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 }# R, w# R, Y3 c/ `- ?$ s1 c% O( z
; |9 e) D/ _" n/ m. L" K
► & ^) t2 R, T3 p4 c- s
本文2161字 阅读5分钟, v5 W1 Q. }1 r( o6 x; y% ?: ~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6 D0 l# X* d f3 M, v' Y <hr>“每天一个鸡蛋,会不会胆固醇太高?”、“水煮蛋吃多了,会不会对心脏不好?”、“听说鸡蛋是‘慢性杀手’,是真的吗?”——这些问题,几乎每天都有人在问。
0 n: a2 f* v8 Q: o尤其是那句“每天一个水煮蛋是死亡催化剂”,不知从哪传出来,就像个定时炸弹一样,让不少中老年人对鸡蛋避之不及。
) l0 h8 d: b( C+ Q但真相到底是什么?
8 Y( I6 @: P& { P9 G0 w& P鸡蛋究竟是营养宝库,还是健康隐患?水煮蛋是不是最健康的吃法?吃鸡蛋真的会伤心脏、堵血管吗?
" R( Q1 C: F9 {. b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想说一句公道话:鸡蛋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有没有吃对。: c) o5 X8 v9 \7 W/ W3 q3 D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清楚关于鸡蛋的几个关键误区,尤其是——5个最容易犯的错,你中招了吗?
6 b0 W2 h7 r" f2 W! S
2 ^8 s- s- N- s2 p4 A2 V( }5 \
2 ^+ s& f* G7 k7 z% [: a鸡蛋真的是“死亡催化剂”吗?别被误导了& b2 a: r8 G* `, p. Y
" l" A: s' M$ u* i首先要明确:鸡蛋不是催命符,更不是慢性毒药。相反,它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优质蛋白来源之一。
3 y7 i7 H9 \( n一个普通鸡蛋,含有大约6克优质蛋白,几乎涵盖了人体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同时,它还含有卵磷脂、叶黄素、维生素D、胆碱等多种对大脑、视力、免疫有益的营养素。
, a6 B; O/ f2 {3 }# o8 Q% Q那为什么很多人害怕鸡蛋?
0 m: E' W6 Y& p) E) g) o答案只有一个:胆固醇。2 ^' v3 W' O: E) R3 p
确实,一个鸡蛋的蛋黄里,胆固醇含量大约在186毫克左右。几十年前,有人据此提出“鸡蛋升高血脂、堵塞血管”,甚至把它列为“高危食品”。. D6 j( }( o N1 d
2 A! a, f* O- u* S3 d
$ ?7 m' f0 ?; {# P2 c" i但这套理论,已经过时了。 O% [1 j+ u4 p/ ~3 D
近10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正常人吃鸡蛋,并不会显著升高血脂或增加心血管风险。
+ R# c# g1 y6 I9 T, b' j/ t/ O2019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大样本研究发现:每天吃1颗鸡蛋,并不会显著增加中风或冠心病风险。" h6 K, J! G4 N# Y$ X
2020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明确指出:健康成年人每天可以摄入1个鸡蛋。" f& J s- i! p0 I
所以,吃鸡蛋本身没问题。关键是你怎么吃、吃多少、怎么搭配。2 B+ b* i, w, |" ?) j4 G& s
+ X8 H6 o) g6 g: }3 `7 S1 \2 m
+ _- G7 i3 C4 }, [6 H水煮蛋是最健康的吃法?别高兴太早
4 k1 @! p& I4 Z4 k( @6 e2 E" `4 \( N: l0 K
很多人听说“水煮蛋最健康”,于是天天早上一颗水煮蛋雷打不动。
. ~2 t+ t) a+ M, C( n+ _% Q9 ?确实,相比煎蛋、炒蛋、炸蛋,水煮蛋保留了更多营养,避免了额外油脂摄入,是推荐的健康吃法。: I$ i$ o- m" i( g; m. l7 M9 T
但如果你——( T& y9 K4 q+ ~$ \% g
· 煮得太老,蛋黄变绿发灰;0 R$ T4 k* y/ X7 b2 f
· 早上一颗水煮蛋,配一碗白粥,什么蔬菜都不吃;. b8 h1 b) L- ]8 ]" D+ O
· 吃完蛋黄口干舌燥,觉得“腥得受不了”……5 f8 l$ Q9 f: w3 Z
那么你可能没有吃对。所以,“水煮蛋最健康”这句话,不是万能公式,而是有前提的。吃水煮蛋想吃得健康,以下5个错误,千万别再犯。
2 h5 h( i9 i( H! [3 d
5 N9 j) ~. t7 D) [; C9 H' T- i# w1 J* s" a! ^
错误1:只吃蛋白,不吃蛋黄# m* ^/ O0 i5 c1 r2 W( a9 ^ k
6 C4 }6 X4 F) D0 p) r$ g“蛋黄含胆固醇高,我只吃蛋白。”这句话在中老年群体中非常流行。但实际上,蛋黄才是鸡蛋的“精华”所在。
7 o5 M" _- ^# M Q: Y! B" o- J! t6 L4 F蛋黄里富含:
, {+ Y4 _% |2 f* o: A· 卵磷脂:保护肝脏、增强记忆;
0 P2 ]. r8 u* s( o· 叶黄素:保护眼睛,预防黄斑病变;5 u$ Y2 ^0 ]' ^# n7 s. E$ ^* J: L
· 胆碱:对大脑发育、神经功能非常重要;
* H z# o) c. x' J2 M6 `! | ?· 维生素D、A、E:调节免疫、促进钙吸收。
& S/ W$ R; }3 w 而蛋白,虽然含蛋白质,但营养密度远低于蛋黄。更重要的是:胆固醇并不是“吃进去多少,血里就有多少”。
g; \# j# h$ s1 k* H人体的胆固醇主要由肝脏合成,饮食中的胆固醇只占一小部分。对大多数人来说,适量吃蛋黄,并不会造成胆固醇升高。
% M6 V$ K0 ? B1 l) p除非你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医生明确限制胆固醇摄入,否则没有必要舍弃蛋黄。
4 ]7 |' e% R/ R; ~! o7 K
" Q# h, F3 q( d! C9 \9 U! @/ z& m' z& q9 t
错误2:一天吃好几个鸡蛋
4 b, |/ R5 K- E6 K% P# s; ~
+ ^, [: h3 h+ V; p+ W" s. q3 I鸡蛋好,不代表可以放开吃。
3 U8 w0 }; e/ p普通成年人建议每天吃1个鸡蛋即可。/ b6 `+ Y0 e7 Q9 o3 g9 B8 z) N/ }
如果你是健身人群、孕妇、哺乳期、重度体力劳动者,蛋白质需求高,可以适当增加,但一般不超过2个。* U/ @: h6 p# m1 t' g! E
而对于已经患有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的患者来说,建议遵医嘱控制摄入量,或用蛋清代替部分蛋黄。- Z/ x5 Q% z! w+ S5 T+ V% q
吃鸡蛋也要讲“量”,过犹不及。
: @# o0 A7 R( h, k2 \9 O- c0 E* C6 Y7 Q4 D! U
) O. T9 \' }) D错误3:配错食物,营养打折扣6 Q s: F: s3 E& z# q( p
! D/ i3 F* ]4 g) ^( O
很多人吃鸡蛋时,搭配单一。比如早上一颗水煮蛋配白粥,或者干嚼鸡蛋配牛奶。' V C! d) v! p$ R. R0 V
这样吃,看似清淡,实则营养不均衡。
1 _. Z+ y% b& z鸡蛋是优质蛋白来源,但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如果没有搭配蔬菜、水果、粗粮,会导致肠道蠕动慢、营养吸收差。
( v9 c+ K1 j% T. }3 f建议你这样搭配:/ w0 s- V( ?* X
· 早餐:鸡蛋 + 全麦面包 + 番茄 + 奇异果;
' {2 @* w% b# Z% ]9 d& h8 Z· 午餐或晚餐:鸡蛋炒西红柿、鸡蛋蒸南瓜,搭配主食和绿叶菜;
/ i! N# m( V) C% t4 h1 f8 @· 老年人可做“蛋花汤”或“鸡蛋羹”,更易消化吸收。) @6 i& J, V4 Y$ ~% s4 M. @
鸡蛋不是孤岛,搭配才是王道。
8 }* F$ R. f. D
( `8 p2 I. m6 p2 y& @
R: y) x' `: F错误4:蛋壳没洗干净就下锅
) K4 _& q* z0 {6 z$ Y9 r
/ m( f& @7 K& v B$ U- O& q你知道吗?鸡蛋壳表面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等致病菌。' N V4 }, C0 d7 S. |
如果蛋壳不洗干净直接下锅,尤其是做溏心蛋、荷包蛋,蛋黄未熟透时,感染风险会大大增加。3 n& s* G+ E2 ~
特别是儿童、孕妇、免疫力低下人群,更要注意。
* \- d1 \, I- w! d9 }0 u建议:3 A7 `0 j$ P7 l8 S9 _
· 鸡蛋买回后,用流动水或淡盐水轻轻洗净蛋壳;
. O6 Z7 G: M* I" f1 S6 y· 做熟吃熟,不吃生蛋;
& n' y. Z8 q( T8 E! x6 |· 如果要吃半熟蛋,一定要确保蛋源可靠、卫生有保障。8 W: ^0 K5 R: s. w( h2 N
$ I: ^* x2 I2 E8 N. k& ]: h2 j
' L0 K( c3 V7 K$ `' }
错误5:存放方式不当,吃出问题
9 F% {- Q n+ c: a$ d! s- b( W! `5 n
鸡蛋耐放,但也怕放错。
# E. k0 }; r+ D$ x H. P有人放在冰箱门上,有人常温放一个月,有人剥好壳放几天……: w" l7 s" z9 Z4 i! v+ h8 B
这些做法都可能影响鸡蛋的新鲜度和安全性。6 g9 b5 w# W" k
正确做法是:
; N; U/ E* T0 e3 t; A0 ]/ e+ K· 买回来的鸡蛋,冷藏保存,温度控制在4℃左右;* S5 Q8 f1 v& H; G! Y; B
· 不要频繁拿进拿出冰箱,避免冷热交替导致蛋壳结露,滋生细菌;: R. S# @% }8 ?2 t
· 剥壳后的鸡蛋,最晚当天吃完;
4 l D& A8 J# ~- z8 { s$ m· 如果鸡蛋有异味、粘液、浮起等异常,千万别吃。0 O- ?. Z O T) q3 x* q
8 q$ M) [1 m: F
% F1 f0 [) V. o* A5 m
总结一下
, E4 u( R8 X. }% z- l4 c A5 N1 H W, k/ k% ~' c! ^
鸡蛋,是营养密度极高的食物之一。它不是“死亡催化剂”,更不是健康杀手。$ _# u+ j$ I" O$ c. O% d0 o
关键在于:吃法对不对。& W- t$ ~7 ]' d5 G' L P$ M- ~
想健康吃蛋,记住这5点:
, _$ j% y+ X5 p5 ^· 别丢蛋黄,营养全在这;
' a2 t. ~7 ~: x2 l# N9 Q- W( Q3 l· 别贪多,一天一个刚好;
- Q# u4 D5 \- o# m· 别乱配,搭配蔬菜才营养;; y8 r" P. [0 a4 Y5 i6 F5 Y% q- B6 \8 e
· 别偷懒,蛋壳要洗干净;
% p2 n& ?5 u# v E· 别放久,存储讲方法。# c# M8 n) K. e9 m* C) d* @
人生没有哪种食物是“绝对好”或“绝对坏”,只有吃得对不对。: H8 n4 N* B! K
别让恐慌带偏了方向,也别让误区伤了健康。# Z5 Z$ z+ r/ ~8 \ O( X
<hr>参考资料:
' l6 X7 b: B- i1.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 C% `% m9 ?* W* E/ w }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