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否决俄罗斯石油过境哈萨克斯坦的提议,究竟是为什么?这态度是否意味着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合作就此终止呢?5 i. n" s1 N1 C. i1 d) @0 C
一直以来,中国都倡导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策略,和俄罗斯的合作就是典范,但近期对于修建输油管道的问题,中俄之间的分歧却被摆上了台面,怎么回事呢?要说这件事,还得从中美关税战说起,在中美关税战打得最激烈的时候,美国一些官员进行了预测,说按照双方关税来看,未来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石油将趋于零。本来,美国是想借这种方式来威胁中国,逼着中国让步。但没想到,在美国威胁之后,中国却调整石油供应链了。一方面,中国加大了从其他国家进口石油的力度,比如中国和加拿大签署了石油采购大单。另一方面,在中国呼吁下,俄罗斯宣布向中国每年增加250万吨石油出口。毫无疑问,俄罗斯向中国加量出口石油是一件互利共赢的事情。俄罗斯需要通过出口资源,来提高收入,而中国需要石油来进行工业生产。对于这新增加的250万吨石油,俄罗斯想在哈萨克斯坦新建管道,再运输到中国。但中国否决了该项提议,不许石油过境哈萨克斯坦。
( P3 g4 H9 s* w8 N, n* m0 ^7 F9 I# G! }) C% U
& V: p5 R% q. n0 L) x如果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如果经第三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话,蒙古国无疑是首要选择。但俄罗斯没有选择蒙古,原因很简单。蒙古之前坚持所谓“第三邻国”的外交理念,虽然近两年有一些改变,中蒙铁路也开始修建起来。但归根结底,蒙古仍然没有放弃。如果选择石油管道过境蒙古,很可能被蒙古拿来当成要挟中俄的筹码。所以,俄罗斯没有选择将输油管道过境蒙古。
/ O8 w3 g7 {2 B/ g; z1 K! H, g既然蒙古国不是最优选择,那能选择的第三方国家就是哈萨克斯坦了。过境哈萨克斯坦,一是安全有保障,毕竟哈国在内的中亚5国,都和俄罗斯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在苏联解体之后,哈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十分友好。二来,既然俄罗斯和哈国是兄弟国家,俄罗斯选择有钱一起挣,这对提升两国双边关系无疑是利远远大于弊的。& s2 T3 J8 i7 ^# G5 m% M
6 }; Z$ j: z$ s2 o
6 T. N. F( l4 o
不过,站在中国的角度,事情就不一样了。中国当然也信任哈萨克斯坦,但是呢,首先,过境哈萨克斯坦距离太远,各项成本支出会大大增加;其次,后期管道的维修维护,都要跑去哈萨克斯坦,这同样是件麻烦事。如果是中俄直接对接输油管道的话,那么各项工作展开就都方便多了。可是,中国如果这样做的话,哈萨克斯坦会不会不高兴呢?这一点,倒不必担心,因为中国与哈国之间的合作,只会越来越多。周一,一架专机将离京赶赴哈国,中方将与哈国总统托卡耶夫会面,探讨深化合作的议题。也就是说,哈萨克斯坦发展的机会来了!
- H. N& b+ f: I1 k* Z最典型的项目,就是中哈将合作建设第二座核电站,哈方已经认可中国拥有建造核电站的全部技术和所有产业链。这次核电站项目,将由中核集团牵头。而哈国境内的首座核电站,则是由俄罗斯企业负责,也就是俄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牵头建设的,预计将在2035年完工。在中方访问哈国的同时,中方也会出席6月17号在哈国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也就是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各种合作项目,其实就是在告诉中亚其他国家,哈国可以享受到中国的发展红利,其他国家也一样能够享受到。只要满怀诚意来同中国进行合作,那中国也会以朋友的礼仪热情接待,大家一起发展,一起进步。
7 i9 f* Z+ O0 |/ s* n4 i
# D7 ]5 z; x( J2 f% w/ N, M# W/ t( ^0 g
不得不说,虽然中国否决了俄罗斯的石油过境哈国的计划,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哈萨克斯坦反而收获了更多利益。用中国的一句话形容就是,关上了一扇窗,打开了一扇门。当某些国家努力用关税大棒来收割全世界的时候,中国正在张开怀抱,拥抱来自五湖四海的合作伙伴。从这个角度来看,胜负已分。随着中国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来跟中国一起深化合作关系。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某个国家的朋友将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它又会反过来找到中国,想跟中国恢复关系,只是,届时中国还会相信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