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关系出现变化之际,关于特朗普即将访华的传闻也可谓是甚嚣尘上,甚至有人认为,一向好大喜功,喜欢讲面子、讲排场的特朗普不排除会有来华观看九三大阅兵的可能。但是,令人觉得有些意外的是,就在中美两国的互动和交流有日益频繁的架势的情况下,美国却突然再度对华出手,又对中方挥舞起了所谓的“关税大棒”。
3 G3 |. ~4 Y& M2 p- X1 k/ K" c, G
/ {. T5 p/ k1 l; [
$ E! |3 A6 z, |3 e6 v T4 e9 m6 U9 F8 ?0 j) e
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阳极级石墨加征93.5%的初步反倾销税,加上之前的税,实际要交的税高达160%。4 J, K6 l7 h( C2 i& g/ [+ u
: X( m7 M/ Y9 e0 J! m# z4 ?9 k
这次美国为啥盯上“阳极级石墨”这东西?其实它是锂电池正极的核心材料,不管是电动车还是储能设备,离了它都玩不转。6 I5 {/ ^5 u4 e) }; |. }
+ X c% V/ s; p. }6 D6 D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全世界超过90%的石墨产品都来自中国;单说美国市场,59%的天然石墨、68%的人造石墨都得从中国买。+ C$ E* Y* f! T) m- _2 ^
4 M6 J! b( n1 |& T, C% d: w6 L
2023年,美国从中国买的阳极级石墨就值3.471亿美元,而且都是碳含量90%以上的关键材料。挑这种东西下手,明摆着是冲新能源产业链的“命门”来的。
. ]& U8 j6 ^& t6 ~
8 ?! O, [( f* v9 N: i5 e) d' I美国商务部说这么干是因为“中国石墨有不公平补贴”,但这话靠谱吗?, e# n- b* k3 M1 c) Y$ T% P# \
- g$ T! o5 f$ k% j9 @
& |& i$ [9 Q$ I4 m4 O( e" p5 @$ p- ]4 d. b$ t- h. D7 H
看看美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协会2024年12月递的请愿书就知道,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保护美国本土产业,别被低价冲垮”。' x, S0 Q" e* T8 E- }; p) h+ W
! g- B: H1 z1 N K可实际情况是,美国自己的石墨产业还没长大——特斯拉、松下这些企业都说过,美国本土既没有能满足车规标准的石墨产能,也没规模化生产的技术。) v4 @! u/ U/ h9 ~
. Z! G1 g/ n t
这就让人犯嘀咕:美国这到底是保护产业,还是另有打算?
% a2 ?, Y- z' c; v- Q- F, w# L8 h; b+ H
那美国这会儿突然加这么高的税(160%),真实想法到底是啥?
# f4 K0 F# Y) @9 ?6 t: F1 W: n5 ]2 u6 `/ ]& q
从供应链重构来看,美国这几年一直在推《通胀削减法案》,想搞一条“不带中国玩”的新能源产业链。( A7 @5 O, r# I5 g
7 y$ i- B9 U) d3 H+ ^3 u
石墨作为电池核心材料,自然成了争夺的焦点。
5 `4 U/ x& L2 K3 V. P$ G6 a
! l, G/ e$ p& t# P" I7 I; u+ @) O+ H7 U
% R8 _+ C# W/ m) k/ W其实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就说过部分中国企业的补贴率超过700%,这次加反倾销税,就是进一步施压。
0 \/ k1 I) y9 Y7 M" @/ m
8 J: X6 i2 u9 n A! h他们的逻辑很简单:用高关税把中国石墨挤出美国市场,给本土企业争取时间发展。' D( u) t7 h! ^
但问题是,美国本土产能真能很快补上缺口吗?& O1 z! C1 B" }4 e
咨询公司CRU算过,160%的关税会让每千瓦时电池成本涨7美元,这差不多相当于韩国电池厂商一两个季度的利润,直接就没了。4 G0 w! k" j2 h* P1 O) _
6 @1 s2 I% u! t0 D. H* @' Q
这种“打别人一拳,自己也疼半天”的做法,真的对美国企业好吗?; z/ j* C5 A @/ L1 ]4 Y) N d
. Y% R1 O3 n. U( {/ u, r) c; I从政治博弈来看,特朗普政府本来就爱用“关税大棒”,这次加税又赶上中美互动频繁的时候,选这个时间点就很耐人寻味。. X5 n( p$ n7 T8 N
$ Q6 z% Q0 i4 G4 ~: ]2 f
1 A! j6 e/ l( g( Y1 Q- X% Y- B# e5 o Q6 Y
回头看,2018年特朗普对中国钢铝加税,2024年拜登政府对电动车、太阳能电池这些“新三样”加税,都被当成政治博弈的手段。 l* X# n% Q( A3 H
: Q4 C9 [1 A R- s# x4 h这次针对石墨,很可能也是为了大选——靠“对华强硬”的形象,拉铁锈地带选民的票,但要知道,最后大部分成本还是美国消费者扛。
4 J! [" J; N! N1 U9 x& G7 w/ h: S6 _
穆迪算过,对华301关税里,92%的成本由美国民众承担,每个家庭一年要多花1300美元。这种“坑老百姓,给自己捞好处”的政策,能撑多久呢?
( t5 `2 W! q+ Z( K* a( U# B
# c ]( P, t; k7 x" i更重要的是,这可能还是在试探着遏制中国技术。
; N' U1 a* e# h6 h* s! D
& J7 X/ ]* f8 K/ _3 b- L! U& E" z) B. {! j+ r' H; l
$ l' i+ L& B: D% P
石墨不光是电池材料,在半导体、航空航天这些高端领域也常用,中国在石墨精炼技术上占了全球85%的产能,这让美国坐不住了。
4 W" t4 o0 `7 H8 a3 D) S' w; e* k1 D0 Z! s1 ]* Q
这次加税,或许就是想压住中国的技术优势,用关税壁垒削弱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链的话语权。& d' J: u6 x6 D' S0 o
8 F1 ]5 g9 ?: q- x* \* a5 X但问题是,石墨的替代材料比如硅基材料,至少到2030年才能大规模用,美国在这几年窗口期里,真能搞出技术突破吗?
$ B: x' |+ K/ ~& F3 ?! R: m
8 o+ M9 t2 H' W( ?- d! A特斯拉、松下这些企业明确反对,说这会让电池成本暴涨。5 P8 m6 i' N9 O6 ] S: K B0 U( a
' w0 s5 v, D0 ^# R: y3 Q
拿一辆电动车来说,电池成本可能涨1000多美元,车价自然就得往上提。
3 k# G, P* E x" E3 k+ R' r/ |: K/ L6 W
g$ r4 H' E# |; b0 Z2 Q8 X: P" O5 X7 {. C6 |) P
韩国电池厂商压力也大,他们本来计划在美国扩产,好拿税收优惠,现在可能要黄了。
! j( F" b Z" i; G* E$ @; B' n: i' [0 o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的西拉资源公司、韩国的浦项未来M公司股价却大涨,这也说明市场在预期供应链会往区域化调整。5 \1 _" N/ [0 G4 r3 I
3 W+ n& _4 J. ~+ h+ c* Q
中国这边,外交部强调“中美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但没直接回应这次加税。. a7 u, S5 P" x! j# W' Y/ B. o; ~1 z7 |
# m y& F* p6 n/ V1 T) M. B4 ~$ f$ k其实中国早有预料,2023年调整石墨出口管制,既保了国家安全,也给国际市场提供了稳定供应。, G9 y6 K& h: z! k) C
: |$ M; G# h: F$ ~
对于这次反倾销调查,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行政复审、打官司来维权,更关键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有定价权和技术优势,美国要是硬要“脱钩”,最后可能还是害了自己。* \. Z- h! f, S3 I
$ K: I/ i: k, t% w7 G& O4 n/ z! h% b" x/ b4 L
$ h; T: s$ }6 ~) J6 q/ ]& |从全球来看,美国这一招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比如之前东南亚光伏产业因为美国加税,成本涨了30%,本土产能不够的问题一下子就暴露了。( d2 I: q+ u3 c# [
+ N! D2 p& h4 Z3 v2 F
要是石墨供应链也这样,全球电动车和储能产业都会受影响。- j' a5 T* H% E( V9 v* L) Y
0 Z5 g9 w3 L1 z/ g" s% ~
国际能源署(IEA)说得很清楚,至少2030年前,石墨还是锂电池正极没法替代的材料。$ A' e1 U6 c1 w+ o
0 X* d# w X2 }: e/ J7 o2 p3 j
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关税政策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v) M3 U1 |/ _7 Q& j8 X
; E8 u+ ~/ M' C- S回头看,美国的关税政策好像总在重复老路,从光伏、钢铁到现在的石墨,想靠关税让“制造业回流”,但结果往往不理想。6 k. W% L, d, q. s
' {) a* f, f. K" D
8 Y; r4 L" x* Z, N+ u
% u2 D) ?% }3 W, W7 d拿太阳能来说,美国对东南亚加了3403.96%的关税,可本土组件成本还是中国的2.5倍,市场需求也被压下去了。
$ }( u* [( J7 d G5 L0 T9 n7 M9 I9 X( x; A, y5 G# G' J& Y. J
石墨领域也差不多:美国本土建产能的成本是中东的3倍,而且供应链配套也跟不上。这种“成本高-需求低-没人愿意投资”的恶性循环,说不定会成美国新能源产业的“软肋”。
; o& f1 A+ J. S+ T: A2 }7 V" b1 [5 w% e; P9 x' h; H8 F
回到开头的问题:特朗普是不是因为“不想访华”才加税?从以前的情况看,关税更多是谈判的筹码,不是最终目的。
! H% D d0 C# a; ~9 d! A W) E: x( j+ D& `
2018年中美贸易战,双方谈了多轮,最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2024年拜登政府对华加税,也没挡住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增长。
8 I0 P4 }0 a# G7 E( O9 j
- v) r/ v0 h5 V8 J( V. x: @, a
) y! z3 L8 p5 Z0 O' p( Z
* K9 W% ?+ J, b这次石墨关税虽然已经落地,但12月5日的终裁还有变数。
8 W/ l$ ?& J' o* y
6 {- L! g! C* q4 Q) a说到底,美国对中国阳极级石墨加160%的税,表面是“保护产业”,实际上更像是想重构供应链、搞政治博弈、遏制中国技术,但这么做的结果,估计还是消费者和企业来买单。2 T( Z* c1 J( s/ v$ F: m% k2 x& g0 f
0 n; F& L4 t V) Z
以前的经验说明,只顾自己的关税政策很难达到目的,合作共赢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 P8 {3 U) b7 g# C$ L& b- D. d0 @, U5 v8 @' B
在新能源革命的关键时候,中美能不能找到平衡点,不光关系两国利益,还会影响全球能源转型。
& Y, u1 o. W, A1 Z, W7 y# j; ?
& f" p) }1 H: l& n
0 K! k- k8 ^2 l5 g3 y
* f7 s' u3 R$ F9 k4 L参考信源:4 \; [# j( T- M9 S4 e
4 p; v" d& N, K9 X5 v+ }5 ~- }8 B! I6 |
6 m. J B6 a- n% y
% C3 P: k ?6 a) Q' U/ k: k
- p. Z! Q. }# h* _) B冲击电动汽车,引发多国担忧,美将对中国石墨征重税让美企叫苦丨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f, O* q+ Y8 t" s/ I5 n美对中国阳极级石墨征收93.5%反倾销税丨澎湃新闻客户端
9 ~0 m" I0 l# V美对华石墨关税将飙至160%,特斯拉抱怨:美国本土石墨产业无法满足需求丨海峡网
" r1 Z+ Q& h- a( n9 E, g: c美将对中国石墨征重税,美企叫苦丨环球时报% l, }( W, B7 P
美对中国阳极级石墨征收93.5%反倾销税丨国际金融报
6 t; x) t3 p* r#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