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晚,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出呼吁,希望中国“迅速将大豆订单量增加四倍”,声称这能解决“中国对大豆短缺的担忧”,同时缩减中美贸易逆差。% H! w; N Q D( h. C) t; L5 v$ s
但市场反应很真实——芝加哥大豆期货短暂上涨2。4%后迅速回落,因为全球交易商都知道一个事实:中国买家已经连续14周没有订购任何美国新豆。5 D# J. I" b1 T$ D
在白宫内部,时钟指针正逼近一个关键节点:8月12日中美关税休战协议到期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关税期限延长90天,但中国商务部的电话始终安静——这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回应。
4 w+ v+ W0 [5 B! s特朗普的帖子精心包装着双重诱惑:美国可以提供“最优质大豆”和“快速服务”。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合约应声上涨2。4%,达到每蒲式耳10。11美元的两周高点。表面看,市场似乎买账了总统的交易艺术。2 n$ u0 S: |: ?# P% w0 l
x; C# t& N: Z9 Y" |; F& G' Q/ v
0 O2 `$ `- d; S% g f# g金融公司Marex的分析师们却直接泼了冷水:“他们显然没有能力购买美国大豆进口的多倍量”。这种判断源自中国海关的最新数据:2025年1-7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6104万吨,同比增长4。6%,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短缺”危机。
4 B y# _3 P' d更让特朗普尴尬的是采购结构的变化。上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1615万吨,同比激增33%;但同期巴西大豆进口量达3186万吨,占总进口量近65%。美国大豆再努力,也只是中国多元化供应链中的一环。
9 y8 W9 q* q1 I b9 d% Z5 T6 e市场兴奋只维持了半天。交易员们很快意识到,总统的推文既不能改变美国大豆23%的额外关税现状,也不能抹平巴西大豆的价格优势。期货曲线回归平坦,反映出交易界的共识:政治修辞无法替代真实的贸易协定。
, q( E- C4 v* p' Y- J2 u7 [8 J5 G/ h0 z5 {& E+ j
; J" s& n @" E: C- Y7 n; p
中国大豆采购版图的重构始于贸易战,成于战略定力。目前中国71%的大豆进口来自巴西,这个数字在五年前还不到50%。价格优势明显:8月初美湾报价每吨392美元,巴西帕拉纳瓜港报价439美元,但叠加中国对美国征收的报复性关税后,美国大豆完全丧失优势。6 B: h3 L, i. b/ X7 v5 c3 Y
南美供应链的深化不止于巴西。今年中国企业完成了一项破冰交易:首次签约9万吨阿根廷豆粕。这标志着中国直接获取蛋白质原料的“第二战场”正式开辟。阿根廷刚刚将豆粕出口税从31%降至24。5%,刺激政策恰逢其时。
7 {: F" L7 {% U, \+ I0 Y8 o, p- P国内技术的进步同样关键。新型套种技术让国产大豆增产20%,豆粕库存处于高位。7月中国饲料企业甚至单日订购190万吨豆粕,提前锁定未来数月需求。这些储备构成谈判桌上的底气。
( b% ]/ c6 r! ~! |! q2 q
5 t; x# ]8 N# i3 r/ W' ~+ o/ ^% P! D( O9 f8 v5 m9 L
“中国采购逻辑完全转变,”农业咨询机构创始人直言,“他们不需要在政治敏感期冒险押注美国,南美+阿根廷豆粕的组合拳已构建安全网”。当美国还在谈论订单时,中国已完成供应链的重构。 |! o+ E B! r p/ K
在中西部粮仓地带,丰收的喜悦被滞销阴影笼罩。美国农业部8月初报告显示大豆优良率达69%,为五年最高。但现实很骨感:2025/26年度美豆销售量同比暴跌20。8%,仅完成出口目标的7。5%,不足历史均值的一半。
4 g: J1 \3 ^& v# g: M; [' B' h9 Q北达科他州的农场仓库里,大豆堆积如山。爱荷华州农场主加里·维特道出残酷真相:“他们会选择最便宜的供应商,指的是中国”。他的邻居们大多支持特朗普竞选,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白宫“用政治绑架市场”。8 J0 ~. W" o! |: ?; b8 m- W# O9 D
* \4 E/ Y6 i( d
3 k7 n _9 y" v1 p1 n: Z贸易商曾构想“曲线救国”方案:将低价美豆转销巴西压榨厂,腾出的巴西大豆高价卖中国。但巴西内陆运输成本吞噬价差优势,阿根廷港口吞吐能力有限,理想方案在物流现实前碰壁。* k# f D! O- t5 R9 j) g$ x3 _) T+ W
更糟的是时间压力。美国大豆出口商传统上在每年此时已经锁定大量10月后发货的订单。但今年,中国采购部门的日历上,美国新豆档期仍是一片空白。这是自2005年以来中国最晚开始采购美国新豆的年份。
' u6 M# |1 H! p& g' i+ u) a特朗普将大豆与贸易逆差捆绑推销并非偶然。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同比下降13。1%,收窄至1655亿美元。表面看,总统的关税策略似乎见效了。但耶鲁大学研究揭示另一面:美国平均关税飙到18。3%,创90年最高,普通家庭今年得多掏2400美元。+ o9 Z# x: w1 ?/ i8 O. Y M
3 }0 m2 h+ l: `$ w9 k( _1 |+ A
$ F" ~2 x+ {2 H! ?3 [* [7 a9 O大豆在这场博弈中的权重正在降低。中国已证明贸易平衡手段的多样性:增加自巴西的原油进口,扩大自加州的半导体采购,甚至重启蒙大拿牛肉进口。农产品只是工具箱中的一件。
. R& U% ^% q& d特朗普真正的焦虑可能在票仓政治。农业州是共和党传统票仓,但关税政策引发反弹。肯塔基大豆种植户拉格兰公开抱怨“农村正经历全面经济危机”,华盛顿州果农哀嚎“没出口活不下去”。超过一半农民反对关税政策,甚至有人直言“这让我开始支持左翼”。
# c. \- f' p$ P3 u+ k3 x白宫面临艰难平衡:既要用关税展现对华强硬,又要避免农业州选民倒戈。大豆订单成了试图兼顾两端的救命稻草——可惜国际农产品贸易不讲政治忠诚,只认性价比。
W; W' [2 T1 T, A& T+ w" Y% ?+ W5 G* ]* C7 y+ d
* r* G# B9 ?, b7 a H' n
当美国焦虑等待中国买家时,巴西农民成为最大赢家。该国大豆溢价已飙升至多年高位,桑托斯港货轮排队等待装运。分析机构预测2025/26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可能达创纪录的1.772亿吨。
/ U$ E3 E+ D- _" [3 M1 P8 }权力转移在物流领域同样明显。中国在秘鲁昌凯港开发新码头,打通南美大豆直运通道。阿根廷罗萨里奥港的起重机上月开始出现中文标识,这些都是供应链重构的地缘标志。
) y; ]) X# W* j- m" m/ e美国大豆产业面临根本性挑战。即使中国恢复采购,也难以回到2017年前占中国进口量40%的黄金时代。巴西控制着中国73%大豆进口,阿根廷豆粕提供额外缓冲。美国大豆被挤压到供应链的边缘角落。
2 e7 M8 v5 d; R7 _# N/ M8 Y2 X5 |
* D( a4 H5 I! I; V. L, c/ g) O
}0 K- m) ^% k$ \0 U7 ^8 f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报告隐约透露战略转向。2025/26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预计增至3。49亿蒲式耳,而生物燃料需求被寄予厚望。从出口导向转向内消,可能是无奈之选。1 D2 b! ]+ v# w/ e+ ?
大豆战争的终局没有硝烟,但全球农业贸易的权力转移已在舱单和信用证上烙下印记。
2 M4 G" w. y: c* |: n当美国农业带焦虑等待贸易休战结果时,中国买家早已越过太平洋,在阿根廷的起重机和巴西的运豆卡车间,构筑起新的粮食防线。四倍订单?中国用沉默给出答案:真正的筹码,永远在粮仓里。
" z1 g8 L1 f9 K* @$ k: C# Z信息来源:中美关税暂停期限是否延长?外交部回应
7 X* ~1 M: k! I3 h' k2025-08-12 06:49·环球网
. ]$ E1 `. ?7 m 2 X3 R0 N: A* v ?" r& T2 t$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