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提醒:体检不做这8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病都不知道

[复制链接]
查看2059 | 回复0 | 2025-9-18 18: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文宏提醒:体检不做这8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病都不知道-1.jpg

2 E6 d+ y1 Q; C; W3 e$ I: F不少人每年都会去体检,报告拿在手里,一堆箭头、数字、字母,看不懂也不太关心。只要医生说“整体还行”,就安心了。可问题是,“还行”不等于健康无虞
& E6 u' `6 B. l* Y( T体检项目选不对,很多病是查不出来的。张文宏医生就曾公开表示,如果体检不做这8项关键检查,有些疾病早已悄悄潜伏却被忽视,等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期。: u6 Y5 f9 D# k8 M5 @4 V! h
现在不少人以为体检就是抽个血、拍个胸片、量个血压,但这些常规检查只能筛查最基础的问题。很多“沉默型”的疾病,比如肝癌、肾病、糖尿病前期、冠心病,都不会在常规项目中暴露出来。真正能“查病于无形”的,是那些被许多人忽略的关键指标。. A6 C9 b8 s: B3 B: s' Z

' s4 x& |8 e" s8 v+ Q
张文宏提醒:体检不做这8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病都不知道-2.jpg

2 Y' X8 p; I- W1 ?: w- w) O比如肿瘤标志物。有些人年年查肝功能正常,就以为肝没问题。但肝脏是“哑巴器官”,即便肿瘤长到几厘米,转氨酶也可能不升高。/ M; u# f6 z. L: K8 g  o, q2 s
真正有提示意义的,是甲胎蛋白(AFP),它是肝癌的重要早期指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对肠癌、卵巢癌、胰腺癌等的初筛也非常有价值。( K" P# _* L' n" u
/ D+ z5 \! k7 Y! w
再比如肾功能检查。多数单位体检只查肌酐、尿素氮,表面上正常就放心了。但这些指标要到肾功能下降50%以上才异常。要早期识别,至少要加上尿微量白蛋白和eGFR。这两个指标能揭示肾小球是否有轻微受损,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必须关注的内容。
4 f2 _% o" b% a" m5 ]& p: X8 f* E4 x3 p; T. }4 A2 v" Q* h
张文宏提醒:体检不做这8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病都不知道-3.jpg

0 ]5 {; r* k2 E% s5 Z* [: q% g0 Z  b) C# h! v( W! O, q
心血管方面,很多人只看血压和心电图。动脉硬化指数(ABI)和颈动脉彩超更能反映血管的真实状况。尤其是40岁以上、有家族病史的人,这两项检查能帮助提早识别斑块形成、血管狭窄、供血不足等问题,避免“突然倒下”的风险。8 Q* o* @3 k7 T# e
还有一项极容易被忽略的检查,就是幽门螺杆菌(HP)检测。它和胃癌、胃溃疡、慢性胃炎密切相关。调查显示,中国成人HP阳性率超50%,但体检中不到三成的人会主动筛查。尤其是有胃胀、反酸、消化慢等情况的人,一定要检查这个菌是否“常驻体内”。% u1 r( d( o0 z
很多女性每年做妇科体检,但却没做过HPVDNA分型检查。常规TCT只能查宫颈细胞异常,而HPV检测能判定是否感染高危型病毒,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世界卫生组织建议,30岁以上女性每3~5年应做一次HPV检测,远比每年TCT更具早期发现意义。% R4 X1 Y8 s# a$ B/ w5 o

6 @5 D0 G  K% W* V: Q$ @
张文宏提醒:体检不做这8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病都不知道-4.jpg

( m8 ~2 U, v1 O( O' l
- l! U- y8 g" Y( v& h( N; ^除了以上,还必须提及血糖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普通空腹血糖受饮食、压力影响大,而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是否有糖尿病前期或早期的“金标准”。
: J# T; b( @" C; y5 G8 |( T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1亿糖尿病患者,其中一半以上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正是因为体检时只查空腹血糖,遗漏了更敏感的指标。1 c, @( H/ t* G% S
最后一项是低剂量螺旋CT胸部筛查,尤其是吸烟人群、长期接触粉尘或有肺癌家族史者。X光片无法发现小于1厘米的早期肺结节,而低剂量CT可以清晰成像、精准定位,是目前肺癌早筛中效果最好的手段之一。国家正在推广将其纳入中老年人群的常规检查中。! H, l6 s% M- [$ }
9 ]# u, p' t; }7 X+ y
张文宏提醒:体检不做这8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病都不知道-5.jpg

7 z6 s' [4 a( ]3 `* q6 U2 i* t这些项目,看似只是“多花点钱”,但它们能换来的,可能是一次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发现疾病的机会。很多病并不是不能治,而是发现得太晚。医生在临床中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体检年年做,一查就是晚期。追溯原因,关键检查一个都没做。! x4 C8 b( q$ P, i, p- ~
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做全部8项,关键是按需选择。医生建议,体检前最好带着问题去:有没有家族病史?有没有慢性病?有没有不明不白的不适?有没有突然性体重变化?这些问题一一对应,体检项目才能“对症下药”。
' e4 J7 l" ?2 A/ i
; n/ K3 V9 e6 t$ p0 o" r比如长期抽烟的人,就该重点查胸部CT和肺功能;女性长期月经不规律或有乳腺结节,就该做乳腺B超和妇科彩超;肥胖或血糖偏高的人,应该加查胰岛功能和糖化血红蛋白。体检不是模板化的流程,而是个性化的筛查策略。
4 x, i* U1 a8 n( ]
* h$ S4 G3 S" M8 E. z) D6 F
张文宏提醒:体检不做这8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病都不知道-6.jpg

  o' a3 O5 K& F, d3 A( p体检也不是一锤子买卖。医学上的“筛查”是动态的,很多慢性病、肿瘤都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缓慢发展的过程。一次正常,不等于永远没事。所以医生建议,建立体检档案、连续观察指标变化趋势,比单次结果更有意义。
2 i9 r( O- _  Z8 J" i5 L, }: M5 c5 ?不要把体检当成“任务”,体检报告拿回家就束之高阁。医生遇到过不少人,体检报告上明明已经提示胆固醇超标、尿蛋白阳性、肝功能异常,但因为没症状,就完全不在意,等有症状再来,早已发展成病。# T- V4 f6 H8 z  ?0 A
' }5 b& c5 f; L9 I8 M
张文宏曾说,疫情让我们意识到疾病面前“早发现”的重要性。这句话放在体检上同样成立。不是体检没用,而是没做对检查;不是没有健康问题,而是没找到问题的入口。& p& }. i( M& `) k  L5 j
. {5 O) a! R4 T
张文宏提醒:体检不做这8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病都不知道-7.jpg
9 H# ?( w# ~" @* C

. g. r# f! f2 D! v. O未来,体检一定会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AI技术、大数据分析、基因筛查等都将参与其中。但在那之前,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仍然是知晓哪些检查最关键,并主动争取为自己加上。4 d2 A+ p  p1 X# r& \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l/ v* p* C( I- q9 r1 X
参考文献:% l9 \0 E1 l( ]. Y5 \
[1]王辰,张文宏.中国人群健康体检策略建议[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10):801-805.
; p% t/ |& m/ R' j& \1 h0 P: {! k[2]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国健康体检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2,16(6):429-433.
  l# H: I" u- V/ z& F+ Q[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全国基层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管理工作要点[R].2024.7 U- Q) k6 ^# m& h( I
你觉得体检报告真的看懂了吗?你是否也曾忽略了关键指标?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体检经历,也别忘了点赞、转发给你关心的家人朋友,让我们一起把体检这件事“做值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9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