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霸陵、汉景帝阳陵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拨开千古疑云,为世人揭开两千年前“文景之治”的神秘面纱。6月21日上午,由福建省社科联和福建省图书馆共同主办的东南周末讲坛名家专场讲座“从文物遗存看‘文景之治’”在省图书馆顺利举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嘉宾马永嬴以文物遗存、考古遗址为证,为读者勾勒出文景治世全面而生动的图景,深度解读治世景观背后蕴藏的历史逻辑和治国智慧。( M+ ]& z; g; t% J+ E$ K- x
1 c2 k$ R& L4 n/ X* X
& v# K6 [, ~" d+ F5 F: @. f/ L1 V5 l3 x" b4 W# c2 O/ {: e& g
“从文物遗存看‘文景之治’”讲座现场7 \: [7 q$ B! Y
# p, T, I1 x" a: K& [. _$ C- K8 w$ }2 m
6 ]; g+ i' x* Q5 ]! E, s# e9 P& O主讲人马永嬴
5 v& @; c9 g! O7 v0 K$ \8 j
, z5 l4 i: w" d# y5 d6 o“墓葬不仅是埋藏尸身的场所,更是逝者及其族群的思想理念、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反映。”讲座中,马永嬴从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切入,通过介绍近年来霸陵、阳陵丰富的考古研究成果,带领读者理解其中折射出的文景时期政治、法制、经济、思想的变化。“帝陵居中、双重陵园、外藏坑围绕帝陵分布”的陵园布局,反映了面对汉初诸侯割据、功臣专权的局面,文帝景帝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理念奠定治国之基;霸陵外藏坑出土刑徒俑、阳陵刑徒墓地出土刑具、陕西靖边杨桥畔汉墓出土壁画,印证了《史记》《汉书》中有关文景时期法制上废除肉刑、减轻刑罚,经济上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的记载;霸陵外藏坑与薄太后南陵外藏坑中陪葬文物的鲜明差异,折射出汉文帝提倡节俭、躬行孝道的思想作风……文物遗存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在讲座尾声,马永嬴客观评价了“文景之治”的深远影响,他总结道:“文景之治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在秦帝国的制度框架下引入了‘仁’的思想,让‘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使得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国家管理模式延续两千年。”
6 l$ x# e0 S6 _% Q% H6 G. h2 J8 z4 m8 O& \$ y3 k2 q$ R
8 G; _4 N w) U4 i
' G8 F x, o' g! _讲座现场,读者认真聆听
5 ?# J/ x; z( C2 Z& ^+ |1 @
5 e4 |: J7 j% c本场讲座吸引了百余位读者前来聆听。通过主讲人的精彩讲述,读者从多个切面深入“文景之治”的时代肌理,充分领略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第一个高峰的历史风采,同时,也进一步领悟文物连接古今、考古洞悉历史的内在价值。
2 |2 d1 X4 H7 g6 ~" L9 D% l2 {1 T
& `. h( B E0 V0 m) @0 y: u0 K
, U) w% a( p2 {3 x3 ^
现场设有讲座主题书展。东南网记者 黄智超 摄- t7 _8 Q: p/ [9 j! @9 i9 e6 ^
+ W6 g% V& L1 S4 R. Y, O讲座现场还设有主题书展,省图书馆精选考古实证、治世典籍、学者论著,让读者在讲座之余,能够通过更丰富的文献资料继续聆听文物之声,感受历史的厚重和精彩。此外,主办方还通过互动提问、打卡分享、签名赠书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讲座吸引力、影响力。: ~5 k5 S$ |5 ^- Q
4 [' k k- I; R' y
0 |0 f% V5 F1 l8 h" B# P2 H$ C9 n3 v1 Z" f, r6 `
获得赠书的读者与主讲人合影! ^: |& u: T( a! l0 V2 Q! C0 z2 }
) v* a7 p2 n1 \1 z/ U$ p9 c3 i0 f4 X
来源:东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