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加拿大留学的留学生见到过家境一般的中国留学生过吗?

[复制链接]
查看8898 | 回复0 | 2021-8-10 0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感谢大家的回复,希望大家能多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想法。2 F$ M/ \( f  `+ ?, c
本人是在深圳一所费用并不昂贵的国际学校就读。想问一下读普通国际学校的同学中有很普通很一般的中产家庭吗0 n+ s& p( f+ Z- a, d
之后是去读本科,且不是公费出国
7 d( ?: y% [7 H3 W9 J3 h
7 C. ?: N* t& _' Q本人指的家境一般不是指家里很穷,是指在一线城市里的很一般的中产家庭。因为大家对家境一般的理解不一样我在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 {8 y, Z. H- d' g
回复太多不能一一回复,但都会看。
6 b( x. a! U" e9 |4 f: }) V5 X, ^感谢!
感受真诚 | 2021-8-10 09: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常见了,每天早上都能在镜子里看到
预约单身 | 2021-8-10 11: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中高档餐厅,吃饭的是中国留学生,服务的是中国留学生,洗碗的也是中国留学生 。
123460439 | 2021-8-10 19: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题挺有意思的。
; s3 \/ ~# O- b! u/ z刚来加拿大的时候就听说移民和留学生互相看不顺眼,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都觉得对方有钱却抠门。后来发生了一件事,算是这个矛盾最典型的体现了。
0 G" N/ j# [5 Z4 L2 c- b; G  `土狼屯(多伦多)有好几个华人论坛,有一次有个留学生假期回国,要雇一辆私车接送到机场。
2 @3 B* }) }: P7 D1 {2 C很多中国技术移民到了这边一时半会找不到工作,就会先做点打擦边球的私活。其中机场接送门槛低,只要有驾照有车就能干,做的人就很多。这种私车价格比正规的出租车低,又不要小费,司机还是说中文的,所以也比较受欢迎。但是做的人多了,一天又只有那么几班航班,司机这边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不断压低。刚开始还有2刀/公里的好差,后来越来越低,1.5刀也有人做,最后低到1.2刀都有人做,除去油钱、保养等费用,人工只有几刀/小时,基本就赚个辛苦费,聊胜于无。
3 a' r* }1 i$ D这位留学生应该在加拿大呆了不少时间,对这个灰色市场很熟悉。他为了拿到最低价,提前在一个华人论坛发了帖子,让司机们竞价。有一个司机报出来的就是1.2刀,但是他还不满意。直到有人报了个1刀/公里的价格,他才接受,和司机敲定时间,又要了对方的电话。4 k6 p% i9 g: g; Z. `5 S( o
到了回国的那天约定的时间,司机却没出现,打电话不接。临时又叫不到出租车,结果误了航班,经济损失远超接送费用。留学生非常生气,在论坛又发了个帖子怼那个司机,但是论坛网友基本两边都不支持:留学生太抠还自以为得计,那个司机言而无信。
' e" n. _# ]$ `: M& I这件事的两个当事人家境应该都不怎么样。留学生里有官二代富二代,移民里有富裕的投资移民,但是大多数还是家境普通需要拼搏的一般人。
入戏太深io | 2021-8-11 01: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就很想答了..昨晚问完爸妈经济上的问题眼泪就啪嗒啪嗒地掉了..2 T& j: U: N+ S- a; Q
我坐标加拿大蒙特利尔,上法语公立高中,没有兼职,一年下来的花费租房学费生活费签证费全部都是爸妈在国内打钱过来或者使用信用卡。之前从来没想过钱的事,今年开学因为经历了太多糟糕的事,和爸妈谈话的时候就谈到了这个话题,我们家一年收入不到30wRMB,家里还要还车贷房贷,加币最近涨得厉害,不知道目前是不是已经在用家里的之前存款了.......甚至家里有没有存款我也不确定.......真的感觉家里压力挺大的......我在这边读书压力不小 在学校里人际关系也不是很会处理 经常早上上学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开始掉眼泪 有时候很想买张机票就回国或者休学了 不知道是不是精神上的问题.....
+ F; Q/ T. t4 S6 i% s扯远了 看了别的答案 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说来加拿大的普遍家里比较有钱.....我身边确实有很多家境很好买了房爸妈也在这边有工作.....相比之下我们家其实很普通很普通。% E( }6 z  ]- t
其实就是 想告诉楼主 加拿大也有很多家境一般般的甚至有时候有些困难的。
3 `! s+ J" W, w( y( A0 d
3 k" c8 o' ?5 M% G! s
  N6 c+ T( R. d- Y+ c---------------------------------------------------------2 n& I5 H4 X; {- x/ \9 R9 w
19年10月31日更新。9 `9 D: e6 E: I, e$ Y2 C! f+ E
没想到发了回答之后这么多人给我加油打气   真的很感谢大家 这个星期一直在进行阶段一的考试 希望可以暂时休息一下了 也希望其他各位不论是在外留学还是在国内打拼的朋友们 都要加油鸭!!!!
) T% y5 n! t3 i0 @& u- M+ K真的太感动了     
) G1 D7 T: Y, |9 i* [
' T. |6 m4 {0 T* o 在英国加拿大留学的留学生见到过家境一般的中国留学生过吗?-1.jpg " ]- c0 {8 I: G# S! L+ K, c
6 O1 i, C+ e( _
在英国加拿大留学的留学生见到过家境一般的中国留学生过吗?-2.jpg + q6 Y' p, `5 ?. d! w6 ?0 Y

* Y7 g7 G( _, c& [5 w& e 在英国加拿大留学的留学生见到过家境一般的中国留学生过吗?-3.jpg 4 q( U# A  P1 V+ {3 I. H* ^" N
& d# |/ f* k8 }$ q
在英国加拿大留学的留学生见到过家境一般的中国留学生过吗?-4.jpg
; |+ J8 d  i' l5 V3 S' b  f" L1 O" M( f# k% I7 h8 ~6 X
在英国加拿大留学的留学生见到过家境一般的中国留学生过吗?-5.jpg / X9 ?) {# o; {/ L! d+ ?# o7 Y8 {
(这是今天万圣节 上学的时候化了个小小的特别妆容 和大家分享下嘿嘿 我挺喜欢化妆的 每次学这种创意妆都超级开心嘻嘻)
sosogaga | 2021-8-11 10: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境非常一般的我差点哭出声来……; j. V$ w: y+ f) k8 o* S  e
坐标英国,一年花费40多万软妹币,一半是借的,工作到现在差不多已经还清了外债。" n0 J* e/ [- G, _% B# [" e5 f) p
其实有钱的基本上都本科就出去了,中产以上的家庭在选择出国时机上更加灵活,我在IC交换的时候就认识了几个从高中或者本科就开始在英国读书的留学生,这几个都是家里年收入起码上百万的。我也见过花钱非常离谱的富二代,一个月几十万软妹币也能花出来,不过这种只能算是见过,很难混到一个圈子。我当时一个月400镑就已经算超支了,因为光住宿一周就是200多镑花出去(住宿基本上没有省的空间和必要),不在其他地方省出来准备的钱根本就不够花。而在国外多读一年意味着就要多花几十万软妹币,家里没有几百万留学基金压根就不支持这种程度的消费。所以目前大部分出国留学都是读硕士,因为硕士时间短,总花费少,性价比高。7 `8 B6 `2 B. w& X+ W3 [7 U
由于目前工作的原因接触的英国留学生大都是出来读硕的,家庭条件基本上都是普通中产大家都会在意花出去的每一分钱。但像我这种背景的还是少数,因为我算是留英学生里非常穷的了。除了生活上要精打细算能省则省,兼职也要适当地做。我差不多是从还没进入剑桥就开始帮学弟学妹改文书了,这算是不影响我学业的最适合我的兼职方式。朋友圈里帮学弟学妹改文书的也有好几个,其中一半都是我安利的。大家都需要一些途径来减轻经济压力。我第一次去IC交换的时候其实还没有体会到这种压力,等我到剑桥的时候,这种压迫感可以说是随时都在提醒自己花的每一分钱都要有价值。
; h5 F/ P* x9 a7 _之前写了一篇英国省钱攻略,我这种家庭背景非常一般的在省钱上应该都有一套心得。比如养成买打折的东西的习惯,英国打折比国内双十一要狠,我之前买了件衣服,平时要69镑,打折只要30几镑。
: ?* n; J1 T# ?, y! T  I6 X然后就是加一些二手群校友群什么的,一般从6月份开始就陆陆续续有前辈转让物品了,基本上想要的生活用品都能买到二手的,价格也比较合理(换钱也可以找校友群换,我以前就经常在校友群换钱,双方都方便又划算)。
$ o* U- T" @6 p8 z) U8 k女生的话化妆品是必要支出,我的建议是在feel unique网上购买,记得注册一个unidays学生折扣卡!feel unique不定期在unidays推出学生20%的折扣,购买ysl口红、阿玛尼粉底是非常划算的。理肤泉和雅漾这样的药妆建议在boots购买,boots不定期也有折扣,有时低6、7折,白菜价啊!boots的积分也很重要,是可以抵钱的。
/ l- B3 Y# H/ Q4 z( |9 g0 A还有健身卡,很多人都是办卡=运动了,等学期过了一半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在转让健身卡,这个时候去收就行了,国内大学同样适用~
- i' {2 N# L9 M. A. V. `还有,有的购物小票上有coupon,有优惠券,别看都不看就扔了!机场免税店给七大姑八大姨带东西时,记得注册会员,有5% off discount。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 C9 [; S( j$ b! h& }: x吃的话肯定是自己做,出去吃一顿少说十几磅就出去了,我差不多隔两个月跟朋友去吃一顿火锅,人均消费40多磅,算是额外支出。我以前都是晚上用电饭煲做好饭保温,早上起来直接就能吃,做菜熬汤也完全可以,现在不是还流行电饭煲蛋糕吗,一煲几用非常方便。* i" H* C0 X: }+ |& v, l. A" ]
最常去的超市Sainsbury和Tesco,很实惠,半成品虾仁、贝壳类海鲜调味都已经处理好了,大多是热一下就能直接吃的。Iceland也很便宜,我逛过两次,一镑能买十个鸡蛋,但Iceland主打冷冻食品,我个人还是喜欢逛Sainsbury。(说3个超市的小tips:1.超市快关门前会打折处理一些面包和蔬菜等不易存放的食物,这时候去逛最能捡漏。2.逛超市自带塑料袋,英国超市里的塑料袋和我们一样都是收费的,一个在10p-5p之间,虽然不多,但没必要花这个钱!3.据说超市关门前穿个带补丁的hoodie,可以得到免费的面包,这个我没有实践过,不过你可以试试); L4 [( O, A* }2 P
在英国喝奶比喝水便宜,一瓶半升的牛奶卖70p,然而半升的矿泉水卖一镑二......我妈肯定想不到从小要我喝牛奶的习惯在英国养成了。7 R% t( O8 f. |  ^% V- `
出去下馆子,记得问一下Is any discount by cash?如果他说没有,你再问问现金付款能不能送听饮料,有些餐馆付现金有5%—10%不等的折扣,跟国内不要发票送饮料差不多,很多中餐馆、寿司店、墨西哥卷饼店都适用。3 U6 L! B: w1 [0 D( G$ `$ q& V
外卖的话,这边常用的是deliveroo(相当于国内的美团、饿了吗),配送费在2-3磅左右,hungry panda在1.5镑左右(从来没尝试过,很不划算)。
, g1 L, r4 _7 ~其他消费比如旅游什么的,对我来说其实已经蛮奢侈的了,剑桥一年我只有一次去苏格兰的旅行(我本身也没太多时间去旅游)。如果觉得出国一趟怎么也得到处逛逛的话,建议是留足旅游的钱,其实精打细算也能满足。; h+ a( U6 ~( E/ d3 _! c
准备留学的朋友, C+ n/ [7 S0 `5 o  e4 d$ L; l1 G
可以关注我的专栏,全实战干货:- @; h( Z6 C: U% c4 f+ F
剑桥学姐带你申海外名校
小手冰凉凉豆 | 2021-8-11 21: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遍情况
- x/ F  p3 i) d: x% h2 \! K  L有钱程度:本科生>硕士>博士7 q: h0 l& W% ]2 a* d# s
本科4年200w,硕士1到2年,100w,博士自费的比较少,大多不要钱(干苦力,发钱)
9 Y& F5 P4 b8 W" U4 |4 \然而,几年之后,我们再看。本科国外的那帮人,大多数是金融计算机(算转专业的),硕士就是镀金回国找工作,phd惨的多(多站博后停不下来)。4 U% ]# \! N& X7 e# z
结合一下19年诺奖,贫穷的本质,越忙越没钱,有原始积累的先手优势巨大。: Y; a' K1 W. Q5 Y3 e: Z
前两天在楼下吃饭,碰到一男一女。女的20多,男的18。女的对男的百依百顺。从谈话中得知女的是硕士,男的是本科并且小女方6岁左右,女方想在英国留下来工作,男的他们家在这弄了个企业家移民,女的和男的是一个实验室的(计算机仿真技术,估计是VR); e$ }/ C- Z) z$ s
女的找男的帮忙落个身份,办到他们家公司里,然后晚上一起去看电影了。关键的来了,这男的前女友这么拿工签的,是一个好看的phd女生。
% B+ P! z  b7 t# L' a- t我偷听了这么多,明白了一件事。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啊,原始积累是多么的重要…
a714 | 2021-8-12 02: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英国加拿大留学的留学生见到过家境一般的中国留学生过吗?-1.jpg
& v. [5 @* a6 j3 W( Q2 f# L, M6 X: P2 _- e: }- l8 s' h* ~
学生得知我们帮其申请到全奖的那一刻6 L) c' O# A0 Q: |

  H2 p7 m9 a3 {7 C2 h7 n是的,而且很多工作的申请人,都是自己自助自己,这种情况我们遇到好几个。
+ K) f9 l' I( T分享一个我们帮助其申请到全额奖学金的情况,供参考,希望帮助到对国外奖学金感兴趣的申请人。
6 E9 z  u) }9 l$ f, r) V3 S山路哥:公立小学教师如何获得26万奖学金出国深造?
315126zuoguiqin | 2021-8-12 07: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留学顾问这行也有几年了,看到题目简单回答一下哈~以下数据,比例纯个人主观评估,仅供大家参考。
1 }8 f8 Q7 V$ O4 p% h2 h. p4 J我带过的留学生大致分为四类:
7 \% A; }( i# B第一类:年收入在15万以内的家庭9 Q) C# W, ~) m, v, C- L
这类家庭出国的学生非常少,每年大概能遇到1-2个吧。手里的钱基本上属于交了学费就很难会有生活费了,卖房子、借钱、办留学贷款的比较多。但这些家庭的同学基本上是比较争气的,都很励志,经常有一些同学不再一味要求父母,而是自己也很拼,为了实现目标去努力工作,凑够钱之后再出国。" B2 L- w) x8 \6 l8 ?3 I# B. x0 u. d+ q
第二类:年收入在15—30万的家庭  p) O3 K! W* }/ _/ t* i
这一类家庭出国留学的学生占比逐年增大,将近15%左右。这样的家庭一般都是有一些家底的,不少家里存的钱能够承受1-2年留学费用。只是出国留学之后,学生还是需要精打细算,不少人的日子也过的比较拮据。毕竟不少人是花费了父母大半辈子的积蓄,甚至全部的积蓄来读书。学生压力比较大,还有不少父母抱着投机的心态,甚至把,“我给你花这么多钱去读书,将来你要是不找个年薪xx的工作都对不起我。”这种话能当众讲出来。家长这种态度也确实影响了很多学生。
: _% {2 P5 W: j4 e. F1 c第三类:年收入30—60万的家庭
5 r. K' A7 b, X1 f这个群体在留学生中是主力一般的存在,占比约有70%。这类同学的留学预算比较充足,不需要为了节约生活费而去担忧,也没有父母穷尽大半辈子的积蓄来供读的压力。可以安心地享受留学生活,按自己的节奏的努力。不过这类家庭的学生是最多样化的,有谦虚上进的,有勤俭节约的,有贪图享乐的,也有张狂不羁的。其中不乏一些学生觉得家里不差钱,供得起,日常吃穿用度都仿佛社会名流,不熟悉的人看过去还以为人均家里一个“小目标”。4 n1 o. |$ Y% ~% p/ h
第四类:年收入60-100万以上的家庭4 o7 h# y3 q  f5 `$ Q
这类家庭学生的父母往往是企业中高层,或者事业有所成就,占比大约15%。这类学生的家庭支撑他们去国外读书已经谈不上什么压力。年收入百万以上家庭的孩子,留学对他们甚至可以说仅仅是一个选择,出去之后可以享受最好的环境。这类同学可能可以被叫做有钱人家的小孩了吧,不过大多数这类学生是十分上进的,学习生活都很努力。得益于家里的支持,学校专业的选择不会因为费用受限,实习,科研项目,各类课外活动,只要是有好处的不妨都去试一试。, M& I& o% M6 ~) s0 g% e
第五类:不能用家庭年收入来衡量的同学% n: M. v/ r5 q- |1 q
还有一类学生在国外是异常低调,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似乎有没有什么是他们没见识过的,也没有什么是超出他们认知或者能力之外的。想做那就去做,想要那就去争取,对待一切都是宠辱不惊,云淡风轻。不过这类同学之后的表现各异,有人不经意间出现在某上市企业董事会名单里,有的突然搬进了国外富人区的豪宅不打算回国了。还有人回国之后也不工作,具体在忙点啥谁也不知道,王者上线似乎是随时可以的。总之是姿态各异。
( B; f- d  n) D- t题主所说的中产家庭应该是在留学生中基数最庞大的。未来在国外接触最多的也应该是这样家庭背景的小伙伴。但其实不管是什么家庭背景,合得来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也不必特别在意同学的家庭背景,跟合适的小伙伴一起享受出国留学这个过程就好啦~
母笔波长致 | 2021-8-12 15: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提到留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家人一定非富即贵,认为留学就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的特权。! Z1 q- M2 ^0 U
一方面,国外的学费和生活费容易给人造成巨贵的印象;另一方面,媒体喜欢报道富二代在国外如何挥霍的新闻,容易给人造成出国的都是土豪的印象。9 z- P0 Q+ S3 f
但留学并不是富二代的专利,相反富二代只代表了极少部分人群,只是通过网络媒体力量过分的夸大之后,这极少部分人群就被当成了全部。
0 ^4 k, t3 D; Z' F, {事实上留学越来越平民化了。随着人民币升值和经济发展,相对于以往,去英国留学一年30万左右的花销,一般中产家庭都能承受得起。
( `1 {  F9 g' f5 Q. i就我做留学顾问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遇到的学生家庭情况基本有这么三种:. d- }; X. T/ L1 j
第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富二代,家里很有钱。出国留学对于他们来说简直跟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样容易,留学的费用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算大的开支。1 B% m; H; i$ r- B) e
第二种其实是中产家庭,这一类才是现在出国留学的主力军。他们的家里条件略微会比一般的家庭好一些,留学费用基本可以完全自费。# U' ], Q: f5 b
第三种家庭一般甚至比较困难。
1 R2 G# |3 U! l. G# q# U; Q这类家庭孩子如果想要出国留学,那确实会花掉一个家挺积攒多年的大半或全部积蓄,甚至有的家庭会去贷款。你说这样有必要吗,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值得去商榷。因为一般家挺或贫困家的孩子去留学真的就像一场风险投资,但高风险往往也就意味着高回报。该不该花这么多去留学,需要谨慎考虑。毕竟生活的道路千万条,出国只是一种选择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3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