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孩每年3600元!7月底,中办、国办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3周岁以下婴幼儿,至其年满3周岁都会享受这项福利。然而,很多人都对这3600元能否促进生育表示质疑。1 Z, p1 i5 z8 x O* l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看看邻国日本,看看他们为何做了如此多的努力,还是出现了人口雪崩?我们又能否避免重蹈覆辙?) G8 b4 a3 g2 H/ T$ g6 h
) v9 L7 J$ ? r$ K. W9 `
, C/ o# Y8 e" T5 r# Y! m
生育成为一道无解的难题
2 E- P) ^0 i" N# z" N
; C( c `5 a. p+ e- A在横滨一间寻常的公寓里,一对日本夫妇相对而坐,餐桌上摊开的房贷通知书,让空气也变得沉重。那笔高达月薪四成的还款额,像一块巨石压在他们胸口。总收入约60万人民币的他们,原本也曾憧憬再生一个孩子,可如今,推迟二胎已成定局。
! w. l8 ^4 G$ W2 S% h8 n$ O这对小夫妻心里再清楚不过,职场对女性从来谈不上友好。一旦再度申请产假,职业晋升将成为泡影,公司课长隐晦的言语间早已流露出这样的暗示。平日里,她下班后奔波于托儿所和家庭之间,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战斗。. X% D# j7 e5 X9 x4 Z& m5 _
8 E$ x$ @% R W6 K n) W( q
5 k$ s$ O( g+ ]( _5 G
一个孩子尚且如此,若再添一个,每月高昂的托儿所费用,加上未来动辄数十万上百万的教育支出,无疑会把本已绷紧的经济链条彻底撕裂。而这样的家庭并非孤例,他们亲眼目睹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不婚不育,甚至连谈恋爱都意兴阑珊。( R0 e. s% J! A/ T
在当下的日本,生育的重担几乎完全压在婚姻的肩上,非婚生子的比例低得惊人,社会对其的态度更是谈不上丝毫宽容。当婚姻本身都快成了奢侈品,生育又如何能奢谈?年轻人并非不想爱,而是根本无力去爱,更无力去承担一个新生命带来的所有考量。
1 d! L p5 Z! J6 ?+ a: v2 n9 D5 [0 H# K
8 @( c$ l) `% A- f1 E& @" @: }当社会肌体开始萎缩$ ^, V4 J# x/ L4 T( x ?* S
, p% x' l/ P- \6 d) D无数个类似家庭的选择,正在日本的社会肌理上刻画出清晰的坏死印记。你走进超市,货架的更替无声地讲述着一场变革:曾经占据重要位置的婴儿推车展位如今已大幅缩减,而成人纸尿裤的销量却悄然超越了婴儿奶粉。
3 s) o- Q( S, N$ t- `那些带电动助力的老年人购物推车,销量更是在短短三年内激增了七倍。这不只是货架上的变化,更是整个消费重心向“银发经济”倾斜的缩影。在人口稀疏的宫崎县椎叶村,便利店因为缺乏顾客而歇业,当地居民为了买到一盒鲜奶,有时不得不驱车两小时。
! ]& o. ^0 Y, w4 P" v4 \
' p/ ^1 D' a8 K$ ?% @% v; \$ X
3 ], D O% |: N5 q, Y而这仅仅是偏远地区生活设施加速退化的一个具体写照,因为教育系统也未能幸免于这场“海啸”。福岛县某小学,今年迎来的唯一新生,使得全校学生总数仅停留在17人。这所学校,正面临被强制关闭的厄运。
" H! }5 n3 ~# y- T; @& g# Y空荡荡的教室和逐渐荒芜的校园,预示着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未来: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幼儿园,终将变为静默无声的养老院。这股教育荒漠化的趋势,已然从乡村蔓延至城市,甚至波及高等学府——一些大学的特定专业已然无人问津,成了招生公告上的尴尬注脚。) W) P* o) I3 y. t. l/ C: ]
) B4 ]3 k+ \; z* s, E! w1 D# U2 p b8 o/ g) ]
而家庭结构本身也在重塑,单身户已占据所有家庭的近四成,预计到2040年,半数成年人将是单身状态。养老院里,年轻照护员的身影日益稀少,取而代之的是“老老照护”的无奈现实,这既是责任的延续,更是人手短缺下的悲凉写照。% z# b- `6 C" U+ x) u1 B
j! f6 o; p3 h
+ S8 C X& e! w7 h$ c6 g" o
难以承受之重) d1 x) v+ ^& ~+ C3 J0 y
0 e' v' l8 D q当“年轻”成为奢侈品,日本的“造血系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劳动力市场面临着高达1100万的巨大缺口。这使得“银发打工人”成为城市街头随处可见的风景:新宿居酒屋里,扎着白头巾的老年服务员穿梭送菜。
2 h7 M7 C' \5 v) ^8 w, X邮政系统和出租车公司甚至取消了年龄上限,78岁的出租车司机每天工作10小时,只为勉强维持生计,因为微薄的养老金根本无法覆盖医药费用。讽刺的是,在制造业招聘会上,工厂宁愿雇佣薪资更低的60岁临时工,也对寻求就业的年轻人关上了大门。
3 ]% h' x( W7 R0 g0 {
. p1 x5 ] `% b$ P7 _. X$ W' s) {) ?1 O5 }) l
作为支撑生命体的“免疫系统”,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濒临崩溃。目前,大约2.3个劳动力需要供养一位老年人,而这个比例正迅速逼近令人绝望的1:1。政府已被迫将养老金领取年龄推迟到70岁,然而社会保障支出仍在飙升,首度突破150万亿日元的惊人门槛。
$ ?& B* W! E# U/ o5 A北海道钏路市削减老人公交补贴的尝试,立即引发了坐着轮椅的老年示威者堵堵政府大门,他们声称:“取消补贴就是逼我们等死。”这表明社会安全网已千疮百孔,老年贫困问题甚至被视为极端社会事件的温床。
' S/ f+ V5 W8 O; s- ?3 R1 I3 @' w3 P5 f3 q) W( b
6 d6 ^8 @2 `2 E0 @0 a为弥补日益扩大的劳动力缺口,日本积极扩大了特定技能签证范围,引入大量外籍劳工,特别是越南籍建筑工人,这使得某些行业班组几乎全由外国人构成。然而,这种“外部输血”也引发了剧烈的“排异反应”。! H0 A6 Q& B3 Z& z1 ^' e6 D* n
东京新宿黄金街的居酒屋张贴着“外语不可”的招工告示,当地居民的排外情绪也日益明显。川崎市小学的外国学生比例上升,名古屋市民团体集会抗议,甚至提及“巴黎骚乱是前车之鉴”,这一切都揭示出文化融合和社会接纳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隐忧。
8 ^# f( K, M9 q$ U: M3 ?: O4 v5 y; h, B/ F, }
- Z4 b! @* ^/ s* a$ k% c: ~
当钱解决不了心病% k, G0 x+ z8 D/ a K2 P. W
9 [+ c* f0 z* `' c
回顾日本这些年的“治疗史”,不难发现其病症的深层原因。政府不是没有努力,它在过去二十年间投入巨资进行“催生”,从每孩42万日元的生育补贴,到延长儿童补贴、大学学费减免,乃至尝试四天工作制和扩建保育园。/ v4 d' s' c1 K! r
可是,这些政策在民众看来,往往杯水车薪,毫无用处。六成日本人甚至反对为儿童保育额外征税,直言“羊毛出在羊身上”。官方设立的生育目标,譬如前首相安倍晋三曾喊话“2020年生育率回到1.8”,最终都被现实无情地击碎。, d% V6 S$ F) G$ P
- G' G( y0 r0 Y
5 o! V: E6 W' d! C0 Y. D经济学家指出,过度依赖金钱补贴如同“激素疗法”,只能治标,无法触及真正的病灶。日本的根本顽疾在于根深蒂固的保守性别观念,职场对女性的歧视与“母职惩罚”从未真正消弭,育儿仍被普遍视为女性专属。更深层次的诊断显示,政策总是在已婚群体身上下功夫,却完全忽视了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不婚、不恋爱的现实。, O: a6 C4 ]* g) z& Z5 }
当“低欲望社会”成为主流信仰,当恋爱都成了奢侈品,再多的育儿补贴,也不过是散落在空气中的纸片烟花,难以点燃人们对生命的渴望。正如马斯克所言,若生育率长期低于2.1的更替水平,任何国家最终都将面临“不复存在”的危机,日本不过是这场全球性挑战中的一个先行样本。
/ f2 b1 r4 P( Q- Y9 f" T8 C. [ E. u; D! H
9 k& y$ F! A. }% e! I( q( x% K
中国开始行动
0 u$ I, }5 U! c: p) {" M F0 G8 `/ y; V7 d- p. z4 a$ a
此刻,我们将目光从日本的移开,看向一旁面临人口转型挑战的中国。尽管人口基数庞大,但中国的“死亡交叉”已出现三年,未来养老压力日益增大,日本的经验无疑提供了一份沉重的“病理切片”。9 A1 h# S( D* X8 K/ |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经迈出了行动的步伐,最近出台的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虽被普遍认为无法覆盖实际开销,但它代表了一种积极的信号和态度:国家正在努力降低年轻人的育儿压力,让生育不再是经济上的“不可能任务”。
8 N6 {1 i# l4 w$ F' Q
6 a o, \6 m, G0 a9 I( ]8 ?6 [1 n( J' v
日本的现状昭示,生育率并非简单的数字,它是一张交织着经济、职场、住房、医疗、教育乃至社会文化观念的巨大网络。单纯地发钱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真正的关键在于从根源上减轻年轻人的生活负担。. S7 c3 W' t( Q" }2 Q) t* s2 i$ l
提供更公平的教育资源、更完善的托育服务、更灵活的职场环境,并让企业也能够真正支持员工的家庭需求。而这3600元只是一个开端,后续国家必定会有更多福利性政策跟上,届时,想必生儿育女将不再会是年轻人的负担,不是吗?" O+ ~; X: g1 R6 ^7 y* J
+ ]9 R+ B' H0 ^& F4 l# ^
9 Q, F* |) F; |% X# q9 ~: u信息来源:
8 F) o( G) ]( H! w- Z新华社新媒体2025-04-14《日本总人口连续14年下降》
2 w8 C1 p% e) T. u5 u澎湃新闻2025-07-29《每孩一年3600元的育儿补贴,影响有多大?》9 j0 Q$ _# T# k- Z5 R/ |8 Q; f; g
( ]) h1 g1 q) S+ s
' a) w7 l! i" i& R
* o# n8 ^, V(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