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向被视为美国忠实盟友的日本,居然在8月13日公然打响了反击美国的第一枪?
* N" H# k+ Q: C t8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当天向全球宣告:如果“美方不履行承诺”,可能无法获得日方承诺的5500亿美元投资。
, x; Y3 V9 v6 r0 L9 J( T这话说得直接,几乎算得上是公开通牒了。! I9 r4 y% z* E6 A8 R
不过它俩不是众所周知的盟友吗?怎么突然就撕破脸了?0 ]! u) t9 ?# m1 s; I0 l4 A
) {9 _( ?* i9 } l
( Z; |2 ?5 ~/ w. f1 G1 p1 D其实这事儿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被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一步步逼出来的。7 j# ]4 ]1 r5 j! l/ q" K9 _0 ?
今年5月初,当日本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坐在华盛顿财政部大楼里,面对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时,美方直接甩出了三层关税壁垒。! c% x* ?- f& \: Q! H
9 _7 z6 e9 r- s6 u+ |6 `0 [
# `! x0 w8 N) w" r! ]& I第一层是对所有国家进口商品征收的10%“对等关税”。
7 |- t: g6 @: |7 _$ @; ~第二层是专门针对日本的24%惩罚性关税。
/ \8 @, @ g4 S& Y' f* K最狠的是第三层——对日本汽车和钢铝产品单独征收的25%高关税。; Z1 q+ ?0 }8 l+ m9 G
" B4 @3 f" O" c$ z/ S! ]
: N. _) J! g7 P2 y* L) a1 I% x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贝森特明确表示只愿意谈第二层关税,而且“绝不会降至零”,其他两类关税根本没商量余地。; ^6 \/ q+ A: S; g6 D! b
毕竟这些哪是简单的关税,简直像是给日本的经济命脉上了枷锁啊!
/ k' ? U- E9 b- [/ @, r/ _/ O
! F% {& _0 d) T7 h8 _- `8 ]* M- j$ m& h# y1 X% \
要知道,汽车行业堪称日本经济的顶梁柱,占了制造业总产值的40%,全国超过550多万人的饭碗都靠它撑着,而美国一直是日本汽车出口的“头号买家”。3 U+ X! d7 v7 P( ]3 G+ E
有专家分析指出,假如美国真把关税大幅提高,日本全年经济增速可能直接掉0.6%,搞不好还会出现负增长。/ e8 S; o- H7 P0 D! [) g
这早就不是普通的贸易纠纷了,简直是在动摇日本的经济根基。1 L, H" B9 x+ R: F
真到了利益攸关的时刻,所谓的盟友情谊可能就得让位了。9 u0 E2 t a- ^' \/ s3 h v
9 d' g, N& k! H8 m* v
; k. w( F: m t4 o- k- Y
首相石破茂在富士电视台的晨间节目中明确表示:“日本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将以‘全面取消关税’为目标。”
4 D; m- x8 ~5 ]9 N当被问及是否会接受一个排除汽车关税的临时协议时,他更是直言:“日本不会接受任何排除汽车的协议。”( g9 L! k/ x9 }8 z: y, q
这种强硬态度,从一直以来对美国唯唯诺诺的日本身上真是很少见到。, Y9 a, k( [$ w' m6 \1 U4 I
为什么日本突然这么硬气?一部分原因是看到了其他国家成功的先例。
+ L) N0 r* r* O9 K& M* f$ U
8 E' @ d: M: g
/ E' G6 }( p. h$ T3 F就在石破茂公开表态之前,美国先后和中国结束了贸易磋商,中方成功让美方降低了关税。
+ C3 v" T% Q" d0 \: q之后,美国也和英国谈成了新协议,虽然汽车的基本关税还是10%,但附加税率被调低了。
9 d* M8 |, L+ O$ M9 @/ |这一连串动作让日本看清了一件事:只要态度坚决,美国也不是不能商量。( A- P$ y% A. g/ x5 X
内部传闻说,石破茂曾在非公开场合表示:“中国能谈成的,日本没有理由做不到。”
T: i+ V" Z: y% H& K N
5 v4 y" A( j0 y/ |' X
2 ]' r: z2 F) U- u$ w当然,光有态度不够,还得有筹码。
( d! c* t7 V4 D% e T- v2 d+ j+ M日本这次打出的是一套组合拳:首先强调日本企业已经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其次承诺增加进口美国农产品,特别是玉米用于生物燃料生产;还提出在造船和稀有金属领域开展技术合作。
# |+ Y8 m. h8 Q% V但最重磅的杀手锏,还是那个规模高达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计划——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日本全年GDP的10%。# B1 N$ T B6 {, Y1 Y7 q
7 W) }! u' r- I: ?4 C
6 p8 I, Z" d8 P- i0 z经过数轮拉锯战,双方终于在7月底达成协议:美国对日本进口商品的关税从原定的25%降至15%,汽车进口关税也从27.5%下调至15%。+ e4 v5 F: k1 ?! j1 V. i2 q
从数字上看,日本似乎取得了外交胜利。但危险就藏在细节里——协议文本中存在两处致命的模糊地带。) d) A* s5 Q( n+ J9 A
) N) [; Z8 Q- M, J
% T7 k+ V: t$ X9 t% g日本原本的理解是,包括所有税费在内,总关税不会超过15%。
3 }2 n3 N8 o! D2 I$ b1 l# A& H0 t但8月7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给出的具体操作办法,却是在现行税率之上,再加征15%。
; X9 `/ G J" N5 h0 ]这样一来,日本出口商品要交的关税比原先预想的高出一大截。
" D& h1 P; V4 P. W7 o# Z9 X7 S5 z) t" C; ~
S( A% k; \, M% L" M更关键的是,汽车关税什么时候开始、怎么执行,美方一直没有明确时间表,这让日方最关切的议题始终拖着没解决。
2 |/ r1 @' h A u7 S也难怪日本这次反应这么强烈,甚至拿出5500亿美元的反制筹码,意图在谈判中扳回一局。
+ z/ @( E' C: E2 c3 }9 T9 F; n. _3 e# t
" i) ~0 }- U3 ?3 H+ r那么,日本这场反击战最终能成功吗?* f- t* X7 ?. t" e
从短期来看,美国可能会在关税执行上做出一些技术性调整,给日本一个面子下的台阶,但从根本上改变美国贸易政策可能性很小。0 b+ G% F5 o7 e z' \2 |
毕竟日本手中的5500亿美元投资筹码看似强大,但实际上存在很多水分。) P! w ?- _; q' J
不仅日本企业不愿意配合,而且投资规模和利润分配都存在巨大争议。
: [7 y8 t, E( G- [: r% e' d; M$ v2 z; z) U" p
8 i5 \" v, x& W8 F1 ?8 i最终,双方可能会找到一个妥协方案: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稍微让步,日本则部分兑现投资承诺。
' A2 | K6 T' A: Y2 [* B+ l+ f但这种妥协只是暂时的,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将会长期存在。
7 R6 u5 ]# T; }1 l8 [: P" p# a毕竟在国家利益面前,盟友关系也是有界限的。
6 f- p4 \* x8 s日本这次敢于对美国说“不”,本身就标志着亚太地区力量平衡正在发生微妙变化。2 U" h( I* R3 T$ \4 V
$ X6 m$ ^+ f# y' E2 o- e
- I8 x. T. a$ Y1 F$ o6 ]6 _; t& @7 b w* k3 a1 |$ W: p5 X8 `
- E5 m4 |, f( Z. } ?
1 ^3 ]+ V3 o/ ^% E# Z+ H8 R; Y! m& e9 I$ N5 k3 c* F$ I
: Y/ T$ `" f' R# V( c) V4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