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还记得诺基亚吗? C- D6 R3 E2 `4 [# Y& x: Y
 估计在不少人的印象里,都以为诺基亚已经作为“时代的眼泪”,落魄好久了,毕竟自打诺基亚把手机卖给微软之后,几乎再没怎么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9 d  D9 _! I* r5 n
 但其实,诺基亚剥离的只是手机业务。- N8 o/ j9 |* b/ U* I$ D( B 
 大家以为他凉了,实际上,诺基亚还在每年躺赚千亿。 5 A; T% Y, x; A. t! o
 ' G" ?  k# I+ O
 d' T; n' ]/ S突然冒头/ I( t3 a3 E4 I9 |) H
 
 3 Y7 J; ~0 p2 p6 v: l
 2025 年 7 月,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曼海姆分庭里,吉利及其 4 大品牌极氪、领克、路特斯、smart突然被起诉要求支付每车20到32美元不等的专利费。 6 S' C$ P3 W5 G, M
 别看这几十美元比起一辆车动辄几万的售价来说不高,以吉利汽车 每年都能销售300万辆新车来看,这一年就要搭出去约5亿元人民币。有这钱差不多能卖几万套房子了。( O; ], `* x& [& M: I, y0 }
 不必说,这个异军突起,上来就敢要这么多钱的公司自然不容小觑,但谁能想到,它竟然是曾经大名鼎鼎的诺基亚。 3 y+ S6 C$ Z- `& K
 1 M, p- z) L. S# K4 r
 1 Q6 ?9 A9 m# ~, k, Y
 要知道,虽然说十几年前那阵儿,诺基亚那是能拿出来炫耀的高档手机牌子,更是 “耐用” 的代名词。 6 q1 F4 l8 p2 e8 e) u
 可如果放到现在,随便找个人问起诺基亚这个公司,十个人里有七个人都会反问你——“它不是早就倒闭了吗?”' s5 t$ c+ E/ h& V* j* }. M3 }. o 
 毕竟, 2013 年 9 月,微软以 54.4 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连带着3.2 万名诺基亚员工也跟着转入微软的消息在当年也算是大新闻了。 % Z6 n7 O( @0 `3 O% ?9 _
 直到现在,感慨手机容易坏的时候,都有不少人感慨2011 年,诺基亚当时的 CEO 埃洛普,彻底放弃自家的塞班系统,一门心思押注 Windows Phone的疯狂决定。9 F3 D; P  e2 x7 I' T6 _( y9 z 
 % }$ i! [) R2 l2 b3 w/ C
 . u8 C: d8 O5 ~. P, b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操作导致诺基亚错过了智能手机的黄金期,“诺基亚手机” 这个牌子还不至于在2014 年 4 月彻底停用。 J0 L: p  s+ S/ ]
 那么,这个成了一代人的 “时代眼泪”的公司为何如今又能开始搅动风雨了? 9 ^* j' l& F* c转换赛道: c* W; m9 C& _4 r, H/ C0 e
 
 * o' X; U( ?5 l! B9 `( {' B
 作为曾经能撑起一个 “手机帝国”的存在,诺基亚也不是会一蹶不振的弱者。相反,手机业务卖了之后,它反而换了条赛道,开始往上游钻。+ u2 A; i7 _# R5 j- g% O; I 
 或许在它看来,既然终端市场落后、跟不上了,那就不跟了。不如破后而立,去抓更核心的通信技术。6 r. }; V9 }  x) o7 i7 r& i3 V 
 说干就干,2014 年,它先把诺基亚西门子 50% 的股份回购回来,算是在通信领域先站稳了脚跟。 * @; R  m9 m9 |, l% Z0 _
 到了 2015 年 4 月,更是下了血本,砸 166 亿美元收购了法国的阿尔卡特朗讯。 ( H/ g& T& z* A- ^
 0 n# ]9 r9 i2 u4 {3 p+ b1 `. X/ ~- a
 
 一下子,贝尔实验室的研发资源、摩托罗拉和西门子的技术资产,就全成了诺基亚的家底。等于把通信设备领域的大量核心技术攥在了手里。 7 d1 h$ W: j4 N5 j; e" f$ q
 不过,虽然说得容易,但在当时,这个收购可太关键了,尤其是那时候的转型其实特别冒险,诺基亚等于是要跨行业直接去跟华为、爱立信这些老牌通信巨头硬碰硬。9 [6 k/ ]3 `; h$ @/ a. M 
 如果不是这笔并购让诺基亚的市场份额一下子飙升,说不定后来能撑起了它 90% 的营收的基础通信设备业务就没了。5 x0 X* X/ o" \9 F& o, v% I5 b 
 好在,这些投资 也不是没有效果,诺基亚还是靠着这些直接成了全球前三的通信服务商。% p) J+ g; y) C& ^3 |! {+ ~! \
 # n' s7 C, `# h7 K0 m! }+ S7 S+ v% X4 v9 Z4 v+ R: x/ j9 S
 
 而有了钱,诺基亚也没有挥霍,这些年砸钱搞研发,累计投入超 1500 亿欧元,攒下了 4G、5G、WLAN 的全专利组合。' _! n- z, \% b% K  L$ D 
 其中光是 5G 标准必要专利就占了不少,这研发力度,明显是奔着技术垄断去的。0 F8 p' p0 O3 x2 N0 v# r$ R) k$ R 
 而事实上,诺基亚也确实是想要靠着手握这么多专利,跟其他企业 “收租” 。 ( _8 I, I. t0 U- U  i( M“卖铲子比淘金更赚钱”' v, [" P0 N/ _: _
 
 - n; P. X1 O3 R
 2025 年,诺基亚上半年营收 750.8 亿元,净利润同比涨了 31.58%,通信设备市场占 17%(全球第三),光网络设备占 20%(全球第二),妥妥的 “隐形巨头”;9 i6 v8 k2 P0 S9 ~* M2 L% w 
 但它的口碑却两极分化,行业里有人惊叹它 “死而复生”,但更多的人骂它是“专利吸血鬼”。 % k; u) |4 l4 K* Z3 d. ]
 毕竟别的不说,诺基亚跟吉利 “收租”这事就不地道,它要求每辆车付的专利费 ,都快占到车载通信模块成本的一半了。) ^2 r8 Y' V5 \; Y: p 
 ) m. }) k" E. Q& d. h0 R& w! t) h: H9 ]4 l- G, U) |
 
 如果这案子要是诺基亚赢了,等于给行业立了个判例,到时候中国车企出口欧洲,每年得多掏数十亿元,后果可不是一般严重。 3 h+ Q2 M3 x5 f  p. X# E% j. R' d
 而且不止吉利,同期比亚迪、长安也遭了专利池起诉,明显是对着中国车企来的 “围剿”,这值得痛斥一番。 , G2 L2 L) E1 `8 M5 r
 不过对比 2013 年卖手机 “求生” 的日子,现在的诺基亚也算是企业“死而复生”的榜样了。 $ b: c2 k. q) ?' L1 |
 毕竟,他们的盈利模式从卖产品变成了卖技术,营收确实比手机巅峰期还涨了 2.3 倍,完美印证了CEO 佩卡・伦德马克说的:“卖铲子比淘金更赚钱”。& F3 n" C3 B( J6 F 
 而且他们还不会故步自封,当初见公司的业务在通信设备市场稳定下来,它们就又开始琢磨新的布局,还精准盯上了 AI 时代的关键领域。 : S  ?* u+ Y6 b, f& s5 i: p5 \' W& Y/ q9 E/ U) A7 ^/ M
 ! N+ C$ x' J# P5 ~/ j+ w, @% ]% @
 
 2025 年 2 月,它花 23 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的 Infinera,正式切入光网络设备市场。 这步棋就踩得特别妙。 " C2 O2 e1 N  n& ?$ @1 K2 Z; V1 i. h' e
 因为那时候亚马逊、谷歌正拼命砸钱建数据中心,就是为了支持 AI 发展,诺基亚刚好接住了这块需求,一下子就拿到了 20% 的市场份额。) i# @& v' F; g* r2 B4 Z( B& M 
 8 ?4 S1 C  t, Z9 p4 [如今虽说它面临的阻力不小,中国车企和科技 企业不会坐以待毙,欧美日韩的汽车协会也在呼吁专利定价透明。
 % I; x/ `7 }% L
 - K/ Y0 T2 L: w7 Y# o- B* h* E% x
 但想必未来,诺基亚的名字大概率会再次出现在我们耳边。 % Q* j: }- e: ]$ Z& g  c6 a8 [
 毕竟,技术霸权才是产业竞争的核心,诺基亚在技术和专利上继续发力,同时也不乏踏入陌生领域的勇气,“死而复生”也是应该的。J+ C6 ~' O! Y% m, \9 d) \7 S 信源
 ( d' J& O2 I& ^/ F1 I# _! g2 K% b
 * O9 A9 B# v/ a' g" g( d/ c$ `& O
 3 F  n, j6 F! l5 s8 C/ o) N8 n
 " K. o; L# T, L8 }4 R, ~7 H  ?- w  h' t# G' ^5 i
 
 ; Q, W/ _: ^9 Q: P3 J/ S7 B$ i# y# O. r3 r3 u- s)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