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5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

[复制链接]
查看8452 | 回复0 |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5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1.jpg
6 h  P6 R  Q' b. \9 W& p2 Q
“吃饭八分饱”这个观念,在过去几十年被不少人奉为养生准则。
7 t9 q1 J/ q; J8 i' H可过了65岁以后,这句话还那么适用吗?
+ k% s7 T$ Y9 J, u9 U6 e6 T
4 I7 j$ J  T8 M$ D- ]$ o! S8 A
“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5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2.jpg

; W4 K; E8 V+ ]0 Z& G! c/ E
) v1 b( k9 s# Z5 C8 ^* b
) n7 l* e& e: {  O不少老年人照搬年轻时的养生经验,结果非但没得到好处,反而越来越瘦、体力差、容易生病。7 N9 p& h6 m% e% P0 z4 E5 u
医学界近些年对老年营养的研究越来越多,结论也越来越明确:对年纪大的人来说,长期维持“八分饱”,身体反而可能经不起。
9 Y  z9 O4 c& E% V% D4 v; R+ @  _! w& [9 ]; N/ _5 u
“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5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3.jpg
* I0 d! S( @1 `; @" F& h1 [
+ E% r' e5 Q9 @
* A) @% T0 ?) F, }* [% r* n# q
老年人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吃太少
) A( V. h+ ?) Y9 g8 ]! R+ o+ n4 [+ N* L' ]0 e8 B; X' W7 |
年轻人吃八分饱,多半是为了减少肥胖、糖尿病这类慢病风险。但到了老年阶段,身体首先面对的风险不再是发胖,而是肌少症。肌肉量一点点减少,走路脚下没劲、摔跤风险大,连抵抗疾病的能力都会下降。" B" @/ i1 G! R" R2 {6 A
研究表明,65岁之后,平均每年都会丢掉将近1%的肌肉量,如果饮食长期不足,这个速度可能翻倍。
/ r- M7 n* [. @
1 Q. ^0 [! A1 b/ x0 y7 ?
“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5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4.jpg
6 E1 I& C( e, Q

0 L% l- i8 N2 D! z% c
7 [/ k! A; O8 {) g& K胃口变差是常见问题,老年人觉得吃不下,随便啃几口就撑了。可生理需求和饱腹感之间,这个时候已经不同步。如果单纯图“饱了”,等于偷削了身体该拿到的原料,久而久之,免疫力、防感染能力通通要付出代价。9 J, p: G; b" C8 h4 {# n1 n0 c3 c
蛋白质是关键,不是可有可无
6 i6 Q8 S& F# D# _! L+ @% y3 ~: H3 y
传统餐桌讲求“多菜少肉”,但对上了年纪的人并不完全合适。3 @5 V/ x1 N, @7 Y: E0 x

1 D* o/ w' m+ P% P/ }
“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5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5.jpg
6 t3 D5 h- o- T9 E0 x

" w( k' h. ~1 e
2 {4 z. G& _' e4 T研究发现在65岁以后,每公斤体重需要的蛋白质摄入量反而比年轻人更高,可以达到每天1.0~1.2克。如果体重60公斤,意味着要保证每天至少吃到60克蛋白质,相当于一块200克的鱼,加一个鸡蛋,再加一杯奶,才差不多够。
" T1 x; [) k3 \% {3 k7 s不少老人害怕“三高”,一看到肉就感觉危险。但真正该小心的,是过量红肉和肥肉,而不是所有肉。鱼、鸡胸肉、瘦牛肉,加上豆制品,这些能提供优质蛋白,却不会让血脂过快飙高。  Z4 D7 U+ ?6 t) N- _5 O
+ d) X9 Z8 e* J8 }# h* \* b, u: g
“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5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6.jpg

3 d! y/ B6 V7 K7 ^; O; |! ?3 `8 V2 B% C; K$ A: \

6 r! J" |* |8 `3 ]- u4 G& G# p饮食结构别太单一  t: j0 l! ~! {' I$ u5 F9 Q  ]

7 @8 L8 J5 l( ^; r- O7 f- E不少老人做饭习惯“简单点”,一碗稀饭几个小菜就算一顿。吃久了,容易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比如长期缺乏维生素D和钙,后果是骨质疏松,轻轻一摔就骨折。还比如缺乏维生素B12,可能带来记忆力减退、手脚发麻,甚至被误以为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
  G* \$ T6 o" V2 m# C蔬菜还是要保留,但光是青菜远远不够。深色蔬菜如西兰花、胡萝卜、菠菜多换着吃,水果方面也不能只是天天一个苹果,橙子、猕猴桃、蓝莓这些富含抗氧化物的水果都值得常见在餐桌上。
( T8 U8 ?* k3 B  r$ ~& f6 b9 N  q/ i; K' B/ G  A- h
“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5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7.jpg
5 m+ l5 X  {$ P: {' C- r
$ S6 O! W( ^# Q' P' ?7 q  K; j
- \. \" k/ ]* ^+ k' Y; z
少量多餐比“撑一顿饿一顿”更合适$ C; \5 l+ T3 K6 E) ^
7 h  K2 i* t- @1 s, \
不少老人胃动力下降,吃多就容易胀,干脆宁愿一天只吃两顿。可是拉长间隔,血糖容易忽高忽低,饿过头了反倒容易低血糖或头晕。更适合的方式是少量多餐,可以一天三餐之外再加一两次小点心,比如上午一小杯牛奶,下午一个香蕉,既不撑,又能维持能量稳定。; V2 g; \9 R" U( c( |1 M3 M/ w1 D
4 \% b( Q, [& Z% |
“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5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8.jpg

% l: I8 l- j  [3 d$ s7 y7 R5 o% v+ t6 \1 Y# L4 S
% _9 i  _; W8 u
脂肪并不是完全的坏东西
; \9 F' s# D- b" l$ ?% ^2 c0 p  |0 ]8 H0 A% r5 N
很多人一听到油脂就避之不及,炒菜只放清水,肉汤只喝上面那层油撇得干干净净。
1 P/ O$ W. i, f但从医学的角度,适量的优质脂肪正是支持大脑和神经系统运转的重要营养。橄榄油、深海鱼里的Ω-3,坚果里的不饱和脂肪酸,都能帮身体对抗炎症和心血管问题。
& J& F0 |- e9 N& V, W+ E) Y长期没油没脂,反而带来皮肤干燥、免疫力下降等情况。
$ m, r; x" b' A" g* N# ?; k! l! D( ?- K% k5 C
“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5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9.jpg

6 x6 Q  r3 ^" o8 M+ ~4 `; t/ q2 Y4 |" f
2 m" L1 H& Q8 H% S
水喝得少,等同慢性自我伤害% F4 x# n7 d  E# s8 R5 A

7 D. y! `+ Y. m+ m" O, O1 _不少老人怕夜里上厕所,晚上一滴水都不敢喝。结果白天也没补够水分,长期轻度脱水,直接影响血液黏稠度,增加中风和血栓风险。: t" p7 H3 [( s  j3 }
真正的安全做法,是合理安排:白天多喝,下午六点以后逐渐减少,保证夜里不会频繁醒来。7 c1 F1 w' ]+ ^/ `4 A2 {7 m7 X
年龄大了,口渴感本身减弱,不代表身体不需要水,所以最好养成定时小口喝水的习惯。3 q& B% l8 t! U6 H
" r  y  a& s& _+ c4 x; j' s: U
“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5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10.jpg
  q, Y' u7 K1 X
" o: M/ g) e" W5 ?, N. h6 {" J9 u0 u
2 r8 a' g# q0 e! V2 E
固定饮食节奏,让身体“记住”
/ O7 Y; H( r" E  o% y9 Q5 j  Y3 g% K
老年人身体运转和年轻时不一样,更依赖规律。有的人喜欢今天早起吃一堆,明天晚起不吃早餐,这种乱节奏对代谢是种打击。每天在固定时间吃饭,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给身体建立一个“记忆”,消化系统会稳定得多,血糖和体重也能控制得更好。
6 F0 [% d( Z- w* F1 G8 g3 ^2 G' }  X# F5 g
“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5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11.jpg

! V: J7 g- w3 @! }3 `$ I" Y8 q* ?4 Z+ I1 Z3 j6 O
吃饭不仅是营养,更是社交+ @' y3 h$ ^- m8 j+ q, `2 M

$ R' |# M9 o: t9 E& }8 s% G对于年纪大的群体来说,饭桌其实还有个被忽视的价值。一个人独居久了,即便食材丰富,也常常懒得做,结果长期营养不足。
- K9 Z9 \) J( M: Q5 p" K/ q7 N5 i/ h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食量会增加,心情也更愉快,研究显示这对认知功能下降的延缓,意义比单纯的某种食物还大。
- N1 r3 U5 r% g; \- {- m% z
- P' `$ `# D  W2 M. o  Z# L
“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5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12.jpg
, Z; \. b: T1 c/ B% t
$ [$ J) [3 \1 I" T$ ]; p" {* E

( D( {) M- l0 B5 ?5 V0 M% R# `吃饭八分饱,并不是绝对错误,而是因人而异。65岁之后,更贴切的方式是:别怕多一点,蛋白质要够,蔬果多样化,脂肪不过度限制,喝水别忘了,规律和社交千万别忽视。9 o6 I: U; p% J$ S' @- w, X6 ?
生命的后半段,吃得营养、活得自在,比死守一句“八分饱”重要得多。
6 `; c  A' q" |) l6 i
  p; d1 v  j2 l
“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5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13.jpg

( C& t$ ^7 q. A2 y+ k, B<hr>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x4 v% n. Y9 ]  V
参考文献  d% m3 x" Z8 i/ _- |
[1]李勇,李惠,王芬.中国老年人膳食蛋白质摄入与肌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4):3194-3197.7 D0 N9 U7 k* {$ L1 B+ |
[2]孙建琴,王昊,宋薇薇.膳食结构与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的相关研究[J].营养学报,2021,43(5):457-462.& w% `2 j0 s1 b4 S' a$ t- T) e1 L
[3]钟晓红,王晓玲,张蔚.我国老年人维生素与矿物质营养不足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0,36(9):1256-1260.
7 I: n% ]/ c# P; h: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7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