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拥有众多后妃,当他不知道要选择让哪一个嫔妃侍寝的时候,往往会通过翻牌子的方式,来让天意去代替他选择。2 ^ _+ ?; ], t5 x' H
, g0 }" c& h9 b) a- c: q可问题在于,翻牌子选后妃的方式是完全随机,一旦万一那一位被翻到牌子的后妃,恰好来了大姨妈的话,那岂不是会十分尴尬了。
) t) F- j8 s" ^/ c4 u2 R9 p
8 G4 {! P& I8 Y; z2 |( N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的是,皇帝的后宫是存在着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古代人自然也懂得当嫔妃来大姨妈后,会不方便侍寝。" x' j5 ]& f h x$ K2 J
故而,为了避免出现上述这种尴尬的事情,在皇帝翻牌子之前,会提前将某一位来了大姨妈的嫔妃的牌子给去掉。' A) v' P2 B( Y9 k5 M/ O
故而皇帝在翻牌子的时候,无论翻到哪一位,都不会出现因为来了大姨妈而侍寝不了。
6 y4 [1 B8 c; E$ d4 D+ U2 K: [0 ~( `3 s$ ^; ?& F, \
$ t5 B, w3 g0 y& [% K y
e6 {! p+ m) p" m/ r3 b; l/ O% F0 v" y
# R9 V+ q( Y' v+ X古代,有一个官职叫作彤史,也叫作女官,是在唐朝时设立的,是专门管理皇帝和妃子的性生活的。
$ n" ^4 L5 D8 s. U
' \1 {1 V( o6 ? S! }$ X* ^# i; V每一天皇帝临幸了哪一个时刻,临幸了哪一个嫔妃,都会交由彤史清楚地记录下来。如此一来,当妃子有了身孕之后,也可以清楚地得到查证,避免出现妃子所怀的身孕,是别人的种的情况下。4 |; E# ]" k0 p# g7 @8 x
0 p: e; J) `( E( \9 X& N* {4 t针对后宫各个妃子的大姨妈时间,自然也会有彤史记录在册。
1 U8 C) J1 I! V6 a4 T* X$ R' \& W0 x3 E5 `
当某一位妃子来了大姨妈后,皇帝又恰好要让这位妃子侍寝时,彤史就会跑出来向皇帝委婉表示:“某某妃子今日身体不适或者有恙,不便侍寝”。
8 O6 R2 D) W3 T, r% C所谓的今日身体不适或者有恙,就是来了大姨妈的意思。
6 n" k' d- X$ V9 x$ N$ H! o! t7 C6 p
2 W* r* b% n: f- d# u, [
* n0 B+ x) T, {0 y0 E' _+ L
4 i5 L3 b7 m3 ~" x6 O2 S) L H# C
9 C( y& v- b# V. A大多数皇帝听到这样的话语后,自然能够心领神会,不再强求这位妃子侍寝。
1 o/ z0 z& g% ]
. N& L7 K& Z3 \) Z! g到了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后宫嫔妃争宠的问题,制定了一种翻牌子制度。6 T3 D- y& B' N2 J8 l6 y3 c
) O4 \- D- q* v1 e, ]5 N这是一种轮流侍寝的规则,即皇帝每晚都会翻一张写有嫔妃名字的牌子,被翻到的嫔妃当晚就可以侍寝,以此来公平地对待后宫嫔妃,避免因偏爱某一位嫔妃而引发宫廷纷争。: u: g0 M0 ~! C: E9 v8 f; a& _
有了这样的翻牌子制度之后,但凡哪一个妃子当天来了大姨妈,属于她的那个牌子根本就不会被呈上去,也绝无可能被翻到。
E6 s: ^, Y5 l# |
" Z R& }' V( t- |3 ]$ n, N6 V1 r: f/ y+ S# F$ g+ W
) e! _* {4 {6 w8 {+ {
7 M3 k" @" Y: x U2 H至于在唐朝之前的朝代,由于那时候既没有翻牌子制度,也没有彤史这样的女官来代替嫔妃委婉表达,这时后宫妃子们往往会通过佩戴不同戒指的方式,来表达这一信息。 c1 ?& Y+ `- I% c
6 B8 M* p, z) E; i4 Y8 l& Q& O# c6 k当后宫妃子来了大姨妈,不方便侍寝时,就会在手上佩戴一枚金戒指,以此来委婉提醒帝王不可同房。: h4 C0 v5 i0 O' V, ?" I) z) h
4 l: j5 h J4 j1 t* K8 k因此,金戒指也被称为“经戒之”,有戒除性行为的警示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