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七事变”当天,日军就一边谈判一边准备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 c( i; I" Z5 h4 I ! ^8 K9 r. ]( l8 e
 9 N0 G7 i* @/ E5 b, P9 I$ _% m
 6 B/ w9 y8 Y3 J) s, Q8 @( k
 8日早晨,日军向平汉铁路桥中国守军猛烈攻击,守卫桥头的第29军37师219团的一位排长沈忠明跃出堑壕和日本兵拼死搏杀,壮烈牺牲。9 ?/ c% f* `( Z$ Z# t. D4 o8 {; Y: E
 
 ; N5 E6 P+ g. R' @5 Z5 f5 G0 h1 Q- G( F$ c* E% i/ L0 Z; R
 ; o* U: g) Q: n2 a8 }' ?
 根据史料研究,沈忠明排长是已知的‘七七事变’中牺牲的第一位中共地下党员。- _( k3 _) l7 h* l% c' w9 _
 N6 q; z  x# P& R! t
 
 " ?# [7 i2 V8 j6 D: p5 r0 p& I, a  `7 Z% C9 x7 ^% v
 宛平城城墙上的弹坑遗迹。新华社记者张晨霖 摄* U) |! [1 G) m% q# {
 ( X8 h9 {: h# v# q
 还是在七七事变当天,林徽因和梁思成正在山西五台山地区考察,他们在那儿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佛光寺大殿。但是,这个重大发现的喜悦瞬间就被日军的铁蹄踏碎了,七七事变之后,林徽因和梁思成离开了北平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南迁,当时在重庆读书的年仅5岁的梁从诫曾问母亲林徽因,万一侵略者真的打到了四川,我们该怎么办?林徽因答道:“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K/ P  f: ]2 W: X
 
 ; ~6 B5 T; Q* e& [" u5 T9 @4 M
 * e4 ~" i7 I, B+ A2 {" d
 0 _' r8 l: D. y+ |/ ^# m还是七七事变当天,加拿大蒙特利尔皇家医院的外科医生白求恩大夫听说卢沟桥事变后,气愤地说:“章鱼一样的垄断资本主义已四处伸出触手,日本侵略中国就是个例子”。1938年1月8日,白求恩率援华医疗队启程,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1938年到1939年的一年内,白求恩率领的18人医疗队为八路军伤员动各种手术,白求恩发明了大量“土器械”和“土装置”,包括用马驮着的“流动手术台”——里面装着可以做100次手术、换500次药、配制500个处方所用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八路军管这些东西叫做“卢沟桥药驮子”和“白求恩换药篮”……
 6 s/ W( P2 _" p/ r' S% o$ [4 B4 G; h) l/ w# D' K' m; o( C
 
 % N* T  c$ a1 K0 w; }( n9 w0 K( |. \5 n, L
 白求恩到牺牲都不知道黄浩这个人,黄浩可能也不知道白求恩,但命运把他们的使命紧紧连接了起来。1939年,白求恩大夫急需搞到一些药品,并开出药单,任务交到了中共地下工作者黄浩这里。在沦陷的北平,日本鬼子严禁药品外流,如被发现,必死无疑。但黄浩通过种种社会联系顺利完成了任务,特别是一位法国“传教士”贝熙业先生,他是享有免检特权的外国人,地工作者们将药品集中到他位于海淀的贝家花园,然后他和司机骑着自行车走四十多公里把物资交到前线,这条路线被称作“自行车上的驼峰”航线,那时,这位法国人已经65岁了。
 " A  Q2 w! Z) C0 O+ \* q( v" E- B+ C& q* U/ {3 Y
 % c. `3 n, g* t9 S6 e# X
 
 * g% _+ e: n! a# G* k4 Z贝熙业和其妻吴似丹
 # o+ D4 h) }" ~; ], G5 I6 }. @- C7 d6 `( u2 W
 22岁的王大珩在七七事变那天正在北平的一个实验室里做有关中子的实验。突然的变故令王大珩不得不开始向南方逃难,这位年轻的科学家亲历中国在战争中的离乱,也为中国武器的落后痛心不已,后来,他前往英国留学研究光学玻璃,回国后,创建长春光机所并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器。主持研制了大型靶场观测设备、原子弹爆炸高速摄影仪等国防光学仪器,为“两弹一星”项目提供关键技术支撑。1986年联合提出“863计划”;促成中国工程院成立及激光核聚变装备建设。2002年3月,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王大珩星,以纪念这位中国光学之父。
 + V3 N" t: h+ s1 {( W# V
 6 v7 \! ~8 A+ j/ ?
 . B" _0 y/ H4 t( Q8 D5 m, u3 ]2 r) ^6 ]" c. Q7 L5 Q
 1936年夏,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生合影[前排左起:王大珩、戴中扆(黄葳)、许孝慰、何泽慧、郁钟正(于光远);后排左起:钱三强、杨镇邦、陈亚伦、杨龙生、谢毓章]
 2 y9 k. J& F' \% Z7 Z' K8 T, i
 ) W# O9 \0 Z  l) Q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我们寻找了几个人在那一年,那一天的遭遇和抉择,之后的八年,和所有中国人一样,他们还要不断地在国家的至暗时刻做出更多的生死抉择,而正是这些光明的、勇敢的、不屈的、坚韧的抉择汇聚成了抗日救国的滚滚洪流,最终迫使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滚出了中国。
 . l( k7 m( Z* \$ O# `1 `2 o- [7 K: h. O2 c
 
 4 h# F8 X; f& Z+ B+ B( u5 {" U0 @; L( u5 S4 {9 t
 今天,是七七事变八十八周年纪念日,这里,是卢沟桥。
 8 e5 [& e( b9 q+ A9 g# ]  n$ i: b$ }6 E5 Z8 P: |0 z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 y, ^- E* P  T7 H6 B, }5 O
 " |; ?# ?, N1 `0 t& t+ A作者: 陈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