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怎么提升钓鱼技巧?

[复制链接]
查看4270 | 回复18 | 2021-7-10 09: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想去钓鱼,菜鸟一个,想请教一下如何提升钓鱼技巧,多了解一些钓鱼的基础信息。
Vivian呉 | 2021-7-10 11: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台钓的心得(新钓鱼吧:十年总结)
4 x2 X/ g/ {' X, w& X1、台钓并不神秘,也不难学,不要去看什么用数学公式来解释标与坠、钩的关系,鱼是不懂公式的,不会去考虑什么一钩垂直、一钩弯曲的问题,只是有些是人为地把它神秘化的,显得自己水平很高。: z" m$ U4 G+ A" k, W. w* H
2、有几个基本原则要记住,& b$ R+ A7 x6 K2 C7 E5 _; @
一是鱼钩在少跑鱼的 前提下,越小越好;
" C% A2 \% b3 r二是子线在确保拉力的前提下,越细越好;0 R) I  F7 E( q( P, B
三是浮漂在抛得出去的前提下,越小越好;
. D: x/ ^# ]" E) X# U+ P四是标尾在看得清的前提下,越细越好;. R% f. h( X, [' z# L& `
五是鱼饵在抛出 去不散的前提下,越烂越好;
* [+ [7 x# {& n& ^2 H六是在确保鱼情的前提下,杆越短越好。  P' p/ e% ?. @% T& `  ?- j
看了上面的几个“越”,有兄弟会说“我也知道”,其实里面的道理你也许不知道。 首先要理解台钓提杆的时机。鱼在索饵是*吸的,传统钓等的是鱼将钩吸入后浮头或更加吸得深一些时提杆,所以表现为浮子上浮或点头下沉,因此相对于台钓可能 迟钝了些。而台钓抓的是鱼在吸钩的一瞬间,因此表现为标往下一顿,所以:钩越小越好,是为了方便鱼容易一下子就将钩吸入。4 I$ ~8 W- m) D6 u1 l: }
子线越细越好,不是因为 线细的隐蔽性好,是因为线越细越软,鱼在吸钩的时候因为线在钩上面,一瞬间线有个弯曲的过程,如果线太粗了弯不过来,就会影响钩入口,要么是空杆,要么只 钩住一点点,跑鱼。为什么现在有不少兄弟喜欢用编制线做子线,除了拉力的因素以外,就是因为“软”。不过编制线太软了,易缠绕。8 u9 E6 a1 y! g2 e
饵越烂越好,也是为了 鱼的适口性,因为鱼习惯吃在水里泡烂的烂食,越软鱼就越容易吸入口中,当然,如果烂到抛出去就散,就得不偿失了。饵中有麦蛋白纤维形成絮状,并不是麦蛋白 纤维本身有诱鱼作用,而是此时即使饵很烂,但鱼在吸食的时候因为麦蛋白纤维的粘性和拉力可以更容易将钩一同吸入。5 Q3 ^/ N! Q- E7 n4 n$ I( E
标越小越灵敏,这毋庸置疑。有时考虑 水流、风力的情况下,要略用大些。
: u2 x3 @% _8 J" V8 {4 t3 X8 M标尾越细,下顿的一瞬间阻力越小,因此信号也越明确。不管是软尾的还是硬尾的,都是如此。其实不要相信什么软尾的更 适合钓什么鱼,什么硬尾的更适合钓什么鱼,其实都一样钓,关键是你要经常用几支浮标,用掼了、看掼了,大鱼小鱼都能钓。当然,纯粹是钓小片子要用小标,大 肚的翻身快,可以抢速度。不过一般的来说,常用的还是要用细长型的浮标,大肚型的只适合浮钓小鱼。也不要相信什么标能过滤猫鱼的信号,猫鱼少时是通过调整 标与坠的灵钝来掉鱼,说白了就是让标钝一点,小信号看不见,大信号才有反应;如果猫鱼多了,除非希望大鱼进窝能赶走一些,否则乘早走人,换什么标都没用。! i3 c4 a, F& G3 }- Q
杆越短越好,因为一方面有利于看清标的信号,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持快速抛杆的频率,可以有更多的饵打入窝中以聚鱼,还有人可以轻松许多。当然,大水面和 斜坡形的浜应用长一些的。7 `4 Z3 s! O5 Y1 z
3、调四钓二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其实如果始终不变的话,因为任何一支浮标都会有吸水的问题,钓了一段时间以 后其实可能就是调三钓二或者是调二钓二了,因此浮标需要不断的调整。往上、往下都可以,只要上鱼就行(你不会连灵和钝也不理解吧),所以有时候别人问我调 多少钓多少,我自己也不知道。几年前在同力爆箱的时候,我有一次甚至是调一目钓五目(因为下面是鱼挤鱼,一般的调标许多假信号,所以就不断地往上移浮标并 加铅皮,那时候15块一个小时,基本三小时爆箱,爽啊)。/ }2 N! Q6 `- ]+ a& u
4、不要盲目相信什么填加剂,绝大多数的鱼塘只要下面有鱼,什么饵下去都吃,没有鱼扔砖头也 没用。少数鱼塘由于水比较肥或是专门用饲料喂鱼等原因,确实有些偏口,但概率不大,碰到这种情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问老板拿些喂鱼的东西来钓。也不要相信 什么独门配方,其实用的人最多的就是最好的鱼饵。6 J+ A, T" a8 z# d
5、台钓也有缺点,一是冬天的时候,不如传统钓长杆细线多打几个精窝,用红虫;二是专门准备钓大鱼的时候,不如传统钓重窝大饵;三是不如传统钓移动灵活。所以钓了台钓以后,传统钓有时还是要玩玩的。
2017烦得很 | 2021-7-10 13: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2016年1月23日晴天。
# @5 |, b; U/ ~! d5 X, x) N& |/ A; K5 X4 h4 P8 s/ Z
前几天全国大范围连续几天的雨雪天气水温急剧下降,根据鱼类的习性会在远离岸边的深水中一动不动,此时即使你在池塘中央鱼儿聚集处下竿空军的概率也几乎是百分之一百,更不用说江河湖泊等野钓了。未来要是连续升温5天以上再出发了。这几天有空了也和人家一样在这里讲讲我的钓鱼经验。
& e' V3 G$ m) K( c! F* u. `# q* L. d
冬季钓鱼线组配置和原理:0 `7 V" w1 Y; {/ U/ D9 s! `
  u/ a  H8 J$ N  ?; d- A
小漂细线小坠小钩原则。
! K$ w9 E) ^0 O. V我用的是4.5软竿、0.8主线、0.3子线、1号金袖、孔雀羽1号枣核漂。1 L9 U% x' E7 H; s; R( ^
9 x- \3 y) U" x# o
在线组配置中漂的选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到底要怎么配置才是合理的。这里我们先不考虑漂型、材质、工艺。
- j0 C! N: }9 u2 J  j! B; \8 \; }# \' e0 a" w, z
漂的大小和浮力大小是成正比的,漂越小在水中阻力越小越灵敏,反之越大越顿。然而在实践中并没有这么简单,线组配置是一整个系统。5 f, i2 J* A9 }/ N  J! U1 f

; @0 C# h" f, L0 a% i% `大家所在的钓场不同,池塘江河湖泊、各自水下地形水深都不同。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解决大家所有的问题。' g0 e. S# v4 I/ w& @

1 R. G& q8 ~3 [1 s  i- T9 X我从我所在的钓场选择开始说起。+ c8 B$ d0 B; J7 q/ ?
, A. G' p* Z+ H( f1 L
我冬季钓鱼的钓场在淳安文昌镇千岛湖边靠近村庄的尾巴上,进入村庄的道路把这个尾巴截断成了一个小型的水库,道路就像一个水库大坝,坝的一头是一座桥;坝里面和千岛湖在夏季雨水多的时候是通的,冬季水位下降后里面便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型水库,水深在五米左右,我的钓位就在里面的大坝边。
+ Z" p& D8 o4 S; P5 [5 p% i! r! H* [. o/ n
菜鸟怎么提升钓鱼技巧?-1.jpg
4 ~8 G# B  u1 Q# f7 |! \+ k; L7 f8 Z- t- y2 q  g
为什么要选择这里作钓位而不是选择大坝外面,大坝外面水域太广连着整个千岛湖,天冷了后鱼都游到深处去了鬼知道这些鱼在哪个地方窝着啊!
6 D$ X# E: j1 w  b& a2 b( u7 u  V; k) S
里面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鱼儿冬季只能到大坝边最深的地方越冬。里面鱼的种类非常多,鲫鱼、鲤鱼、翘嘴、黄尾最多。1-4月7-8两重的鲫鱼多的时候能一天钓二三十条,偶尔还能上个两三斤以上的翘嘴。
5 U9 e9 Y9 V  s. V
7 f' e5 f! V) L) A( P4 G言归正传说我的钓组配置。6 {; H4 z* I1 D8 K: R
% l8 a4 A4 K9 k& X  Z5 u
钓点水最深处大约5米,大坝急坡和水中缓坡交界处水深大约4米左右,我钓4米左右的水深。1 l  ^/ v; ]8 m$ m+ ~8 n* O
  c# U  q/ f( S% X
在我的线组中我首先要考虑的是我用的漂和坠必须要把0.8的主线绷直了才行,漂的号数并不能说明什么;漂的实际浮力才是最关键的。8 k' M5 N/ S) y+ t3 K

8 y8 f. G; j* h8 k2 G+ H5 d( J" X我这支漂自重0.742克,吃铅约1.763克,在这个深度刚好能把用的这款0.8号主线绷直。
( ]" R1 {- c" n* e8 {8 Q4 Q5 h: ?$ p% V. v# j6 L
注意主线的柔软度不同会对漂的浮力和铅坠有不同的需要,大家各自手中的主线品牌不同柔软度不同选漂时不能照搬别人的;主线在水中必须是绷紧垂直的,不然会严重影响鱼口在漂上信号传递。) o$ C: m) z" l

2 W9 V7 W  s0 H; R* y2 n我自己实践证明我的主线用更小或更大的漂信号并不理想;更大或更小的漂不是不能用而是你的漂是不是在自身所有的浮力前提下是否能绷紧主线和是否足够灵敏。" S4 c3 f: o' _9 N! [- H! D

3 ?' o* E2 O; i( K/ o% n关于漂的浮力吃铅和灵敏度的精确数据在以后我会用高精度电子称和实验视频专门说明。
4 T7 q4 ?9 k/ j! Y1 _  y  c: G. F9 e( O+ \" C2 E4 _$ q$ k
因为冬天鱼吃饵口小的特点,所以我选择0.3的子线和一号金袖。
7 K, n% [7 t' v! a# B- g0 H) }! {( [1 p1 m) C6 d  b* ~2 Z, E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子线不能线径跳号和一定要柔软,跳号和偏硬的子线会档口。
* G" p/ F$ @+ t( X, W# o1 D9 l0 W
一号袖钩钩条非常细大家最好选小日本的;国产钩不是太软就是同样大小钩条粗很多还不锋利。
  W9 w' D( Z/ D6 R
  f9 J" i/ u& h2 J今天就说到这里了,以后我会整理出不同的线组配置组合出来并注明精确数据发给大家的。" N# W6 n  p# k0 ~8 C7 ~! G
1 ?) k" x. C9 f& d3 x
欢迎收藏欢迎点赞。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停留在回忆男 | 2021-7-10 17: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个提高野钓收获的实用性技巧
- Y" R0 N/ [1 N6 I6 @野外的水域虽然鱼儿密度不大,但是大小鱼混杂,你很难知道下一次提竿能够中什么样的鱼,这种变数让野钓有着独特的魅力。但野外鱼的确不太好钓,想要收获好,不掌握一些诀窍也是很容打龟的。钓友们可以了解下面这个五个实用技巧,或许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 \% q# h: P4 t! A& r: E- \% Q" v" V2 f9 o, }/ o' D
+ b. u7 k, L1 `3 b8 E' D7 w
菜鸟怎么提升钓鱼技巧?-1.jpg ( p2 S; `- t7 o  s, H
% k9 m# k5 t1 ~* m
一、分析鱼群所在水层; w1 E' j, w8 x( E
垂钓并不是没接触过的人想的那样,一根钓竿挂一条蚯蚓,放到水中就会有鱼儿吃钩,要知道鱼儿也是有一定智力和需求的,能够判断环境是否安全,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不会轻易涉险,并且在温度环境不适宜的时候,会寻找合适的环境水域活动。
6 u( Z0 j. f8 e. _; o在温度和溶氧量出现变化,或者会根据食物分布的格局来判断更适合活动的水层,到了钓场之后不要着急开杆垂钓,要根据情况判断鱼儿聚集的地方,判断鱼群活动的水层,有个初步判断之后,抛竿投饵进行检测,当发现试钓水层有鱼儿吃钩,说明水层寻找正确,若是没有鱼口或者截食的比较多,就要及时调整钓层。
5 c+ y+ _: A! o# t( I; w( f二、巧用饵料调整水层4 I/ c( T+ P' I* q4 H1 Q
垂钓的时候得知鱼儿所在水层之后,觉得施钓不方便,想要主动改变鱼儿水层,提高垂钓效率,这就是高手钓法中的一个技巧,比如说底钓时想要把鱼儿活动水层调整到中上层,可以通过使用诱饵达到这个目的。
  ~. |2 ^& _' A! d2 V2 n首先就是不要再往底层窝点投放窝料,然后使用比重比较轻的饵料在窝点上方做窝,通过饵料的香味把鱼儿慢慢的吸引到上层中,这样能够加快垂钓速度,在竞技池比赛的时候,钓手会经常采用这种技巧,达到快速上鱼提高连杆几率的目的。
0 R' I# H# K  n, R; n三、巧妙打窝提高收获1 m: V: Q; b3 E8 b
在做窝的时候,可以把窝料团给做的大一点,窝料入水之后能更快速雾化散开,在野外垂钓需要做大窝做重窝,因为野外水域的面积非常大,而鱼儿的密度却相对小了很多,需要做大窝来增加诱鱼的几率。
1 u3 u4 o3 T4 m3 Z( E本人在野钓的时候习惯多选择几个合适的钓点,多布置几个窝点,这样能够加大诱到鱼群的概率,并且可以在某个窝点鱼情不好的时候及时更换到其他窝点,需要注意的是垂钓过程中以及更换到别的窝点时,都要补窝,具体窝料投放的量要根据垂钓环境来决定,更换窝点的时候动静要小一点毕竟惊鱼。
) @* N' S: H: E. O四、鱼口好垂钓有窍门
6 W) W4 |; d9 P# q很多钓友很关心鱼口不好的时候该如何应对,让鱼儿吃钩更积极,但是在鱼口非常好的情况下如何垂钓呢,如果发现鱼儿吃钩非常积极的话,就不需要再可以打窝了,直接利用钓饵来补窝诱鱼。) y# a, |0 L! `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投放饵料的时候要保证钩饵落位准确,每次投放钩饵之后不需要非得等鱼儿吃钩再提竿,只要钩饵到位一二分钟左右,不管鱼儿是否咬钩都要提竿换饵,让钓饵充分发挥诱钓的功效,当然选用合口的饵料是关键。
7 W+ o6 M4 j* I2 x$ ?% S1 {五、鱼不咬钩巧用逗钩& U! X( h8 m  T) H% p% V
窝点做好之后,发现窝点鱼儿只吃窝料,而钩饵被咬的几率很低的话,除了需要注意饵料味型状态方面之外,还要注意垂钓技巧,可以采用逗钩法引诱鱼儿吃钩,在这里小小提醒一下钓友,钓钩的型号也要选择好,这样才能提升钩饵的入口性。' R, v7 d2 A' v: f7 n/ D
把钩饵投到水中之后,可以每间隔几秒钟就把钩饵轻轻提起几公分,然后缓慢放下,这样循环诱鱼效果会非常不错,只是需要注意逗钓的频率和幅度,动作不能太猛烈不然容易惊鱼,逗钓会比较累一点,使用竿质较轻,调性合适趁手的钓竿能够让垂钓更轻松。
股友2017 | 2021-7-11 04: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0 O+ T" l0 u- y0 j% U' A" \' E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 N( t4 I6 \' F+ V) [来圈子,提升钓鱼理论。' k, z7 W% a1 W4 B+ {7 U) Z0 r
来圈子,讨论钓鱼技巧。
) a/ ?2 c0 }) C  G/ K- J来圈子,钓点,标点,共享!
; ?) k, V% J% w& F钓鱼心得交流圈 - 知乎
弯小刀伟 | 2021-7-11 13: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1、“台钓”派:从当年东峻廖心阳先生始,直至我前些时收集到的台湾“运哥”的系统调校文章。它的灵钝认识概念是:浮标示目——调的越高越灵;钓的越底越灵......6 L* ?( ^* p8 k; w2 W& u1 e, E9 \/ r9 u, F
2、程宁竞技派:居于实战点,另一层面浮标灵钝理念为:调目低为灵,钓目低为灵......6 t* ?7 Y: y- n- G* N
3、深圳何蔚蓝:浮标自身,剩余浮力,上下迟钝说......
4 {7 p5 @% K- C8 ?! w今日小编将三大调钓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归纳总结出实用调钓方法;
( p. B; k- T& C/ b5 `A、试解译宽阔的调标范围:
6 b/ @0 p6 R' R3 e0 @" k我非常佩服在大陆钓鲫竞赛中胜出的程宁先生,他花了很多时间,将自己反复实验结果的钓鱼心得,整理成文字公诸于世,来嘉惠钓友;特别是透过网络的力量后,影响层面更深远!这种无私的精神,正是钦佩之所在......% R, ]* O. V, n& m7 d2 U
虽然,我的钓技与他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我还是把这一段时间来,探索浮标调校的心得。提供给大家参考,野人献曝,是对是错,也望前辈指正......
8 X5 R3 [' V# J, i5 ~, q# m/ {* w以下看法与程宁先生在示标“上细下粗”的条件下,所作出“调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调的目数越少越灵敏”的说法是有出入的,因为我使用在台湾目前流行的实心尾、标示杆一样细长的流线型浮标来作钓,结果偏向传统“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的看法。! G2 g7 c$ K0 f, w5 p9 g# E$ w7 o
不过,对于程宁先生“全方位级差调钓法”(钓目低于调目为钓灵,高于调目为钓钝。调几钓几为这一目的临界点...一支十目的浮标,就有十个级别的临界点和十个级别的灵与钝。但不是所有的级别都好用或常用...)的论点,赞同。我想,这不只是针对刁嘴的鲫鱼有用,对回锅(钓完又反复放回)的福寿鱼应该更好用才对。
; v! e* G8 e# S# I( i6 V以下灵与钝的探讨,以大范围的“调目”为主,而“钓目”涉及剩余浮力对灵钝的影响,与饵料大小也有关,所以琢磨不多。暂以一般“钓目越少越灵、越多越钝”观念套用之。纯以挂饵调标的上调法来切入,不直接谈“调几钓几”,借以摆脱“调”的灵钝点。
% x: q: f1 P/ e“调4钓2”是池钓的入门心法,好似蹲马步的功夫,练扎实了,你自然会举一反三地练出许许多多的高深武艺来;......0 l2 j3 B/ C/ ^( f4 a9 X' s
“调4钓2”的精神不是叫你永远不变的,它在领你入门罢了;好多人都误解了,直骂落伍、不够实用......
# Y. X+ f, O0 i; Y& m( T# H8 G2 F! k一般大家常用的调标法,由左到右,由灵到钝,可分成几个(大调点)来解说;大点与大点间的直线,是由无数个从灵到钝、渐进的(小点)所连成。理论上说,从头到尾的每一小点都可以成为调点。(这有点类同于程宁的所谓全方位级差调钓法…)0 {! f9 E& ~/ I9 a( N; Q
浮钓—双饵几目—双饵平水—单饵平水—空钩平水—无钩平水—大沉底(跑铅)! E! i5 t, L2 @( E( w
灵………………………………不灵不钝………………………………钝# U( f: W2 e/ q: y& z: }
下面就每一个大调点的特性予以简单说明,其余各小调点,则可参考临近的大点,稍微调整即可。
: M2 b4 V7 y8 j2 m% t+ o1 ~. V& H+ ^一、浮钓:
9 c( r: V2 n. K  z双钩挂饵后钓组的总重力,没有浮标的上浮力大,因此挂饵后,仍可轻易地将双钩饵置于各理想水层。一般适用于钓半水的非底栖鱼类,如日本白鲫、溪鱼、鲂草鲢鳙等。池钓底栖鱼如今也有采用:比如,拉浮、一标深等。…此法只要钩不到底,理论上是最灵敏的,鱼稍游近,浮标即会有所反应。 如已找底,使形成一饵轻触底、一饵悬底状态,仍可钓底栖鱼的。
2 T) q: B: V4 ~2 v% A但此法一来找底困难;二因纵使找到底后,也会因投钩点误差、水底不平等因素,无法确保饵料每一次都触底,仍不利底栖鱼就饵。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鱼(趋温或趋氧)离底时,浮钓正着。9 ^# z/ H+ E" X$ c9 y* d
二、双饵调几目:9 u. \: b5 v9 y! s9 ^3 e: X& M
双钩挂饵悬底,调整铅皮到标尾出水一定目数(一般不超过3目),此调法其实是在浮钓偏钝的范围内,底钓则属最灵敏区。
' a1 m0 K% u/ f+ r; Q如以双钩挂饵调3目为例,如何找底呢?可用反调法:先上捋浮标到钓4目(大于调目)即可确保下饵已触底;然后在复将浮标下捋一点点,将钓目复调成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底,饵动标即动,抓鱼汛于吞饵瞬间,是浮标调法中,最灵敏的一种。
/ t% K2 c2 e' H! a* F3 P1 q只要不是刁滑鱼都适用,尤其适用于钓鲫。但在鱼靠近未吸饵前,游动会使水流变化,可能会产生假鱼汛,造成误判。7 T9 `2 S9 u$ i/ Q0 S$ `2 u) s& m
同样,因池底不平或饵料大小拿捏不均等因素,钓目会在3目上下变化,此为正常。但在风浪水溜影响较大时,此法不适用。) R5 M# h9 U2 _" h# Z3 ^+ B9 F
三、双饵调平水:
; _1 M) G0 z& m/ I9 O$ ]双饵调平水、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这三种调法可定名为标尾所谓剩余浮力=0的零浮力调法。% D- E. b5 _' g; d# L9 X$ p
双饵调平水属于抓“浅吞口”,反映即时鱼讯的零浮力;空钩调平水属于抓“深吞口”及“抬头”鱼讯的零浮力;无钩调平水则属于抓“吞饵后转身”延迟鱼讯的零浮力。
5 Q2 k. I/ {1 S) @- l5 y( t+ |9 }双饵平水调法与双饵调几目相同,只是将调目设为平水罢了。至于如何找底?原则上,只要看到钓目,下钩饵就确定到底了。如钓目定为2目,则下钩子线就有约2目的长度弯曲或卧底了。依此可以类推。…过双饵调平水这一点后,上饵悬底,下饵轻触底的状态就不会发生了。, ?/ v2 a$ G8 X
这是灵敏度很高的调法,除轻口、猾鱼外,其它基本鱼情都能运用。
  O0 M: k( f3 K5 I0 H& E& z' g+ m运哥个人认为:
4 Q. D% t0 ~' A1 E前几年人们经常议论的关于浮标“归零点”(浮标最灵敏点)的问题,据他揣测,可能就是“双饵平水”这一点!以一般钓鲫用饵推算(双饵重在3到7目之间),与传说中的“归零点”区间类似,(零浮力点=归零点)这种推算最合理了。……
# y+ J- I# l0 U4 c, Q四、单饵调平水:
0 F4 M7 |2 P: Q7 e0 \4 D9 I. v6 @将上钩或下钩单钩挂饵,悬底调标成平水即可。此单饵钓组平衡后,只要再加挂一饵,整个钓组一定会往下沉,直到下饵触底、上饵轻擦底为止(下饵子线支撑力不计);所以,没有找底的问题。" x4 }5 g; Z0 ^7 @2 N( E" k
此种调法,使用者要比双饵平水为多,适用鱼种更广。…以单饵重量换算(细尾标)大家听习惯了的——“调4钓2”就坐落在该点附近!…之所以“调4钓2”会被选为入门心法,应与大数法则有关。% Q. P/ A7 b+ E$ V7 H* m
而采用这种上调法的好处在于,已加了“饵重”这个变数进去了,实质上会比直接 “空钩调4挂饵钓2”的下调法来得更精准些……
0 }: V9 F) o# D0 g( `' y使下饵拖底,上饵触底,算稍微偏钝的调钓法,适于鱼口正常情况下使用。
  }! i' }0 y- b7 G/ d2 u五、空钩调平水:
9 ^3 o. b) }' S/ K此调法已属于不挂饵的下调法了。以空钩调成平水后,不挂饵继续拉高浮标座、拉到标尾刚出水面,是下钩轻触底、上钩悬底。如挂上双饵(不论大小),一律是上饵触底、下饵躺底(躺的幅度与双钩距有关)。如加上钓目,例如钓2目,则上饵子线也因多了2目的长度而开始弯曲。$ a% X; d/ n& b: J5 W3 M
这个调点,是双饵拖底钓的开始点,也是不灵不钝的中间点,过了此点,则转入调钝的世界了。% n1 q& `# c% l7 @& v
在风浪大、水流干扰的时候,此调法具有稳定钓组的作用,因双钩饵状态比较稳定,较适合冬季的刁滑福寿鱼等。……
7 V/ E' i2 k4 |( H( T# f! k) r六、无钩平水:
/ M; B& ~5 K4 ~( B将子线双钩取下,剩下铅座以上钓组,离底将浮标调成平水。调完成后,挂上双钩、双饵,拉高浮标座,至露出钓目不超过2目止,就是无钩平水调法了。6 H7 y" |8 t! G
此时,双钩卧底,子线弯曲。……需加计双子线撑力。: C2 L, I' {7 N0 ]7 c# X1 o. C
经测试,同水深、同钓点,不管子线加多长,悬坠状态下浮标露出水面的钓目都是相同的。子线过长,弯曲幅度大,势必延长鱼讯反应时间,若非超刁鱼情,应不需如此。7 h. v& Z6 G8 H) k8 q0 ?
这种把子线除外的零浮力调法,人们的感觉上好象很钝,其实反应的鱼讯还是相当活泼的;在小鱼就饵时,浮标亦会上下振动,只是幅度、速度不大而已;大鱼则会有干脆的顿口,判断提竿需经验积累,否则还容易挂上鱼体。…..
, _6 e( ~1 a2 @# N% C; r此调法,原则上适用夏季鱼吃食凶猛时,专克刁口鱼;对于钓鲫鱼及冬季福寿,则不建议使用。
' g) v) _! r2 r9 B: S原则上,鱼越刁滑,调法越接近于“无钩平水”;鱼嘴稍刁时,则接近于调“空钩平水”较好。如何拿捏,存乎一心,没有绝对。9 T: X, p$ k8 m7 g* ?
再有一点需特别注意的是:再好的浮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渗水问题存在,要注意经常校标。, c$ \( c( `$ }3 n
七、大沉底(走铅)
( S$ C- f# |$ r7 Y, g只要铅重调得超过“无钩平水”一点点,铅皮座一定触底,此时已开始进入大沉底范围……就不太需要、也无法进行调标了……' p6 `! r, y, y6 V, s  [
如一定要用,建议采用活铅座或走铅方式,对细微鱼讯及特殊情况会有帮助的。否则,只能钓夏天大咬时的鱼了。
# b( n9 d6 M1 w9 T4 W6 q运哥个人在调标前,会先称量出双饵重量的吃水下沉目数,做到心中有数,再依据对象鱼、天候、水情、鱼情等因素,从上列区间中,挑选一个合适的座落范围来调标;至于究竟要偏向极灵、还是偏灵、再或偏钝,则要看鱼的大小,鱼口情况等条件来随机而定了。
) g6 j* H# V, E/ Z! g) t. u以上介绍,因重点锁定在扩大调标视野,所以对于没有必要的东西,尽量避免提及,以简化说明。……其实像钩距、饵料种类配比、子线粗细长短、活铅座否、钩大小形态、标的材质形状号数、水流风浪、天候鱼情……等,全是重要变数;纵使每次使用相同的调法,但临场结果往往不尽相同,这在思想上要明了,否则会认为“调标无用”矣!除调标基本方法外,还要研究其它环境变数的!“灵与钝”不等于“优与劣”都视条件变数而定,灵活运用…存乎一心。如初学钓友们觉得迷惑,可先去池边,反复体会各大调点的调法差异后,再将各调点连成一条线,很快就会得心应手了
rmobqp2411219 | 2021-7-11 22: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菜鸟怎么提升钓鱼技巧?-1.jpg ' b+ |( z5 L4 d7 i) u% q3 ]6 q
要提高钓鱼技术无非要做到以下几点:' M7 ~0 H. ^+ i$ P; E% b7 c
1、善于总结
1 f* \/ h$ Z0 i% d; @千千万万个钓鱼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不存在说谁的方法就是完全正确,毕竟不同的垂钓环境,不同的鱼情,要使用不同的垂钓技巧。要使用最好的垂钓技巧就需要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水域做出自己的判断,通过不断的总结,领悟属于自己的一套垂钓方法。现在钓鱼界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钓鱼大师,他们也都是靠自己善于总结而得出的钓鱼技巧。很多钓友可能会说,那些所谓的大师的方法也不怎么样。其实不是人家钓鱼大师的方法不好,而是在不同的环境中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而已。所以在自己的垂钓世界里还是要靠自己去摸索属于自己的一套钓鱼方法和技巧。当然也可以通过借鉴人家的方法来对比,这样也有利于更快的能总结到自己的钓鱼技巧。
2 j' G' N$ [+ k* O2、乐于钻研* f1 f( Z, i2 a) a& G
这里要说的是做任何事都要围绕快乐两个字,只有我们本着开心快乐的心情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才能做得更好。当然相信这一点很多钓友都可以做到,本来我们钓鱼就是非常能让人开心快乐的一件事。而且很多钓友也是非常地乐在其中。通过自己平时大量的垂钓,而从中发现不足,然后去改变不足去总结去提高。这样能快速的领悟到一套属于你自己的垂钓技巧。
7 T5 u6 R. C" W5 x8 ~  @; i3、学习钓鱼理论4 R0 D  D% a. V0 v
初入钓鱼圈的朋友建议学习一下钓鱼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一些文章、视频,补充钓鱼知识储备、填补垂钓理论的空白。举列说明:如何找底、调漂、拌饵料等等……。这些基本的钓鱼常识,起码做到心领神会,不必追根问底,只需了解大概即可。你只要有了这些理论作为基础,起码让你少走了很多弯路。可以对钓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避免走入误区。0 B% h* C" m( H4 Z7 o" u0 d2 B
4、钓鱼装备应用. ]3 j6 a3 c: T( g3 e, v, O0 E& `2 ]
掌握钓鱼装备的使用技巧和方法,可以为我们以后更好的钓鱼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要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长杆、用什么鱼钩;饵料、窝料如何搭配、浮标如何选择、鱼护、炮台如何使用……。不需要立马娴熟掌握它们,因为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练习好这些钓鱼基本功,将来对钓鱼会有很大的帮助。虽说这些钓鱼基本功相对比较枯燥乏味,但这是每个钓鱼人都必经的步骤,只有掌握好了这些装备,你才能更好的钓鱼。
4 d& c1 X/ U  p+ O/ K# Y& c/ J' S5、积累钓鱼实践经验7 H" ]. w5 d" a  F
事实证明,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我们将钓鱼理论学习到手,再通过这些理论指导我们实践钓鱼,获得垂钓经验,从而使我们对钓鱼理论印象更加深刻。举列说明:如何选择钓位、如何搭配一款目标鱼的饵料、窝料;如何准确把握抓口时机、掌握遛鱼技巧等等。只要不断完善这些钓鱼经验,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游刃有余、心中不慌。随着钓鱼经验的不断积累,入门的速度也会更快,那么提高渔获量将易如反掌。
/ A: j* n1 K6 Y我也是钓鱼爱好者,可以关注我,互相多交流,共同进步!
木子552 | 2021-7-12 01: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老的钓友,有几个建议  R2 C* D  R+ `" M7 c
1;钓鱼需要有耐心。
+ X' o+ x- X9 o      经常看到不少钓友打好窝饵开钓之后,总觉得自己的钓点里没鱼或长时间没鱼就想换换钓点。窝中有无鱼要根据;季节,天气,风向,及钓鱼谚语综合判定。正常打窝饵以后,引鱼进窝需要30分钟左右(在大水域或许更长),所以一旦确定钓点尽量不要随意挪窝。
* @. O$ s% t  B0 g8 h9 h8 v2;投钩的方向要准确。 - w7 e# y6 R! G7 g' B% t: P
      在大水面打好窝饵以后钓几竿就忘了窝点在哪了。这主要是新手在做窝时没有找参照物的原因。钓鱼人——窝点——对岸参照物,三点连一线这样每次投钩到钓点都不会失去方向。
8 j0 C# i: u* U9 `" o$ [1 T3;钓点范围要小。 ! ~! h7 j& b/ S4 p6 B
      方向.窝子都确定后,在开钓的时候每次投钩落点范围忽远忽近也不行,因为窝饵主要起到引鱼作用,没有可口的美味鱼儿不会停留太长时间。所以主钓饵一定要准确送到窝子里,形成一个小喂鱼点,范围越小越好,最大范围不要超过一尺。 4 u# W6 p0 [& A9 }/ a! ]' F" v5 b
4;手不离竿,眼不离漂。 ; m' k$ }9 z' a8 ?, d. Z
      新手在垂钓过程当中,往往在长时间不上鱼的时候就松懈精神,看看风景.喝点水.吸根烟等等(老手也常犯,只是概率相对小),当看漂起或闷再提竿已经晚了。有经验的钓手通常眼不离漂手不离竿,说笑自如不放弃任何细小变化,争取第一时间提竿。
% x% G6 `0 g6 u/ E' Q1 `/ z" ^1 Z5;环境要安静。 # \+ ~! s5 L" @0 M# i
      钓鱼的时候尽量不要大声喧哗.。在自然水域这种外来干扰音,鱼是很警觉的,鱼的视力不佳但听觉和嗅觉是很佳的,当有怪音怪声时再好的饵料也拒吃。 ! t  [2 K$ A% j9 F; `+ p7 c
6;提竿要轻。   M2 ^, y  A6 Y9 Q
      这个轻不是指轻轻提起,而是指力度及方法。我们一些新手和部分老手在提竿时,用力过猛不论水多深一下子就能把钩子提出水面,先不说上不上鱼,就用力过猛水线声音会影响钓点及周边鱼进窝,影响上鱼量,在垂钓过程中也会影响左右临位的上鱼,所以在提竿时,手臂发力要有度。 * e& o& L5 ~' l$ U9 Q' K- n
7;请勿盲目追求。 3 R5 g9 B8 G8 h! e$ r1 x$ J
       基本功没学好就急于追求新钓法。比如:拉饵速钓.跑铅底钓.三目一线.钓阴口.钓加速.钓停顿等等......以上的情况只是针对一些钓场的及特殊情况的一些钓法。它是根据悬坠钓法演变过来的,连悬坠钓法都不太明白如何去学钓阴口.钓加速.钓停顿.拉饵速钓.跑铅底钓.三目一线?所以说基本功一定要练要学。2 Z% |1 t- J; F8 ^1 G9 E
8;垂钓前期准备。 6 B! g$ q0 C) x$ F
       不要一听见去钓鱼,就急三火四地抓起渔具就走,到了钓场才发现不是饵没带就是漂忘了家里。教你一个好方法;把自己钓鱼使用的东西按类别写在一张纸上,全数入包临行前再检查一下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s9 s( ^9 U6 ?9;不要盲目攀比心。
/ @( O5 ?% l  D% ]       钓鱼刚起步技术都还没过关,就攀比渔具档次。换句话说;就算给你一套顶级渔具,最先进的钓组配比你又能是谁的对手?新手学钓鱼首要的是学技术,有了良好过人的技术再求装备也不晚,盲目追求装备档次高低,即使买了也没用机会,原因是很多装备只是在特定的时候才能使用的。
( b( N# a/ f) Y! r0 ?3 E4 z10;运气不等于技术.
( `, }2 t+ N2 g% B       学到点技术去实践,结果连连上鱼,狂喜心情难以言表,自认为是技术的作用。其实不然,同样的技术换个钓位或隔天再钓,是否一样呢?。一个好的钓手除了有良好的技术外还要会总结经验。只有不断运用所学的技术,才能不断的寻求发展进步5 C+ `: s0 H2 y) ]$ F
我也看过一般关于钓鱼的书籍,那是几年前了,现在都忘记了。
; a# K/ ]( e" e2 g/ V! r1 O) Q$ H5 d# P最近在整理一份这么多年关于钓鱼的一份电子文档,如果有兴趣的可以下载。是有关于钓鱼技巧,钓鱼视频,都包含了一些钓鱼网站,钓鱼论坛,如何钓鲫鱼,鲤鱼,如何调配鱼饵的,冬季钓鱼技巧等。$ w0 F: M: ^  V7 A2 g# d
下载地址》》》钓鱼技巧电子版
  g. F4 h" |! [! K, y钓友钓鱼交流群:432402526
" Z* Q6 [6 X5 Y: ^3 V% A7 t( j! K钓友微信公众平台:yuhuohuwai   (接收最新的钓鱼技巧动态): ]. B2 z" F. V" u
热心的网友还有机会获得礼品一份》》夜钓必备推荐头灯
宇飞钰 | 2021-7-12 04: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钓鱼要先学会找鱼。有鱼了。才将钓鱼的方法。斧子可以砍树,锯子也可以。现代的电锯更快。台钓只是提高效率的办法之一。鼠有鼠道。鱼有鱼路。别折腾了半天成了器材党。折腾10年还是不会钓鱼。
shuzui88888888 | 2021-7-12 1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一下我钓鱼技巧提升的一些经验,你可以参考一下: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行合一,不断实践总结学习再实践总结;前期理论的学习建议去看如何调漂?针对不同对象鱼饵料搭配和使用技巧?针对不同对象鱼鱼钩的选择?针对不同对象鱼窝料的搭配和选择?对象鱼的普遍漂相和提杆中鱼的时机?何为钓跑铅?何为钓飞铅?钓点如何选择?主线子线选择?前期我建议把这些问题搞清楚,然后不断的去钓去总结,发现新问题再去学习,这样才能快速的提升自己的钓鱼技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