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怎样找到感兴趣且适合自己的专业?

[复制链接]
查看9423 | 回复12 | 2021-7-12 12: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各位知哥知姐不吝赐教!谢谢!
4 J0 Q% n) G/ O" t6 h& H* k
) C/ `3 j7 `) I 其实兴趣之说有点模糊!有时候你做一件事遇到了困难可能就觉得不怎么适合这个行业!反之则不然!- p% L' t$ `; ?* h
现在大学生普遍不知道!不是真真正的知道自己的兴趣和适合自己的专业!
123472683 | 2021-7-12 16: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乎上的大学生很多,乐意分享下我的想法。  
/ N. T& A: e4 l/ [/ J! K, l- u& D$ W" {
我上大学时只是一个普通学生,学校虽然是好学校,但条件有限,那时候也没有网络,第一代的瀛海威就是我最初的网络概念,所以图书馆和自习室是学生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了,除了读书以外能获取知识的途径就是上课还有去蹭课听。  2 _# L3 M- J( e7 y1 P+ G, J5 S
, d! W: z/ x' K+ P
当时不懂这么多道理,只是想着快点毕业,工作,赚钱,结婚,认为这是必然要走的路,也没有过任何怀疑和盘算,这么想来,如果当时有网络、有高人指点、有更多的学习资源,会不会在大学期间有更明确的目标?知道该学好哪些科目打好基础?该培养什么样的兴趣?该做点什么不浪费美好的青春?如果能重来一次,我真的能做得更好吗?真的不得而知。  
1 J( Y7 V% Z) }# u3 a/ M8 Z4 X2 W' ?) C0 T1 j
不过到现在我倒是可以写下一些建议分享给大学生们。  + v5 \  o! D3 J9 P7 E
7 \* U9 y2 u" q7 V
大学阶段仍然是基础教育。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应试教育到大学阶段可以松口气了,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我们的学习能否从培养兴趣出发,更广泛的涉猎,打好基础以应对未来个人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至少在大一、大二不要挑肥拣瘦,要学好每科。  
( |( p' S1 B! E+ {- [1 }# l  D5 t& _" F7 o9 R- H5 K8 w9 Q
我学数学的,可是工作之后发现很缺机电常识,看不懂图纸,对我的职业发展造成了障碍。英语也没有学得很好,能看能写但听不好说不好,这些都是在工作之后特别遗憾的事,如果英语口语好,我相信我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的。说这些是想和同学们说,不要过早的偏科,既然选择了你的专业,专业上开的课自有它的道理。作为学生,本职是学习,把你的必修课学通是学生的职责。在修好必修课的同时,如果有余力,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点自学或者蹭喜欢的课。但是数学和英语一定要学好。  
2 r- b4 [9 T# J( t2 l0 H) ]9 Y" t; B% M  V. Z: Q
到了大三、大四,有了一定基础、增强了判断力之后,建议深入学习某一感兴趣的学科,除了课程的书之外,去图书馆查有关的资料和文献看,要做到深入,边学边写笔记,最好能写出一些文章出来。在深入学的过程里容易发现你的潜力和兴奋点。  
) K: q+ |' ]( ?( d1 E. e4 l4 g8 c, E" F6 W( M+ P
怎样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呢?我认为唯有打好了基础有了一定的见识之后,才能快速的找到兴趣所在。如果所有的学习都是浅尝辄止,那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产生持久且浓厚兴趣的。  ( P# p! F7 W0 r, d3 n6 V
3 S5 u5 ]; ]: Z$ R: F
除了专业课学习之外,建议多读些有益的杂书,参加学校的社团培养一个业余爱好,这些对于快速找到感兴趣点是有帮助的。  
1 m5 t" w8 k4 Z3 E) x
4 Z+ s$ k6 `, L0 \0 \* P+ @总结下来,大学期间应该做的一些事:
    学好必修课,打好基础 0 V4 H6 e0 n* I- ~
    学好数学和英语 / s% A; T. K, U( G+ V% Z
    深入一门学科 : i0 _- M2 j  _2 Y
    培养一个兴趣 % u! H% t8 l* W$ h0 e# q
    读几本好书' U* C0 ~3 P# ~6 g6 h
附送几条:
    有一次独自长途旅行 ! ^1 S9 c& l- E) F6 K) f6 l6 a$ V
    谈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
    ( g) J6 b* l; i, ~4 g4 @, S/ c参与一次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L$ z+ F; F1 P4 K) I& `! u2 g. G
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是个漫长艰难的过程,至少我在大学是没有找到的。踏实地工作了几年之后,因为投入和获得了成就感,越发觉着感兴趣的就是正在做的事。所以模糊啊,茫然啊,彷徨啊,都不如踏实地做好眼下的事,投入的过程里就能发现你自己
终凡波 | 2021-7-13 01: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邀请。  7 V+ P) F) Q# n. S( Q0 g5 ~; d
在很多很多年以前,我们的创业团队为了这件事情,绞尽脑汁。  
  ~# h8 M% @; @+ w. C0 ~0 s0 Y" | 曾经,我去买过北森的测评,学过他们的培训,查了他们覆盖了全国90%大学的测评工具,一条条分析研究。  1 Q" \! n" f; z
曾经,我去拜访北大心理学系的教授,和他研究大学专业和就业对应问题。  
! W: h% e" I5 o  B 曾经,我去学心理学,学NPL,学DISC,学九型人格,学MBTI,后来公司的同事个个都说我失业了之后,可以去摆个摊算命。 8 ]5 o- Y3 A5 L, e2 z; G, Y' |

2 J& R% L0 U1 B* p' I- D- }+ `# ? 曾经,我带了5个学生,每个星期我们聊天,尝试找到这一切的答案。
" Y# V' w! i3 r3 A* s曾经,我们做了全国7个城市50多所大学的深入调研。  
# f1 R: U/ v, H9 G! K# l 曾经,我们做了上海几个高校试点。  0 B' v$ ?% J  S# a" A/ X
曾经,我们找了许多专家教授来讲他们的经验。  
8 e% d) ?! d/ f6 _% T! U  F6 {9 ~
----------------------------可是,这一切努力都失败了。-------------------------------------  
$ N9 ]: u$ v8 ?( e- Y$ N 知乎里每一道题目都可以有很种答案,但对命运的解答却没有答案。  , @9 @5 J" r+ J& O3 y
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 6 \+ H  c) d# B. f  C! h9 O- w( w

5 V9 c0 r+ F! `; |--------------------------也许有几个法子你可以试试看--------------------------  ; s+ Z2 O' c! S' X+ x
1.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可以专心致志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1 L# z8 a! E/ w' Z2 T6 M1 ]& L
2.做这件事情,在社会中是否有对应的工作。去认识这个社会的职位,每种职位到底是做什么的。  
- ]) n; Q3 I6 T 3.是否有专业在对应地教学这种工作。看看他们专业学的课本,老师的情况,问问学长学习的内容。现在社会化媒体这么发达,我相信,你找到这些人还是很容易的。
123473610 | 2021-7-13 05: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某件事情,你做完了都不会想把它写到简历上,那你最好在一开始就停止或者减少对这件事情的投入。
6 W# |' j$ X1 g0 H# t8 R& u$ r. ?
大学生怎样找到感兴趣且适合自己的专业?-1.jpg   Q+ l0 A: K  Z

7 ~9 P5 z! D2 ~; h1、首先你要摆脱父母和身边人对你的影响,听从你自己的内心。1 M/ Q$ M& q/ S$ i# W
离家上大学,我明显感到自己慢慢变的强大,尤其是在父母和亲戚面前,以前我还为此感到羞愧和不好意思,因为今年寒假回老家爸妈和亲戚都说我变了,说的一本正经、文绉绉、头头是道的,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装逼和虚荣的人(好吧我就是虚荣,而且强大了。)4 e) E, x( c4 A  T7 E% I2 j
我有一个强势的妈妈,我人生的前十八年,都是活在父母的束缚和要求中,但大学后,我不再是他们心中的乖乖女,不再是“一味服从和听话”,变得“很有主见”。
$ v: d. m0 \4 G& B' m+ v我不再害怕他们不高兴,甚至不怕撕破脸、大吵大闹,他们用以前的道德绑架、软硬兼施已经影响不了我,我不会再为了讨好他们而做他们让我做的决定3 d* z9 Z7 Y# H9 `9 p. f, H9 Y
(好吧……大学转专业还是被我妈逼了……但以后我的人生,再也不会受到他们的束缚了,而是由我自己做主)1 W" M! X' Z1 c0 _/ g5 ?0 W) ?# J- @
在他们面前,我感觉自己活过来了,身心是伸展的,我喜欢这个改变。
- b. ~7 L* j* d% K3 ?2、你迟迟不愿做出选择,说白了就是想逃避自己做决定带来的责任。
2 ^0 W8 g% g5 [' D) y6 x4 o7 U$ ~18-25年龄段的年轻人,普遍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自己和主流权威(父母、老师、社会要求)对于未来发展的分歧。5 Z8 h# @5 Z, ^8 h- @
不知是该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拼一拼,还是老老实实走上受到老师父母同学认可的道路。
% G0 }: U9 h5 ]
8 c- p, ?% o) n. Y如果你来问我,我建议你听从父母老师的话,你肯定会觉得我在胡说八道、站着说话不腰疼。
- x( Q. C7 n) Z& m9 }如果我鼓吹你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勇敢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你就会会觉得我太懂你了,我真是个清醒有大智慧的人呐~
/ {5 b$ Q- U& g& O( V2 F事实上,每个人都只想听到自己想听的话,是谁回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说的是否你想要的答案~
6 D" ?9 U- C9 B: S1 I2 H很多时候,人们犹豫徘徊、纠结痛苦、弯弯绕绕,无非是想从别人嘴里听到自己想听的话,好像这样,就让自己多了一点坚持下来的底气和继续努力的信心。
9 U) I  B3 V9 [  n$ q这对于一个迷茫、焦虑、不知所措还在苦苦坚持自己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太太太重要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深刻感悟!!!)6 x4 |! A1 O- Y( V8 L, g
3、好啦,说归说,还是客观的和你分析一下现实情况。
' \' \* o7 }, f0 Z大部分情况下,长辈提出的建议更现实、更客观,更多考虑收入和生活的安稳,我们还是需要参考一下的。
5 \( k, \! d& R+ s& s5 U; w你觉得犹豫,是因为你自己心里也没谱,觉得父母说的也有道理,因为之前“被长辈安排”惯了,大学随着年龄增长,见识增多,能力提升,开始探索自己、追寻梦想、想做自己的时候,就开始迷茫焦虑不知所措了......
: V: i' w* q! o+ z$ L5 g( @- a; h: G3 u不知道自己选择对不对,担心不听大人话发展不好,自己的梦想好像也不太靠谱,也没有一颗100%不达目标死不罢休的坚定决心。- W8 T4 {: I, y" W1 W" x! F
纠结的你,犹如一个天平,摇摇晃晃不知所措,还没能取得自己内心的平衡,达到内心自洽。* Y# W- J) M5 V' Z0 w
因为如果你真的有自己的路,也真想去走的话,你根本就不会犹豫,你早就行动起来了。4 q" v7 S% A/ L- l
就像一块抹茶奶油小蛋糕和一块榴莲千层蛋糕,你都差不多喜欢吃,没啥大差别,你就很有可能会纠结犹豫,到底应该选哪个?
8 T: K" K+ y0 m4 [但如果你是一个“榴莲控”或者“抹茶控”,那你根本就不会犹豫纠结了......你可能已经吃完了……+ ~! c- I! a  k% d- C* H
4、如何找到自己的使命呢?: I6 g9 d& G, E' t
教你一招超好用的小技巧:3环理论
* Y; T# z: ]7 z5 G6 @6 j# a+ D8 i% ^9 K) h- ~8 M8 G
价值(可以赚钱)' t) `/ \+ W) b# t  }; M& O9 L
能力(你能做)3 o% [3 e( N, U5 \, m
热爱(你想做)
有价值:
! L; y8 k( @  ]) g; H( C1 D7 C这个工作能赚钱,行业未来有发展前景
. M4 H4 j: U5 F# P+ w4 Y) w# _8 {8 R有能力:8 [+ d: N9 p( A/ b* y! r
你具有足够的资源和技能去做这件事~" T6 Y; Z* U* ~: o0 x4 ^, |! z
有热爱:: T* {" U3 A: r0 p' [% ^
你发自内心的喜欢,自然有动力去克服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艰难险阻
( A. f# |9 Z0 O三环的交集,基本上你就可以做出选择啦~& n7 E" C8 U6 O, j5 i# d
5、现在很多人都觉得找工作难死个人,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w2 y7 V! I8 b9 ^
1、感觉自己没有选择,因为没有看到更多选项。
很多人上了大学,就觉得自己只能从事专业相关的可能性,把自己局限在学校专业那一亩三分地里,扼杀了自己本可以有的其他可能性。, n% x. Q7 I- u" A6 }
你不是没有选择,你是没有看到自己本可以拥有的更多选择。
% y) @! a5 A& p4 G# J) k我刚上大学也是这样,因为不喜欢本专业,(我是管理专业的)大一大二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转成专业,一度感到十分迷茫焦虑痛苦。
1 R* C" C4 L4 q; ~0 p) D后来,我慢慢的去寻找到自己的热爱、写作、跳舞、画画、做饭、自媒体.....
( Z; L! F3 }* S  W( s才发现原来人生真的比你想象的要精彩很多很多,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说句鸡汤一点的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F1 u# C0 H! K) i+ g
2、有多个选项,却因为不了解,不知道怎么选。
这就需要你多多了解,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格局咯!' j* `% Q8 c+ d
6、如何判断一个专业是否有价值?灵魂三问之7 o/ k, ~, r  t) a
找到自己的使命还不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你可能会疑惑如何判断自己目前的专业学习是否值得继续做下去~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1 a& x7 O* d# z
可以用以下这个公式来判断~
2 x6 v1 M5 A7 i2 Z& a3 E- n(建议去实习类app:boss直聘和实习僧看岗位薪资和要求); s# V6 o% Z0 e' V  x/ }0 |7 t
职业收益= 薪酬福利 + 职业发展 + 情感体验' u- ~1 K& P0 [5 c* O0 |

; W; Y- o; d! n$ y% l' Y6 ], h4 H7 {
首先是薪资水平你是否满意?
5 O# @0 d% ?; b  A) x8 q+ O% {& ~- K' ^$ c6 d* O7 u8 H4 C
其次是这个职位符不符合你的职业生涯规划?, H6 _1 ~& G9 f$ A) _- }" P
7 q; y) Y! j  A  s' n* B% B- E
最后是你做这份工作快乐吗?幸福吗?有成就感吗?
如果一份工作符合了以上三个标准,就不要想东想西,踏踏实实的做下去吧~
) x# \4 Z; ?& u5 w; @( {4 P% N或者可以把自己作为一个产品,从产品思维的五层次再判断一次这个职位是否适合自己~
* H6 b0 O' d8 ?1 C- U; V# {- o4 M
1.感知层:我想让自己看起来更高大上吗?
(海归、金融、管理、证劵...就显得高大上) k4 R2 u0 |$ s; X) _+ ~
厨师、体育、护士、保姆相对显得就一般般啦)
$ {6 @2 T+ d& J3 r8 t1 f
2.角色层:我希望提升自己的角色阶层吗?
(收入和圈子是最主要的衡量指标)
8 d7 i2 S: F% |7 E
3.资源层:我渴望通过这次机会,提升物质和精神资源吗?
(看你更注重哪个方面)
2 e% B, i, `0 ?) h6 p! U0 R' D' c
4.能力圈:我能够克服各种困难、顶着不舒服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吗?
(你的喜欢和能力)
/ z- I5 }: K/ N% x% y
5.存在层:核心问题来了,我为何而存在?
这个安排符合我存在的价值感吗?
4 B7 ^* w$ o* w' s+ ~! P2 H, {& L! E我想不同的人,给出的回答会不一样。
7 \: a# C, Z' C! g7、如何判断自己应不应该转专业,去寻找新的岗位呢?0 D; ?( p+ Y! ]$ P$ j
我知道现在肯定有小伙伴会问我,我现在的专业并没有完全满足这3个条件。
$ u8 u) A5 B: @$ }9 Y, L# Z我也说不上很喜欢和很讨厌,在纠结犹豫要不要转专业、或者是自学其他专业知识这样子~
, T7 m3 s. Y) u& s2 p可以试着用用下面这个灵魂3问
% ]6 Y1 M- G+ x3 R  i! p
要什么(进步):是不是会投资自己成长?5 m, q# F  N9 Y8 p5 K7 H6 j

$ p- }2 O& G: k有什么(收益):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够不够?$ `' F# z0 l& z' j0 |6 o8 g! C% x' c

4 C: K" S. b" f6 e弃什么(安全):会失去什么,自己能不能承受?
例如我因为不喜欢本专业的管理,所以大学有一阵子在纠结要不要逃课去找自己喜欢的新媒体领域的实习积累经验和培养技能,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跳槽”啦
' G4 u# l& U; q' \5 \& t% L- Ma、要什么?—成长( o/ u3 {. F: `" y! n/ u# X
确实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可以培养自己关于新媒体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5 x/ h; |5 ~# ?2 _/ s
b、有什么?—收益
" u& M: g+ W! I7 n3 V. W9 W我有运营自己账号的经历,熟悉基本的排版、修图经验,且有较强的文案书写能力,写出过十来篇十万+阅读量的文章。
, l; H: x; }& X! @2 bc、放弃什么?—成本
$ S3 r1 B' i0 v0 N& H- ?& y因为投入了大量时间在新媒体相关的事情上,导致本专业学习成绩较差,但因为不喜欢,所以并不那么在意,这个成本我可以接受。' j/ T+ t  H2 g5 B9 w8 j" T4 B
你看,答案自己就有了。0 m4 ]2 X6 a, n* h' }- w

- J' K+ y' T3 I; \+ j: M/ H8、这里再分享给你一个我自己找工作的清单哟~❤️/ S2 J/ g* {& w. ^7 ]! y
1.行业
(结合趋势分析,企业是处于初创期、成长期、还是成熟期、衰落期)
, z+ s  u& w( N& ?5 `. j
2.公司主营业务是?
(你的职位工作是否是核心部门,处于价值链的哪一部分?)5 k1 s# a' m4 a
3、公司目前的发展阶段
(目前做的怎么样,增速如何?)
, S4 B! j8 l6 l. B" }. X6 n
4、公司的性质,规模,人数6 B4 X& B: u8 {7 `6 L9 G
5、公司CEO、高管的背景, S' w, ^. l, M( A+ T
6、你想去的因素5条
按照优先级排序,包括不限于:趋势、行业、职位、职业、领导、工资等)
" ]* {+ P* K; W
7、你担心的因素5条
(按照优先级排序,包括不限于:趋势、行业、职位、职业、领导、工资等): O% y3 j' h" \- l# ~. s. A
如何了解一个职位呢?/ a+ d* q% b9 r5 Y/ h% V6 U2 J
4个关键问题,你可以参考它们去问:
2 a! d2 @9 u$ ]
这个岗位主要对哪些事情负责任* t4 l$ a% c- W6 [6 y& @
对这个岗位的考核KPI是什么; u$ }$ h4 L% W3 W
这个岗位未来的成长空间会在哪里
. J% E9 {4 K% K这个岗位上最难以忍受的是什么事
比如我在的新媒体运营的用户增长部
) S0 s) Q9 \' r% Q# {2 y1 ra、写文章、做账号、涨粉: M9 D* t5 i  l9 F
b、每天写文章的数量、盐值增长- \( b/ ?" d" X% q, Z9 p3 ]8 \3 @
c、营销、运营方面$ u$ |2 C9 b/ p* n# I; }3 o
d、一直在写文章、反反复复相同的内容,写到想吐,还有很多琐碎的事情) o1 L. h3 H4 Q$ @
9、为什么做决定,做决策那么难?# A8 L6 _5 d+ h6 }+ J8 s2 @) B, W" [
是因为很多人的大脑都是一团浆糊,没有建立起基本的思考模型辅助自己的思考~比如目标管理的SMART法则、发现天赋的SIGN法则、成就事件分析的AEIOU法则,“定位=行业x企业x职位......2 L! b; f! h. d& ~8 i2 V9 f
最后,再送你一个促进你实现梦想的实操模型—WOOP思维,即“心理比对”。7 Z1 ^8 D$ n) W
W(愿望,Wish)→O(结果,Outcome)→O(障碍,Obstacle)→P(计划,Plan)。2 Q0 c0 V/ q. a/ }
Wish:寻找一个你内心的愿望,设定一件你最想完成的事。
0 x9 [0 |0 Y% u4 V  x/ HOutcome:如果达成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尽情畅想梦想成真的喜悦。) }4 ^: M  Q+ A- v, h  n
Obstacle:思考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你最担心发生的障碍。# G" b: H, I$ r' O2 A' ?
Plan:在脑子里预演最好和最坏情况,找到一个平衡点,制定计划。
1 W, [6 @2 L! j7 F3 Q0 q+ z今天给出了你关于规划自身各个选择的模型,照着做就好啦,这回你可别在偷懒了哟。2 S6 [5 V- D* u. n0 @
8 A9 M* i8 ?" B2 J
5 u' m6 v( m3 H- B2 Y/ p: I
<hr/>10、End,想和你说些掏心窝子滴话❤️# i, `" c7 c' D5 I
如果现在你还是很纠结很迷茫很无措,让我给你建议,我会建议你选择自己喜欢的。& i# e1 [( N1 u  ~; @6 j
因为你身体在真实的投入工作中会给你反馈,这个身体给你反馈“是否开心”是最真实的。
2 \& T* d- a! V) T& m即便这个不喜欢,再换一个也不迟。8 U$ s& A' u* H  V+ H' r
而且你要知道“一定来的及”,因为此刻的你,面对未来成功的你,当下就是你最年轻的样子。5 a0 Y3 ?' m! Q& |8 q
如果你觉得这件事真的很难,坚持不下去,你就放弃。0 r  a- H$ E2 x( \# b4 }0 L

5 E3 D+ s; t" i8 |. Y3 w但如果你放弃了,你就不要抱怨说:我为什么没有得到?
人生就是这样,要得到你必须【付出】,要【付出】还要学会【坚持】,不要把自己的选择权抛给别人,因为这会变成你未来抱怨的理由。
7 x, W- X2 N8 B7 S可以给自己提前设计一个“执行意图”,也就是遇到障碍的条件反射触发器:/ |8 y6 a9 |1 h( D
如果(发生什么情况)……那么(做什么行动); D$ x+ ^7 L" b1 y( _* O
比如,你的目标是每天傍晚跑步。; h# o" R% a: z
如果我今晚6点下班因为很累不想跑
' s  m9 @! L  @# |8 V那么我就会打电话给我闺蜜和她说自己不想跑步让她督促我
我是月酿儿,一枚永远走在路上的大学生~
% m7 q6 [/ p* @' X1 S( [(在知乎上,有超过30k的赞同和40k的收藏啦,喜欢这篇文章不要忘了点个赞赞哟!❤️). f) f$ w4 G% ]( r$ F' V5 L
0 G1 B% _! @0 B
另外,如果你想要成长干货和学习技巧,欢迎到我的公众号【笑弯了月酿】,里面有我私藏的逆袭经验,通通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你哇,还有书单影评、写作方法、如何自律、克服焦虑、拖延症......% n  n- [* J) P5 O' Q7 w3 H
关注我 @笑弯了月酿 这样你就能经常收到我用心创作的内容啦!% d! y/ C$ x- M# k
<hr/>以下是我写滴关于大学各种相关问题的文章!!都是千字长文,看完一定对你们有帮助的!!!千万不要错过呀❤️3 X" L- J  l2 `* `
有什么人情世故是上了大学后才知道的?​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
Vivian呉 | 2021-7-13 11: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摆结论:生活源于动力,动力源于兴趣,兴趣源于了解9 R) h- t! F0 V5 _! |
' S, h6 ]2 ]2 r$ h6 d' E: D- m
没错,对绝大部分经历了高考的学生来说,发掘兴趣的最关键之处就是:广泛了解,做出选择,试错,重新选择,再试错,如此循环,直到发现自己真的对某个领域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 A! }; [7 o6 H8 K( f/ }
5 G6 E9 m0 n) R. y1 Y8 D
再提醒一下:上述说得容易,但是请做好心理准备: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将花费很长时间
' `$ U- b1 G5 Z: I" f% d* d" s6 A4 ?. a
根据找到兴趣的时间点分类大致有这么3类人:
9 U  y3 y* q. ?& ?/ `8 n, K
( G4 s, ?+ P2 ?  v1.高考前就真的找到了自己的兴趣,这部人非常幸运。这部人大都有一个相似点:博览群书+有人指点8 y  ]& \% p  y1 D4 Q. t5 D
(很多考生仅仅根据高中喜欢哪个科目就认为已经找到了兴趣点,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觉,并不是真正的兴趣). u7 b6 `5 x5 k( k4 m
& y0 H. d+ I/ v  X
2.大学期间经过多方尝试、接触不同的事物才磕磕绊绊找到兴趣点,这部分人也算比较幸运的。这部分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点:爱折腾+好奇心2 l1 z5 `) G1 L3 Q) V* ]

, o5 j2 A' }9 U- `* s3 _3.也有人是大学4年过去依旧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毕业后开始找工作,对这部分人来讲,最可惜的就是:工作就是单纯的工作,已经没办法体会“事业”的乐趣。
: A9 x' o2 x1 g4 a# w这部分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点:大学基本啥都没干!
# [' \% @1 n+ `' e. t% j
6 i- F. r, Z* J: S+ i. ]综上:关键就是,带着毅力去广泛接触各个学科、领域,不断试错,不断选择!
123472974 | 2021-7-13 12: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问题也困扰我好久,尤其因为我的学校专业细分得很晚。看提问者的语气,应该还没到择业求职那一步吧。说点在学校里很实际的做法,感不感兴趣、适不适合,恐怕都要尝试一下才知道:
    锁定几门名字比较吸引你的专业; ' a2 I, K: T- F: B. b! J, V
    去图书馆或者书店,找每门专业的入门课本,一定要大部头,试试能不能啃下来; 1 {2 O& `3 j% _* F0 S$ }$ s! @1 L
    去找最新的专业杂志或者著作,看看前沿的东西是让你望而却步还是吸引你深挖下去(这点可能更适用于理工科);
    + a1 S( D) d0 B% {/ |) l有条件的话,去旁听或者选修一些基础课。适合得是双向的,有兴趣是一回事,能做好是另一回事。不要用成绩作为判断标准,但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把握。
    / }1 c  e' {; S
哪怕是跟你天造地设的专业也不会一帆风顺,但会让你被虐的同时也感觉很兴奋。我一直觉得只有“欲仙欲死”能描述这种感受。
123473400 | 2021-7-13 13: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具体的方法我也迷茫。反正从我直接的经验和在网上一些知名博客上了解到的看,兴趣这玩意儿真不靠谱。因为它总是随着个人擅长领域的变化而改变,反之亦然。
填表好麻烦懊 | 2021-7-14 01: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职业咨询师的角度,平时工作的时候,我经常会遇到这种Master和Bachelor的专业截然不同的同学。我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他们大多数给我的答案基本为以下几种:1. 父母觉得这个专业很好找工作;2. 专业学到后来发现学长姐找得工作都不是我喜欢的;3. 高考的时候数学/英语比较好;4. 本科专业可以学好,但是不喜欢4 |3 k. x. T, M( {4 ]
从我的角度来说,“适合”二字侧面说明学的专业是有目的性的,那么目的性基本上就是指的是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所以我觉得先做好职业规划,后选专业也是很好的方法之一;诚然,现今很多公司招人是不看专业的,至少在国际职场上是如此,国内因为人口的原因,雇主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会用专业作为筛入的标准之一,但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在大学的学习中学到的知识结合课外的活动以及高含金量的实习,会逐渐转变为“Transferable Skills可转移能力”,这是学任何专业都会提高的能力,专业于技能本身来说,是载体,是血肉,技能则是核心,是骨架
6 ^! `) s2 M6 p' `2 U: n) `/ o7 E所以,解释清楚了“适合”一词之后,那就随着自己的心走,挑自己喜欢的吧!大学期间好好学,莫忘初心,你会学到所有你想学的☺️
互联网背锅侠 | 2021-7-14 10: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兴趣点是个漫长且有心的事情,关键要知道方向。
8 y, E9 j  p, i1 ^你想做什么,你在做事情的时候关心的是什么。任何事情。4 b; W, t5 F6 P, ~; y- x- G  F

7 K0 T9 U! e% u# i# {* |* v: C比如你提出这个问题,目的是什么。
# n& J  Y! N8 D8 |4 y  N5 F9 h我回答这个问题,目的是希望孩子们不要在“意义”上纠结和苦恼。4 U% G' ~8 h2 ^
浪费时间且伤害心情。     9 n' K( H% P* @$ ]& Q" |2 s

% M  ~: F( z5 T! w2 y; ]0 U兴趣和爱好,以及适合自己的专业,还是要回归自身的。      2 q1 e3 ?. n% q. U- i9 A6 H2 z6 O
如果能在报志愿前找到,蛮好,但也是不断调整。     7 f% F0 Q8 q- W4 v7 O% [( S% P7 U

' f' U) z& j2 |& {% o若你在大学里才发现某专业不喜欢或不感兴趣,那么需要做的(纯属个人观点)      
+ s- W9 O8 P& L1 v1、还是要学好(把感兴趣的学好是理所当然,不感兴趣依然学好是学生本分)      
0 Z6 a: y( N, \6 ?. ^2、寻找学科交叉点,慢慢过渡      7 |5 E& r5 w4 s0 c1 \) g
3、确定以后的方向,是工作还是深造;在哪一领域,某一领域需要什么——      
7 p, P2 |3 S8 U! M% [而后倒推到现在,就明白要做什么了。
胡爱民圆 | 2021-7-14 12: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无聊。
9 v8 O" }0 _! b2 q5 h& ^+ V6 n2 W遇到了就是遇到了,没遇到就是没遇到,这东西和恋爱的缘分一样不能强求。
2 k+ B5 X/ ?+ w6 e& X3 B1 s
6 O# j( X* ^6 f& f" C: b5 M等你什么时候遇到一件事,能让你连续保持高度的热情,甚至于你觉得只要能维持基本生存就有兴趣干下去(当然事实上只要你入行了,工资都会有),那恭喜你,你找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