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至为啥算晚?老辈人说的这些事儿,你得知道/ O0 A& \9 c# C1 H" n
9 ~- M! }" O9 x% H
6月21日是夏至,今年农历五月二十六。老人们常说夏至分早晚,早夏至凉快,晚夏至热。今年赶在农历下旬,算晚夏至。以前庄稼人靠天吃饭,这说法不是乱编的,是祖祖辈辈总结出来的。0 ~4 k+ P+ P5 o( V/ Y8 r
6 g% G5 v2 M4 x+ H
按老规矩,夏至落在农历五月前半段是早,后半段算晚。比如五月初七八号是早,月底就是晚。今年正好在月底,天气肯定热。夏天刚开头就这么热,往后三伏天更不得了。 r# X$ y5 ~+ [& R# l; M
# ~9 P* i- W9 G9 V/ S9 m+ q3 ~. N5 w) g
3 o7 m8 l4 v. n Q% H! q$ p1 T
气象台说6月中旬华北、华南不少地方温度都到35度,有的地方还摸到37度边儿。比往年确实热得早。老话讲“夏至热三分,伏天热十分”,意思就是现在热后面更热。% p6 W7 ]/ Z: K6 e
' ^0 q7 F0 m/ f/ i. {' W* ^; j为什么看农历不看阳历?因为以前没计算机,庄稼人只能按月亮算日子。现在虽然用气象站测温,但老规矩还是管用。比如晚夏至后,梅雨快完了,热气积攒得厉害。$ F2 j: a( ]5 D
0 ~9 n0 ?" I# o/ P3 O, t' I7 p, S* G% b' r4 G8 G5 O X+ u
& S* f# i5 ?: a* U庄稼受影响最大。水稻花生这时候刚种下去,太干太湿都不行。老农说今年得提前想办法,给处。以前用深井水降温,现在养牛场可能用新办法,比如喷水降温。
: k- y% |# K0 Q
/ d/ {, h$ p2 V9 P0 R. v还有人说“夏至无雨三伏热,有雨湿到秋叶落”。要是这几天不下雨,后面就干热;下了雨,可能一直潮到秋天。南方最近雷阵雨多,空气潮湿,人容易犯困,吃不下饭。5 }8 t$ H* A& C* m! u
$ z7 w0 e$ d- E* I; y" f
5 t9 B b' T4 a$ T- r9 e, @0 {
5 c& Q! [4 ~6 m @, O1 z5 g气象局最近发了预警,说今年高温可能持续时间长。有的地方开始用新技术,比如光伏板既能发电又能遮阳,或者用手机APP监测天气。不过老农的经验还是重要,比如看蜻蜓飞低就知道要下雨。
9 [' r5 g: b& d! Z% l6 w/ @+ a! [, r% ~6 m
这些年老话越来越没人听,很多年轻人不信这些。可去年夏天突然热得反常,老农说早夏至晚验了。现在有些农场开始结合精确控水。
2 w. U9 h' V: k0 f
) c+ V* m- }/ G4 s! k' r0 o: F$ S5 H; n
1 W; e( V# n& N( x N' f# b$ E0 T' @) T9 W3 F9 R9 D4 \
气候变暖后,天气更难琢磨了。像今年夏至这么热,往后可能更常见。但不管怎么变,庄稼人还得按节气安排活计。政府也出政策,给农田装气象监测设备,帮农民防灾。
6 W! H* x: Y2 T! A3 ^! n0 z% d" g% S$ b! x' P
最后说说,0 {) {. Q( O4 i1 w& V# E3 d# R
; ~. Z2 ~7 D/ _( | r- f8 u* d) i& n! u/ G! _/ E2 t% ^" x+ v4 t
# j, z5 e Q. n
今年这天气,该防晒的防晒,该浇水的浇水,别等热坏了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