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那尔那茜的通报姗姗来迟!4 m3 y( C1 c# I v" W- v
! @# K2 U! @$ Y" q周六晚上10点,所有人都在放松的时候,一纸“通报”悄无声息地发布了。
( J* O9 D4 o) x5 A! }* ~但仔细一看,这个通报背后是有高人指导啊!
+ `2 \9 m3 L6 d# U' W, S1 Y+ ]# t% o( } d8 ~0 C9 b* B
- [! f) x' h% s1 v% k
) N) C; Q- K9 d2 K8 Y, B8 E* o这不像是“甩锅”,更像是——精心布阵。/ ^- g8 i% J8 j* n/ E# a9 E9 ^& q
' L @/ x3 ]2 E1 X! H8 s
这背后,绝对有高手操盘。
% L8 l. F: R P最大的反常,竟然是通报发布时间,周六晚上10点。
5 F# z/ p% W+ b# P( Y5 V1 |' t" {, I- o i H: B# W6 j
! _! i2 _( F4 C L* L# H6 b' p; c
* ]1 C1 C1 }: h5 k6 N这是什么时间?这是全国人民刷完短视频、看完电视剧、准备睡觉的黄金时段,所有流量正在往娱乐和轻松内容倾斜,几乎没人盯新闻。
# {! J7 n8 H* i) g5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点踩在自媒体反应的“窗口期”。
+ l+ A5 }- W9 h; z* Q. }* ^( K但别忘了,自媒体不是机器写稿。
5 I, w# R* e' ~4 Y0 R* p通报一出,大家还得看完、消化、写文案、找素材——至少要两小时起跳。! s% B, P5 K: I' V8 \# C
而等他们准备好内容时,时间已经推到了凌晨一点,用户大面积入睡,哪还有阅读量?
T* t- [" E# Q4 `* X; S
% s- D5 y# z7 L/ ^' M, ~9 y再加上平台的“机器分发”机制,这些凌晨文章因初始阅读量低,很容易被算法判定为“低质内容”从而不给推荐。就算观点再猛,第二天也沉底了。3 J3 X$ d1 f9 M G3 Q! F1 h* y
% T: W1 P( y0 Y N0 Q' `
这不是巧合,是设计。信息不是不公开,而是公开得“恰到好处”。: D( S3 _4 M2 a) H7 U
/ P; G! E8 d$ K# L$ T/ K! T7 b' @
一波操作:不禁言,但让你说了也没人听见。
' e% M: o1 |% S4 x而更厉害的,还藏在通报里的“话术”。
2 m2 o' Z l0 Z* D通报里有一句话,极其绕口:那尔那茜于2007年与该校签订委培协议。0 Z+ @7 l j- x! H" n+ Q2 N
看似简单,其实暗藏玄机。3 ~) \+ J. J9 p, p/ h
为什么不直接说“她是第二届委培班”?为什么只提“2007年”?2 C/ H% R1 V8 f% m' y
* p l0 S# R: {: \, L( X
/ Y( @- Q' s/ _
因为首届委培班是1982年,正是她母亲读的那一届。
! @' S& Q' o* Z( K6 Y w倘若写上“第二届”,大家一秒就能联想到——这是家族延续,世袭罢了。
& }$ b% a: w' o4 p( W6 Q: ]8 b) |5 H! |- H+ l, r
1 {- S [6 k4 C4 E0 X$ ~
所以通报压根不提“届次”,只说“2007年签署合作协议”,故意模糊她和1982年首届委培班之间的家族传承关系。4 G# W! B) k4 ?, w& m% X0 K4 d
把两句话能说清的事,写成一大段“严谨表述”,目的只有一个——切割。! L; K, m: `- T( E$ s
8 ` D0 T* A5 g8 n
" N3 R3 s- a% X# J
把那尔那茜变成一个“个体事件”,和家族脱钩,避免形成“制度性利益延续”的负面印象。8 G, F' I; }8 S* ~$ S( m$ J! S6 w
8 E: F* Y( L8 R% _. A% f3 ?高手从来不撒谎,他们只是说一部分真相,藏起另一半真相。
0 m6 W9 [3 q8 \( s- l, @更狠的是,通报还精确卡在《长安的荔枝》大结局之后发布。
' m* R1 D g" S, j# R/ j* W这部剧从开播就陷入争议,评分一度从7.8跌到6.9,但不管怎样,这剧背后站着央视和江苏卫视,平台押了大钱。; |/ O, V7 L$ ^8 o& a
8 K! l2 j4 o) x
/ h2 ^, R& D) M$ _, s7 @如果通报提前,剧没播完就爆出争议,那投资方、平台、剧组、主演,全部会被拖下水,观众甚至可能抵制剧集,损失不可估量。
" {9 e G0 j! p" f7 h+ I5 h P) T1 n; ^1 ]1 a$ E2 q- w
但现在,剧已经收官,观众情绪早已转场,商业风险被降到最低。
' u- G. t* o% K9 ]2 \4 U: n, s& S2 l$ @1 L1 ^
甚至,官方这手安排,保住了剧,放弃了演员——牺牲小我,成全大局。
7 N h. X/ E i" g
) v2 y( k" [0 O) ?) T% Q% d0 W/ K这一招,不仅体面,还不那么尴尬。8 K5 ~+ B7 x% g) k1 M# Q1 ^2 `
当然最诡异的,是通报对“教师身份”的处理。4 ]0 A$ F5 I7 U/ t; `9 c* N. i: J6 U
所有人都知道,她曾在官网被写作“15级表演课老师”,校方早年也承认过,但通报一个字没提。为什么?因为教师身份争议涉及“外地单位”。
, \9 p- V: _4 G) Y. R5 m8 ~8 }- ?# @3 C* U' `5 H' T7 N5 n
U& \( v+ k1 A: c7 X2 q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内蒙古的学校只对自己辖区内负责,上海的事,装聋作哑就是最保险的做法。因为你一回应,责任链就成立了。
l2 `+ I# I% m8 W5 t: @3 a) E% r( C& y) G& ^, h L2 c( M
+ u/ B/ }5 ^- z2 s* h1 P& l
你想问?我不回应。! x s8 s3 j& X: y2 ^
你想吵?我不搭理。
! b7 |. B- N/ e; ]2 e' L用行政划分卡死所有可能:只管自己这亩三分地,外地的,爱谁谁。8 s5 ?1 _3 H% A
这样的“选择性失明”,比直接否认更高明:沉默,就是最完美的规避。
$ R0 K& C6 b1 }, m' W更细思极恐的是,通报虽然写了那尔那茜的分数——449分,听起来好像挺高。% b8 b2 W4 W7 K: r$ Y
但它死活不提,当年录取线只有179分。
1 J0 c' a3 _8 |5 _5 n) V) b
2 r a2 e% `: H: B8 A+ {
7 Y0 s B7 u% l- ~+ g" F0 J* b) t( z4 L9 g
449分放在全市确实不错,可179分的录取线,才是惊掉下巴的真正爆点。
. ^* N. J( L4 X. c) C& A什么意思?意味着,同年有人可能考179分就能进这所名校。
F c0 C0 Q$ \, O5 d* W449分的存在,恰好帮忙掩盖了制度性漏洞。' ?0 {. z: _" W" y* Z+ p
# h8 |6 e% A9 b$ e# j( c/ G+ P" d3 Z& S( R W$ ~) G
放高分在明处,藏低分在暗处。
+ W* X ?: r {, K6 x2 L0 f" P' J让群众自动转移注意力:“你看,她成绩也不差啊”,舆论就这么轻轻松松被带偏。2 O# R I9 D+ z, }5 P
这一连串操作下来,你还真不能说通报撒谎。
" b3 T/ @1 d6 U/ d. v4 n" T, `4 R它只是精确地踩在“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的分寸线上,像在刀尖上跳舞,招招避重就轻,句句藏针带刃。 f @6 Y, K9 t2 g& O, o2 y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五步走,环环相扣。9 n7 ^* T0 o! k2 s7 t0 P/ T
7 R! a% C% j) F9 ?
时间点卡住自媒体,措辞模糊家族关系,档期保护商业利益,回应范围精准避雷,数据披露精准转移焦点。/ c! m* I6 t& A' m- a$ R
$ ?8 F$ A! Q* s1 ^每一步,都只说有证据的,绝不碰任何会引爆二次舆论的内容。" { C7 s, _3 i; w$ U4 |1 W
# _# e% r9 B) H4 v( t: V7 O高手的分寸感,拿捏得死死的。+ [7 C5 \6 e. G, @7 I( ?
, X, Q4 X3 J+ e: I
这不是一场通报,这是一场教科书级的舆情布局。9 [; b( U% d- D1 U2 j
) E" g$ w. {7 {8 E
或许,写通报的人,我们永远不知道是谁。: m2 a# u% q. Q9 f2 V% }. w
; {+ S# ^$ t3 n& l% M8 M+ D& ]
但我们都知道,他很懂这个世界。$ ]9 k8 V. C) M8 T9 Q* x
5 f0 F+ S# Y) l$ N$ B# W
有时候,真正的高手,从不需要露脸。
* A) ?- H, E8 C0 W8 T
! N, y# L4 O) X但每一次按下发布键,已经悄悄改变了整个战局。
z+ h1 [7 x2 o, M2 Q3 V你说,这样的操作,能没高人在背后吗?
; z" K% }# X" U! X$ ?
; Q. A# j4 c; d' U. g- C)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