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t2 `2 W# e$ [2 F1 v
; Z c" L% I. r" I" ~' d
进入暑假,一些家长已经或正在筹划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补习班。而中消协则于7月上旬发出消费提示,呼吁广大消费者理性看待、慎重选择校外培训。据中消协披露的信息,目前校外培训机构数量众多、办学资质不一、质量良莠不齐,校外培训领域暴露出诸多问题,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也不利于整个培训行业的健康发展。
6 C( m' s3 w* k+ r( f) c! l$ O: |
广大家长对校外教育培训有何切身感受?公众对该行业的治理又有何建议?南都民调中心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于7月上中旬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1065份有效问卷,其中家长问卷768份,非家长问卷297份,并与2016年课题组实施的同题调查进行纵向比较,于近日发布《校外教育培训治理公众意见调查报告(2021)》。4 ^ s y/ k7 l' ]% e+ v
, ^! m: i8 Y% C* d: v本次调查结果发现,当前中小学生参加校外补习的现象比5年前更普遍化、低龄化,补课时长也有所增加,校外补习超6小时的学生比5年前增加26.42%;补课“烧心”也“烧钱”,超四成家长每年花1-5万给孩子补课,家庭年收入越高补课费用也越高,超五成受访者认为校外补习收费过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升学需求和家长没有能力辅导是选择校外补习的主要原因,但校外教育培训让六成受访者感到焦虑。对此,超八成受访者支持教育部门强化对校外教培训行业的监管;为实现教育“双减”,各有六成受访者希望教育部门提高校内课堂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减少低效课堂,加强校内学科辅导、减少孩子校外培训负担。
, R3 ^ f7 z. Z
2 O2 u, b2 C" K# H5年时间校外补习更趋普遍化低龄化
0 m5 n: Y+ O H) t% N/ O1 l, ]
0 R. E4 u4 S* ^# z$ {7 s+ _' x与5年前相比,目前中小学生参加校外教培的现象更为普遍化、低龄化。本次调查显示,没有参加过校外教育培训的学生仅占2.83%,但在2016年的调查中,没有参加过校外培训的学生比例为16.96%,表明当前参加校外教育培训的学生更为普遍化。4 i% } A! a7 D# M1 d$ z
' o. U' d1 e1 z0 \- a6 a# S中小学生参加校外教培日趋低龄化的现象也值得关注。2016年,有59.67%的学生从小学三年级之前开始参加校外教育培训,但在本次调查中,这一比例已增至74.29%,增加了约15%;从学前阶段就开始参加校外教培的孩子,5年之间几乎增长了一倍;而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上校外培训班的学生,5年之间也大幅增加了约10%。
5 R0 E' Q W4 r& [& X
4 B" L, N6 u1 p/ w% b7 ^3 Z
5 s# b5 a# Y1 p" z4 O8 l: J" m5 J, X
: ~4 d9 w7 u$ f- B
每周校外补习超6小时学生较5年前增加26%" R0 A0 \ ` b( l k2 `+ v
' T) ?* l: ]" Y; e+ \从当前调查数据来看,中小学生除了校外补课更普遍化、低龄化外,补课时间也更长了。65.33%的学生每周补课时长在3-9个小时,其中补课3-6个小时的较多,占39.76%;其次是6-9个小时,占25.57%,甚至有10.85%的学生每周补课时长在9个小时以上。2016年,补课时长6小时以上的仅占10%,但在2021年的调查中,补课6小时以上的高达36.42%,多出26.42%。不少孩子从学校放学后还要参与长时间的校外补习,学业负担更重,学习外的闲暇时间也进一步减少。
! J+ Y- o4 Q# o
) Q$ p8 D# Z8 M& Q, X广州80后任女士有两个在读初二的双胞胎儿子,成绩在中上水平,两个孩子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补习数学和英语,初一上学期开始补习物理,下学期把语文也纳入补习范围。补习时间主要在每周五晚上、周六下午、周日上下午,平均每科1-2小时,每人每周补课时长约8小时。问及暑假补习班安排时,任女士表示:“早已排满了!从7月12日开始连续上三个星期的补习班,然后休息一到两个星期后,再开始下一轮的补习直至9月份开学。目前还考虑报个线上化学班,因为孩子们准备升初三了。”面对满满的“学习行程”,孩子们是否有抱怨?任女士坦言,虽然他们自小上惯了补习班,也没有太过激烈的情绪反应,但他们仍会吐槽放了一个“假的暑假”。
( Z# {5 P9 ]8 G; B# T$ q: x
Y- h/ _) a0 u5 C* q+ z" Q卓女士住在茂名,女儿在读初二,孩子平时每周会进行6个小时的课外补习,分别在周六上午、下午和周日下午,今年暑假将进行3个科目的补习,每天每科2小时,一共21天。卓女士反映,孩子有时候会产生厌学情绪,不想去上补习班。卓女士表示理解孩子学习压力大,但关系到学习成绩,不想去也只能硬要她去。
' ?/ \ T0 j3 N, `) o6 }1 A% k7 v' l, d% H
# W, v9 j9 x; [9 Z7 e
( V0 A2 e q' W8 h超四成家长每年花1-5万给孩子补课,家庭收入越高补习花费越多
- f" F8 r& d5 @1 x7 Z$ N8 \2 x) t& }6 ?& g
家长每年给孩子花费多少补课费用?根据家长的回答,每年补课费用在1-3万元(含)的受访者占33.33%,花费5000-1万元(含)的占31.06%,花费3-5万元(含)的占13.39%,甚至有6.16%的家长每年会花费5万元以上给孩子补课。
' K) w7 U, Z! a8 O i
* W. g! `7 L8 G本次调查也了解了受访者的家庭年收入。67.71%的家庭年收入在5-20万元(含),其中家庭年收入10-20万元(含)的占35.94%,家庭年收入5-10万元(含)的占31.77%。汇总分析发现,每年补课费用约占受访者家庭年收入的10%-20%。
6 f) J' {- m4 y7 s1 ^8 `2 Y% S9 t2 s- Y* @; o; S7 m3 Q
调查还发现,家庭年收入越高,孩子的补课费用也越高。年收入在10万元内的家庭,孩子的补课费用多在1万元以内;年收入50万元以内的家庭,补课费用多在1-5万元;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补课费用会去到10万元甚至更高。7 _8 z$ }+ o4 T/ \
) R9 i, a' O% H- v, J( }/ w
广州80后伍女士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始给他报语数英补习班,每年补课费用约10万元。其家庭年收入50万元左右,才能够撑得起如此高昂的费用。伍女士表示学习是刚需,所以她舍得在孩子校外辅导方面花大钱。
6 d& b% @, c9 x% W1 x
) u% D i1 Y: e4 X7 B( {
5 H: l0 O5 C0 m' z$ r9 H
: a" b1 J' E* A# Z
6 J3 L3 w8 p: C0 q: d, x为何参加校外补习?升学需求和家长没有能力辅导是主因: s2 @ x4 I- Y; P/ D
( ~: _; ]/ J: }1 S2 H9 G问及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班的原因,47.39%的家长选择了“出于升学考虑”,比2016年的41.16%高6个百分点。对于从学前、六年级、初三、高中开始参加校外补习班的学生来讲,“升学”因素更是占据主导地位。6 k& t% Q& n$ z4 h4 d$ H. [
9 `7 P# ~* O" J- n' O
另外,“家长没有能力辅导”的因素需引起重视。在2016年的调查中,选择这一因素的家长仅占21.61%,但在本次调查中,选择这一因素的家长已增至44.98%,仅次于升学考虑。这或许与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现象有关联。近年来,让家长辅导孩子学习、批改作业的现象愈发普遍,常被网友戏称“平时父/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就鸡飞狗跳”,这也让很多家长感到无奈且疲惫,除了工作忙碌之外,自身也与学校脱节许久,能力有限,最后不得不选择校外补习。
" ]+ B9 d; F" e/ y+ H. }1 ?9 X& s7 ^0 W( b/ q* { D2 d5 v
伍女士表示 ,自己没有时间精力辅导孩子学习,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会比自己做有更好的效果。伍女士还谈到,学校老师管着50多个小孩,没有时间精力去认真关注到每个人,而校外补习班学生不多,机构老师会跟进每个学生,主动跟家长沟通学习细节,这也是她愿意花高昂费用给孩子报校外补习班的重要因素。2 P+ E# g9 h4 w# N$ ^4 c- ~
" A# W6 e. A) z7 ^1 D y- N0 P9 I
6 I t; ~6 [) Q+ C z8 f
而对于那些孩子没有参加校外补习的家长来说,“孩子成绩可以,不需要补习”是主要因素,占61.90%;认为“学校老师尽职尽责,不需要校外补习”的则占42.86%,还有38.10%的家长觉得“要给孩子“减负”,家长要有定力”,也有受访家长在开放题中提到“培训机构超前学、作业多”问题,因此不让孩子参加补习班。, G* L7 T# U: T, ~
% k7 h5 v, Y8 s: O. H8 m
4 V; m- o7 ?% c. `
* q: a1 D" W8 q超五成受访者认为校外补习收费过高增加家庭经济负担6 y8 f8 y' s/ U! G- Y) r
$ o w' Y& D8 }# _8 l
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虽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选择,但同样地,行业乱象丛生也是问题。' s) x2 U' D' V/ x) J% Q0 Q
9 }9 G8 J, f0 [5 l谈及当前校外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55.87%的受访者认为“收费过高,增加家庭经济负担”。任女士坦言,虽然她觉得培训班效果还不错,但每年花在两个小孩身上的补习费用就去到10-15万,约占家庭年收入的一半,让她感到焦虑。
# f# k8 B; u! P7 ], g$ j7 G8 X, D
# c2 l6 P; j$ N4 i课题组研究员于7月10日至11日走访了广州市内6家培训机构,包括学而思、新东方、卓越教育、学大教育等,了解到当前机构培训费用主要是按科目、课次计费,或按小时计费,收费高低还需要根据师资、是否一对一教学等决定。如学大教育以小时收费,小班教学一小时100多元,一对一教学则是200-300元一小时;卓越教育的一对一教学更贵,每科上一次课600-800元。总体而言,校外教育培训收费过高是普遍现象。
) K' E2 }! w2 e7 P( Y" t% o% e4 V! Z6 g- y( B& z3 ?8 C' }* e
除此之外,校外教育培训课程质量低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占比47.89%;也有不少受访者认为行业虚假宣传的乱象较为严重,占比45.26%。% k7 n& E& @" I) T( Z9 a
% V: z5 N& T* Y4 g& `
3 V3 g0 b7 P8 u6 }" U! P5 _4 [( h, V! b) z" f8 P7 q U( L
校外教育培训让六成受访者感到焦虑
, A; {, n/ v# E6 E% r/ i
/ T$ g2 [. Q$ q0 b) n3 t校外教育培训会让受访者感到焦虑吗?60.19%的受访者表示会,其中选择“比较焦虑”的占37.65%,认为“非常焦虑”的有22.54%。
3 U; Q' K: [0 z; {% p h, e3 t" L2 C2 d# G
多位受访家长在访谈中讲到,他们有种焦虑的心理,认为“不报班跟不上”“别人报了自己不能落后”。如80后陈女士在儿子中考前就给他报了5个科目的培训班,一方面她担心“孩子不补习跟不上”,“现在教学内容十分紧凑,今天上完A内容,明天进入B内容,减少了温习和巩固。报名参加补习班,就是希望孩子能巩固知识,即使遇到不懂的,也能在补课期间查缺补漏。”陈女士解释道。另一方面她见到身边很多家长会为孩子报班,自己担心万一孩子不参加补习,学习成绩会不会更差。卓女士也有同样的焦虑,培训班越火热,越增加她的教育焦虑,她担心孩子不报班就会跟不上别的孩子,输在升学跑道上。汇总深度访谈的情况,不少家长是在大环境的裹挟下,选择了给孩子报校外补习班。
6 S" @& c8 m1 D8 \3 `! M! l( m. V; v7 J
对比家长受访者和非家长受访者,发现后者比前者更加焦虑,高出8.51%。谈及原因,有非家长受访者在开放题中提及“校外教培无形中加剧了焦虑,波及到自身”;还有非家长受访者表示,校外教培本应该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让学生自主选择兴趣,为其提供知识传授和指导,但现在市场一味地涌入学科辅导,只教授孩子应试技巧,忽视孩子能力培养。. x9 A1 p+ O7 {* c6 {
6 J7 ?7 a! T3 t1 t& w
不过,也有部分家长受访者认为校外教培不会让自己感到焦虑,占11.74%,认为“一般”的占28.08%。林女士有一个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她认为学习是需要天赋的,孩子只要尽力即可,不过分强求。孩子在读幼儿园的陶女士表示,作为家长,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心里面清楚就行,不需要跟其他人对比;如果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培养其他爱好也是一种办法,如果孩子喜欢学习,那就主攻学科类;焦虑感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没必要焦虑。
2 B' R7 |% |$ ` g2 Y4 o6 W: L' r) {2 [
) K" K8 L8 }' k" O9 u8 e
7 ]% e6 I3 r) X& T) v! g9 D% I超八成受访者支持教育部门强化校外教培行业监管5 m4 E% I6 ]+ ]; M9 g% E6 \
1 j# m! E+ [$ v" Q+ _校外教育培训行业乱象丛生,强化行业治理常态化和监管呼声日高。今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强调,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严禁教培机构随意资本化运作;6月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3650万元的顶格处罚;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监管校外培训,推动“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落地见效。在本次调查中,84.03%的受访者支持教育部门强化对校外教育培训的监管,其中“非常支持”的比例占51.64%,选择“比较支持”的也有32.39%。6 _( T& T! v# A0 q
' w+ q @: S. B
# l8 O6 H3 j4 n1 Q6 I4 {
. m; C+ G) ~9 s为实现教育“双减”,各有六成人希望减少低效课堂、加强校内辅导+ B; j& x9 v. N8 Z" }1 s+ ?5 R5 i
% L5 S" t/ i7 C$ }为实现教育“双减”,受访者有哪些建议?63.76%的受访者希望教育部门“提高校内课堂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减少低效课堂”,62.44%的受访者希望“加强校内学科辅导,减少孩子校外培训负担”,53.90%的受访者希望学校要“丰富完善课后服务,应教尽教”,超五成受访者希望切断校外补习与升学的利益链条,减少教育焦虑,还有超四成受访者希望教育部门加强对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的监管,促进行业转型发展。
; V/ {" Q7 M: F
) E, O" c. X2 L1 r' Z+ T" h" j相较而言,超六成家长受访者更希望教育部门加强校内学科辅导,减少孩子校外培训负担;超七成非家长受访者则认为当前低效课堂较多,更希望提高校内课堂质量和师资力量。/ {) D8 Z5 N8 B5 p" ?
8 j) o6 F, c, N- C8 j7 Y
- V* D% x+ C* P% x3 r6 s/ V3 W( m+ X) ~' `
时隔五年,南都民调再次调查学生校外培训情况,发现当前学生上培训班的现象更为普遍化、低龄化,同时校外补课时间也更长,导致现在不少学生除了要完成校内课业,还要兼顾校外补习,并未做到真正“减负”。问及原因,不少家长在调查中反映,一是升学的刚需是客观且长期存在的,二是孩子有辅导需要,但家长能力有限,既然学校无法完全解决其需求,家长只能选择校外培训机构达到目标,尽管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也加重了自己的焦虑感。总而言之,校外培训班加重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更成为不少家庭日渐沉重的经济负担。
+ G; G6 h5 _8 Y& e+ z5 L6 Z0 k+ j( p+ U. ^% |
对于校外教培行业的监管,家长们在本次调查中给予了高度的支持,希望从机构供给端入手实现校外“减负”,切实将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受访者寄望于学校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加强校内学科辅导,应由学校和老师承担孩子辅导任务,尽可能让学生在学校就完成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减少家长的辅导负担和补习负担,减缓广大家长的教育焦虑,真正落实“双减”。$ V! Y# g& U" M! w9 E
) P" p/ }. r; D) _/ S
调查概述:+ _1 a5 ]) [( g1 B
0 t2 k8 | Y) i
本次调查时间为2021年7月7日至7月12日,通过网络分发和线下采集共回收1065份有效问卷,其中家长受访者填答问卷有768份,占72%;非家长受访者填答问卷有297份,占28%。: }) H( k) [4 V7 I# r
# x8 B& i9 f4 C; ^8 v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V0 o5 a& \* ^. T' g
$ u0 k# H9 e- i- L; C1 t消费生活监测榜第93期" S9 J( V9 w7 E ?. L' m
$ o$ ~2 L7 i7 H! i+ U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 Z" E3 m& J/ S, _1 [- x' A: s- b4 }3 D8 e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 v) e {4 d4 k/ j
( M" I% ?- X+ B! E( X8 v! @项目主持:谢小清
# [( C; _. ^& B2 p8 p, x& c
; T* {0 V. N4 a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谢小清 涂长芳 麦洁莹 沈红媛 李伟锋
8 L5 @( Y: I9 P- S1 D4 t d0 d. C0 n* @7 T! S. i6 p: Q
实习生 吴泓昊 李明晖 黄梓怡 连安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