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夏吃瓜,不苦夏。”夏天啊,湿热交织,咱们孩子的脾胃本来就娇嫩,很容易被湿气热气缠上,影响吃饭、睡觉,甚至长个子!
: {& a7 I8 x' W( t6 ?6 ^% J" y1 B1 J- U* r1 R/ d% k1 u
k- q* j$ F: o$ l A3 ^/ s
要说一个最适合夏天给孩子吃的瓜,冬瓜绝对排第一!它既能通利水道、赶跑湿气,又能生津润燥、补充水分,性子稍平和不那么寒,简直就是给孩子们量身定做的 “夏日健康守护神”。! X- I/ h/ w3 Y
7 n4 v% s8 {* p0 L% V: l
- q' F$ U+ W( W+ B; l7 K& {+ |5 }6 u/ S. G为啥说冬瓜是“夏季第一瓜”?: v& H- B$ V8 Q p0 S8 m
2 i( a4 u5 E3 A u; C' ]: j- v, K
% F( z; R* H& Z, K0 z夏天又闷又潮,孩子常常没精神、舌苔又厚又腻、大便黏糊糊冲不干净。冬瓜呢,专门走小肠经和膀胱经,能帮着孩子多排尿,把身体里那些多余的湿浊垃圾顺顺当当排出去。
/ I4 X8 U% m# Q! D4 |6 u
: j( h9 Z! |0 b2 g# ]6 R) Q
) n8 t: e+ f c4 h8 E( C3 }3 X4 a中医说小孩子是稚阴稚阳”之体,夏天小孩子阳气旺,特别容易舌头发红、小便黄、大便又臭又黏。冬瓜性微凉,能清热,专门对付大肠、小肠和膀胱里的“小火苗”。
) x1 m5 G) J @1 n# M# M1 K- Q2 {
' A2 x4 n) y0 {7 E/ W5 Y: j冬瓜还能生津补水! 夏天孩子跑跑跳跳,出汗多,水分流失快,容易口渴嗓子干。冬瓜最妙的地方就是“边排水边补津”,它水分足、维生素多,能快速给孩子把丢失的津液补回来。脾胃舒服了,湿气没了,营养吸收好,自然更有助于长身体。7 E' b: M: O* r4 s
+ M1 C! X+ N6 L, C' S) f# Z+ }
; p' g, z: n' @# s7 S9 d9 l$ u
推荐几道冬瓜小食谱:7 @' @1 |' v# u9 V' L- \# c
) v2 z6 |) V% O) v, G
2 E& u0 C1 d# Z; x }0 b! U
1、冬瓜薏米砂仁汤/ l9 Y* x( {! l5 u5 ^4 b
材料: 薏米仁 、冬瓜、砂仁 (轻轻拍碎,砂仁能醒脾化湿,中和凉性)% ]$ y/ y+ c4 W+ ~6 ], Z ~! ~* K0 l
做法: 薏米仁提前泡30分钟;冬瓜洗净连皮切块(皮利水效果更好);锅里加水,放入薏米仁和砂仁,大火煮开转小火煮20分钟;加入冬瓜块,再煮15-20分钟,看到冬瓜变透明就好啦;最后加一点点盐调味。
* j! m+ j: d7 Y5 m适合:3岁以上湿气重、容易长痱子、胃口不太好的孩子,一周喝1-2次。1 O* Y% r9 @) M5 {" b6 ]! Q; i
6 L; {+ T O* o$ A1 X
5 Z/ v5 a* H, B+ ^- s$ Q
2、冬瓜莲子山药粥
3 `; V8 q- _- \$ P6 {3 W材料: 冬瓜、莲子(干莲子提前泡1小时)、大米 、山药干. y" Z+ F2 c: ?& s7 h
做法: 莲子,山药干和大米洗净(鲜山药去皮切小块);锅里加水,放入大米、莲子和山药干,大火煮开转小火熬30分钟;加入冬瓜块,再煮10分钟左右,粥变得稠稠的就可以关火了。
: V% y2 j4 H7 V适合:夏天心火旺、烦躁不安、晚上睡不踏实的孩子。莲子山药健脾安神,和冬瓜搭配,清心火养脾胃。一周可以吃2-3次。
, b' C( q# }4 X/ q* W% O, z: r2 w- J F6 t
7 A1 \ Q8 w$ t4 ]
3、冬瓜薏米瘦肉汤& m& `) M7 g: H# o; J# C4 f
材料: 冬瓜、薏米、猪瘦肉(或里脊)、姜、盐适量- |) w! I+ {* J' L- u0 \
做法: 冬瓜切块,瘦肉切片或小块,用开水简单煮一下去掉血沫;把所有材料放进砂锅,加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炖1个小时左右;最后加点盐,晾到温热,可以分2-3次给孩子喝汤吃肉。
4 |' x( ?% _6 Y) A3岁以上孩子适用,一周1-2次。瘦肉性平,好消化,能滋阴养胃,和冬瓜、薏米一起,清热祛湿又补营养,特别适合平时怕热、爱出汗、有点阴虚的孩子。
2 c2 a/ O8 V2 E4 q: s$ x. a; q$ B9 F+ N2 J/ Q! O, o
& C+ c! l/ U; ?& n) m提醒家长朋友们: 如果孩子长期挑食、胃口差、动不动就积食、大便总是不正常(要么干要么稀)、晚上睡不好觉、翻来覆去难入睡,或者身高增长不太理想,一定要及时带孩子找医生看看,别耽误了。
- P1 }0 W" D5 d: M, r& B
9 y' O! `3 Q, i% }. C7 }( O1 m
( S: P, t# ]& a门诊案例分享& U8 C0 j, f" s D
一位奶奶带着她3岁的小孙子来看诊。小家伙蔫蔫地趴在桌子上,没什么精神。奶奶心疼地说:“蒋大夫,您给瞧瞧,这孩子入夏后像换了个人似的! 以前吃饭可香了,能吃一大碗,现在扒拉两口就说饱了。大便也稀稀拉拉的不成形,老粘马桶冲不干净,愁死人了。”
+ J* b( x& Q# ^' A. P" [. K. i; g& O/ T3 ~
! y( f) Q q% A3 P; r* N' ^我仔细看了看孩子的舌头,舌苔白白厚厚的,边上还有一圈小齿印,把了脉感觉脉象比较缓弱。这是很典型的 “脾虚湿困” ——脾胃被湿气困住了,没力气干活了!4 }. p0 q3 A, o5 N% s2 s- R5 _* {
9 G7 z! S- @* P1 X% P% s$ x& H
. C+ X7 M! S/ e2 r, s6 p
细细一问才知道,孩子夏天特别贪凉,冰淇淋、冰饮料几乎天天不断,还总待在空调房里不怎么活动。要知道啊,孩子的脾胃最怕两样东西:湿和寒!冰凉的东西吃多了,特别伤脾阳,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就变弱了。结果就是孩子不想吃饭、没力气、大便不成形,营养吸收不好,自然也会影响长个子。7 U, G% V9 m# G2 u( s3 K
( Z. ?, T: \" i5 e6 O
9 R6 J2 o8 W4 e) k; l
我给他开了个方子,核心思路是健脾、醒脾、化湿。方子含有健脾祛湿的茯苓、炒白术、薏苡仁,还搭配了党参补气健脾,芡实健脾止泻固肾,炒麦芽消食化积,再加上理气的陈皮、砂仁,调和诸药的炙甘草。帮助孩子的脾胃振奋起来,把湿气排出去,恢复运化功能。
t+ f# [6 a( \3 f4 v
4 A, x/ Z" e4 m" Z$ _4 ?3 J
+ X; Z" U* \* ]. B1周后孩子来复诊,小脸蛋的气色明显红润了! 奶奶高兴地说,孩子主动喊饿了,饭量见长,大便也成型多了。又调理了半个月,孩子舌苔变薄了,吃饭香喷喷的,精神头也好多了,又恢复成活泼好动的样子啦! 脾胃好了,营养吸收跟上了,也为他的长高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