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探中华》再现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管理下的社会百态

[复制链接]
查看7675 | 回复0 | 2025-6-21 02: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蓝色字关注
“央视一套”

, h7 |, }. P5 w! g
" i% e1 \- W0 |4 m( l5 d; l9 k) a

; E/ k0 {% G5 H“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回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长河,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三国时期,至今仍激荡着华夏儿女的心弦‌。在金戈铁马的传奇背后,当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一番光景?
4 l$ M. R6 Y" P4 k+ r/ `: T3 n4 [% U  E
* P( M2 T5 @" W5 W, f1 t
6月22日晚八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第九期。节目将为观众开启一扇通往三国时期的“时光之门”,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笔墨间,解码那些湮没于历史尘埃的市井烟火与人间百态。- ^; B0 O8 o( M9 \

2 h* \9 d4 O; m9 H" b1 j2 s- }+ r
  w! `  `3 B& v' L
: j: U/ n+ p* R1 N
《简牍探中华》再现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管理下的社会百态-1.jpg

7 I% w; _5 g  h- H( B7 N: p9 t0 B7 @! L" J" M- `( r
, [- t0 E2 S/ D1 {/ n

8 M2 L# K9 ?; j
: s8 Q3 h6 s8 L" t4 C1 Z% h三国时期的“合同”什么样?
5 a' ?5 K2 i2 Y/ Y$ F
- B2 G2 Y# ~5 v6 H$ P揭开孙吴政权管理下的社会图景9 h3 u. ?' D: m) K! W4 X! p* L
8 W. e6 L" p9 }8 J6 l% g' F
  Z% `2 M8 m7 z( \% ~9 B( c
' p  Z  V) Q. c0 B
1996年,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惊世出土,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这批简牍是首次发现的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管理下,长沙郡临湘县及临湘侯国的官府文书,共计10万余枚,约占全国出土简牍总数的三分之一,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多方面内容,为研究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社会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 z. \0 U3 j. }3 A2 O; e/ _
$ P; T, }1 j: C
& _% O7 S. v1 \; H1 E7 u本期节目,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凌文超、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戴卫红,将结合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赋税简、户籍简等,揭开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基层治理与社会运行的真实图景。
4 K2 K1 k/ P0 O" [' _2 Q2 m3 @8 u* @% ?/ ?* o
+ g2 I2 Y: k* [8 N

# ^9 Z, Y' E- w. F4 c
《简牍探中华》再现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管理下的社会百态-2.jpg
  @. J  E- z$ d5 a1 I# v7 C  L

/ X2 ?* ^7 r" }' N
$ m8 Q1 S$ W9 h' o9 F$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包含约3万枚赋税简,节目将重点介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简册“嘉禾吏民田家莂”。该简册由2194枚木简组成,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形制最大的田租类实物合同券书。你知道三国时期的“合同文书”什么样吗?“嘉禾吏民田家莂”如同现代的三联单,百姓耕种土地情况、纳税数量等内容一式三份,被书写在木简上,并在顶端写一个大大的“同”字,然后从中间一剖为三,分别交给官府机构、监管机构、农户保存。官府需要核对时,只需将三份木简合在一起,观察顶端的“同”字能否合准即可。6 {" g* K# v. K* ~7 T7 h
5 ^  r4 n' R. T' K

+ n0 ~7 `( x6 V) O+ q8 ]5 L! m; t! d2 g) }
《简牍探中华》再现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管理下的社会百态-3.jpg
  {: L3 o" f' Z1 l8 y4 X1 l- Z
: ]1 |6 t$ U4 v, q* U7 P, k7 N

, t+ }8 Z( }3 t4 Q7 f; ]4 o. \% j3 c3 r4 u2 u; r" C) W
9 m: C& B& \5 a) T4 J
吏民书信简、首例完整的“莂”类简牍
+ B  {, g3 i" _" }) V" }+ G. S- _2 w0 U& A. s; A+ {" b: A5 U
简牍研究成果接连“上新”& _* T2 K$ C9 a! z
5 |) A4 G9 A7 |- N4 S
0 \! r# K1 E3 k

2 t) X' y* o5 D; Y# ~  [9 k/ H- M$ \& f# l- [+ T7 x  ~- ]6 g/ S
10万余枚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为我们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管理下的社会风貌。本期节目戏剧部分将以简牍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孙仪”为视角,生动演绎这位基层小吏数十载躬身为民的坚守故事,铺展开一幅富有烟火气的民生画卷。
1 V$ S. Y4 j/ Z& ~
6 ?6 P; Q9 {$ ^; J3 X5 t. }5 B) q  t2 q4 K) _2 s4 t! F$ E

3 N; D8 L0 h( k) ~4 J7 B
《简牍探中华》再现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管理下的社会百态-4.jpg

1 x2 T9 P' ~; J. k
; L8 T4 Y, d  n- B: c! A0 X
5 Y% w7 C; f7 V2 w( y. X9 }) m) \
《简牍探中华》再现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管理下的社会百态-5.jpg

3 F/ v$ w1 a/ P' K4 C8 e2 W
7 Q: H- l) I/ ]; G" ?  R. }/ a9 ]1 B  s7 J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以官方文书档案为主,但在最新研究中,专家发现了12枚吏民书信简,这是首次成批出土的孙吴吏民书信简牍实物。本期《简牍探中华》,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马代忠将首次对外公布吏民书信简的主要内容。据马馆长介绍,吏民书信简使用的书体包括行书、楷书、草书,为研究三国时期书体、书法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
" V$ E! d* S. O& B2 B; m: L; |; C+ `- d  I% F- I, X4 L

' O1 U( o6 g/ x/ U: a1 x. g& Z
9 @+ v$ v- a! ^, |; L
《简牍探中华》再现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管理下的社会百态-6.jpg
7 C: t) x  w9 |+ M

4 Q3 c6 [1 B) u8 Y5 |* N6 M! S* p2 I4 T5 P0 I$ u
此外,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杨先云将介绍2022年湖南郴州渡头古城遗址出土“渡头吴简”的最新研究成果——考古发现三国时期首例完整的“莂”类简牍,彰显了古代契约制度的智慧。
. H* D* v. [6 y+ S) u4 J
% k: _. A! c  n4 {4 X
1 J2 a) G' h3 @) h/ U$ ]* F: D
6 f& r. X( U! h! v
《简牍探中华》再现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管理下的社会百态-7.jpg

. Z; t- {# k4 Q9 _
8 M/ e/ l; |! s5 j8 G
( b# F4 ~0 ?% m$ `" z# F/ i& \. L9 d竹木载春秋,文脉承古今。6月22日晚八点档,锁定CCTV-1《简牍探中华》,让我们一同探寻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里的中华文脉密码!
9 h' M" t: _! b% P# ?: R. g" U# b
( R+ f& }# i6 z4 S/ S( z5 |7 J  D0 `

# ]+ G- v$ F( b% Y7 P  Q6 Q' }+ R9 d关注“央视一套”视频7 T/ R/ ~  Z' t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