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兴趣,很多家长难免会想到自家的娃。1 q1 K+ ?; _( g2 `
+ Y# \/ y" @4 d" R% d小时候会纠结该不该报兴趣班,报什么兴趣班,兴趣班去了几次,不想去了怎么办,兴趣班究竟有什么用。( d3 y) A2 Z4 \5 Q6 X: t0 ^( j
( F+ a5 k& x/ U$ ~& H" D# p* a! L
想这么多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家长是对兴趣有清晰的认识的,了解兴趣是什么,为什么要有兴趣,有了兴趣该怎么培养,兴趣对人的一生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1 F, v* n$ a+ ?" I
, s3 U, K6 Z+ N( P% e如果这些问题都不知道,但是却着急给孩子报兴趣班,就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和自己的金钱。
* J' x) e8 R$ e! `- s- f8 N7 k# p
) B# q) A8 r1 H, v% t要把上面的所有问题都解答清楚,是个大工程,今天先看看常见的大家对兴趣的误解是什么。
6 i# _3 ]3 \* o8 `8 {
/ a% g0 M1 b( n: Q. i4 @2 B1 U第一个是兴趣一定是在小时候发现的吗?
7 m! b# i A& ^ u: [# Z* ?% T* _
4 h0 B5 s; H) Y9 e& D6 v. X& |8 `兴趣可以从小就去寻找,去培养,去发现,但很多人是一直到长大成人后多年才找到了自己一生所爱的那件事,并愿意为之付出精力和时间。
+ q7 I7 r, A( G k2 x+ Y
+ E- ?! h. T6 U比如,网上人人说曹县,中国有三大名胜,北京,上海,曹县。这样一个小地方,被大家认识,只是因为这里有一对做汉服的夫妻,这里是全国汉服集散地。: E2 i5 a F8 {
8 C8 m7 f. N, x丈夫胡春青,大连理工金属材料博士。工作一段时间后,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做汉服,并把这件事发展成了事业。
% t/ _1 I$ n q+ v* _6 O3 J c+ L) v( \! \7 }
很多人为他可惜,觉得都读书读到博士了,怎么又去做电商了。0 f. k% m& }- N. z% ]$ K( y
5 z0 l8 c' Z/ [* M7 \; a可对于他自己来说,他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爱做的事情。+ I; R4 o& P- u$ d" A7 X
" ?0 f: A! s, D) V! v6 O3 G; ?" o来得晚不晚?不晚啊,他还年轻着呢。4 W' V3 O& ?6 ~* f
! b# V5 b- d' _( B5 w/ s! N
美国漫画家鲍勃·曼考夫早年也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兴趣点,只是小时候喜欢涂涂画画,在他考上了拉瓜迪亚艺术高中后,那里的绘画天才把他震慑住了,才能顿时枯萎殆尽。. M" t g( @, B: ?! R
+ s) O7 W9 A* T1 t1 l8 O# d% [( h. m在毕业后的三年里,他再也没有碰过画笔,并以为从此与绘画无缘。之后,他进入雪城大学学习哲学和心理学。4 r+ M3 ^) Q& u" d
# Y& `! x, f5 v4 ~& r
他甚至还说了一段时间脱口秀,直到最后他才确认,自己的兴趣就是绘画。在经历了1974年到1977年间,被拒稿大约2000次后,1981年成功成为《纽约客》的签约作者。并愿意为绘画持续一生。" S$ U( \, X6 @" ~, X
( G# n" [, M f$ A5 r% u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例子,是在成年后才锁定自己一生所爱。比如齐白石,27岁才开始学画画,英国大文豪沃尔特·司各特小时候曾被称作是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而约翰·欧文,从小就有阅读障碍症。
p5 `+ Q1 I0 a. P' b5 ?. r3 G6 n6 ]' D; b
他们是从一开始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吗?不是,他们都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在不断地与外界的碰撞和连接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心动。0 X' b& A5 ]% j1 O3 p" g
! d% _- | M# X8 j对兴趣的另外一个普遍误解就是,兴趣跟天赋一样,来了就不走了。
" j9 O/ T8 w7 a3 `' `3 e: q
, p: P/ ]& O z因为一直以为兴趣就是一见钟情,是一种被神圣之光照耀了,被上天眷顾的那种感觉,很多人会与自己的兴趣擦肩而过。兴趣不是一个实在的物体,存在于世间,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一旦发现了,就惊呼,哎呀,可找到你了,然后兴趣就一成不变地陪伴你一生。/ F5 p& P! R& \/ U+ g" @7 v' J
$ }' n& ~6 R- ^0 Z. R! I7 U' t兴趣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是朦胧的,模糊的,它可能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仅仅是一个模糊的方向,但这个方向并不明确。# X T. M) c2 a3 D8 ?
$ ~5 q$ e) U4 S3 L9 E5 _2 }! B很多人会在追寻的过程中,因为方向太模糊,又没有科学的方法培养它,便放弃了,成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 ^4 ~( X% J! j( K- Z; O: K C: C% _/ A6 K* h
而事实上,有了那一点点最开始的模糊,还需要长时间的制造,调试,并最终指向正确的方向,形成这一生都追寻的热爱。
+ l0 ?4 V! V9 U( b5 A' L0 Z# o1 `1 G' w/ ?( Q
也正是因为这个误解,很多人在培养自己的兴趣,或者帮助孩子培养他的兴趣时,会忽视了训练的作用。
1 L$ \1 q+ b- t9 K* K5 s5 l( i# C
兴趣在明确并且固定下来以前,仅仅是一种感觉而已,你认为一个感觉能支撑你把这件事走多远呢?+ `. M+ @& `6 N$ e+ E: `3 t( N
4 q# a) E! ~7 n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找一位好的老师,进行训练,并进行积极正向反馈。孩子们需要这样的正向积极的反馈,才能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更有劲头。
+ V. i3 J$ b9 J- g
/ X7 {" @, B5 M+ |2 K只有足够多的正向引导和训练,才能获得技能的提高,技能的提高反过来会促进对兴趣的热爱。4 e& ~0 `; Y0 V+ l
/ m9 q( Z* \; c6 N如果没有训练,没有获得提升后的喜悦,这个最初的喜欢,终究会成为一个多年以后的遗憾。
" ~6 P3 m0 e; n/ y: d
0 f8 R& P4 o1 v你对兴趣有没有这样的误解呢?
f5 Y8 Q! j+ {% D: [- w! f, J9 [4 x/ {. u! b: Y
欢迎光临微信公众号:安心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