,自然也就可以享受所有澳洲永久居民的相关福利。3 o/ `+ E9 G7 v+ ^
/ e* F4 g2 h& O+ A, A$ \- j% K, |0 R) n; [
因此,申请820签证是配偶移民的第一步,820签证具体有以下几个优势:% [) h7 u, P5 O6 i
1. 对申请人没有学历、工作经验、资产证明以及语言水平等要求;
% ~3 V7 M' \& L( b2. 递交820申请就可以拿到Medicare享受全民医保;9 `3 x4 L! S! R P1 A
3. 过桥签期间可以全职工作和学习;
B! _1 Z7 o+ n' [5 U$ T; ~4. 820签证持有者在疫情封锁期间可自由出入境,无需申请豁免。' S0 j1 B2 l5 L8 l' p- X. U. F
; m ]- j* T9 Y, t ]5 A; D
- ? ]4 p+ w$ Y
% \) k1 a+ B& w3 M- n
& P4 D1 J! ^* o( d5 D0 M+ Q* l8 z" M2 R, W( }, o7 i: _& }
3 o* A$ m% H7 k4 s( P4 V2 i
在上个财年,由于疫情封锁而导致家庭团聚类签证的配额激增,其中就包括大家最常见的配偶移民签证,同时这个财年依然保持了高配额的情况,所以说这两年都是做配偶移民的黄金期。0 p$ q% F+ D, O
$ O1 v" J" Y) k2 E$ `
& u# x u6 J% Z- C- X9 |9 Q, L- d; }& c9 c6 D* c
2 |* y* D$ Y# L* e9 [+ c: ?. r8 }' y/ Z, Y
# R7 ?9 \# ]* x8 J
同时,由于大量的签证官被分配到配偶移民的审理当中,配偶移民目前的审理速度非常快,820下签速度更是在上财年末出现了“三个月即可下签”的历史最快速度!2 f' J' z' p3 a8 Z" n4 J( R: k/ a
' _% t1 |- Q( ~+ x Z# z& ^
, Z P9 k4 U+ T' i
) T, N& b. M( U; i* G: ]* V' r6 y- ~
) V8 g' W4 m2 ]
# c( d$ \7 f, z9 K2 D3 V6 O& I
在了解了目前的大环境如此利好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样的人适合申请配偶签证呢?
' C4 [, T' U+ k7 [0 n
3 M2 B7 i5 @1 K; X: _* n5 B0 c' F. m2 ? K, e2 o* c
对于申请人来说,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 h4 X' L* Y3 j6 ~
. P4 b* R+ K6 [: n' l! E3 G
$ b/ `- @( Q) Y1. 申请人的配偶必须是澳洲Citizen/PR,没有担保超过2个人,且担保上一个配偶至今已经超过5年;
$ o8 H' `) W. R& G, H. `
5 E$ ~5 s* x. o P) w; ^2 F$ D- l+ @- g$ u5 Q6 D, S% a
2. 申请人与担保人必须要处于特定的配偶关系中:3 B. }) j/ e9 }( p/ c. M! V
1)结婚
0 ]1 `. o* [& v7 ]- O2)处于同居关系1 f1 I5 Q( G. }4 s: T/ z
3 d) N \$ p' x% e! G; o8 W' O( d
. p" L+ l& \( |' A* e. F U+ \结婚很好理解,那么同居究竟是如何定义的呢?
' ^% `* [: P/ t1 `7 [' `! g5 n4 S
2 s: d# o, i" \0 I$ i
" _3 h/ s" E4 O! Y. s对于澳洲法律而言同居的定义是由以下四个方面来决定的:
. X6 A; S2 h- `# b
; X( G: \6 W8 r" Q" K: T# ]$ [" W8 d `3 q1 a+ R
1. 居住在一起
4 }; \8 P! Q8 \) w两人必须生活在同一地址,且满足至少12个自然月,或持有澳洲当地认可的De Facto证明(也就是俗称的同居证);
q* ? b3 u0 \9 s0 ]' ^% |
# p0 D' `2 J7 j1 S2 i# z J9 U. m! ^" J% o- v
2. 共同负担生活支出8 S$ C" a' B$ r. A! Z$ U
申请人和担保人需要共同支付日常生活花销,共同购置财产等。也会在特别节日互相购买一些礼物等等。那除了这些购买的证据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联名账户,来证明自己双方有经济联系。* J; L Q1 y4 s v/ Q
" w: O- ^0 h0 Z' T9 [! L( S6 t4 A
* k' L9 P* D2 [3. 公开社交
( `2 d# G4 Y3 h- G同居情侣不能是秘密的交往关系,移民局认可公开的同居关系,所以同居者应当会把你的另一半介绍给你的朋友,亲人,并且会带她/他出席家人的生日会,朋友的婚礼等重要场合。两人也会一起旅行,看电影,参加一些喜欢的活动。( Z5 {, ?( I R/ i
& d& {! g4 q4 |" U
6 e& H# h+ W* \& A7 V4. 有对未来的计划
( h/ x j1 u9 K: a一对长期并且稳定的同居情侣一定会对未来有一些计划和打算,且这些计划里也一定包含着对方。比如结婚的打算,生育孩子的打算以及购买家庭房产的打算等等。
8 D$ o" \; }- l4 L# {+ g* @
" o3 A( e' t5 y+ p0 r9 x' e2 Y$ J* V4 _ j
只有当这四个方面同时满足之后,那么你们才可以被认证为一对De Facto Partner (同居情侣),同时也才会符合820/801的配偶签证递交条件。! c! O. `$ e; T8 Y
' Q, v, w7 D# G6 H6 V
! f0 _* p, i/ Z, W, x3 b* M+ m8 }( i4 W9 `0 u. z5 s
5 A* w, h b8 U8 d6 @3 S
5 s' {0 P# p. I! r" { d, Q* s% a
& D" |* R* t! Y2 c值得注意的是,配偶签证虽然是看起来“最没有门槛”的一个签证,但是却又有着最高的拒签风险,以及“秋后算账”的风险。虽然配额增加了,但是不代表审理放松,反而签证官对材料的审理更加细致、仔细、严谨。因此,配偶移民可以说是最不适合DIY的一类签证。
: k$ U( w# ?+ T/ i$ }+ A& O5 ] ^8 i Z! W. r4 \6 d
3 I3 p- W+ U ?- z% C" ~最后,我们送上近期最新的一些关于配偶签证的FAQ:$ v$ e5 v* R3 y: q/ V& @
* g( q; j4 D( Q8 S- I
* b) D2 S2 ~4 O+ F u! x1. 如果我们已经领证了,是不是可以只提供结婚证呢?
# e& d' o3 n3 N, o& \+ l5 b很多人都认为有了结婚证就是最直接的证明,可以去省略其他繁琐的材料。实际上这个概念是不正确的,即使是结婚了的申请人,也需要提供其他关系证明材料。% P0 l% Q0 n/ G% e: b3 I) G8 n
. X, g; N2 l) B+ ] }; e8 G
' u( R0 w7 D$ I" s1 ?2 ~! v
2. 有没有可能直接下签801 PR呢?
* T, N$ s/ m+ q当然有,但是情况通常都比较特殊,一般需要有人道主义原因或者在其他特殊状况下,澳洲政府可能会直接跳过820,发放801 PR签证。
9 Y' c( j* Q* Z0 d# Q; O4 R+ l" m& s7 D* m, o
7 g2 [0 w1 I" o1 L! W3. 如果拿到了820,但是异地了,后续的801会有问题吗?2 D+ l# \; E) P. J3 B. t
配偶签证的权衡标准主要是以下四点:真实、稳定、长久、忠诚。如果是短时间异地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如果出现了长时间异地或者异国的情况,需要补充更多的材料来证明你们的关系。
9 P! j- J: O9 P9 k$ W# T4 [$ b0 \0 I0 k& O7 F
, x; I/ S6 l/ w
4. 如果关系破裂了,我的PR会被取消吗?
4 M) p+ D* F+ @% k5 @! i如果你的关系在拿到801 PR后破裂,则不会有影响。其他情况均有可能造成签证取消/拒签的情况。
" f, [9 c) d1 T# R1 @* ~* ?, {. s0 ~: [; Z$ f
! _5 ?0 ?4 \/ U+ K6 }
5. 最近820下签的很快,是不是代表我能更快的拿到PR?0 |8 z. x2 d) w3 O4 d
820是配偶签证的第一阶段,拿到820并不能代表移民局直接认同你们的关系而更快的给你801 PR。拿到820签证,其实意味着进入到了一个移民局给你们的“关系考验期”,还需要努力经营情感,最终才能拿下P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