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言论 2 S# u0 n5 ^# Z; V* O
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 @- p- ~: C" u. n. w/ g
<hr>“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主席做到了。& r- h |2 |$ }; S- @1 S: N
9 E9 H% a1 I# S' R. e
/ X9 e6 n) Y: N3 {3 N/ O: Y+ y但总免不了有人会遐想,中国还能再出一个毛泽东吗?美国著名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表示,毛泽东这样的天才,是历史偶然性的产物,很难复制。
# ]! I, h$ J' \+ a A) g R- w可“偶然”背后,藏着怎样的必然?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把时间拨回100多年前,看看那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到底有多特殊。4 G) i: q, v* l1 z/ M6 \$ {( X
* f8 p3 @; I: _) a7 P* _' `3 s3 R! {4 z8 u/ B- I
1893年,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那会儿的中国,正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甲午战败,戊戌变法,军阀混战,老百姓也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 H. ]9 s- N# ?7 {甚至当时湖南农村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民国元年闹饥荒,树皮草根都吃光,民国十年大水淹,卖儿卖女换口饭。) o: \* o$ h0 U4 N/ }4 ^- x6 R2 | Y$ h
就在这片“烂摊子”里,毛泽东千呼万唤始出来,1927年,他带着秋收起义剩下的5000人打长沙,被国民党军追得只剩千把人。 K( o2 @" x0 A" d
1 c- X% W/ k# P
) y4 A {! u: a p$ @3 X
换作别人,可能就散伙了,可他偏不,把队伍缩编成一个团,在连队设党支部,喊出“党指挥枪”的口号。+ R5 G- E: S0 z5 c) a7 q: U
这一步有多关键?打个比方,就像把一盘散沙捏成了砖,后来这砖垒成了井冈山的根据地,又烧成了长征的“火种”。& E K! H2 R% b& [7 Z
有人说,毛泽东是“全才”,会打仗、懂政治、能写文章、还会写诗,可他的“全能”,不是天生的,是“时代逼出来的”。6 z( k& y& c' m- \9 G& ~4 c8 o, j
! ~% J$ ~1 [& ^ v
4 ]$ D1 ^1 M: c2 \5 ^他能把“游击战”玩成了艺术,1935年遵义会议后,蒋介石调40万大军围堵红军,毛泽东带着3万人在贵州绕圈子,一渡赤水往西,二渡赤水打回马枪,三渡赤水往北,四渡赤水直插云南。) j+ ?; r# k, I% N9 b2 j/ x7 g9 a
正是这像“开了外挂”般的战略指导,把国民党军绕得晕头转向,最后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周恩来后来感慨:“毛泽东打仗,是‘用脑子打’,不是‘用蛮力打’。”0 I. b2 R {( ~' e3 L5 }
) c$ U% O" w; S$ V( l" _7 X& _
! w4 h9 H% P' l Y$ V& x遵义会议上,博古、李德坚持“左”倾路线,朱德、周恩来等老资格各有想法,毛泽东没急着否定谁,而是用“打鼓新场战役”的失败案例,让大家看清错误路线的后果,最后会议一致同意让他指挥红军,这才有了后来的四渡赤水、北上抗日。
% y+ Z4 O$ v N- h# X( n
+ p! l& K9 I4 R+ l E$ A8 ~/ w& i4 J3 ?% G9 M- s3 V
此外他更把咱刚起步的“一穷二白”变成了“工业基础”,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工业产值只占经济总量的17%,钢产量也只有15.8万吨,但毛泽东眼光独到,带领民众一步一步踏实地迈向世界前沿。
1 D; h. J. e6 |! |5 j3 s: ]5 |6 E1953年,他创造性地提出“一五计划”,156个苏联援建项目落地,长春一汽、鞍钢、武汉长江大桥都是这时候建的。
5 _& F( S( P+ ?$ ^! S) O
( V, u' {& @0 k6 ]1 h
@* _' {: f9 E1 f0 F1 o) D1956年“向科学进军”,中科院计算所造出103型电子计算机,追上了美国同期水平,1964年“两弹一星”,原子弹爆炸、导弹试射成功,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核威胁。# f$ l8 a; S3 r4 O2 f: V0 L
这些成绩,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毛泽东常说:“我是农民出身,知道农民要什么。”他搞土改,让农民拿到地契,他抓工业,先建钢铁厂、机械厂,因为“没有工业,农民的锄头都造不出来”。
# O7 M' K( |- e6 C& j* G% j$ r; n* h: F8 \
/ d, k# f( R4 B8 {) K
基辛格也在《论中国》里写:“毛泽东的出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偶然事件’。”其实他的看法倒也不无道理。+ W/ c6 J. e1 y( z
清末民初,中国需要的是“既能打硬仗,又能凝聚人心”的领袖,之前的洪秀全、曾国藩、袁世凯,要么没文化,要么太自私,要么只会镇压百姓。3 U9 M1 L* b: T( }+ F0 j
) |( N2 T! D; T5 r9 R. h9 C; Q
1 E/ n0 }. m; t t$ H! |$ r但毛泽东的出现,刚好填补了这个缺口,他会打仗,却从不把军队当私产,他更懂农民,能把农民组织成“革命主力军”。
) I7 H% @9 ]' j- K5 i0 w I. g而毛泽东的“实践派”风格,是乱世里的“生存技能”,虽然他没留过洋,没读过军校,却从农民运动里总结出“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即便是放在今天依然适用。/ f. {) q+ z7 d; C
- C2 r6 S( R! o7 l9 N- v' U
* h4 i9 f7 E& m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也给了毛泽东“施展拳脚”的舞台,如果没有日本侵华,他可能还在湖南搞农民运动,如果没有解放战争,他可能只是个地方领导人,可时代需要一个“能整合各方力量”的人,他就站出来了。# P4 U: P( R8 m9 y7 p3 N
那今天的中国,还会不会有“第二个毛泽东”?100多年后的中国,还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全才”?
) Y* K4 G% Y3 p8 d- j. c" u" A" `9 @: r) k( o
2 v& `, M0 l( O8 i* p* D* J
其实和毛泽东时代比,今天的中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如今全球化深入,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需要再“救亡图存”。
! c0 a4 W4 x% S$ V" [9 _6 S今天的中国,更强调“团队协作”和“专业分工”,华为的5G技术、航天团队的“嫦娥探月”、量子计算的“九章二号”,都是成百上千人协作的成果,个人的“全能”固然重要,但更需要“系统能力”。) G' B$ M8 K R: [, V$ Q
' C, P' F: f# Q
. @- @: x L# ^0 t) ?3 t$ l! l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天才”会消失,基辛格也说:“偶然性背后,是必然性。”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依然需要能解决复杂问题、引领时代潮流的人。1 n1 X, \/ } h# s* N
他们可能不是“军事家、政治家、诗人”的综合体,但一定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解决“卡脖子”难题,他们可能不会写“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诗词,但一定能用代码、用数据、用创新,书写新时代的“长征”。0 f1 x3 R( p1 X% m- ]8 D
1 U/ T& t% f* l* D
( J+ u! [# p9 x" c/ \6 x" |3 C! ]* k所以这么看来,毛泽东的“不可复制”,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可传承”,所以,不会有一个完全一样的“毛泽东”,但一定会有新的“引领者”。1 _7 i0 T5 d; s+ X2 o4 z# T
其实真正的领袖,是永远站在时代的痛点上的,真正的“天才”,永远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当作自己的使命。
9 ?+ @, v8 o2 K+ @
0 Z0 g- Q6 w- [" n% p* @6 I' h/ u+ l' c9 ^$ g
没有毛主席,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同样,今天的中国,也需要无数“新时代的奋斗者”,在各自的领域里,成为自己的精神向导。
7 ~: e- A0 b3 x% `5 X/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 i& ]+ [ c+ q2 W <hr>参考资料:
) T4 e9 M+ L5 G: ^! \& Z毛泽东关于解决贫困问题的思考与探索,2020-09-16,光明网
W0 j9 `. G8 w- l)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