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包括江西在内,全国多地即将出台优化生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体举措。
6 O0 A# w! b9 Q其中,湖南省相关部门已起草《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该文件下一步将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从婚恋、生育、托育、养育、教育、养老方面提出系列支持措施。; }2 `0 b$ H0 p1 C8 u% N
据江西日报消息,6月30日,江西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江西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会议强调,要把人口要素作为谋划发展、制定政策的重要考量,从育龄群体最关心的需求入手,持续健全与生育息息相关的就业、教育、医疗等系列政策体系,提升生育医疗保障水平,增加普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科学完善婚育假期、就业支持、生育补贴等系列激励政策,切实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q' R" p+ _' V+ k
另外,《鄂尔多斯市“十五五”人口发展规划》即将编制,将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
. d& D' u6 A6 n- X8 K8 K; {8 \/ j, l2 g( z$ g2 T
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1 A8 N- z2 I3 d5 ?- n& W江西频发政策“红包” : {5 D9 f3 T1 C8 f/ t
2 p! V6 @ N; b I9 |0 T J$ L1 C& U: i& J% }) {* ~# `
近年来,为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江西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已经出台了多项配套措施。" S2 N( h: D4 o% O; d5 U
: n6 ^9 e' v) K$ P8 l# T9 Q
例如,江西出台了新生儿连续三年免费参加医保政策,只要是2024年1月1日零时以后出生的新生儿,连续三年参加医保的费用由财政全额买单。2022年3月起,江西将无痛分娩纳入医保。2024年5月,进一步提高生育门诊费用保障和住院分娩报销比例,取消生育住院起付线,将9个辅助生殖类医疗项目纳入医保。
/ W0 @# |" N. ?& S0 D今年7月起,南昌、九江等地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账户,让女性职工实现“不出月子即享生育津贴”。6 ], [/ Q) E7 F' P* Z" A
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减轻0-3岁婴幼儿家庭托育服务负担,缓解育儿经济压力,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已推出惠民举措——面向全省 0-3 岁入托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据悉,每张消费券面额达200 元,每月可使用一张。
6 [% ~# z: E9 C7 s; E0 _" J多地打出“组合拳 ” - P# N3 K+ P: R/ z h5 b
部署落实生育支持政策
, x' T; Y6 ]8 Q* _1 j% B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后,江苏、浙江、内蒙等地多地已先后部署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实施发放育儿补贴、义务教育阶段多孩家庭优先择校、开展普惠托育服务等举措。
% T7 J c! \6 k1 c; b今年3月1日起,江苏对女性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的,一次性加发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此外,江苏还将企业支付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用补贴标准,在现行生育二孩、三孩补贴基础上,扩大到对生育一孩的给予50%的补贴。
8 _& F& Y. H6 G! g+ U( w$ Q n8 j3月1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卫健委发布《落实〈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育儿补贴项目实施细则及服务流程》,其中提到,从今年3月1日(含3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家庭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万元;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5万元,按照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5周岁;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万元,按照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10周岁。
' K7 r3 O A" p3 c: T h- P3 c8 Z同日,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发布的举措中还明确,在义务教育阶段二孩入学“幼随长走”、“就近择优”,三孩及以上孩子入学可在全市自由选择。2 K2 R4 I, e, v/ p+ H
H" p( _# K: V; H
4 M' A* p, o- |
资料图:小学生在语文课上读课文。
0 m3 q0 Q+ e% u" V近年来,多地通过发放生育补贴、延长产假及配偶护理假、加大普惠托育投入、将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纳入医保等举措完善生育支持体系。
- R3 z" W, T e"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10月数据显示,全国已有23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
6 \( B5 W2 b; \( O) s从各地实践来看,生育补贴的形式涵盖现金补贴、托育券、税收减免、购房优惠等。如安徽合肥自去年5月起,二孩及以上的本市户籍家庭新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给予总房价1.5%的购房补贴。1 q: l$ A" ~# Z# l
生育假期和托育服务方面,今年1月,湖北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城区用人单位将在宜合法生育妇女产假延长至1年,配偶护理假延长至30天;确保每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1 T$ R* {( I8 {
' t# ]9 z! A' V' t. C x& f( f
D5 ~5 f& }) E- Q0 u$ |: N& _' q资料图:新年宝宝在医院降生。
5 \2 C7 N6 a: n+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Q8 f& y+ x% Z; R
3月7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透露,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育儿补贴的操作方案,届时大家会看到直接的惠民的措施和相应的政策安排。% |; M1 I4 @! k2 s* L
七部门:今年实现8 l# j! C, Y( [
' n" C8 m. p1 ]- c+ I' J9 U8 [. u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
6 ~+ d$ x- _6 }1 e( h, r
6 {" o2 B" @% T+ K- i3 p4 u7月8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2030年,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支持保障政策基本健全,公建托位数量明显增加,托育服务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家庭托育成本有效降低,基本满足群众普惠托育服务需求。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每千人口托位数4.08个。
* d) i( {8 Q1 _% x- o5 g7 z来源:都市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