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元育儿补贴,能撬动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6314 | 回复0 |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600元育儿补贴,能撬动什么?-1.jpg

& W$ g- D- t4 ~  U
母婴市场能接好这笔补贴吗?! z9 o! f! Q- o) X* [) r9 a) N
, ]% |. C, J- ^8 F+ h
" x4 I' y5 O( E( ?  n
01 国家补贴生娃家庭,你会考虑生吗?. R0 L7 W, B5 @: ]- S; H
; p  x2 L& C3 ]. \3 J% n
  M/ h( ?5 b3 A

( U( W+ P- P' r3 N9 h% u9 m! F2024年新出生人口在900万左右,其实这个绝对数并不算少,但年轻人生育欲望偏低也是事实,为了保持生育率,也为了减轻养娃家庭的成本,带动消费,国家开始出手。+ z& {& X  |( x1 u5 O" I
: c/ j5 I+ O( I5 K$ |6 U
9 O. S: [$ f9 H1 E* K# J& p8 o
生娃,国家直接发钱!生的多发的多,二胎三胎都给钱。
2 {" j6 i+ @; }7 _9 }- ^. m" X: r; i( ]& M. u
; S+ t  j4 {/ a- w: k3 Z& l
7月28日,《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落地,标志着中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育儿现金补贴。根据方案细则,自2025年1月1日起,所有符合法律法规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无论孩次,每孩每年可获得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对于政策公布前出生且未满3岁的婴幼儿,也按应补贴月数折算发放。
- Y2 N5 `& c7 U# P+ w
5 o' ?# ~5 t: y& `5 Q' l' `% u# @2 \* s" P6 h; \  q4 a
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可享受政策,仍可按月数折算领取相应补贴。例如,2023年12月出生的小娃,共计可领取24个月补贴,即7200元。/ C4 Q/ c+ G4 ~8 F, ^( F3 S

( i' [- g1 f5 M$ N) k
" v' w* G/ S: [; N: x) X* J  U( Z; a' D- Z. e5 r
3600元育儿补贴,能撬动什么?-2.jpg
1 u, V/ C+ M6 Y2 _' d$ i1 K

4 \) d6 k4 c# \, S  d
2 q3 H9 g* {0 l! r7 j+ W3 B# K# R  l' Z一张出生证明,一串银行账号,一份国家承诺的3600元年度补贴,正在重构中国家庭的生育决策与经济版图。
) d$ G- G5 w( u; x3 e  R( ]/ @% N% T. M* f1 v
+ C) V& H& x# l8 f$ r: B( K; T' Q% X
这笔看似“小额”的补贴背后,能刺激多少生育还有待观察,但肯定会激起一个千亿级的消费增量市场。海通国际发布研报称,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力度符合此前市场预期。本次补贴方案兼顾了存量及增量婴幼儿。按2000万婴幼儿计算(存量+新增,模糊折算),年补贴规模720亿元,假设60%用于母婴消费,对母婴行业的年消费增量约432亿元。4 D3 B. m4 L8 l2 \* \* D
: @6 @4 A) k7 r& B* _9 \

8 e& G; t; I" `2 I) J  `$ U, f市场也用真金白银表达了对政策红利的期待。政策公布次日,乳业板块应声上涨。骑士乳业涨幅超26%,贝因美、爱婴室、孩子王等开盘涨超10%。  c; S3 H0 I0 c
6 Y& i* c: f% _* e* _# M) N* t
7 H6 d4 v3 m, c8 c; `
6 e4 Z; R, [0 H
3600元育儿补贴,能撬动什么?-3.jpg

* k5 ]$ _4 ^% z: H! B' c
0 E9 L% N/ X% d1 h7 c& V8 L" ~1 G7 g; O/ w
百亿生育补贴,或许只是一个信号的开始。全国性育儿补贴制度的出台,意味着中国生育支持政策进入实质性阶段。
2 L8 \2 q0 _+ A/ w* S  y( }+ ^* `1 R+ w4 W; `
) S! q0 {7 O' g% [# ?& F
这项政策不再局限于零星的地方试点,而是上升为中央财政背书的全民福利。" U; x3 u; e6 f* g3 e! g6 r

/ E# j% u, d1 I" J- x
0 }* {9 D  u! _1 D* ?总体来说,政策设计很普惠,所有符合条件的婴幼儿家庭均享受统一标准;同时规定补贴不计入低保家庭收入核算,也对特殊困难群体形成双重保障。
* \0 {, R' ]$ N. a' k2 F- m# h4 b8 v% [5 {/ b: n* r& e6 Q+ Z! `

( k0 m) }+ `( F+ j. A在财政机制上,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对于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补贴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 ?) }* M9 n8 u* f

. s. }6 ^1 j5 U# s/ `4 ?5 o. S  C: G8 z+ Q# P
补贴申领也很方便。主要通过线上系统申请,结合线下渠道辅助。
+ F, R+ }1 s+ O/ E) k+ i
  `1 R5 [# \4 ~8 {& }
; J" f# o3 L0 [( ]+ q更早前,就已经有部分地区探索“免申即享”模式,通过数据比对自动发放。据北京日报报道,安徽省等省份生育津贴已经实行“免申即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山东省青岛市、福建省漳州市、河南省开封市也先后实现了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女职工本人账户。内蒙古自治区的生育津贴实现系统自动核算、发放。# A3 ~- a+ g9 A1 I/ j, X. X
/ ?$ j' V  v, n, E! |
6 ^+ h, I% h5 o& `  U4 q3 l8 O
此次新政策发布后,呼和浩特、杭州、郑州等已先行补贴政策的地区正加速与国家方案衔接,形成多层次补贴体系。
. u. V7 `6 U# B3 x1 R$ S1 a& o, K! W! t/ T& G8 h+ k( C+ }' r
+ {: c& i, L4 r- r, E

' j# v3 O/ c" G, A+ j$ R' H8 O
3600元育儿补贴,能撬动什么?-4.jpg
! q$ J# ^9 s. m" C

2 n- O  A0 k$ o4 S) g7 S3 [4 a* P3 V5 X( h
当然,全国性政策不排除继续迭代的可能。若一两年后效果突出,即补贴对生育的边际弹性明显,可能还会继续加码,例如延长补贴年龄段、增加补贴金额、着重对新生人口进行奖励等。
7 B3 H6 P$ R7 x* `- v
, t7 }7 I/ F+ g; e9 C) j6 _
0 ^# _& {- N/ n很多人说3600元补贴看似不多,却能精准触达育儿成本痛点。
3 {* F$ @4 j2 U
6 o1 H  T4 Y7 G4 b/ `1 w7 Q" O- ^, e3 K7 c( Y* E) O
研究显示,0-3岁婴幼儿年均养育成本约2.5万元,补贴直接覆盖了14.4%的直接成本。这笔资金释放被压抑的消费潜力,尤其对下沉市场影响显著。6 m8 A; }+ W+ a+ o2 W. Z2 x7 j
/ ^+ |! f4 `1 O4 l! A

$ v" `; l4 @" F9 n$ \" @WIND信息显示,据测算,国家育儿补贴政策有望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0.2个百分点,主要体现在母婴食品等刚需消费品类的增长。8 M9 G" \! Y0 n% d  l( y1 W

  _- n$ r$ Y; u3 W' J2 f
+ C; n  X) S4 b0 k! G- t补贴更通过“乘数效应”激活关联产业。有机构测算显示,千亿补贴可带动母婴、医疗、教育等领域3000亿以上消费增量。
8 J& C4 {' V6 o
; {" y9 w9 q/ V: v" G7 R# r- ?; ^- v( D! c2 J( }; C) t! W
总之,这笔资金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消费市场激起层层涟漪。) C0 k# n) \9 H; ~& z6 ^
3 E) s6 q( G0 h

9 [+ d: G' @/ A% n02 发补贴,能让年轻人生孩子吗?; _4 n& F& y5 I" k4 L0 Z, `
( G6 N1 l* n4 }& R! I. C$ ^

9 w' m- n( f' v( r. `8 U
. _- b$ W) l* N4 u8 q有人问,补贴能否真的扭转人口曲线?! J/ d9 m# ^$ p& B% y3 |5 k4 G& t7 p
6 |* Q  l* X+ G- z! s3 I$ H' N; L

# p8 S1 v  _6 i. [2 \; x目前补贴政策能否从根本上改变人口结构,专家的观点主要分为两派。
3 q. F" K& B: ~7 ^
- F; q8 f  g5 `- G: S
6 b, z2 D$ ?0 y$ B乐观派认为政策释放了国家支持生育的强信号。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国家出台的育儿补贴对拉动内需、提高育儿意愿有非常好的加持。这不仅是国家拉动内需、提升出生率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也是提振经济的抓手,在国家、地方政策,以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红利叠加下,未来乳企业绩有望回升。3600元虽不能覆盖全部育儿成本,却缓解了“生不起”的焦虑,增强生育安全感。$ y( H; N8 p9 Y0 j1 n6 J+ ^

0 E) A$ {* t' P+ d+ b* W% {/ j# |+ D
+ g! A7 S) q: @( Z! R4 \" i  [3 y% g3 R* k& R" |
3600元育儿补贴,能撬动什么?-5.jpg

0 K" q" e- F! X/ |+ R3 \" R: m8 z0 V; C% J* L# ^% k6 P2 Z
/ U: c) n1 l" _# V
审慎派则关注政策局限性。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则认为,乳企股价上涨是受国家育儿补贴政策推出的消息刺激,但从长期来看,少子化趋势很难因为补贴发生结构性改变,对奶粉企业的实质利好有限。
- p. }4 e: O6 N; Y& ]" j
( h4 D' f+ K5 ]& I+ f; }$ z& c) m2 [- s& Y. Q
笔者身边的奶爸奶妈对补贴都抱着正面态度。孩子1岁多的肖女士对笔者说,她基本是母乳喂养,很少买奶粉,补贴的这笔钱可以买纸尿裤,一个月几百块也够用了。另一位目前处在备孕阶段的张女士说,当时听到育儿补贴的新闻特别开心,“我们不是因为补贴才要孩子,但突然多了这笔钱也不错,有总比没有好。”小红书上,有自称奶妈的用户在评论区表示“苍蝇腿也是肉。”  P) v# k4 V/ ~; _; v. C
7 s4 T' W8 v  \& L

7 w6 ]- {2 O, _! n2 ~
3 T; d* `+ T# Z
3600元育儿补贴,能撬动什么?-6.jpg
6 @5 _; Q7 g' f! i
! z1 F" q& U! f# }) E
9 k: }1 J% Q7 o1 H
不过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补贴只是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第一块拼图。要真正实现“敢生、愿生”,还需在托育服务、教育资源、住房保障等方面协同发力。
5 [2 Z% o- N2 S) n# x% [8 {3 b+ ^8 n/ a
0 }7 B( i& ~. F, @: i5 s4 C: _. G
比如被人说烂的托育服务缺口待补,教育公平等核心痛点,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减轻家庭教育支出压力,住房政策需配套。比如长沙等多地已试点对多孩家庭增加购房指标,缓解居住空间焦虑。& i  T, q$ n/ x0 {" A) e$ n9 g
" y5 P, _0 \" K3 P& ^9 M
( V2 d2 s5 b! ~
此外,补贴的政策执行也面临现实考验,比如财政的可持续性、线上申请系统对农村老年照料者不友好、部分省份可能追加补贴加剧地区差异……
+ D" g9 g' N7 z+ Y8 T5 K
1 k& ]6 a1 J7 u/ p# t2 Z. X
2 P! Z3 j2 Z$ k: V( i这些发展中的问题还需要时间来解决,但话说回来,从官方到企业这些共同探索,最后指向同一个目标:撬动中国人口结构转型与消费升级的支点。
6 ^5 H. R+ R+ N8 ?' b
: C7 x9 O9 \4 L
! f( d- }! q$ ~, B, p8 p8 ~那么,对于企业和投资,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 d6 N1 p7 _2 R4 s/ s! C- m0 o7 w: Z& V0 X0 [; I* O. Z5 |

* ]. I* {, e' r5 g$ N" t, @7 K03 哪些细分机会值得关注?
) s. l2 G: i+ F+ n3 ?
6 E; A8 Z0 U- \- W1 p: }5 H, e* \0 g$ r! S' J8 |' {3 f
, ~+ F' x! E" A% m
对于母婴消费市场而言,肯定是明显的利好。
( b* e+ ~3 w% g1 c% y4 I
- C) F; }: ]9 J2 l7 s4 l. F7 r* F2 Z! [7 g- M% ?1 D
基础刚需率先受益。0-1岁阶段的大部分育儿预算流向奶粉、纸尿裤等必需品。3600元补贴可覆盖约30%的奶粉支出,直接缓解家庭压力。1-3岁阶段早教设备、益智玩具支出占比显著提升。乐高、布鲁可等品牌销量有望得到提振。2 b) D: O$ R; _. k+ m" B
, ~; g7 o8 j! w, h+ M/ Q% h

, m$ ~& k7 D$ p6 j) _! g* O
& E1 y& u1 Y. Y! k
3600元育儿补贴,能撬动什么?-7.jpg
7 C4 s3 q. e  Q% K. m# x0 m

0 P( {' }3 f2 d- k% ?( l: |2 @( g0 H* l2 Y8 N) o3 f6 p
对于更多元的服务消费也是持续升温。亲子出行、托育服务等体验式消费增速亮眼,同样也藏着更多的大机遇。托育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2323亿元。
& X$ R) k  x  L; l3 d0 [! r* b- B: Y6 D! u; |* p* Q7 C

' f/ \2 A* E! U5 I  c政策红利沿着母婴产业链条快速传导,各家公司想要抓住这股机遇,还需要做什么?# r8 P3 V! O+ {/ Z4 P) P

; m0 E+ N8 F$ x5 a; P2 k  q1 o# L' P* m) c( k; H. X; |$ X7 j
首先是产品策略上精准定位,强化高性价比刚需品。5 d3 J" d4 Y2 a) ^: Q& ^4 o
1 g$ F8 a8 T! z

5 [3 a% v) R8 x+ \& {3 u& x比如进一步将资源聚焦奶粉、纸尿裤等占养育成本30%以上的必需品,甚至自己推出企业补贴,譬如,已经有奶粉品牌通过“企业补贴+国补”叠加,覆盖下沉市场用户,进一步放大价格优势。比如今年3月,飞鹤率先宣布推出12亿元生育补贴计划,为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的生育补贴(奶粉及服务)。随后,伊利、君乐宝两家乳业公司也迅速跟进,均投入16亿元作为生育补贴。
( s+ @. B; Y4 p2 ]& U. l( I! g
0 J( E$ [7 O  M- m1 y# }
- G2 Y- L% S9 L
+ J( M# t$ c& y7 W- @
3600元育儿补贴,能撬动什么?-8.jpg
" ^' Q' `8 }8 P: s* r

6 |3 w: x/ {; ?* ]' |/ ~  v5 l1 u
在产品策略上也要下功夫。下沉市场可以推出小规格包装、基础功能产品,如200元/罐奶粉,适配那些补贴占家庭收入更高的地区。针对高线城市,家庭更倾向选择高端奶粉、功能性产品。$ S8 @/ h, F6 N1 F' \1 q
  J5 |6 v1 T1 N
" {( {! S9 Z9 V! i& m* T# G5 c. X
此外,智能母婴硬件产品,也是不容忽视的崛起风口。温奶器、吸奶器等智能育儿硬件增速领跑行业,成为新增长点。未来开发智能育儿硬件、AI玩具、有机辅零食等升级品类,利用补贴释放的消费升级需求。/ o4 g# S, I- ~/ `$ T& U
7 G! w+ U/ g$ ]( J* O  C

# l% L- x- O6 d/ I( c, {* s: l* k
  y+ m6 v5 c" T: A' ?1 {" {3 c
3600元育儿补贴,能撬动什么?-9.jpg
6 s$ E; q9 O7 U9 e: o5 u

8 W0 |2 k3 Z9 w6 r) o
( G- N& w" l1 n  f其次,企业需要重视用户体验升级,离消费者更近一步。比如联合孩子王、爱婴室,通过“门店体验+会员体系”承接补贴转化,同时与线上生态联合扩容,结合社区店+即时配送,在低线城市布点小型母婴店,结合美团/京东小时达服务等。% @- p8 p# M) a9 p7 d5 E* |. \) ]
8 m' k9 O( D- N5 }) c( t
  g# I8 ~9 i! h9 b& ?2 P# t* F* G
第三,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母婴产业消费升级趋势不容小觑。各类月子中心、托育机构也需要加强自身的体验升级迎来扩容机遇,避免过去的野蛮拉客操作。
  X+ q/ X1 ]. K( v; j9 P
+ I7 U" j4 l5 t- F  R5 j  d% q: }( U' I* K

8 y& {5 g8 @! ~
3600元育儿补贴,能撬动什么?-10.jpg
0 [  v; q8 }( F6 N; E
7 V/ P6 r' R  v! E  }7 o/ M
, Y( h, H. B% |, B: N9 R$ C
总之,政策红利期也是洗牌期,头部品牌需快速抢占用户心智,而中小品牌可借细分赛道如羊奶粉、AI玩具等突围。
8 I  ]  Q6 y8 {1 D# l$ `/ _
2 j2 r& o9 m4 P$ s* w1 _. Y, z# s+ u) @- e5 P2 N$ r
乳制品、母婴连锁、婴幼儿用品、产后各式护理服务只是这场变革的起点,长期竞争力仍取决于产品创新与服务闭环能力,避免陷入纯补贴依赖。
% @. u, d: W9 W" _4 S. X- M8 l" K9 i& b# @; S% ^3 t

7 R6 f# U5 s3 l说到底,随着政策深化,那些能精准捕捉消费升级趋势、解决育儿痛点、构建全周期服务生态的企业,将在新母婴经济版图中占据制高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40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