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留学生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

[复制链接]
查看3805 | 回复20 | 2021-8-27 07: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6606977, S: E/ N" {! ~6 }) P7 U1 {7 y5 G: J
非常讨厌那些说,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的人,你要觉得不是,你去查数据啊?& Q; O8 K" b, b

  p. _: `6 n7 Q为什么在我国的留学生当中,女生的比例倾向高于男生?甚至体现在一二线城市的重点中学,大学当中,女生的比例都高于男生。
说一个我自己的不准确的感觉。
; i1 {, v5 [; o( R4 ?5 I0 t我觉得现在在美国:4 \) f5 ?# N' u! W& Q4 _: a
传统的男生多的工科专业,已经越来越多的女生在读了。2 @) L8 c* m; G
可是传统女生多的专业,并没有越来越多的男生在读。因此比例就失调了。3 A, e7 i* B$ q& k$ E3 M
产生这个感觉源于有一次和隔壁学校一个计算机硬件专业的美国GG聊天。美国GG对我来一句:“我觉得你们中国的男女平等肯定做的特别好。”我说:“是什么让你产生了如此奇怪的想法?”美国GG说:“因为我现在的同学,女生就只剩下中国人和新加坡华人了。美国女生很少会读这么工科的专业的,你们中国女生就读,说明你们中国的性别刻板印象没有美国这么强。”我当时。。。我竟然无言以对。。。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d; [  G+ `4 ^# a0 V- L
然而传统女生多的专业。。。。我就不想吐槽了。作为一个传媒专业的博士生,我已经快忘记了世界上还有直男这种生物的存在了。. m7 z, G& V8 A
****************************************************************************************
. L$ }8 `) O6 m5 \  C说个偏题的话,评论里有提到的一篇研究,关于一个国家性别平等做的越好,女性读STEM的越少。其实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是说,女性就天生不适合读STEM。这个研究中发现,全世界范围内,男生和女生(16-17岁)在science上的成绩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女性会显示出对非STEM专业更感兴趣。这篇研究同时指出,在男女不平等的国家,女性无法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因为这些国家往往也是社会福利更差,STEM比非STEM远远更好找工作的国家。所以,在这些国家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为了能经济独立,必须要选择STEM专业(而非基于兴趣)。反而在男女更平等的国家,女性反而可以遵从自己的兴趣(比如在这篇研究当中就发现,即使是那些Science成绩比Reading成绩更好的女性,也有不小的一部分依然没有选择STEM的学科)。
! @: ]) S2 }: t8 V7 U  A至于这个兴趣的差异从何而立。有一派解释认为是有男女天生的差异。所以这一派认为,男女如果对某一个学科感兴趣的时候,是能做到一样好的。不过男女天生的兴趣是不一样的。而另外一派认为,即使在男女平等已经做的不错的国家,依然有男生适合读STEM,女生适合读文科艺术这样的刻板印象。而这种刻板印象加上男女平等的现实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女性的兴趣。
nemuco | 2021-8-27 18: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问“是不是”了,是女生更多。
- o5 E1 j  u% ~( \3 M  c先补充Insee 法国数据:2012年法国移民统计,亚洲女性比例最高59%,这是中国67%的女性比例拉高的
; W3 A4 p% z/ u' O4 }- R' i; E0 |/ g; J9 J# z5 W
2013/2014中国留学生专业比例是0 t; Z, \8 G6 k" t2 n5 X- r2 B9 G
法律3% 经济30% 文学33% 理工32% 医学1% ;男女比例基本在1:2.! |$ ?. Q7 _& @& k6 \5 Y# D6 a
& k0 S/ \. {- V6 q  x
德国留学生我没有搜到,只有2010年柏林地区数据是59%男:41%女,但印象中2014年女生首次超过男生了。# z/ a4 K  T' g; J4 ]
8 U) {; |$ D  |6 ~: R
其次诸多新闻媒体显示中国留英学生超过12万 女多男少比例失衡,英国留学生女63%,美国留学生女生51%,其余英语国家也类似。
$ B  b) J( E5 X7 s" \; a" u9 |! m& w; T9 Y# e3 y, |
根据这些因素基本可以确定题主所言不虚。/ e/ y! z) L' O% y
- i0 Z, N8 `, D0 z' X
----为什么女生多---------
1 w6 @6 U, E- y1.外语学的好的,女生比例多。
' l% t& T" C8 q# Z2.很多国家学制更短,尤其是一年制硕士,金钱买时间的策略对女生更有利。" K7 \2 p" Z% X; X
3.西方国家,女性更自由独立自主,较少受到家庭朋友社会的限制。例如生活方式、婚姻子女等问题,既没有人管,也无人说闲话。
009陈天津 | 2021-8-27 20: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  P: |7 M0 n- {+ D% ~
在中国,女生高考平均成绩高于男生[1][2]。因此我认为:在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平均而言女生学习比男生更好,这直接导致了留学生人群中女生人数多于男生(基数更大)。
- n7 a/ i$ j4 e  f9 d& F7 M什么女生富养也好,男生家庭要买房也好,都是没有证据支持的猜测,这种猜测没有任何统计学意义。而且别告诉我男生高考成绩逊于女生也是因为家里要买房。
: v. y8 ^/ Q- y! M% j- P老乡,这里不是美国。在中国没有家庭会傻到在教育这件事情上穷养自家的孩子。1 Y! }, U+ `7 p: ]$ m; T! n
原答案如下。* K. R9 R/ \& k5 P
事实上确实是大学里女性略高于男性。
' W1 h/ _; a0 K* i/ h* B- m中国留学生群体中依然是女性略高于男性。6 H" S( P( k9 X+ C0 _5 t0 x$ u- |
来来来,热呼呼的数据:
# m2 Q% s/ p5 L- Y" M0 `% q' w7 z- F+ s3 {. w
! L0 h1 R- [% t% k# N3 r

9 N0 [8 Y5 ?1 |5 F  l4 d7 T: _; ^* x. D& y) s" h/ b- l
8 E: D2 v6 h/ w2 p# E
( \7 B% q5 w* d
( E! l" u; J  ?. y8 Z
从数据来看,无论是世界平均,还是美帝,还是TG,女生人数高于男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 P0 r; n" D" w

2 |8 P2 |; p2 H" I6 |再来看留学生群体:
+ v1 d. @8 l2 ^% Q7 `% o  [- w4 ^' q$ s4 ^/ J, ]

2 Q2 o' E& u% q这是来自澳大利亚官方的数据。总体来看男生比女生多一些,但中国留学生中确实是女生比男生多。
4 ~0 e( J' M/ B* E. t: e8 I, v至于原因,我想有很多。我不想花太多时间来调查研究,因此以下回答没有数据支持,大家权当是我自己瞎诌。
4 h9 _2 c! F  ~4 a3 j) @$ i* x首先我觉得,最大的理由在于目前的教育评价模式:考试。无论是高考、雅思托福、还是GRE,对于性格沉稳、认真仔细、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来说是有利的。那么中学中的女生和男生相比,我个人感觉这些特点在女生身上更容易体现。所以说,在中国,男性人口比女性多,但依然大学女生人数多于男生。如果我们的性别比是正常的话,恐怕大学生性别比会更加倾向于女生。
7 H# y' c/ L& L& R- h& @$ @其次是就业问题。女生在就业时,更倾向于选择服务业或者知识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对学历的要求普遍比较高。男生选择的余地则更大一些:比如参加体力劳动、或者参军。也就是说,为了就业她们不得不去读书。
0 n0 Q/ W1 G) K8 ]1 |/ a还有就是政治和宗教等因素,比如女权运动的兴起。上图里,诸位可以看到印度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人群中女性只占到29%,而可怜的巴基斯坦仅有不到9%,印度也只有不到三成。6 F* H$ {2 q8 Y8 m, W. ^* U% }" |, C. i8 p
至于为什么大家总是觉得学校里男生比女生多?这个我就真心只能猜了。我个人感觉女生在生活和社交上对男生有一定的排斥感,因此无论在男生看来还是在女生看来,女生人数似乎比较少:因为男生们平时根本接触不到女生;而那些经常和女生来往的男生,存在感往往很强。& Z9 }1 F8 C8 A8 l" Z- n% O
总之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值得大惊小怪的现象。但看了大部分答案,我只能反对+没有帮助……大家能不能认真答题,别扯些没用的。
$ J/ o7 v) H! L7 |4 u6 Y参考来源:
& {5 V' F+ w4 \' R- cInternational student data, D2 u  \5 Z# h2 R- f; ~5 K
Wolfram|Alpha: Computational Knowledge Engine+ K: d# ~! ^/ K: X5 f0 L9 Q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_MOE.GOV.CN  t, ]$ o- c. S
更新:- J$ q6 h9 n/ }  z' I% d0 `1 o
中等教育阶段是没有实质的竞争的,真正的竞争只有高考这一次。高中三年的各种考试,虽然有分数有排名,但是不会产生什么实质上的结果:你考倒数第一,也不会就因此让你退学;但高考你没上本科线,对不起本科招生就和你没关系了。另外,女生比男生要早进入青春期,也是个值得考虑的因素。1 y: i; v7 l& j% Z1 C& d* m
有可能现有的教育评价模式大部分都不利于男生,特别是标准化考试。至少在教育领域展开全面竞争是不可能的,除了小范围的自主招生和学科竞赛。你不可能把高考改成开心辞典:山东原来这么干过……结果那一年我们体育课都是TM的做题。! q  ?1 |7 S) F# N& n( H
更新2:% U; x1 F3 Y9 f: @
留学生人数和性别比,我觉得首先要考虑的是中国的经济状况:有钱了,才能送子女去留学。另外,留学和高考不一样:高考基本上可以说是默认选项,留学应该算是case by case。3 {- W, r0 \% F6 _: W7 s; T
至于我们的小兄弟日本,这个国家真是一朵奇葩:. n/ _: U9 Q/ Q1 Q. M( k; h
東京大学 生徒数14085 女性26923 d6 G, O* ~& e7 `
京都大学 生徒数13235 女性2763) _; @5 q  u* e7 y& @
大阪大学 生徒数16204 女性5978' e* z# v# W3 [2 _9 U5 c' T
東北大学 生徒数10953 女性2613: z1 h, S0 M* ?! |8 E5 h
名古屋大学 生徒数9640 女性30522 v* \( @  R* }% D8 {0 N$ ~
九州大学 生徒数性11713 女性3468$ E! G" L) Q; K1 o8 w0 z4 ^
北海道大学 生徒数11610 女性3171
. v+ K) F% ^3 j* k2 v+ ^慶應義塾大学 生徒数33252 女性10653" F1 q1 y. t" A
早稲田大学 生徒数45492 女性15522
男生人数在这些学校里占明显优势,但:
/ }$ s/ R9 V1 U0 `7 p* t1 E, }- C" C# r# ^4 }
% d/ {. G" N  }4 P: r
来澳大利亚留学的日本学生里,女生比男生多了将近一倍。不知道她们是真的在外语方面碾压男生,还是实在忍受不了日本的大男子主义。9 D1 \6 |! @, _1 V' s
至于女生在理工类,或者说STEM学科中的分布,我找了澳大利亚的数据:" i+ g/ F! K1 n4 q2 o
# d6 X, O. j; x! |" U1 P, l+ P
) T6 `. w8 _) z7 H

; s# J3 N- R: L9 {" ?2 u( D在教育、健康、社科、艺术中,女生占到多数;而工程、IT、建筑里,男生是多数。值得注意的是,商科管理类和自然科学中,性别分布似乎是平衡的。
' G3 S7 x) G- F! ]9 V% A至于留学女生的婚恋态势,抱歉我没找到任何数据。但非农业户口25-29岁人群中,男性有38.25%未婚,女性有20.58%。好吧,你们说谁占优势?
' C; m* g1 g  _8 g) S0 G; X" {引用来源:e-sociology.cass.cn 的页面
# `" ~" d) c& k0 }. i, d" V2 e来人,把朕的狗粮呈上来。9 y# a1 |; J) |7 @/ d

2 ?& n- s( z- A) m更新3:
2 x  f7 B. N* L" C; V8 O3 Q很多答案提到了女生更善于外语,那么是不是这样呢?数据说话。
& d& [+ R- V* m, W% E/ N' U' C/ |( l& F9 o, b

' C- ]( z# F9 o0 R7 `这是2015年雅思官方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G类阅读之外,其他各项都是女生高于男生。A类总分更是有0.2分的差距。这就很说明问题了:至少在雅思这一方面,女生比男生表现好。
% W. B1 E: [9 D: E7 `再来看日语:
: s, J6 A, o7 n, x: M9 s
2 E" {) I  V$ J' S. A, \% z8 i8 ^% {: ^, w5 K" W  p
这个是港澳地区报考JLPT的情况。不看结果,单看报考人数就严重偏向女性。其他语言暂时没找到合适的数据,但我估计情况和英语、日语差不多。
% L2 G& c5 \; e* B% r* n/ \% W所以说女生更善于外语,也应该是留学生性别比偏差的原因之一。, M6 _( w0 L6 i$ c* b
更新4:
( W" g- {$ r9 b2 r看了Juan的答案,我只能无奈的点了反对。为什么呢?数据说话。
% B) Q! j. n7 P& E9 F; y# X
根据美国“2012门户开放报告”,2011-2012年被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录取的中国学生数量从157558名增加到194029名,增长率为23.1%。2012年赴英留学的中国新生大约是6.5万人。
3 E4 t8 ^" Q9 ?" t5 F. I% s. r0 a
引用来源:2013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 \- {6 V2 \, r7 I$ B
很明显,留学第一大国是美国。那么按照你自己的说法『本文仅针对拿到大量批发文凭的英联邦大学毕业者(毕竟这些人让留学生数量大涨),不包括硬实力的美帝名校、及拿奖学金的各国留学精英。』我是不是可以认为你的文章以偏概全?毕竟这6.5万人你还要刨除本科博士Research硕士剑桥牛津这些所谓含金量高的。1 ]4 d7 T5 N* F6 O- `( a
三本拿了LSE文凭也好,斯坦福毕业的中层也好,个案在这个问题下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 S; z' k$ M7 y( ~6 \
更新5:, s6 L# A; a; f( h+ G
综合了很多答案、评论、数据和线下讨论,我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至少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平均而言女生学习比男生更好。; b% T6 Q* s; y" e9 P
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承认这一点。1 U' h- i, ~8 P+ w. ?+ e1 H; Y
就算是去水一个英国一年制商科硕士,也至少要有一个学士学位和雅思6.5的成绩吧?大家不要只看到结论而忽略了前提。$ T2 Q# d% ?( f) ~
5 Q$ e* {; w; k& i6 r" ]9 R. s
更新6:8 V: m! |- ?# G$ R9 W# P+ r- {( Y
很多答主提到了两件事:一是女生出国找外国男人,二是学习不好出国镀金。+ B( ^. A+ l! o* M( R/ N
那么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数据说话。
5 L/ M* a( g. V% O9 ?
# U( K9 U) J: W1 z( i/ K6 z+ @7 r+ z0 U# e7 b
; q; u& y$ G: V/ V$ [
同样是来自澳大利亚官方的统计。这是一个比较老的数据,但还算是有些说服力的。可以看出,3700华裔女性中,有60.9%的人选择了和中国人结婚,和当地人结婚的占到10.6。相对的,2973华裔男性则有75.7%的人选择了华人,和当地人结婚的比例只有1.4%。
. t; h' Z# ^& q, |7 E% Y# C; n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女生出国就是找外国男人呢?说实话,我自己很难说是或者不是,但上述的数据倾向于「是」。我感觉这和传统的婚姻观念有一定关系。比如说在中国,女生嫁到外地和婆家生活可能大家觉得没什么不妥,但男生去娘家过日子很多人觉得这是倒插门没面子云云(纯属单身狗的猜测),似乎又是重男轻女的副作用。至于留学生是不是和这一数据有关系,有一篇论文谈论了这个问题但太长我没看。4 `2 W' p0 a/ f; K$ p. s+ B
http://www.border.gov.au/ReportsandPublications/Documents/research/gender-dimension-asian-australian-migration.pdf) t5 g! O- i* J
至于学习不好出国镀金,如果说只有考上了清华北大剑桥牛津才叫学习好……那算我什么也没说。是不是有钱就可以留学?当然不是,但没钱显然是很难留学的。知乎上有很多类似的讨论,我就不再一一细说了。
; V# b7 x/ B: P: p" V<hr/>时隔多年的更新:7 F6 T# H. r# u* w; h% K
都2020年了,还有人认为男生家里要买房……醒醒吧同学,是后浪浪的不够高?还是韭菜不够有机?+ b7 ~+ E6 ^7 K4 G" m
_(:з」∠)_
' ~# M- Z0 r, j) v- ?  c反正在高考中女生成绩是高于男生成绩的,所以别扯别的了,考不上就是考不上。
救亲喝 | 2021-8-28 03: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次监考时偷拍的照片,我表示题主的观察特别准确LOL* D+ U. F9 `# ?; a0 q- t; f

' x, M$ C  k; J. \5 W+ Y- r% _
的遭遇吧刎 | 2021-8-28 10: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承认一年制硕士学不到什么东西,下面我们来探讨。。。。。’
' t: v( p9 ?; Y2 x2 S) |0 z7 G‘对于XX人群,一年制硕士确实是最好的选择。。。。。经济实惠省时省力有面子!’4 d) t4 T6 k9 R( f8 I

7 E) e! T# j/ C& L& d' T我只是想请教一下,是什么给了这些极度自负,目中无人且说话不过脑子的二货自信,来“客观”评价别人的生活,别人的选择和别人的努力成果?
+ u/ X  b' x% k- t! ~
7 x' u& ~( O. Q* W- u在我这个一年制硕士在读生眼里,有些答案无异于:“这块肉快馊了,那么给狗吃是最好的选择,分析:1.不浪费,2,物尽其用,3,狗得到了它需要的东西,嗯,确实有道理”0 _' r( {6 J6 X3 Q8 o* }
  J0 }% W. D$ j  N: I) s
正文:=========================================================1 L) u3 s2 }9 e7 `% Q  x
7 p* O: ^% m( }, Z+ f  u
现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心里很难受,真的很难受。准确地说我刚开始看到楼上的一些答案的时候是很愤怒的,当你看到有些人自以为是的凭借着自己浅薄的经历和不知哪里道听途说的数据妄自评价一个国家,一所大学,一门专业,一群留学生,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说一句:我TM去你daye的!后来我冷静下来了,我觉得我没必要愤慨什么,因为当一个人云淡风轻的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的时候只有两种可能,1,他确实有自傲的资本,2,这人是个SB。% N6 s% T, w  L: R$ u; n
: n0 N4 a" P# p9 H$ s: {
本来男女比例问题在我看来是无所谓的,我是来读书的又不是来联谊的男多女少女多男少跟我有什么关系?但是我发现大家谈论的范围越来越广,从男女思维模式,到专业,这些都没问题。但是当我看到关于‘一年制硕士’的炮轰时,我坐不住了,因为我成了无辜躺枪的那一批人。有人轻描淡写的几段文字侃侃而谈,然后我一年的努力就变成了一坨大便,我就成了为文凭镀金的人,我TM就成了国内考不上研究生家里有钱被送出来的败家子?
8 ?; o) A, n  X: D8 w) ~% h
) M8 P* h* d7 Z) d; F, `5 d0 A当初大四已经决定要读研了,但是没有选择国内,完全是因为专业原因,‘组织再生医学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老实讲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我做过大致的浏览,我没资格说是垃圾,但是最起码与我所期望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选择来到了英国做进一步深造。虽然当时即使是教授都不太支持我去读一年硕士,但因为专业实在很适合我最后也还是全力帮助我出国,从考察学校开始,到了解这个专业的研究项目,整理自己大学四年的研究成果,写CV,PS,一遍一遍的改,得到面试机会,初试过了还有复试,凌晨3,4点整理材料skype上给人家做presentation还得答辩,前后折腾3,4个月终于拿到offer。专业title是MRes,但是却被划分到taught门类下,所以只有一年。难道我傻么,明明知道是research还只有一年肯定会非常忙碌,但是为什么还要选?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啊,一年刚刚好能供我出来,两年基本上砸锅卖铁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凭借我的直觉我觉得我一定要出来,出来对我有好处。没错,我并不是很优秀,就是一个普通学生,竭尽全力也还是没有申到奖学金,准确的说对于一年制project基本上没有开放任何奖学金的。同样,我的大学也算不得顶尖,并不是牛津剑桥IC。就是这样,我付出着跟申PHD一样的努力花着爸妈的钱申请着一个在别人看来水的不行的一年留学机会。
+ G; f- l+ o  T  m
" s0 N. q/ c# i! v% l事实证明我的感觉是对的,来到英国无论从各个方面给我的经历都是受益匪浅的。毫不夸张的说现在8.9个月的学习和研究所收获的,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比我大学4年学到的2.3倍都还要多,还要深刻。这是连我自己出国前都没有想到的。英语我就不说了,这是本就应该提升的,实验室工作我也不想多说,话说的难听点我做实验的那些器材,技术,你来我教你一天你也能学会。那我学到是什么?是方法,是态度!这玩意儿听起来很虚,实则是我最大的收获。同样是培养细胞,同样是PCR, 同样是WB这些千篇一律的东西,为什么每年都会有成百上千的不同领域高质量研究成果发表?为什么我做出来的和你做出来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预期结果没有出现?如果某一步某一个试剂少加200微升会怎么样?是否可以找到更便捷省钱的方法?这个东西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多远?当你在试着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我正在经历着与大学阶段完全不同的一种改变和提升。每天朝九晚五的实验室生活,回到家看是看paper写报告,看似枯燥但我乐在其中。最后看到自己每天的成果在一点点的连接,组合,分析,呈现,直到做出一份答辩用幻灯片,一页页翻过去那种感觉简直是优越感幸福感爆棚。答辩那天紧张的腿都在抖,但是上台以后那种迫不及待的想给所有人展示我的成果的兴奋感让我自认为完美的结束了这场答辩。最后得到一个全系最高分的distinction真的让我欣慰不已,目前我的paper正在review中。我的导师是行业内顶尖的医生,每周都会亲自指导我的project,实验室里有最顶尖的设备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研究不同课题的朋友,医学院里有各个领域的教授大牛,只要你愿意都有机会得到他们的指导,我能拿到出席国际组织工程交流会的名额,去亲身感受这个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的最前沿研究成果。你确定我这一年下来真的什么都没学到?现在我觉得是否有一些朋友可以理解我为什么对于一年制硕士的偏见感到这么刺耳?( e4 r; @! ~, c7 R# S
2 K9 m2 y8 d- w  k* X
所以我想劝有些人说话前过过脑子,你了解我的专业么?你了解我的家庭么?你知道我为什么出国么?你知道我这一年干了什么?如果你不知道那你觉不觉得“一年制硕士学不到什么东西”是一句很不负责任的话?而把这种偏见强加在男女留学生比例上是不是一种更不靠谱的说法?
& a3 k" P+ F1 S
$ m" X+ z( ^. _- C  S  Z4 t的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经历的时间越短越给人一种不靠谱的感觉,我有机会我当然也想多读两年。但是交卷早的一定比最后交卷的考得差?说白了,你愿意学点东西,你在家里看点公开课都比那些不学无术的留学生要收获的多,你想提升自己,做2个月的培训都比那些在国外读三年本科混吃等死的强。所以发现了么?根本就不是时间问题!而所谓的留学意愿,跟你是男是女在我看来真心没什么关系。想用最短的时间镀金,女的想男的不想?想尽早踏入社会赚钱,男的想女的不想?留学动机不纯跟男女有个毛线关系?$ y' q8 ^4 ~; R7 }4 P
; Q0 I$ U4 o+ t9 a
之所以写这么多不是想突出自己这一年做了多牛逼的事,我说过了,我就是一个普通学生。关于留学这个话题我很讨厌用数据说话,而更倾向于用经历说话。, ]$ u/ y5 K" d% i; `* Q' o
你是个男的但你代表不了男性群体,就这还想分析女性思维?
- f; k+ f3 f+ v$ v% Y你是家长但是你代表不了所有家长,就这还想分析别人的家庭?3 f1 Q7 L7 ~2 x4 I" u- o
你是留学生但你连你自己专业的人都代表不了还妄图代表整个留学生群体?
9 @# k- v: p  I4 A0 v所以在这里奉劝有些人说话留一线,你没经历过的东西你可以发表看法但是别下结论,让人看着真心可笑。我这里分享我的留学经历仅仅是告诉大家,“我”读一年制硕士,“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仅此而已。那些认为没用的,请你写明白:“你”读了一年什么都没学到,或者是“你的朋友”读了一年什么都没学到。# z5 S* y) ?/ r. q0 R1 ?
6 D# ~( ^! R9 I" ?! v! L* |
如果有一天那些心存偏见的人成了面试官坐在我面前,我承认,我会低头,我也不敢像现在这么有勇气骂人家SB,可能会被啪啪啪打脸。但是如果有那么一丝可能:我用我的努力证明了我担当的起“master of research”这几个字,是不是这个世界上就多了一个人愿意认可我们这些留学仅仅1,2年的人?是不是看了这篇回答会多那么几位处在迷茫中的学弟学妹能够更客观的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从而走出自己想要的路?
半仙仙g | 2021-8-28 13: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一个错觉,女富二代女中产要比男的多。当然是不是就不好说了。我身边是这样的- -或许男的更好藏富,不容易看出来。1 N0 Q4 p) ^- _1 t
实际上产出留学生的主力军是中产,和在中产边缘上的家庭居多。这些家庭更希望孩子通过教育有一个好的前程,维持住或者更进一步提高自己和家族的社会地位。或者仅仅是镀镀金,开开眼,也有少数是国内考不上重点大学or考不上本科的。
3 K" S# T7 Q7 E8 p另外一点,目前国内择偶方面,男性第一位的是财富+前途,女性第一位的是外貌+学历。相对于很多有能力让孩子出国的男孩家庭,相比于收益并不确定的留学,可能省下这几十万起底的费用,购置房产,或者混一个体面的工作更划得来。这样的选择有利于在同阶层内找到一个较合适的女孩结婚。而女孩家庭对于积累财富则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和需求,所以投资自身的优先级就提高了,因为这很可能可以直接让孩子嫁给更高一个社会阶层的男人。
  ^: _4 Q7 p+ r( o; |! J  @: N8 v
5 p8 V( B5 S/ j或许就是中产-小中产的女孩家庭数量高于男孩家庭呢?$ `$ y, ^4 k. P; d4 z) Y4 S

+ Q9 t: j" B2 `- S来自一个底层人民的坐井观天。讲真写这种答案怪恶心的,不过选择最有利的总归是好的。
深蓝之灵泌 | 2021-8-28 14: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男生比女生穷,男生的家庭宁愿把钱用在结婚买房上。
丹江小伙占 | 2021-8-28 22: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排名第一匿名用户逻辑是这样的:( y, D+ H& [9 I! F3 N: u1 q" L

4 k# A3 p& x! ^# z5 T5 G男企业家比女企业家多,男科学家比女科学家多,男人工资比女人高,是因为男人比女人优等,绝不是因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X; O5 g% {; r% j: j
9 k% Y, F3 u9 {  W
中国女留学生比男留学生多,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多,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多,绝不是因为中国女人比男人聪明勤奋,还是因为男人比女人优等。女的为了弥补作为女性的卑贱地位,只有学历更高才能嫁给同级别的男人,“所以”学历就自动变高了。
0 i: x1 i* A$ G- O( t
3 }$ r  V& O6 J: F! W* \1 E$ D% i中国男人的身高已经比外国男人矮了,为什么鸡鸡不会自动长一点用来弥补身高的劣势呢?+ h  ^6 b) Q2 ]! j$ F

$ R$ w8 [. \! q; Q/ w-----
: L2 X* Y3 ^+ m* i% t6 B该匿名用户已经改了一次答案了,为了防止他再改,贴在下面了。. O4 _) Y0 o. }: y3 `

% ~1 h7 O, `& R0 U7 ^& K% t$ ?3 d原答案的主要观点是:; q( M% L9 Z2 \2 W. r7 d8 }7 x
; [7 v1 K; N4 o0 c+ }2 a: Q0 ?: N. R
1. 女性职业上有劣势,所以需要学历加分才能找工作,“所以”女性的学历就自动高了,绝不是因为她们更聪明勤奋。4 p; z- w* @* e- @
  k$ V- Y) [$ m8 H" |. r9 z6 e
2. 女性是靠消费男人收入活着的。证据是很多女性喜欢说“我跟你以后就没有过上过好日子”。女性嫁人的目的在于享福,而不是奋斗a.k.a.“熬日子”。; M, F& P1 B4 y
% N, O1 U- c# Z/ U
3. 绝大多数女性拿好学历的目标是提高“自身估值”,提高“议价优势”,以便在嫁人这个“一次性买断”过程中卖个好价钱。“所以”女性的学历就自动比较高,而不是因为她们更聪明勤奋。
/ q9 G7 O" ^" z; l4 p0 ~5 A. W" }4 ]9 |: u& R7 V' C
4. 女性嫁得好的,结婚以后都做二线工作甚至家庭主妇了,不再是“出来刚正面”的“真正赚钱的人”。  c- h( \4 o, U- Q/ w

- i0 p( j$ H8 f5. 男性是做“一线工作”的,什么是一线工作呢?包括一线的管理岗位,技术工作等,是动脑子的,“真刀真枪”的。女性是负责“二线工作的”,什么是二线工作呢?就是“简单重复劳动力生产”。- D: i% F8 ~9 H2 F' o# T/ G8 C( A

8 [! J# M+ M, x+ Z6. 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观点的话,就是“少数女强人”。因为大部分女性都觉得“二线工作”才是好工作呢。你们这些反对他说的真理的女强人女汉子们,小心学历太高收入太多嫁不出去呢。& u8 g$ D/ S' B# V! k9 h

$ w$ }5 w. w2 ?5 ^* S0 h: i2 D
作者:匿名用户' }, i, V- s$ J% t9 b6 b# H$ k
链接:为什么留学生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 - 匿名用户的回答
7 f  r. Y9 C; X% O% U2 a# f来源:知乎: Y) S) d  p" u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S# \; {) j8 Q9 \
2 g9 o* j7 m) k, z8 b; [女性职业上有劣势,更加需要学历加分来找工作。
# v5 V( |7 t; u6 o: Z$ d5 D# W——————————————————————————0 Z- I9 j( B2 F4 b
东亚文化不需要女人收入盈余的,女性从长远的一生来说是绝对的消费者,消费额大于收入额。所以常见女人说:“我跟你以后就没过过好日子。” 嫁人是要享福的,不是跟你一起熬日子的。女方根本不用为自己的未来收入真正做打算,而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简历抬高估值。对于年轻一代,我没见过几个嫁了有钱老公的女性盆友还会出来杠正面的,都可以去做做什么财务,招聘之类的相对重复的劳动。甚至直接在家带孩子也不少,还整天哭诉说自己很多事情做。其实她们嫁出去以后都做二线工作了,不再是真正赚钱的人。
8 Z5 A. \, ?; r/ p, f
* h5 N/ w+ K; }女性在婚姻上对学历证有需求,不管你那个什么人类学,社会学也好,60分也好99分也好,一张硕士博士毕业证,都对女性找对象很有议价优势。东亚婚姻契约是接近一次性买断,她们只需要关注一次性交易价格。以后婚姻生活做得好做的坏,纯粹看她乐意不乐意。+ o8 `4 |# U% z- t
. k' U! ]8 x0 R9 i2 ]) g2 w5 C
第三,职业上的一线和二线之间,表面上可能工作强度和时间差不多,实际上精神压力完全不同。真正的一线是销售,一线管理岗,技术,技术工的生产工作。二线是简单重复劳动式生产,财务,会计,行政,HR,仓管,客服,公务员,教师,国企,售楼小姐,商店销售,商店服务员一类。
& C2 f, o9 [( P0 H
" O1 v% r$ m4 t- G0 j# \0 p: s! N$ }男人主要杠一线,实打实的,有个高学历没有用的,还是得真刀真枪干。男性不太可能半路脱产上学。女性的二线工作,做到瓶颈了,可以脱产补充学历再跳槽。9 c/ ^; V1 @. N/ g/ |

1 {7 M' d& f9 t8 {5 R) H% o当然小数女强人不服,但你们是小数,大部分女性确实是这么活的。她们就是觉得这样才叫好工作呢。
安阳信息咨询 | 2021-8-29 08: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化女大学生占比越来越大的趋势下,留学生乃至大学生男女比例也是要分学科来看的。理科工科男生多,人文社科艺术女生多,这在中国是事实。
: Y( B4 s; y1 Q
8 R+ i% L' E' E" Z  x楼上有人列数据说全国大学生里面女比男多,但光就北大清华来说却相反:清华大家都很清楚,工科强,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这不必说。但其实北大也是男生略微比女生多一点,大概占55%吧。为什么全国最好的两所大学反而男生比女生多呢?自然不是因为男生学习比女生好,而是因为北大几大理科院系:物院、化院、数院、信科、生科招生数量都比较庞大,且男女比例相当感人(很多人以为北大只有文科好,但其实粗暴地讲,北大是文理科好,清华工科好),从而拉高了全校男生比例。0 C' ?: @1 ?4 c# @5 s- [# k
* d. ]& F- W! g1 ~3 J
留学生也是如此:英国的中国留学生里面女生明显多于男生,因为在英国留学的大多数中国学生读的是一年制硕士,学的大多是经济、金融和商科,女生自然多。同时英国还有很多非常有名的艺术和时尚院校,中国人里面女生也占压倒性数量优势。澳大利亚也是这样,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学商科了。而放眼美国的苦逼博士们,你们还会觉得女生明显多于男生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