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大胆尝试,没啥问题。: A+ _ h. M P
但咱们要两条腿走路,可以先不把当美食博主作为一项“长期职业”来看。
3 L1 j* z6 F6 h+ m8 I理由有三个:& O8 M# S i' C
第一,很容易被流量异化,除非自己优秀到可以成为流量本身。
" i2 ?- v9 `% ?' L
9 h/ s, p! Q' ~& a全平台应该没有哪个网络创作者没有追过热点的,哪怕是百万大V,也会紧跟热点进行内容制作。即使是优秀如何同学,第一个爆款视频,也是和5G测速相关。为啥呢,大家都知道,热点和热搜一样,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抢夺90%用户的90%的注意力。( |. O' q8 E5 @" `
互联网内容创作其实已经进入存量时代了,好听点叫做存量时代,真相一点就是“过剩”。令人难过的是,过剩的内容不是高质量的内容,而是那些能快速进行团队精细化洗稿、抄袭的伪高质量内容。
' z5 ?: I, z: ?8 {# ^: {恰恰也是这些内容制作团队,可以凭借自己的高速内容生产能力追逐热点、抢占热搜位,甚至能抢得过组织庞大的专业型媒体机构。
$ s( \. g* m( r% |% p: l3 q6 C+ q个体创作者在存量内容时代是比较艰难的。! C0 \/ u5 A0 h! g. O. K
如果留心观察,会发现时不时有百十万粉丝的知乎大V吐槽知乎的流量都给了热榜了,要不就是吐槽热榜的内容偏娱乐化。/ r2 }9 I$ V8 k: B
这就印证了一点,90%的用户注意力都在热榜或热搜上,不追热点,只有10%的流量可以分一分。0 J2 [& E( Q5 y7 s; a
但是我们都知道,热点是转瞬即逝的,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反而在10%的流量上,可惜的是,人性就是这样,猎奇恒永久,吃瓜永流传。
9 f6 p. w9 M0 V9 E所以,我们常看到的吃播和美食博主通常会分化为六种风格:
; V/ {8 d/ K5 a" O# q3 h极致猎奇极致炫富极致大胃王极致城市精致小资风极致美好乡村田野风极致蒙太奇风
! |* W: j P! V4 ?, {7 F: \+ W 每种风格都在迎合用户的心理需求,且制作的门槛越来越高,并随着内容依然过度饱和走向极致。: ~. k3 X, S4 ]) h4 D) I
7 x7 g3 F% d, @ K1 p: ~B站2019年上半年观看量排名第一的生活区,上传的稿件数量就有1022万件。* ^7 P1 ~" g) Y& {7 H3 \: J( V* R( R
3 M0 i# ]" f& r) s/ ^
; A8 L2 u4 e$ P
- B0 n `, [. z6 c' m1 C# p报告截图# Z" U( Q2 B2 I
# x! q; }8 R% M, U, U H0 D
B站2020年第三季度,每月活跃的UP主数量也增长到170万了。1 F8 B3 |. m3 \+ x
绝大多数个体创作者都无法摆脱追热点的宿命,热点一来,创作者一拥而上,久而久之就会被流量异化,创作的方向也会变成完全迎合用户的喜好,逐渐丧失创作上的独特性、独立性和深度。
! e% E; s' _$ _1 |! H2 I* l& q2 ]像李子柒、何同学这样优秀到自己就是流量的创作者,真的是凤毛麟角,天赋型创作者本就是老天爷赏饭吃。除非如他们一样优秀,才能够异军突起。6 r/ D v0 c3 u: `
第二,和现实工业化生产经验脱钩,由网红再做回职场人很难。
3 X1 J" w& `1 H) Y% Y& u) b2 i% S
这是我近一年最深刻的感受。
7 q+ t" l/ |+ }前年创业失败再加上疫情和年龄等因素,导致我这一年和题主一样,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没事会在知乎练练手写写文章,承蒙知乎和不嫌弃我回答质量差的知友关照,也有了几千的关注量,就在这一点上,其实我已经超过身边80%的朋友了。
8 H: U3 S9 [( A* U9 d& ~1 O) k& G因为自己是85后,身边80后90后的朋友居多,但绝大多数人是没有在内容平台上创作高质量内容的习惯的,也没有专职做这类工作的,顶多分享一些生活日常。但即使我在内容创作上比同龄朋友做的多一些,但在行业认知深度和宽度上,我已经顿感很多了。
' H0 S6 T, W% W7 c |: Q原因只有一个,我已经脱离了行业环境,无法随时随刻通过工作感受并了解公司及行业变化。业内的朋友找我聊天,以前他们随便说的一句话,我们彼此都能心照不宣地知道话外音是什么,但现在,除非业内朋友愿意和我展开讲,否则我并不知道一句话背后的信息是什么。) V3 x, g' e! V1 @% I
每一句“行话”的背后,都是由大量个体经验和行业规则支撑的,同时,经验又随着规则而变化。一旦职场人脱离行业环境太久,就等于完全和现实的工作化生活经验脱钩,从而丧失了对行业的感知能力。
r9 Q$ f$ }" E但凡是老打工人的知友,在知乎会很容易一眼看出从未进入过市场的学院派和江湖派大V的答题风格。8 {! n7 c% B0 P
学院派的理论优势非常足,擅长使用抽象词汇,善于引经据典,喜欢回答高屋建瓴的社会结构性及政策性问题,但通常不会给到落地过程,因为本人没有对应的现实生产沉浸经验。
" ^. B' a. }! N! D7 e6 ]而江湖派大V经验优势非常足,擅长使用具体词汇,行话居多,不善于引经据典,喜欢回答具体的实操性问题,通常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本质(尤其是自己当老板的人在这点上特别擅长),或者至少描绘出问题边界,并给出具体的落地过程,同时指出落地过程中将要碰到的困难和大致结果,属于话糙理很细的典型。
! K: ~" U# k+ d+ R, D" A1 Y江湖派大V的这些优势都是行业经验带来的。
- q; T. \' w2 E/ D1 x我如果没有十年的工作经验,是无法回答下面这个问题的,也无法给到应届毕业生有实操性的建议,因为我连公司的运营机制都不了解。
3 a! w' |: `2 I6 M, T$ A应届生参加工作,什么事情越早知道越好?
8 p. k; E8 }# [" N脱离实践的认知,总会有些虚浮。
( \) U/ c* f' V+ U因此,即使粉丝过百万了,一些知乎大V都没有脱离自己的本职工作。因为一旦脱离了,他们也就失去了对问题认知上的敏感优势,问题回答的经验优势和权威优势。% u P* L5 y# B4 f4 q
罗翔教授意外的全网走红,不是因为他选择去当了UP主,而是因为他本人诙谐幽默的讲课风格和深厚的学识积累。8 @) n. I, ?. s
罗翔教授可以在四十岁开设一个视频账号,也可以选择在六十岁开设一个账号。
* Z2 _7 o& m) }# M/ u& j这些行为都不影响他原有的社会价值,成为网红只是给生活添加了一些色彩而已。 反之亦是如此,如果毕业后直接做网红,做得太久的话,一旦你想从网红做回职场人,在没有任何行业经验的前提下,找到合适工作的难度只会比现在更高。
- N! W1 J. @ L不能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 _/ J+ o! E- T4 ^第三,珍贵的识人断物经验不容易得到。$ n7 b6 [6 `* Y$ o p3 l% S
& Z$ [8 h$ S2 @& I3 k3 i" g识人断物的经验累积,建立在环境的复杂度上。
7 p9 I8 T# O, w: n2 C7 ~/ z一般性规律是:学校<一般公司=一般体制内管理单位<公检法,医院8 n* P5 s* g( e! W+ W1 X* N* C! J+ \
当我们面对的环境越复杂时,需要消耗的心智资源也就越多,但同时也收获了对人性多面性和社会复杂面的了解:$ S+ }9 j' c3 `: U" D( J' L
老刑警的眼睛最毒,急诊科的医生最知道生命无常,老板最懂人性。这些岗位上的人直面的是活生生的真实的个体。" t- w2 `6 C7 q7 ]% R7 b
有句话是“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是,他有着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
/ _) X* T3 ? [1 E9 [而网红,面对的环境并不复杂,无法累积到丰富的识人断物经验。和用户的互动大多时候也仅限于网络,接受的是网络虚拟化的情绪和观点。虽然每个用户观点的背后都站着一个鲜活的人,但这种感情已经被电子化了,无法被人真实感知到,我们对人性的感知也会趋于扁平化,总会有种虚无感充斥内心。3 ]3 N+ e% Q" g; l. R# n% E
7 K; o& x" }( r! q, d
9 ^% U) \* C! J# j' i6 O
1 i9 [! u8 O5 i- e' Z罗翔-《十三邀》-截图来源微博@胖不几
3 b" f4 O# p. j/ ?# h! R0 y" g0 \3 h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我不建议题主把“美食博主”当成一份长期职业来看,因为它自带三个局限:, a* V# T9 e S) x% f+ J/ Y
第一,很容易被流量异化,除非自己优秀到可以成为流量本身。
; O' E, ^ r7 J; K第二,和现实工业化生产经验脱钩,由网红再做回职场人很难。2 B# c: a3 M1 @, U/ T/ `" r
第三,珍贵的识人断物经验不容易得到。- }$ W' e" [0 O/ s
但我支持题主先把自己的兴趣实践起来,在做的过程中,你就会找到答案了。! y! x L8 g( Q8 J) @( e
以上。
0 v4 Y3 U1 Q5 n k* W9 S6 R我是 @煎饼多刷甜面酱 ,10年职场打工人,欢迎关注。+ U1 e4 `' E" O' \4 Q) Q
以往回答:/ k9 g% K6 ~0 F. N# k7 s e
1. 为什么最近内卷突然严重,之前不严重吗?2. 为啥那么多人加班,报课,整个社会就没点进步?
6 @: r f, r" f9 r. L. R; k% Z2 I应届生参加工作,什么事情越早知道越好?' _ X8 n j; b' w3 [* }
年轻人到底要不要拼命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