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8 X+ h0 ^2 @, S0 z. v文 | 论芸轩8 _9 d* U9 c. X3 O- l7 k, k- z3 W
编辑 |论芸轩
) D0 y6 a# l9 c+ l: [* o前言) {" S/ ]9 g, y, A l8 J3 F% [
! w, a9 v3 f+ L; b7 S6 b
9月25日,社交媒体上一则雪山滑坠的消息让不少人揪紧了心,只见一位身着红衣的驴友在雪山上失控滑坠,最后不幸身亡。& ~" a: _+ w; A. i5 q) D+ D; y9 g7 H m
# F6 k/ o! Q& Q7 i2 C
) c) Z5 u. C, y: F/ v& n' ^$ f据了解,这个男子今年才只有32岁,无儿无女,还没有结婚,人就这样说没就没了,而且遗体还在半山腰上挂着。- J/ B: U! ^0 [6 F( z9 M$ o
当这个男子在遇难的消息曝光之后,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尤其是这导致坠落的原因更炸裂....." u* ^$ [" L7 w# }# d3 P) m
4 W. f# u6 h* a$ ^: Q) _. T) l. }
" V' B) f3 d* a2 y/ ^. U
. s+ V5 Y+ ` Q' n% R9 h' w9 d H' r8 I8 @& l
32岁男子那玛峰坠亡
# ?/ Q, R0 L& a
4 j% {+ u8 T1 e5 m! M对于常关注登山圈的人来说,那玛峰并不算陌生。
0 w+ `5 k7 _( ^% _5 w3 Z6 A, B. p作为贡嘎卫峰之一,它因登顶难度相对较低、能近距离欣赏贡嘎雪山美景,一直是登山爱好者的 “入门级热门选择”。
/ j# V3 A/ e- r9 ?/ _0 b3 V1 }; V) p4 v) _& e
/ ?6 T: ]# ?0 i2 c
根据资料显示,那玛峰是位于四川省康定县境内,属贡嘎山系重要卫峰(侧峰),海拔高度为5588米。
8 p8 _3 u, W) q, u( ]其最显著的标志是山顶覆盖的巨大远古冰帽,从山脚到山顶海拔落差超3000 米,垂直气候带极为丰富。
5 W; G6 _- F. c! K5 y
- I: d! z7 x) a/ k/ c, D) z2 v, L6 h6 S; R( W. L
自下而上串联亚热带原始森林、暖温带高山草甸、寒温带高原湖泊,直至寒带冰雪带,沿途可看到不少人文自然景观。. {6 M( n2 z& D0 S, G4 g
作为贡嘎山的 “观景台”,那玛峰还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能清晰俯瞰整个贡嘎西北山脊及主峰全貌。" m- _! w6 b" y' c3 r
8 e$ u$ [2 {0 d8 @. d) w
6 ~8 s2 d( C% O3 Z, }; J3 e2 Y2 W
尤其在晴朗天气下,雪山主峰与冰川裂缝构成的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这也是其吸引登山爱好者的核心原因之一。
) N0 [7 L5 P2 Q2 J' V在天气条件良好时,经验丰富者可从冰舌末端大本营单日登顶,因此成为登山新手进阶的热门选择。% X( |( a9 h7 f3 }
. O& ^+ B1 i$ O ^" r5 r4 A
. f; V* v' _5 _) S但这次事件中,这名男子的遇难地却是一个危险地,该路段因冰雪与碎石混合,且临近冰川裂缝区,被登山者视为 “需全程警惕” 的危险段。
9 w+ z5 s& d3 [% s去年这里曾因出现一条长约50米的冰裂缝,暂停了所有登山活动的行政许可,直到今年才重新开放。% a8 a6 `3 ~$ ?: ^# S' N) a: m
5 i2 Y X7 F* G" Y$ o3 S
. O3 O) S0 r; U( C9 K: ^; ]本以为安全措施会更受重视,却没想到还是发生了这样的意外,只不过当遇难全过程曝光之后,这里面的一些操作,真是让人迷惑不已。
( X8 d$ D5 o. _5 c. m* x; h" p根据各大官媒报道显示,这个男子叫做洪某是来自阿坝州小金县,在事发当天跟随10名左右旅游一起来“征服”那玛峰。
/ Z9 Y; v2 W: _% P4 ?7 Y0 o' ~* J7 M9 z5 c6 k: B& a% a
0 s/ s% h2 D5 \! V' S$ X* W8 @相较于贡嘎山系其他卫峰,那玛峰的 “低门槛高景观” 特性尤为突出,比四姑娘山多了冰川技术攀登体验,适合孟某这种累冰川行走经验的爱好者。1 O0 H, v5 M/ }3 Z( H1 [
从后续披露的信息来看,洪某并非毫无登山经验,他持有协作证,平时在家务农之余也会带游客登山。+ m c1 s: E- H
可就是这样一位有基础认知的 “半专业人士”,却犯了两个登山圈里堪称 “致命” 的错误,直接丢了自己的性命。
$ h# q# K" A3 J+ J C! d k" l5 U+ U4 A/ g. B* r' t; w* p
& i+ |( k* d! J N9 |) Z! n7 |遇难过程曝光+ f, R2 E- h# N! l k3 ?. v
: R3 q+ @4 Y$ q( A% [8 w相信很多人去爬过山的人都知道,所走的每一步都需要踩实了,要不然就会出现意外,毕竟山高危险谁也意料不到。
9 }- L) V- z8 b) g但比起正常的山,雪山更是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毕竟正常下雪天在路上行走,都会出现滑倒的情况。5 I$ @& e8 d7 @8 A$ a( p
8 s% B/ a! G) i+ s2 d/ @0 f1 b, d, M( `: U4 Y# E
在陆地上滑倒身体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可在海拔几千米的雪山上,那后果肯定不敢想。7 J5 y. }5 u3 ^ n+ e
也正因为如此,在爬雪山的时候,那些驴友就会准备一些工具,比如说大家手里面拿的安全绳,还有所用的冰爪。0 M% N _( H' H! k: A
7 ?% m5 Y+ e, W: J9 Z# K
; Y2 v6 s& H- g+ j4 ~熟悉高海拔登山的人都知道,安全绳和冰爪是雪山上的 “生命线”,那里的路面多为结冰或碎石混合地形。) b9 a) T" g# |5 [/ @
有冰爪的存在能牢牢抓住冰面,防止脚下打滑,安全绳则像 “保险栓”,即便不慎失足,也能被绳索拉住,避免直接滑坠。( x/ s9 S7 T( Z; z* Y
; {3 f! ]9 G) g' s" i/ A7 o
2 x! R; o* v* Q2 D6 d7 e而且向导也会一直反复强调,“只要踏上结冰路面,冰爪必须扣紧、安全绳全程不能松”,哪怕是在营地周边活动,也绝不允许擅自解开防护装备。
- s# p; ^2 o: ^/ B; u8 l$ v3 R8 H* r. E因为雪山环境瞬息万变,一秒的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更让人唏嘘的是,洪某是第一次来那玛峰。# K+ M v" \: o% \, i) P
. _' ~& Z& `" c1 z. |$ j y
: O) A2 ]3 s0 i' b h% j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对陌生山峰的地形不熟悉,本应更加谨慎,可他却为了 “拍照效果” 放弃了关键防护。( R$ I5 @, B5 b% B" K$ r8 W; }, W
根据洪某的家属向媒体透露,原来导致洪某遇难的真正诱因,就是他为了给同行游客拍好照片,特意解开了安全绳。# U6 }, k W0 b& z+ B
8 h& r- h$ C m4 `# b4 k; N
2 [4 |1 G8 u2 X+ B7 p而当地参与处置的工作人员也提到,洪某不仅解了绳,还没固定好冰爪,“如果冰爪放好、绳子不解,可能就不会遇难”。7 V g- O* [8 b( ] s
事发地点就在C1营地不远处,从营地就能看到滑坠区域,向导和同行者发现后立刻下山寻找,却只看到坠入碎石堆的他。0 f7 D- ]# S3 t. ^/ A/ Y
. P8 \+ [# }- d9 c7 @$ G2 ]
) f+ B# c6 U9 c0 x冰冷的碎石不仅加速了体温流失,也让救援失去了最佳时机,而且洪某的遗体就这样挂在半山腰,很难运回。: ^/ R, N& k4 t& c. |) _% Z G
目前洪某的家人已经赶赴当地,相关部门正在推进遗体转运和后续调查,而那位让他拍照的游客,或许这辈子都会被这场意外笼罩。
* ?8 b, Q7 D# C3 D5 w
+ ?% h; i$ k" A; M) ?4 \, k# t, Q# c7 e/ V; o, A% T
当洪某遇难的消息在互联网上传播之后,就引起了不少网友的争议,有人为他年轻的生命感到可惜。7 T8 _2 }4 \# L- K3 Z( S. U
但不少人都认为洪某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竟然在海拔几千米的上空,解开了唯一保障自己安全的东西。
- M# z8 F4 `# ~' {' r- E2 b$ l4 Q M6 b p- D
, n/ [" |) }! u5 \8 z+ j就如同一位网友所说,解开安全绳给拍照,这就是拿生命当儿戏,再美的风景,也不值得用命去换,登山第一条铁律就是,永远不能解开安全绳血的教训太惨痛了 。
4 W$ Z3 b f$ y, E0 a& @. O还有不少网友认为,那些跟洪某一起去的旅游简直冷漠至极,竟然看着他就这样掉下去,无人施救。
" g. |" A& D+ H
- b0 D* ~( g# [$ r' H1 v& L+ y6 y; v$ j9 m7 S! y0 [
一时间关于各种说法在互联网上演,但抛开一切来说,洪某的离去对于家里人来说,肯定是毁灭性打击,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肯定没人能够理解。
; b3 Q( \: X: R/ s5 X$ K而且这次洪某去爬山的时候,也并没有以向导的身份去参加,而是作为登山爱好者同行,就连事发地都是未开放区域,登山也没有报备。/ F- x: {+ s$ ^( m0 D( Q
* ?- i0 [, w- a- B
: O/ H: B7 }& f# k
可以说登山本是一场与自然对话、挑战自我的旅程,但前提永远是 “安全第一”,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驴,还是初次尝试的新人,雪山从不会因为 “懂行” 就网开一面。' T/ |" _ l) g* {9 s0 D
洪某的悲剧,与其说是 “意外”,不如说是 “侥幸心理” 下的必然,他以为解开安全绳拍几分钟照没关系,以为冰爪松一点不影响站立。; h9 B$ r# q" e
9 ^1 q/ [! q+ q" A7 f9 j4 b! E8 K
8 B1 D) m$ y5 i' g! C( H c& U
但洪某却忘了自己在海拔 5000 多米的雪山上,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被放大成致命的风险。
- K/ C+ r- ~/ }- @$ c2 [* [2 B+ w如今,那玛峰的雪还在飘落,5300 米处的碎石堆早已恢复平静,但32岁的洪某却永远留在了那里。; n ]/ X& p/ j( Z8 S4 b+ q
1 I$ C( A! W* v( t+ F; I: h# N+ ] ~8 M2 n! \. a. ?( C) ?2 c
希望这个案例,最后也能给所有登山爱好者提个醒:雪山的美景值得向往,但规则的底线绝不能突破。) ], f+ y4 M6 n' ^% @! W. V
安全绳不是 “束缚”,冰爪不是 “累赘”,它们是保护生命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解开、一旦放松,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重新系上了。
+ j% J' |! N; u) L6 y2 _- X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2 M% @ e& p5 m3 S4 \$ O参考信源:4 g) ^. k% l7 u5 N+ q8 \' Q( G3 l
海拔5588米雪山上男子滑坠遇难 亲人:他解开安全绳给同行游客拍照被冰爪绊倒---2025-09-26----红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