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陪嫁丫鬟一直是一种很尴尬的存在。她们说是丫鬟,却要承担很多普通丫鬟不用操心的事情。与此同时,他们的地位不见得比普通丫鬟高多少,更是无法和那些小妾相提并论。" g$ G9 A6 e3 {3 f! l5 A) [/ o 
 7 K) ~& i2 ^  S, E8 L! s/ N$ @" W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丫鬟,她凭借着一己之力成功逆袭,甚至超越了她家小姐。7 x5 \$ G; [( P) _' B5 W
 
 6 _2 C+ Z6 c) t* g8 O
 & R, [4 ?. m1 c3 \- L毕竟她家小姐也不过是个嫔妃,而这位陪嫁丫鬟却成功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d* B" ?, \) V: Q7 }5 g/ h! h
 ; Z: B4 O8 K, p3 x: c  H
 
 ! c6 C+ ^; b  d1 w; n' V她是谁?有何过人之处?她又是如何取得如此成就的呢?3 V; \6 f7 }4 Y1 w  J' q
 
 6 [/ ~# h& \6 k# Z6 j, J# q: E7 _  b; P
 绝处逢生,小乞丐成了陪嫁丫鬟
 O7 g' b7 w$ \* b  V2 ^: g& ?) ?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原地区虽然大部分时候都很太平,但是每当王朝末期,总会陷入战乱不断的状态。
 ) i3 y# e. _" {0 S6 L  R  K% z+ ~8 a4 Y) d+ ]4 a2 [
 . d# f- l9 H  K1 y$ e
 而五代十国就是这么一个时代。
 # g; ^9 f2 y$ G( Z- y' t, `  ]
 ' F! \( c. J: ]4 d0 `4 Q; q
 " h& Q1 Q8 Z( i& d" _我们要说的这个丫鬟,名叫宋福金,其父亲名叫宋韫。从父女二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出自书香门第。否则他们的名字也不会这么讲究。
 ; e6 W4 l* c+ I- J' {" X2 I
 : |' p' }* c6 \7 `
 1 L# b. X' r: _6 V$ d8 Q3 Q按理说,宋家不愁吃、不愁穿,宋福金的生活应该很幸福才对。
 ' Z- r3 u3 I/ P
 ; Q5 w* V. o7 o3 H+ X4 N
 ' C7 a1 F5 B) @可是别忘了,那可是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才是当时的主旋律。普通人想要安稳生活是根本不可能的。
 $ k8 g2 D$ a7 h3 b* b5 M6 }8 k; J, g; ]
 
 7 W2 w' n+ H  y/ L! m: c# Z在宋福金十岁左右的时候,宋家就被战火所席卷。一家人只得逃难。
 $ O* e3 [+ A- J; Z
 # u$ [6 X+ P: z" }. N" S
 5 K6 [" B. Y5 g; ]结果由于当时兵荒马乱的,在一次躲避乱兵的时候,宋福金和家人走散了。; R1 a' l- p2 `8 o
 
 3 B7 P  F/ x/ ]# o8 ]: l- O6 ^: Z/ V0 D1 a, P) G0 z7 J7 u
 为了活下去,宋福金只得一路乞讨为生。' n' _% W  e; j$ c4 f  ^  y/ c0 m$ t0 A! g
 3 r/ b1 W& p( d2 o' S9 r4 O
 
 * L* h  w+ l4 M" z% f1 t一夜之间,从富家千金变成了小乞丐。这么大的落差,宋福金自然难以接受。但是为了活下去,接受不了也要接受。宋福金就这样一边乞讨一边寻找家人的下落。最后跌跌撞撞来到了升州,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8 H# \* j# Q! {; c3 `
 ( X% S9 J2 S( ]3 O2 ^; E" Z) o7 u( f* Z1 l6 e" G# t
 在这里,她没有找到自己的家人,但是却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人——王戎。% W! ]& Z4 O3 m, p" \# b
 5 B6 k- w- |7 d- ]) ?! U; c
 ! m8 J  D% m$ [% o* X
 这王戎乃是升州刺史,升州的一切都是他说了算。难能可贵的是,王戎这人比较心善。他见大批百姓流离失所,于是设立粥铺,救济这些流民。
 ( C3 X! M/ S$ }& ?, ?- K; q2 m/ G; o% S" F
 / U: d! O( D" ?8 S
 他见宋福金的穿着不像是普通人家出身,于是便上前询问来历。当他得知宋福金的遭遇后,眼前一亮。  [$ s: v, }& t$ @, \0 k! Z0 V
 : ^+ X$ ^* a; F) n4 j; F, M: k6 g1 H  K
 - Y) b2 ~$ m0 {/ [# B
 原来,他一直在为自己的女儿王氏物色贴身丫鬟的人选。这贴身丫鬟,倒不需要多会干活,关键要和王氏年纪相仿,且有些文化,二人交流起来没啥障碍。- ~' ]; y. X& D! p. L' o
 ( a. s5 Z1 c2 S" O& G/ D9 l
 
 ; O& s1 t- z3 j正常情况下,但凡有些文化的女子,怎么会甘愿倒别人家做丫鬟呢?还不是早早嫁人了。因此王戎物色了许久,一直未能如愿。
 8 Q* K: E/ j% f* M: n# ?5 M. h' A0 h* e# {/ M" @
 7 \. L: y% B$ g0 K5 R5 H4 @
 此时看到宋福金,再合适不过了。在征得宋福金的同意后,王戎将其带回了府上。简单培训后,就交给了王氏。
 * Q7 o/ f& d. ?( v9 r3 G. W& A$ g& w2 V
 
 - I: F5 ?1 H- G( [/ I! U. U古代的大家闺秀本就很少接触人,加上王氏身子骨比较弱,是个药罐子,根本无法外出走动,就更少接触人了。8 H" m2 K6 @- h+ s
 # z- V; t) @4 r! c# X" A1 _' R
 / b; J4 W/ g) d9 m2 D
 宋福金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她每天拉着宋福金有说不完的话,而且因为王氏不能出门,于是宋福金经常代替王氏外出,再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尽数告诉王氏。5 _: N! J& J- _+ ]0 Q- t
 ; [9 _2 L+ {$ H9 T4 b
 + [* p, }. Z4 r* K% ]; B: ~
 二人虽说是主仆关系,但是却情同姐妹。那些粗活累活,王氏从不让宋福金去做。' |* n% ~$ q7 i/ q$ \8 A9 `
 ; a: U/ y: _7 ^: s
 
 , Z& D4 h2 F7 h; F8 O2 Z  n# j随着时间推移,王氏也到了待嫁的年纪。像王戎这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其女儿自然不能随便嫁人,一般都是用来联姻的。
 * W5 S- E2 ]9 E8 }
 . k# c  ~& r4 A! \* m+ W( _; V0 a' g5 X) T  ~
 8 C9 P% _2 b7 p而王戎选择的联姻对象,则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徐温。徐温虽然把持朝政,但是在地方上的势力比较弱。
 3 O  ?& C# K4 ~7 P3 a# c5 M6 S- ^# _1 H
 
 - Z; p9 J3 q3 Z1 l徐温想要拓展自己在地方上的势力,而王戎则想要找个靠山。二人一拍即合,联姻的事情就这么谈妥了。
 6 N1 a+ w4 Z  z: O+ ~6 ]2 {( K2 \9 h2 }' [# o
 
 * z9 D) V0 E& W+ h* p5 M但是二人没想到的是,他们是谈妥了,但是徐温的几个儿子却不配合。他们都嫌王戎的官太小了,看不上眼,因此百般推诿。竟然没人愿意迎娶王氏。
 - |, [$ `0 x+ L: q' h5 f& w; O, \, j7 |/ Z8 U! N5 ]6 _7 }/ {
 . o+ d0 g6 b. v4 U* _) \
 徐温拿自己的这几个儿子也是一点办法没有,只得去询问义子徐知诰。徐知诰表示:“一切都由父亲定夺,哪里有孩儿插嘴的份?”: x' a6 r1 l$ `: k
 
 * z' _3 F9 ]3 k" y. x9 k0 o' ~1 D$ `+ J3 o
 徐温闻言,不由得感叹道:“还是你懂事,到头来,亲生儿子反倒不如义子。”4 ]) z$ j+ [$ _: O5 p$ p* F! w
 
 6 \6 S/ ^6 y' \7 ]& i" f8 n9 q' n$ K( ^6 `/ ]
 就这样,王氏嫁到了徐家,由于王氏舍不得宋福金,于是就以陪嫁丫鬟的名义将其带入徐家。3 H* g% w5 s* ?2 b9 b
 
 2 ]) B& `1 a- E3 a% ?8 X0 V7 W# k7 ~& `: ^
 此时,所有人都想不到,王氏的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宋福金的命运。8 c' b  g6 M/ |, r8 Z1 {, o" k
 % s/ r* M5 s. u7 }6 @
 
 % |  |- M- I" {! y5 d相似的遭遇,让宋福金和徐知诰走到了一起5 A5 K. b7 _  L& s9 y
 $ S5 o3 P- p/ O: A2 b7 k
 成亲之后,王氏与徐知诰的感情还算不错。但是也算不上多好,毕竟王氏是个病秧子,一年大部分时候都在养病。以至于徐知诰想要与其亲热一下都很难。1 F' r  \# E" g# J, Q
 
 . n6 M& B' O1 h! z& @9 Y# u1 I# \0 s4 C2 @' j" G) M: Y& p
 不知从何时起,徐知诰反倒被王氏身边的这个贴身丫鬟给吸引住了。二人的关系日渐亲密。
 " k  U, j# g( [' y* i! r( K# U" i- d+ D, b6 @. \
 
 " [& y" g$ Q6 s$ o0 h( D4 v0 s7 f% U1 V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二人的身世很类似。8 ~$ `9 _; M  K$ }4 f$ _) E2 L+ \7 P
 5 p6 r# Q. s/ B. G* R) o
 + c: h8 t# p& [: y0 ^) [! R4 o6 E3 G
 说起来,这徐知诰也是个苦命孩子。他出生于一户普通人家,本名李昪,在很小的时候就因为战乱家破人亡。
 ) w, w% R; B8 Y' j9 p
 & B6 t$ B% G7 A2 ~& L0 m  d# U# |* T: y7 m
 此后李昪就四处流浪,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靠着乞讨为生。这么说起来,他和宋福金也算是“同行”。
 ) j  r+ z! c- e8 k8 ]! \0 ~: T0 \9 d2 c" v) |$ ~
 
 $ j7 k2 h( C) d& S7 H他流落到濠州期间,恰好遇到南吴太祖杨行密攻打濠州。
 - L! J" _6 c8 J; ~8 i
 ( g4 z+ t: d3 u1 S2 y$ L' e$ U, p4 N2 l9 p
 在那个年代,什么最重要?自然是人才,尤其是能领兵打仗的将帅之才。9 h& x2 n0 U) i, z3 k6 C
 * ]2 M! ?4 O4 u. @+ ]  ]
 
 7 e# x* B0 ~6 _: ^& @* d/ _李昪虽然落魄,但是长得十分魁梧,眼睛炯炯有神。杨行密凭多年的经验判断,此子只要好好培养,将来必定是将帅之才。于是将其带回府上,收为义子。7 _# [9 F! f0 J( }- n0 U! K
 
 3 v3 p: P/ w" p( \1 u& a- n/ P6 Q2 ]7 F+ |+ v% e- L( b5 \  [
 很多人以为是咸鱼翻身的剧情,在李昪身上并未发生。4 P- J% J- s/ ^7 l7 j0 I
 " ^$ f" H- S5 K" G
 
 % i" I  p6 }' f" H; [李昪到了杨行密家中后,感受到的不是家的温暖,而是深深的敌意。" Z; Z9 l1 j1 ?3 v* F3 J& ?( h0 D
 
 ) x& v7 C; ~% d# A. Q4 Z( _8 b' H$ I- u( u: ^# k% W1 s
 杨行密的几个儿子对李昪极为敌视。在他们看来,这李昪就是跑来分家当的。
 2 Z& @- B" A3 S* ]+ ]6 {6 D' l6 c" ^+ z# ?) W* h+ i
 
 ( H9 V" b8 G( d6 |: C更让杨行密头大的是,自己的妻子史氏也对这个义子十分敌视。究其原因,史氏认为这所谓的义子其实就是杨行密的私生子。, J# _& ]5 @# H( R( ]4 T9 Q# v3 w9 B4 g
 
 ' g) }+ i' q% I& R, d- Y' g0 E3 |4 A  l3 V: b% V" O% S0 B6 r0 _
 别看杨行密平时大权在握,但是他是出了名的怕老婆。最后迫于压力,他只能将李昪逐出家门。
 * d, b9 k5 r! }2 D
 - V0 X! k- X/ a
 - \% _; M" I/ [# z+ z" l! z$ w但是他又舍不得李昪这样的人才,于是他找来自己的心腹大将徐温,命其收养李昪。李昪也因此跟了徐温姓徐,改名徐知诰。0 Q9 \) G1 {  [5 u! J
 8 ?2 t" Y' Y5 `  F! Y6 d
 
 M+ D" R6 C4 @7 \徐温可不像杨行密那样看重徐知诰,他收养其为义子,纯粹是为了应付差事。因此徐知诰在徐温家中一直都如履薄冰,日子过得很不好。2 z5 i6 Q5 l: c! b% q  e
 `. V2 k# G; S6 E
 1 ]0 w. B0 P  r& y. ~! B% X
 不仅徐温的几个儿子都不待见徐知诰,就连徐温也经常责骂徐知诰。
 + t% m& C- ~1 z& s* P* G* |" k
 * ]8 \6 A, h6 `, }0 J) _: c' A6 U2 L7 }/ p: w
 好在徐知诰知情识趣,对待徐温极尽孝顺,才逐渐获得了徐温的好感,在徐家站稳了脚跟。但即便如此,他平时面对家里人都是谨小慎微,生怕再次失去这一切。
 2 e$ _% D( h! Y" N
 / p; M- ?, h# V* F% |9 g% r5 i% j# S: G4 k
 徐知诰和宋福金二人,都失去了亲人,都曾经流离失所做过乞丐,都寄人篱下过。如此相似的境遇,使得二人逐渐走到了一起。) ~  Q8 w  C5 I7 o% `- v1 Y# t& n  E1 @
 % N5 I# z) `6 S' G/ w3 y" w
 8 k4 f, }& h. @6 d! W& x3 }
 丫鬟成了皇后,小姐却只是嫔妃; Z1 _3 y" `9 x( v
 # b  |5 C# u+ q
 不过纸是包不住火的,王氏和宋福金情同姐妹,这世上没人比他更了解宋福金乐。很快她就从宋福金的表情里看出了端倪。
 , d$ ]6 G) J( i
 7 l" F; L& h) l2 M8 H
 5 {* [& A3 H, @8 p$ n5 N不过宋福金很幸运,王氏并没有责怪她,反而很支持此事。
 4 ]  ]# p4 }4 W5 g: _  T
 3 ]. E3 q) g( s& l/ ^' s( t0 i2 z+ y6 Z0 ~2 L$ s7 _9 s/ s- L$ D9 A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王氏长期卧床不起,而且又没有为徐知诰诞下一儿半女。徐知诰的那些小妾们,一个个虎视眈眈地窥视着正室的位置。
 ) v, [& a. a" L% i9 V7 D: x0 T- r( y9 Y0 M( _8 g
 
 " z# w6 u# s3 J/ M2 S王氏明白,长此下去,自己迟早地位不保。既然如此,不如扶宋福金上位。宋福金重情重义,又和自己情同姐妹,如果她得宠,不仅不会为难自己,反而能减轻他要面对的压力。6 h5 b+ r+ q( i' ?, m
 
 `1 s; n1 C( I9 L% m/ ?/ K. {+ H  B* M+ {. X6 w* H
 于是王氏找到徐知诰旁敲侧击地劝说他纳了宋福金。
 8 R: g2 j2 Y: D3 K: m& s& x
 3 }6 g8 T! }" y& l5 j7 J. ]
 % D/ K  w) t& a3 x4 `" ]: [徐知诰闻言,对于妻子的“深明大义”十分感动。就这样,宋福金成了徐知诰的妾室,而徐知诰与王氏的感情不减反增,此举可谓是“三赢”。
 " y& M( p) M( C+ d# y2 j6 c% }5 ~8 k
 & _# p3 m9 l2 Z0 }& j$ R, @4 F3 D
 7 P5 @: d# |/ i' E+ G而在搞定家里后,徐知诰也开始在事业上发力。他屡立战功,官职一升再升。最后在一番机缘巧合下,竟然坐上了龙椅,建立了南唐。. Y+ @( j4 A3 D6 V6 g6 y
 . B- w9 h7 O1 k" `
 . c0 l, c  u: _
 只可惜王氏是看不到这一天了。她因为身体虚弱,在此之前就病逝了。
 6 b5 A  H1 c  V- V4 q1 k
 4 x+ ^. [9 L/ r* {# x# a
 0 {: b' V5 W/ v等徐知诰称帝后,王氏被追封为顺妃。至于宋福金,则被册封为皇后。" i2 B4 S# E* d, @3 f+ Q7 {8 L
 
 . O! g! k0 m( D
 0 \, m/ g/ E" ?/ w) ~* Y" q# A即便是当上了皇后,宋福金也并未因此感到多高兴。她依然还是当初那个她。
 : |" e9 D& q" M/ z4 G( P' T
 $ W2 I2 U8 V6 v1 \0 I& n
 C: b  G- l9 I  e早年的艰辛经历,使得她很能体谅他人。宫女、太监犯了错,她都很少责罚,甚至不许人告诉徐知诰,以免其怪罪这些人。5 L0 F, i9 {; a, T+ B1 x3 O
 % B* ^' p4 r  z/ `
 
 4 f* @- g7 J8 l( r7 h因此她在宫里的口碑十分好,那些宫女、太监都向着她。宫里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及时向其禀报。这也使得宋福金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其他嫔妃即使窥视皇后之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M4 Z1 r0 t  z! D8 }
 - L! W5 u; X! |# }
 
 : ~# Y( u8 G! J( E: W) d此外,她还经常劝说徐知诰以仁德治理天下。6 M, y0 [: V4 ^: S( I
 
 1 d" l2 a4 U$ F1 }2 ]6 z3 O& K
 尤其是在徐知诰晚年的时候,由于其妄想长生不老,于是开始吞服丹药。8 C* \1 g8 h/ A3 t; L1 a
 * @# Z/ {# l: f* D% A  s" P
 
 8 z) O% W7 J, {但是那些丹药哥哥重金属超标,这也就导致徐知诰的脾气越来越古怪,经常动不动就责罚大臣。一些大臣差点被处死,每次都是宋福金出来劝说徐知诰,为这些人求情,徐知诰才放过他们。3 K) A- B" ?. M0 w# b
 
 6 V. A' @0 r* I- E7 i$ {" B2 i) O( }1 J4 W' u- J1 z& c" E
 这也使得朝臣们都很敬重宋福金这位皇后。
 5 n6 m7 x  H& o# T. p" t* ]1 v
 ' E5 S) ?8 m- |0 d) t
 $ M4 n% N; S" x: V& y1 m! X所以说,什么出身、地位都不是最重要的,想要让人敬重你,还得要以德服人。而宋福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h$ ]/ H! @+ S5 t  h5 e
 
 4 V' \" r" E+ Q  _  T7 b; @, J3 f4 k- y$ H9 Y
 徐知诰由于长期吞服丹药,最终将自己给整没了。太子李璟继位后,群臣请奏让太后垂帘听政,以此来回报宋福金当年的恩情。/ t: g7 h2 f# {9 C, m% q; |; F
 . B0 T5 B; {" N% q) L/ \% i" k) g
 7 A; \- Q) _- u4 f5 {5 g% q
 然而宋福金是个没有野心的女人,对于权力更是没啥兴趣。她此前的所作所为,只是因为自己的早年经历,比较会体恤他人罢了。8 z( _' h! U' t; y% [
 
 8 u/ }: R" }' h, c5 H1 d5 p
 ( ?4 X- o2 f) L" ?6 M像这她样,人家将权力送到手边,却坚持不要的皇后,翻遍史书,估计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 N0 {6 R6 }: v" W
 ! z" u: u  P, J6 s8 C
 3 s* G4 q+ u0 ^3 ^7 Q* s) B参考资料:
 8 F3 I. S' a( S2 U) ~0 o; q" C  k( R# A《南唐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