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咸阳城遗址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专制的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是秦帝国巅峰的见证。近日,国家文物局完成了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陕西省秦咸阳城咸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列其中,总面积达1万亩的这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到底是怎么规划的? R# m+ {  R% C+ \' ]! t; m9 c) _
 : O  V/ w3 x. S, F秦咸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年代从公元前350年至公元前206年,是战国时秦国到统一秦王朝的都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见证了秦从方国、王国到帝国的重要发展历程,对于研究中国都城规划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等均具有重要价值。秦咸阳城遗址于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j" {3 x' M# V6 M# C) ]9 B
 $ {; a1 _& T8 }( H2 x$ M5 N. c
 
 & y" q5 b) `, B2 K2 B# j; W# j. t7 V: g
 秦咸阳城咸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j& G3 X# c6 U/ \; \
 # @# |) |1 e1 ^1 [( g
 秦咸阳城咸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总面积约一万亩,据文物陕西报道,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大秦中枢、六合一统”陈列展览以全新视角系统诠释秦咸阳城的内涵价值,具备较好展示利用条件的宫殿建筑基址已部分开放展示,协同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分馆和秦汉考古基地等载体,大力开展公众考古、文化研学活动。5 X- L9 A, g- Y) D0 `# A- K, p5 \
 
 ) H) H6 z0 X  t见证秦从方国、王国到帝国的发展历程
 4 j+ g, U/ X" H4 O
 . M# _& b6 z- n7 A5 F广义的秦咸阳城包含南北城区、多处公王陵及数千座墓葬组成的陵墓区、上林苑为主的园囿区等部分,涉及范围横跨渭河南、北,并建有多座柱梁木桥。2 f8 v% c, q9 H
 
 / _% {/ u. u6 [+ F) t* y& S5 ~; ?; V; G) e- N' n* |
 Y8 L' }1 w+ w5 H: V& `. }, o
 陕西秦咸阳城遗址5 S+ f9 R  o$ r9 Z
 
 . A+ Q& ^. W3 b自1959年开始,渭河北岸的考古工作至今已历时60余载,基本明确了城址分布范围与布局结构。尤其是在近10年推进的调查和发掘中,新发现并确认了一系列重要遗存。东北部先后发掘出府库、道路、手工业作坊等遗存。宽逾50米的三纵一横道路,初步搭建了城址路网的框架。巨量石编磬的出土实证了北宫及乐府机构的存在。石甲胄等一批与丧葬礼器制作有关的作坊遗址,打通了都城与陵墓之间的关联,深化了北区的职能。* I9 D- n# M1 I" Y# f' M' P: T
 7 V4 e' w  v2 `* K6 l
 南部水系分布范围和时代已经明确,还原了城址“法天则地”规划理念的真实情景,初步明确了功能区摆布的原因和防御措施的情况。西南部遗存分布范围和属性的再发现,不仅深化了秦咸阳城遗址的格局研究,也促进了西汉渭城县、帝陵及陵邑的探索,扩大了秦咸阳城遗址的内涵。咸阳城经历了中国文明体制从王国到帝国的转变,对中国古代都城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有关咸阳城布局、功能及对后代影响等诸多问题的探讨正在迅速推进。
 . v5 L3 p, n# ?* A+ N
 * C* c: v7 x& i6 W& C1万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都有哪些内容?
 4 z( x9 v; k) R' a% \8 C- m0 x( w, L! b& N! I9 w$ p  ?) j
 作为战国秦到帝国秦的都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横跨渭河两岸,渭河北岸遗存主要包括咸阳宫、兰池宫、望夷宫、居民区、手工业作坊区、王陵等,渭河南岸遗存主要包括阿房宫、章台宫等,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壁画、兵器和礼器等珍贵遗存,对研究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史、建筑史、冶炼工艺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 ~& j1 H( P. Y9 ?. g! X1 z! h+ L. J' C. `4 y7 L8 b( Y# n
 
 $ m3 W/ ]! d' T8 [
 & D( v; O" l9 k( F1 n; L( K秦都咸阳布局示意图
 5 ~3 Q* d' e- J2 Z
 ! Z6 Y) \# u3 Q- a9 ?据文物陕西报道,秦咸阳城咸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范围东至秦汉新城刘家沟村、西至毛王沟村、南达兰池大道、北至高干渠,总面积约703公顷(约1万亩)。主题定位为“大秦帝都、一统之地”,集中展示秦从方国、王国到帝国的重要发展历程,主要展示对象为半个世纪以来的考古成果,重点围绕核心宫殿区、国家府库遗址、手工业作坊遗址等遗存进行全方位阐释。/ d# N- k4 o" z
 
 + h* m/ D( a5 J3 H, [5 [& X: n2 |) ?) m8 m% {* X" l
 
 ; C9 j7 {' ]. O遗址公园示意图0 p( Z' \! W& h+ v& m3 q7 G" n+ [
 
 `' e' U1 _; ?3 b6 {- @2 `0 ~公园聚焦考古资料详实、保存状态良好的一、二、三、五、六号宫殿及府库等遗址群落,构建系统性保护展示体系。在规划设计中,严格遵循“最小干预”与“活态传承”原则,严守土地用途管制红线,创新采用特色农作物景观化种植等方式,生动勾勒遗址空间布局,并通过数字化与实体标识相结合的阐释系统,深度挖掘与展示历史文化脉络。
 4 |+ M9 I; V. x$ O% G4 U0 X2 \2 e* |- P+ ~$ V0 ^: V! N
 公园通过精准复原遗址形制、全域覆盖智慧化设施、多维度营造沉浸式文旅场景,实现文化展示、考古研学、耕地保护、产业振兴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彰显秦汉文化魅力、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考古遗址公园典范。1 {2 S- U  X8 v  d1 A' B; p3 t+ i
 ( ^# N: ~: a, A  y& p3 d8 G
 秦咸阳城咸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计划分三期推进建设:
 v; g% t7 ^" a5 v9 z# a+ `: ^, ^: N- [' d8 G
 ( B' N2 Y# R. \" M0 _
 
 ' J. G: K+ I  f$ Z$ s遗址公园示意图
 : A6 D& h4 V- E% z  C1 [
 4 S& E$ j' ?3 Y- `$ X9 i近期主要推进核心宫殿区展示工程。重点实施秦咸阳宫(一、二、三、五和六号宫殿)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完成遗址公园入口区域、标识展示系统、解说系统及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遗址保护与公共服务体系。
 ! H- g+ s6 D4 F5 t. r: V9 ~2 h& X9 ~# _( A+ O6 S/ u  A( x# y
 中期主要任务是持续完善体系。实施牛羊沟回填及遗址展示工程,完成手工业作坊遗址、道路遗址、界沟遗址等专题展示,优化交通体系与内部游览线路,提升游客体验。
 " Y! m0 Q3 U% ?7 B
 8 h2 ^9 |0 K: {8 S远期主要任务是形成规模效应。重点实施西界沟展示工程,维护更新展示设施、基础设施及游客服务设施等内容,动态调整展示内容与利用方式,推动遗址公园与文化旅游、学术研究、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u: `5 Q/ ?7 h, b  @, p: f4 N, Y
 
 3 }& m+ B9 U, _
 " o/ z' }3 f$ l7 x, {4 g' [! c9 M3 ]$ x
 秦咸阳城咸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g( }9 j7 U. b0 h( `2 b- V3 z
 3 ?, i& s5 X; z5 T- u
 结合区域交通现状和遗址分布情况,秦咸阳城咸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点构建“一核”“三轴”“两廊”“六片区”格局,从兰池大道向北,依次布局大秦文明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和秦汉考古基地,同时点状展示秦咸阳城宫殿片区的遗存。; C' I& }" U" Y" y$ [$ n) n1 f  x9 a* Y
 % s, J2 X5 s& I. q' o7 D2 e
 六号宫殿,秦始皇上朝的地方?8 w& y2 L6 q) C5 k& p: r/ p
 
 {3 W& X5 X! S/ W$ ?. Y, I) c! T秦咸阳城六号宫殿遗址,位于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正东约700米,属目前所知秦咸阳城宫殿区体量最大的一组建筑,可能是秦王朝的政务大殿,建筑选址、规模、高度等集中体现了秦王朝的气象及秦文化的特点,其保护与展示对展现秦咸阳城遗址的价值意义重大。3 u0 W/ Z7 d6 ^, S! `" O2 `
 ! u' ?5 v7 o8 i( {+ g: f: `
 & p! N3 x, J* l# G# O& E
 3 `# Z1 h6 _" d
 六号宫殿示意图( Q5 q, E$ ~! W: n) y+ _1 K
 
 6 i# h6 _' |3 t8 i2018年底,六号宫殿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2022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秦咸阳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21-2035年)》。2023年5月,秦汉新城开始进行六号宫殿等秦咸阳城宫殿遗址环境整治提升,系统梳理交通流线、整治建筑风貌、优化环境景观,配置必要的展示服务设施。
 ) X1 b4 \! n( f* L1 B+ a8 ^1 i2 q7 b7 V) m
 
 6 s$ z$ g9 s- J0 q, b& p" @' @! L* }' F% a6 m6 M/ I, N9 a5 r8 h
 秦咸阳城六号宫殿及殿前古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 u% ]3 d; a% |/ q
 7 G) I6 z( y/ D/ x0 v
 秦咸阳城六号宫殿及殿前古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自南向北依次为塬下古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区、踏道遗址保护展示区、六号宫殿高台建筑遗址保护展示区。# Z6 x" g# y/ ]: m& }
 6 f$ [/ X6 @. ~# l; X" l
 秦咸阳城咸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口,设在塬下古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区最南端,距陕历博秦汉馆正门400余米。: Q. H* v; u& Q4 I' c
 
 1 K  r# n& {# }
 * ^( p2 i& F' a1 ^4 Z
 - ?, u; i: j/ Q* `秦咸阳城六号宫殿效果图& Z, ]' b1 a! V5 P  M  t
 
 + S/ s2 l& a& G1 k4 c古道路正对六号宫殿遗址,是目前秦咸阳城内发现的最宽道路,考古现象已表明其重要性。六号宫殿殿前古道路遗址标识展示区,通过绿化加地面铺装的方式,对道路宽度规模进行整体标识,同时道路两侧设立秦大事记标识解说牌,加强古道路边界的标识。
 9 w0 w7 y& e4 C" }( r1 t
 ) Q$ t  e( C+ F# k; r6 _0 T& }" o. _  d5 S; @- l" M
 
 ( Z7 I2 C2 \7 _. u& u秦咸阳城六号宫殿效果图* e# r6 J& O$ \# |% h9 K. J
 
 9 _0 U1 K) c3 S沿古道路遗址缓缓北行,坡度逐渐加大,接着就是踏道遗址区。这里将建设殿前广场、游客服务中心+遗址综合展示厅、秦代踏道遗址保护展示厅,游客可以了解秦朝人的日常生活,体验一把“上朝”的感觉。5 y4 C' a% k, _4 V; V
 - i9 {! T- _: A: M8 H6 M, R5 E& K# ?
 ) O4 k& b; |" t+ S3 ^2 q0 U# d
 
 ! J$ p9 y/ n; r) |秦咸阳城六号宫殿效果图7 b8 H3 r4 p9 g& q/ M. }
 ; }! R- O/ ]5 W4 B! k
 最北端,就是六号宫殿高台建筑遗址保护展示区。六号宫殿遗址,由主体建筑、附属建筑、夯土墙等构成复杂建筑组合群落,以一条宽约5米的东西向夯土墙为界,分为南北两区。
 / U  ]/ E: |) }6 b
 & K( n$ v9 d! \$ ~2 x
 * r+ I0 L9 G# ]) z. h: f; f3 u7 G  A# x. P! m
 秦咸阳城六号宫殿效果图1 F; \" l9 j; v1 F
 . G; I( Y7 e$ \& ?# c
 其中,南区将建设登临设施、眺望平台、文化服务展示廊等设施,投用后,游客可居高临下、一览河山,体验一把“我的,我的,都是我的”的霸气。北区,考古发现近4000平方米“四合院”式地面建筑,将建设附属建筑遗址保护展示厅和北墙遗址保护展示厅,让市民游客有美美的拍照、打卡空间。
 3 l' c. a, B( M7 t# j! X
 / Q+ J) A. F+ A$ K2 F再回大秦,来一场宫廷一日游?$ G1 O3 I. I4 m& `* P5 W) e% i
 + ]) w  X+ P7 t& y
 秦咸阳宫一、二、三、五号宫殿保护展示工程,以秦人生产生活方式、咸阳宫宫殿布局、秦代建筑特点、秦代艺术文化、考古科普等为展示主题,强调秦文化特点。
 * ]% n( t3 H9 v% ?* o) A( b4 Y
 0 d" `, L  |0 K* y* I/ p2 x# v' r- k* \( a+ ~  r" D
 * @0 G8 F: U. T. w% I4 Z8 I2 r
 秦咸阳宫一、二、三、五号宫殿保护展示工程示意图
 $ F% J- ^' Q  ^5 r2 u, `7 T
 7 q- x' A1 C+ g# q$ H( i一号宫殿建于战国中晚期,是一座既能处理朝政又具休闲观光功能的高台基土木混合结构建筑。二号宫殿遗址位于一号宫殿遗址西北,为土木结构多层台榭建筑。从其建筑布局及其规模推测,有可能是咸阳宫中处理政务的一处主要场所,其东南与一、三号遗址用回廊相通。三号宫殿遗址位于一号宫殿遗址西南近百米,建造年代稍晚于一号宫殿,遗址部分墙壁壁画清晰可见。五号宫殿遗址在一号宫殿北侧,位于地表以下,地面为农耕地或林地,状态基本稳定。6 Y4 ]5 Q1 o5 T7 F. F
 
 ( w. o* E* F6 f' N* b
 ; `" h" B! w5 l1 @! x4 [3 C8 C" \' i+ s/ [$ |
 整个保护展示工程,将利用景观标识设计手段对不同宫殿遗址进行展示。对于经考古发掘实证信息明确的遗址,使用夯土、仿古砖等材料予以重点、详细展示(一二三号宫殿遗址考古发掘部分),针对经考古勘探,信息尚不明确的遗址,使用绿植、草皮等材料做标识展示(三号、五号遗址考古勘探部分)。% l) V6 \5 g8 S: ~1 m
 
 1 r+ @  X# ?2 s% h, E8 ^* V' a2 a- d" z2 m, D) e$ g
 
 ; }/ N5 p0 q$ k; G! C: O$ `2 i与此同时,将优化展示参观流线,增加互动体验式展陈设施,让游客在游览中了解各宫殿之间的位置关系,感受宫殿所构成的宫城场所感。
 7 y) @8 V/ b+ V  I& m2 c" g1 o* o, o7 Y
 这些区域已建成开放:( G, O: V! p2 H; W/ G* C" Q
 
 6 B; e# _0 `- k6 G目前,秦咸阳城咸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开放区域面积约140公顷,其中包括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大秦文明园、大汉紫道等核心文化IP和网红打卡地。( {9 r* X1 }/ V( C7 J* }; m
 
 1 l0 f) w$ V; \: p6 [) w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以遗址展示为主要功能,2024年5月16日完成改造提升并对外开放,与周边核心宫殿区共同形成秦咸阳城遗址的展示地标。推出的“大秦中枢、六合一统”陈列展览,分为“渭水贯都”“宫阙嵯峨”“帝国肇基”“保护传承”4个单元,共上展出土自秦咸阳城遗址的74件(组)文物,以最新考古成果和全新视角,系统诠释秦咸阳城的内涵价值,凸显秦都咸阳在秦以及中国历史上的突出地位和深远影响。7 w2 v' b& Q' \/ A/ P
 V" b6 {4 w: [4 Q, c
 * l3 V9 W% p# m
 
 " G1 v1 n0 u! T# h: E3 ?9 z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g: }8 u2 r5 ~5 M% F5 l- m& `
 
 ( J0 h0 k1 p; j! w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国内唯一一座以集中展示秦汉文明缘起、发展、贡献为主题的博物馆,2024年5月18日正式开馆,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此举办。秦汉馆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在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和“城与陵”“技与美”两个专题展中,汉代古船、杜虎符、鎏金铜蚕、先秦漆猪、鎏金银竹节熏炉等1500余件珍贵文物,90%为首次展出,通过多媒体装置与具象化文物相配合,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秦汉文化魅力,成为外地游客来西安不可或缺的一项文化体验。3 [/ Q$ w( g3 s% }; ~
 8 J& t$ C" i4 K  K
 
 7 u, L- L1 G1 c4 g- D' u8 A0 H) H4 z7 s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 {0 T& ~# n6 J5 v, L: n6 Y6 [! P7 K3 ^% K4 `8 Z3 H
 大秦文明园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大型历史文化旅游园区,已开放的秦文明广场,建有多组秦文化主题雕塑、儿童游乐设施、文创商店、特色餐饮等配套设施,聚合形成“文旅+商业+休闲”丰富业态,成为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秦汉文化的热门去处。依托大秦文明园,秦汉新城正加快推进西安华旅旅游集散中心、秦汉古邑、淳欣全球优品购物中心等项目,打造集文物保护利用、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商业配套等于一体的文旅体融合片区。
 $ @+ l' B: y; p3 [$ F3 L! Y: |8 B6 H- g
 
 - M* S$ M( u1 ^3 h# W- }1 h) E: X& k7 C
 大秦文明园; E3 A4 A* M; n. Q; w
 . ?- ~% ~" f( ^, \' l8 D; I
 “大汉紫道”文物主题游径 秦汉新城推动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点项目,分为后四陵组团、张裕酒庄过渡带、长陵-安陵组团、阳陵组团4大板块,串联起长陵、吕后陵、秦咸阳宫六号宫殿等多处历史遗址,并辐射刘家沟村、三义村、白庙村等周边村落,构建探寻厚重历史、体验田野风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游线,入选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全国十佳案例。目前,长约8.7公里的泾渭大道至长陵段已建成开放,沿途5座旅游服务驿站,提供旅游问询、休息观景、骑行“加油”等服务,形成以“望陵”为主题的旅游综合服务空间。
 7 H: n5 N" F* M! t" P; e! z9 q3 c/ M
 $ p+ @' Q9 W1 k/ K9 |/ g
 1 L' g% P# }' ^
 “大汉紫道”文物主题游径
 $ _: l/ g8 ?! D
 $ T) f1 o8 d4 x$ v) i- k. J. z秦汉考古基地这是一座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研教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考古实践基地,开展考古勘探、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国宝复制等课程及体验活动,带领公众走近考古、了解考古,来一场深度“穿越”之旅。$ f7 k" Z2 v6 e2 J0 N! A- h
 
 : C9 z& r: d) L0 _; u3 l& g
 - N9 i' S6 w5 u) h
 - H2 d+ g! O0 K: t: k+ _秦汉考古基地
 7 z3 [% A, `$ l- a2 r
 7 r# `5 A* s2 `' G(本文据相关历史文献、 西安发布、文物陕西等资料整理)1 A" m: j  D7 k( W( b9 C9 k# {
 + }0 z: V, s) f& x: Q' F  Z
 澎湃新闻记者 陈若茜 综合报道
 N5 N8 e* o+ j8 v- y  E8 Z8 K) p+ G& U/ s2 V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